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

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

第360章

“拜见大帅!”

程世杰想了很多,就算他什么都不做,死的人会少吗?

答案是肯定的,绝对不会,肯定是不会的。

在历史上,后金建国为清,数度入侵,兵锋所向,血流成河。而大明帝国内部旱灾蝗灾涝灾冰雹瘟役,没完没了的天灾人祸将农民逼得家破人亡,最终为了活命,揭竿而起,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四川,遍地烽火,杀得血流成河。

人命在这样的乱世里比蚁还贱,在经过残酷的厮杀后,李自成终于打进了北京,把延绵近三百年的明帝国送进了坟墓。再然后,满清入关,李自成败亡,野蛮再一次战胜了文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湖广填四川……半边江山的花木都染上了血腥。

这就是明末,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织的年代,一个人命贱如蝼蚁的时代。这是程世杰的责任,他逃避不了。

那帮腐儒所代表的是小农经济的传统,希望把整个社会变成静态,男子耕田,女子在家里纺纱,千秋万代,代代如此。

程世杰代表的则是工业经济时代,至少在辽东地区,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了,它要求女性离开家,更多的参与到工业生产中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解放女性。

腐儒所坚持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就算没有程世杰,西方人迟早也会用坚船利炮告诉他们,他们坚持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正是一个男人,不能回为挣钱太难,就放弃逃避,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太丑就把孩子扔了,也不能因为孩子太笨就重练小号。

程世杰想过逃避,可问题是,有些事情他逃避不了,就像金巧儿和杨婉儿,哪怕程世杰真没有想过把她们两个收入房中,可是这四年多了,在辽东谁敢对杨婉儿和金巧儿动心思?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金巧儿和杨婉儿,包括杨芸娘,也包括顾紫衣她们都是程世杰的女人,无论程世杰有没有真正的占有他们,他们都只能属于程世杰。

无论程世杰有没有反心,在崇祯皇帝和朝廷眼中,程世杰都是反贼,因为程世杰有足够造反的实力。

程世杰望着张裕、李信、陈国栋等人道:“其实我也理解将士们,宁海军将士在边关喝血水嚼草根,血衣为铠,血肉为盾,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将主动权扳到了大明这边,结果,他们那帮腐儒却主动把主动权交出去,换作我是宁海军战士,我也不愿意再替这个国家卖命了……大明,气数真的尽了!”

程世杰叹了口气道:“曾经,本帅以为只要能打垮建奴和蒙古鞑子,能消灭流民,就能挽救这个国家,将它从悬崖边上拽回来,我和你们一直在为此而努力着。然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个国家最可怕的敌人并不是建奴,更不是流民,而是中枢那些高高在上的文武大臣,还有遍布全国的腐儒缙绅!”

张裕一脸激动,程世杰能够想清楚这一切,简直太好了。除了程世杰,没有人可以扛起这个重任。

虽然太子还在辽东……

程世杰道:“不管我们多努力,不管我们在战场上取得多大的优势,他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一切抹掉,将整个国家往悬崖撬!当无数人都盼着换个主子以攫取更大的利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气数就真的尽了,我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程世杰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低声说:“这个国家,真的到了一切从头来过的地步了。”

李信道:“那就从头开始,把一切坛坛罐罐全部砸碎,将那些不干人事的食利阶层全部送进地狱,将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旧秩序砸个稀巴烂,我们从头来过!”

程世杰异常坚定地道:“本帅从来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只是现在称帝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建奴、叛军、鞑子、离心的文臣缙绅……他们都可以叫本帅死无葬身之地。不过,在绝对武力面前,这些都是纸老虎,一旦时机来临,我们马上就可以将他们撕成碎片。但是……”

“大帅!”

李信摇摇头道:“门下不是劝大帅现在就登基,而是让大帅暴露野心!”

“暴露野心?”

李信道:“我们宁海军现在已经控制整个辽东,门下建议大帅,面面向辽东,开恩科取士!”

“开恩科取士?”

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

程世杰恍然大悟:“恩科是皇帝的特权,本帅开恩科,岂不会贻笑大方?”

“非是如此!”

李信接着道:“现如今我们宁海军夺回沈阳与铁岭、抚顺,门下建议大帅复立二十五卫,当然,可以效仿辽南四州制,改辽东二十五卫,为辽东二十五州,自我们上一次辽阳之战中,夺辽阳城,辽东二十五卫城,在我们宁海军手中共计十三卫,现如今多出十二卫,大帅何不就此设立十二州,这十二州之地,至少需要十二名正五品知州、二十四名从五品同知,二十四名正六品通判,二十五名正七品县令,还有主薄、县尉、县丞等若干官职,缺额至少百余!”

