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号

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号

第361章

崇祯皇帝也极怒攻心,乱了方寸。

可是随着满朝大臣几乎没有例外,全部异口同声磕头大喊:“请陛下调集大军出关,犁穴扫雪,诛灭建奴,卫我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也本想答应,可是话到嘴边,却反应过来,这太反常了。崇祯皇帝已经不是刚刚登基的愣头青了,他早已认清下面这群臣子是什么面目,他们眼中只有私利,全无公心。

程世杰对崇祯皇帝说过,只有征收商税,才会富国强兵,现在辽东农税只是添头,商业超过总税收的三分之二。崇祯皇帝当初想推行辽东的政策,马上受到满朝大臣的集体抵制,说什么祖制,说什么与民争利之类,总之,不让崇祯这么干。

崇祯皇帝何时见群臣如此心齐,这种不是没有,只有在弹劾程世杰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

崇祯皇帝反而迟疑起来:“朕恨不得踏平盛京,生食皇太极之肉!但是,去岁蒙古鞑子入寇,太原被破,山西生录涂炭,京畿粮荒,此时出征,只怕……”

看着皇帝怂了,温体仁给杨嗣昌使了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

杨嗣昌再次出声道:“陛下有所不知,皇太极迟不称帝早不称帝,偏偏选在这个时候称帝,恐怕就是以为大明已经被漠北蒙古重创,元气大伤,所以才如此放肆的!但是他们打错主意了,宁海军虽然损失不轻,但冠军侯还在,几万天雄军还在,要灭建奴,易如反掌!”

群臣也是洗脑模式:“陛下,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陛下,皇太极这是逆天,不灭建奴,大明威严何在!”

“陛下,皇太极欺人太甚,不灭建奴,国将不国了!”

“陛下,皇太极吃熊心豹子胆,必须干他!”

崇祯皇帝望着面红耳赤,义愤填膺的群臣,反而更加犹豫了,他不是洪武皇帝,也不是成祖朱棣,甚至不武宗正德皇帝,连他爷爷万历皇帝也比不上,万历皇帝身边那时是猛将如云,良谋如雨。

就一个李成梁就可以把建奴压得死死的,高兴就逮住建奴按在地上揍一顿,不爽了就甩两巴掌。

崇祯皇帝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事情,他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但是记性却不差,万历、天启年间明军被建奴花样吊打的教训犹在眼前,崇祯二年建奴破边而入肆虐京畿的噩梦让忆犹新,建奴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大明最具有攻击性的名将是程世杰,这一次如果让程世杰出战,那就增加程世杰的威望,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京畿粮荒,运河不通,在粮道没有恢复之前,压力巨大,现在跟建奴决战……他心里并不踏实。

崇祯皇帝犹豫再三,他决定再等一等,等收拾了宋献策,疏通运河,,等天雄军实力扩充起来,等过段时间再说!

崇祯皇帝沉声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此战关系着大明的生死存亡,万万不可意气用事!暂且以不变应万变,静待时机……”

崇祯皇帝话音未落,整个朝尝就翻了天,文武百官嚎啕大哭:“陛下,等不得呀!让皇太极称帝已是奇耻大辱,大明不能对这等大逆不道之举施以惩戒,更是耻辱!”

“臣等宁死也不要蒙受这等耻辱啊!”

“老臣愧对祖宗,愧对苍生……”

这帮腐儒们也不知道是不是打了鸡血,一个个激动万分,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有几个当场就要以死明志,情况一片混乱。

总之一句话,崇祯不尽快出兵灭了建奴,就会让他们蒙受奇耻大辱,生不如死,与其这样被人欺负,还不如死了干净!

崇祯让他们弄得一个头两个大,他还是头一回发现这些他的满朝臣子竟是如此的忠君爱国……

崇祯皇帝非常不解:“以前建奴同样把大明欺负得很惨,你们怎么就没有这么激动呢?”