程世杰听懂了李信的意思,所谓的思科,就是指鱼饵用来钓鱼的,想要国家长治久安,武力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程世杰的真正挑战是在打败了这些敌人之后,想要保住江山长治久安。

为了长治久安,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清算,不是一两拨人,而是整整一个阶层,要将这个阶层从神坛上掀下来再补上一脚,叫他们翻不了身!要杀很多人,无数人会因为程世杰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他们当中,有很多可能是无辜的。

无数人会在背后诅咒他,甚至想要谋杀他,但,程世杰必须这样做,这就是他将来要走的路!李信却给他提出一个可以瓦解读书人的办法,那就是开恩科取士。 大明虽然养士两百多年,共计开了八十九次科举,按照后世的恩科或正科进士加在一起,四万两千四百一十九名,明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平均每朝相当于两千四百九十五名进士,明朝有多少读书人?

因各州府情况各不相同,数据难以搜集,所以就举例说明吧。

明朝成化至嘉靖间,全国生员大致在25万~35万之间,而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大致为4%,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60~1190之间,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应为 29000余人,而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 11.6%~8.3%之间;

明朝隆庆以后,生员大致在35万~50万之间,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为3.1%,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90~1415之间,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应在38000~ 45000余人之间,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9%之间。

以上是明朝两个时期的科考,录取率约在10%左右。

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淘汰率,应该会有不少人前来辽东碰碰运气,只要有人在程世杰这边获得官职,那么读书人这个群体肯定会发生内部分裂。

程世杰摇摇头道:“那些只会读八股文的读书人,读书都读傻了,本帅要他们有何用?他们在中原当个官问题不大,可是在辽东,他们懂吗?”

“大帅,门下的意思是,您在开恩科的时候,可以加入算学,格物,大明读杂书的人不在少数!”

李信沉吟道:“恩科恩出于上,至于考什么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当年太祖洪武皇帝以八股文取士,大明读书人只能穷其一生,钻研八股文,若大帅以算学、格物取士,将来精通庶务的人肯定会有很多!”

程世杰接受了李信的意见,决定开恩科取士,暂时定为取士三百人,给他们更大的希望,事实上,不仅仅辽东需要官员,大员、吕宋、苏门达腊那边也需要官员!

程世杰的动作非常快,辽东恩科筹备小组正式成立,程世杰决定请孙承宗作为辽东恩科的主考官,孙承宗有这个资历,也有这个名望,哪怕病中的徐光启,也要利用起来,李信和孙之澋负责协助。

在这件事很快就刊登在《辽东时报》、《辽东周报》、《辽东商报》的头版头条,程世杰准备在九月初六,在辽东举行恩科,取取三百名士子,近授予官职。程世杰以为此事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举国讨伐。

然而,事实上,这件事却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因为有人抢了程世杰的热度,程世杰被抢了头条。

就在程世杰准备在辽东开恩科取士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可同样,皇太极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经过三辞三让,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都表示赞成。萨哈廉又召集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效忠。外藩蒙古诸贝勒闻讯也请求上尊号,皇太极同意了。上尊号的准备活动至天聪十年三月末大体就绪。

崇祯九年,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额仁达布散淖尔,设立天坛祭天,并且改额仁达布散淖尔为盛京天坛,然后“践天子位”,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追谥努尔哈赤为清太祖,他则自立为清太宗,这一年即为崇德元年。皇太有登基称帝了,当然不能忘了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皇太极着实给兄弟们来了一场封赏雨,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亲王!

其中代善被封为礼亲王,莽古尔泰虽然死了,还是被封为成亲王,他的儿子迈合礼为第二代成亲王。阿巴泰也被追封为恭亲王,多尔衮睿亲王,多铎豫亲王,阿济格英亲王,济尔哈朗郑亲王……蒙八旗、汉八旗的旗主同样全部封王,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些王跟满洲八旗那几位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范文程被封为丞相,这倒有点儿故意跟明朝对着干的味道,你老朱杀了那么多功臣,不就是想将丞相这一限制皇权的庞然大物扫进垃圾堆吗?

现在我又把它给弄出来了,气死你!

皇太极在额仁达布散淖尔登基的消息仿佛一块撞入大海的巨大陨石,在京师一带激起千重骇浪。

京畿地区的百姓无不破口大骂:“那帮建奴真不知死,都让海国公打成这样了,还敢逆天称帝?等着吧,宁海军会狠狠的教训他们的!”