温体仁哭泣道:“此时不同彼时,彼时因为以前建奴没有称帝,还有受招安的可能,现在,皇太极已经骑在大明头上拉屎撒尿了,岂能再忍?”

wωω ▲ttκā n ▲℃o

然而,崇祯皇帝却不得不忍。

打仗需要的是钱财和粮食,还有兵刃装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京畿在闹粮荒,他就算是想打也没有打的本钱。

皇太极登基对于建奴而言是巨大的动力,对于崇祯而言却是可怕的压力。

整个北京已经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愤怒的民众成千上万涌到上街头,神情狂暴,高呼“开战”。

此时的大明民众还不是两百年后被漫长的奴才生涯阉割得彻彻底底,对外界一切事物早已麻木的、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挂在嘴边的东亚病夫。

大明开国之初的勇武雄烈犹未散尽,汉唐的骄傲在他们的血管里犹可寻见,那些大人物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普通老百姓大多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大明的荣耀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自豪万分,大明的耻辱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他们的自尊心都是相当强烈的。

现在皇太极逆天称帝,已经踩到整个国家的底线了,整个国家都愤怒了!军队同样反应强烈,关宁军第一个上书朝廷,请求立即出兵攻打建奴,用鲜血洗雪耻辱!

昌平军不甘落后,同样上书请战,随后浙江、江苏、江西、甘肃等省的巡抚也纷纷上书,要带兵北上,灭了建奴!

兵部一众武将更是嗷嗷叫着,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愤怒了!

暴怒之下,这个老迈的帝国迸发出令人胆颤的能量,以至于躲在暗处操纵着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们都暗暗心惊。

应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成熟多了,面对群情激愤,他依然保持冷静,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多次否决了群臣立即开战的提议。

即便类似的奏折铺天盖地的飞过来,他也硬撑着,说不点头就不点头。

崇祯皇帝最头疼的问题是,贸然开战风险实在太大了!现在的崇祯已经不再是刚登基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被群臣耍得团团转,连抄魏忠贤家抄出来的财物都收不上来的愣头青了,这么多年的痛苦磨砺早已粉碎了他的天真幻想,让他清醒的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权力与权力之间的斗争是何其的惨烈。

一步走错就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现在形势对大明有利,跟建奴继续耗着就是了,等运河疏通,京畿粮荒的问题解决了,大明兵强马壮,还怕收拾不了那帮建奴?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北京城,温府。

温体仁有些头疼了,他们成功蛊惑了皇太极登基称帝,却没有想过崇祯皇帝却不愿意出兵攻打建奴,任凭群臣如何劝谏,崇祯皇帝却不上当。

“这该如何是好?”

王应熊有些慌了,无论多少人劝谏,甚至一些激进的大臣都说重话了,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必须尽快灭掉建奴,如果你连这点担当都没有,我们干脆去向那个酋长俯首称臣好了!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却没有任何动静。

因为这些重话,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有看到,就像当初群臣弹劾程世杰一样,一天上几百道奏折,崇祯皇帝光看奏折,其他事不用干了。

当初崇祯皇帝让司礼监把各种奏折分类,只要是弹劾程世杰的奏折,直接封存,放在筐子里装起来。经过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反而了有经验,他只要是看着劝谏出兵攻打建奴的字样,直接封存。

温体仁道:“让太学生去闹一闹!”

本来太学生和国子监生是热血青年,也是愣头青,最容易被人当枪使,随着内阁放话,京城的太学生、国子监生、还有御史、言官开始了堵门,在大明门外高呼:“士可杀不可辱,大明天威不可侵犯,必须开战”等等。

锦衣卫和京营士兵也非常头疼,这些太学生和国子监生就是大爷,最喜欢碰瓷,他们是

打不得骂不得,也惹不得,更劝不走,着实让锦衣卫士兵伤透了脑筋。

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锦衣卫指挥使的屁股坐歪了,他在温体仁的授意下,正准备激化学生与朝廷的矛盾。太学有一名捐生叫陈安民,陈安民来自山东提学在崇祯四年推荐的。推荐陈安民的原因因为其孝。

陈安民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被其堂嫂抚养长大,出身有些类似于宋朝的包拯,只不过后来陈安民的堂嫂陈魏氏得了重病,陈安民没钱给魏陈氏治病,就放下了读书人的面子,沿街乞讨,用下跪的方式,为陈魏氏募集汤药费。就这样,山东提学把陈安民送到了太学。 陈安民文才一般,天赋也非常一般,关键是他的堂嫂陈魏氏年事已高,他就决定自己的命卖上三百两银子,给陈魏氏当安家费。

于是,在锦衣卫驱赶众太学生的时候,陈安民带着不明真相的太学生直接冲击大明门,结果被锦衣卫当场斩杀,太学生看着陈安民被杀,情绪瞬间失控,大约三百多人直接与锦衣卫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其中一百七十六人被抓,二十三人当场死亡,受伤者多达一百四十余人。

因为程世杰决定暴露自己的野心,这段时间,除了筹备辽东恩科之外,同时程世杰着手,对宁海军进行再一次整编。

这一次整编是大范围的,而且是脱胎换骨,程世杰抛弃了大明的军制,改换了名号,制定了军衔。

首先换队为班,每班一十二,设班长一人。

改哨为排,每四班为一排,设排长一人,设少尉排长、副排长。

改司为连,原百总,改为连长,司监为指导员,连长授中尉,指导员同为中尉,副连长授少尉或中尉。

改局为营,原把总,改为营长,营长授少校,原总监为教导员,营长和教导员同为少校级别,副营长和副教导员同为少校或上尉军衔。

取消原总领级别,直接分设四营为团,这个团相当于原来两个局,每个团在两千至两千五百人马之间。

原都监名号不变,团长为上校军衔,团长和都监同为上校,副都监和副团长,为中校或上校级别。

最大的改动还是在团级以上,团以上设为旅,一旅为下辖六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全旅加上直属炮兵团、骑兵营、侦察兵营、通讯营,合计相当于七团六营,全旅人数在一万八至两万两千人马之间。

取消宁海军前都司、左都司、近卫、济州、双城等所有都司、守备司级别的番号,

以原双城都司、中前都司,近卫都司一部,合并成立宁海军第一旅,下辖第1至第六步兵团,第201炮兵团,准将旅长毛有荣,不过毛有荣现在改名了,他改成了程进忠,旅部,驻地在三河卫(今天长春)。

以宁海军原前都司、辽中都司,近卫司都一部,成立整编,第二旅,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以及202团,旅长李小东,旅部驻朵颜卫(今齐齐哈尔)

以右都司、右前都司合并成立第三旅,第三旅下辖第十三、十四、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以及203团,旅长高宗盛,旅部驻在沈阳。

以左前都司、左后都司成立第四旅,下辖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第204团,旅长尚可义,旅部驻泰宁卫(今白城市)

以济州都司、皮岛都司、双城守备局合编成立第五旅,下辖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以及205团,旅长刘兴仁,旅部驻济州岛。

以近卫都司一部、右前都司一部、骑兵都司一部、加宁前都司一部,成立第六旅,下辖第三十一至三十六团,驻广宁。

原宁海军十二个都司、合编成六个旅,这样以来,宁海军的地盘虽然扩大了一多半,反而防守压力几乎不存在了。

至于原安南军团、大员军团、吕宋军团编制保持不变。这样以来,旅是宁海军最高级别的编制,至于军团级编制,只是临时编制,就像安南军团,只要打完安南,这个军团就会取消。

与此同时,针对宁海军的海军改编,也是同样。

与海军略为不同的是,宁海军海军的海狼、海鲨、巨鲨三种主力战舰的舰队分别是少尉、中尉和上尉军衔。

分舰队的司令员则为上校级别,并没有旅级这个编制,至于李志祥、沈世魁则分别授予海军司令和副司令。

像张裕、周宁、沈明遇、刘庆松、陈大勇、李志祥、沈世魁、陈有时、李方等都进入了宁海军军事管理委员会。

程世杰准备在辽东管委会负责管理政务,以军事管理委会员管理军务,总参谋部只需要制定如何打,怎么打好的问题,军事管理委员会只解决,要不要打的问题以及日常管理运作。

好不容易等程世杰忙完这些事情,皇太极登基,以及京城崇祯皇帝以及大臣们的反应,这些消息,送到了程世杰面前,当然其中包括大明门惨案,连续多天各方大佬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意见,抨击崇祯皇帝太怂了。

程世杰本来也想上书请战,良久,这封请战书写了一半,却放睛笔,长长叹了口气道:“算了!!”

“算了?”

“大帅不准备向朝廷请战?”

张裕有些不解的道:“难道建奴不该收拾吗?”

“该收拾,但是朝廷肯定不会用我们!”

事实上,在崇祯皇帝与李国辅商量着要收买周延栋、抢夺程世杰的辽东时,程世杰与崇祯皇帝之间就产生了裂痕。

哪怕崇祯皇帝想着试图弥补与程世杰的裂痕,这个裂痕是无法弥补的。任何事情,一旦种子种下,肯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周宁点点头道:“他们不会让咱们参战的!”

“没错!”

陈国栋拿着情报道:“现在京城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对大帅尤为不利!”