且不说海州大捷、八里湾大捷的余威犹在,关键是自天启元年被建奴夺去的沈阳,刚刚被宁海军拿下不过三个多月,前阵子宁海军送到京城的蒙古鞑子首级,堆成了小山,还犹在眼前,北京城的爷们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任何怕建奴的理由!

他们普遍的看法都是:建奴吃了熊心豹子胆,骨头痒了,不收抢他们一顿是不行的了!

京畿百姓是如此,崇祯皇帝则是勃然大怒。天子的威严,岂能轻侮?

该死的建奴竟敢逆天称帝,真是欺人太甚!

在原本历史时空,崇祯皇帝对皇太极没有任何办法,他想打也没有实力,只能干生气。现在可不同了,他刚刚有挫败漠北四十万蒙古鞑子的余威,最气人的是建奴还是在大明国力渐渐复苏,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称帝,这不是找揍嘛!

在早朝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崇祯皇帝气得当场将一撂奏折扫得满天乱飞,浑身微微发抖,连声怒吼:“可恶!可恶!建奴欺人太甚!朕定要尽发精锐之师,将狗屁的盛京夷为平地,灭其九族,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温体仁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陛下,建奴这是要逆天了啊!若不能尽快将其诛灭,鞑子起而效仿,大明的颜面也就荡然无存了,我等群臣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王应熊泪流满面,连连磕头:“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亘古如此,皇太极逆天称帝,改国号为清,摆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国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建奴辱大明至此,都是臣等的错,臣等罪该万死啊!”

崇祯皇帝胸中怒火越发的炽烈,望向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杨爱卿,伱怎么看?”

杨嗣昌取张凤翼而代之,当上兵部尚书没多久,屁股都还没坐热,但是已经显露出不俗的谋略心计,以至于崇祯皇帝有时都觉得这小子不错,让他代替张凤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皇帝垂询,杨嗣昌也不敢怠慢,出班启奏:“王次辅言之有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天下间有狼子野心之徒何其之多,皇太极称帝正好给了他们一次绝佳的机会!依微臣之见,宜尽发天雄军、宁海军、京营以及关宁军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建奴灭掉,一来杀鸡儆猴,捍卫大明尊严,二来也断了那些乱臣贼子的非份之想……事关社稷生死存亡,间不容发,宜早不宜迟,否则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盛京投靠皇太极,建奴实力大增,再想诛灭他们可就难了,请陛下三思!”

(本章完)

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还施彼身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378章 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第229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第207章 摆明不给他面子第298章 士气如虹丰收的喜悦第122章 有了对比才有伤害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第167章 你们的人够不够死第27章 程千户您可以告病了第197章 靡费误国削职入狱第269章 烤馒头实在太香了第491章 大结局第179章 明军满饷不可力敌第464章 勇气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36章 闺女多了就是强援第292章 山东兖州星火燎原第75章 一盘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96章 咱们一起干一票大的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62章 你这是抄家抄上瘾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这么远第219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425章 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第212章 开战东风真正来了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轰炸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295章 蒸汽机车火牛车第381章 更无一个是男儿第379章 杀人之前先诛心第469章 世界性轰动效果第390章 皇太极的噩梦开始了第15章 贫民窟一般的千户所第382章 什么狗屁圣君第401章 突袭加火箭炮洗地第146章 商业机密谢绝打听第200章 军事训练知难而退第266章 不听话就往死里抽第479章 我们现在是大明人了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决争端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运第17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75章 一盘死棋可以走活了第407章 给崇祯戴了绿帽子第97章 你看本帅像大冤种吗第117章 宁海军第二轮暴兵第6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02章 杀一头肥猪好过年第238章 认错得认真挨打要立正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号第446章 来吧相互伤害第237章 崇祯皇帝怎么转性了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128章 程世杰你莫要被人骗了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83章 自己心里没点数吗请假第293章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号第183章 战后扩军重建辽南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128章 程世杰你莫要被人骗了第467章 欧洲反大明联盟第322章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9章 抚军参将耿仲明第385章 建奴的好运气到头了第415章 解决制造问题的人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粮仓第385章 建奴的好运气到头了第236章 还用怕人才跑吗第311章 遍地狼烟如疯如狂第107章 谢家有女夫婿难求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89章 判断失误建奴来了第356章 国难思良将国难思忠臣第212章 开战东风真正来了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45章 制约火器发展的关键第320章 大明从来不因言获罪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第338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铳第10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471章 威尼斯变故急转而下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54章 自毁长城自断双臂第148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第235章 史上最昂贵的七个字第462章 海盗抢军舰咋想的第244章 偷袭巴达维亚炮台第317章 大金幸亏没有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