程世杰接到这些情报,京城出现了类似于三条主要的谣言,当然可以认为,其实是一条谣言。第一就是,崇祯皇帝是程世杰的提线木偶,程世杰说什么,崇祯皇帝就做什么,崇祯皇帝除了盖章用印之外什么都不会!其次就是,现在海国公身体欠安,辞去九边总理等要职,听说程世杰身体越来越不好了,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连跟建奴打仗的勇气都没有了。

最后,就是海国公如果伤重不治还好,万一真的康复了,将来这大明江山是姓程还是姓朱,都难说得很!

不用说,这些怪话一字不漏的传到了崇祯皇帝耳里,令他勃然大怒。

他是对程世杰很依赖没错,但是说他只是程世杰的应声虫也太过份了!愤怒之余,他也开始担心,程世杰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现在君臣关系融洽,一切都还好说,将来呢?太子真的能够驾驭这头桀骜不驯的雄狮吗?就算能够驾驭,长此以往也是不妥,只怕不出二十年,全天下都只知有程,不知有朱了吧?

崇祯皇帝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只是这几年程世杰干得实在太出色了,很多事情根本就用不着他操心,所以没有弄出什么乱子来,现在遭遇大明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巨变,风云变幻之下,他的疑心病一下子就发作了,开始疑神疑鬼,寝食不安。

崇祯九年五月初五,这天崇祯皇帝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程世杰率领无数甲士闯入宫廷,像杀鸡一样将他一家尽数杀死,文武百官匍匐在他的战靴之下,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吓得要命,他从噩梦中惊醒,崇祯皇帝浑身都是冷汗,在黑夜中惊恐的瞪着眼睛直喘粗气。

“皇爷,皇爷,您怎么了?”

看着王承恩进来,崇祯皇帝想了想道:“太子何在?”

“太子,还在辽东!”

“朕想太子了,遣人去一趟辽东,告诉太子,朕想他了,让他不日回京!”

王承恩的脸色有些发苦。

崇祯皇帝的非常蹩脚,恐怕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个借口。

可问题是,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本章完)

第258章 我等拜见夫人第227章 请接受我们体面的投降第302章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第271章 一座随时喷发的火山请假第285章第367章 天雄军抽生死签第391章 天下混乱一步到位第219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403章 腰带断了砒霜苦第486章 大明工业帝国第139章 童言无忌还是前世记忆第161章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第291章 程世杰也是有后台的人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号第407章 给崇祯戴了绿帽子第326章 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第331章 谢志良本帅保了第289章 未经他苦莫劝他人善第123章第56章 那场面妙不可言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决第186章 简在帝心马车奏对第437章 与百姓共天下第299章 疯狂输出大炮洗地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71章 握草进错门了咋办第207章 摆明不给他面子第139章 童言无忌还是前世记忆第202章 缠足罚得倾家荡产第269章 烤馒头实在太香了第422章 一石三鸟大族分家第175章 他必须给银子面子第316章 程世杰是有前科的第65章 提高弩机生产速度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452章 大明人力资源问题第447章 来者不善的哥萨克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谁造反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14章 登州卫右千户副千户第4章 眼泪才是最关键的第324章 纳投名状是自己人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孙可望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71章 握草进错门了咋办第125章 杀人容易善后很难第263章 与崇祯的蜜月期结束了第29章 一旦破城鸡犬不留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350章 他们凭什么高高在上第159章 古怪的战术恐怖的火炮第97章 你看本帅像大冤种吗第255章 悦悦好着呢第301章 宁海军战争机器启动请假第381章 更无一个是男儿第169章 学李卫公夜袭阴山第318章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第426章 史督师就这水平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第413章 养民如羊还是如狼第408章 凌迟范文程第396章 最后决战王见王第488章 考拉引发的战争第252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180章 他们敢死本帅就敢埋第275章 挟太子以令诸侯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408章 凌迟范文程第81章 界河决战之修罗炼狱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战舰第368章 封程世杰为辽王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88章 骑兵冲阵就是笑话第332章 李定国给本帅冲锋第488章 考拉引发的战争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375章 多杀几个人而已第408章 凌迟范文程第34章 一战成名举座皆惊第213章 先打骑墙派再决战第83章 自己心里没点数吗第321章 权利面前苍生算个屁第363章 北伐建奴统帅朱纯臣第327章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第76章 不弄死还能留着过年第439章 王上您该登基了第401章 突袭加火箭炮洗地第485章 打不过那就加入第373章 弹尽粮绝何去何从第89章 判断失误建奴来了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38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284章 辽东工业革命的萌芽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175章 他必须给银子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