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战和之争

“卢大人,李啸想问,假如有一个人,本是体弱力衰,又身多疾病,却还要被强令外出干活,饱受风吹雨淋之苦,那么这个人,可得长久乎?”

“自然不能,这体弱多病,却又要劳苦不休之人,自是活日无多。”

卢象升答完,随即他警惕地喝问道:“李啸,你问本督此话,却是何意?”

李啸微笑道:“卢大人,末将实说了吧,现在的大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外面的风吹日晒雨淋,可喻为鞑子入侵袭掠,自已体弱力衰,可喻为大明的国力现状,体内的各类疾病,可喻为时下国中正猖獗不已的各类流寇,这多方合力之下,这个人,自是难得长久了。”

卢象升脸上抽搐了一下:“李啸,你这比喻,怕不太妥当吧。”

李啸叹道:“卢大人,末将这话,乃是肺腑之言,以在下之见,若大明官军还是来回奔波地抗鞑剿匪的话,这建国二百余年的大明,怕是终究会耗死其中。”

“我皇明煌煌二百余年国运,不至于此吧?”卢象升的脸色,骤然变得忧郁阴沉。

“难道,卢大人认为,在鞑子与流寇的合力夹击下,原本就饷缺兵弱的大明官军,可经得起这般消耗?”李啸的话语平静而冰冷。

卢象升怔了一下,脸色愈发难看,终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卢大人,依末将看来,自崇祯初年以来,中州各地,灾荒不断,百姓难以活命,处处民变沸起,给流寇提供了近乎无有穷尽之兵源。我军纵然现在将入侵的高迎详、蝎子块等流贼消灭击溃,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流贼又能拉起新的兵马,我等又要忧心如何剿灭新冒出来的大小流贼了。可见,想在短时间内剿灭国内流寇,实非易事。”李啸侃侃而谈。

“那依李总兵之见,却该如何方可彻底剿除流寇?”

“办法只有一个,北和鞑子,南灭流贼!除此之话,眼下再无他法。”李啸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地说道。

“什么?李啸,本督没听错吧,你竟然要和鞑子讲和?!你要我煌煌大明,去与那背叛恩主,侵我疆土,杀我军民的卑鄙伪金讲和?”

卢象升腾地从椅子上站起,瞬间涨红的脸上,满是愤怒到不可置信之情,额上青筋亦条条绽出。

望着卢象升如此愤怒的神情,李啸心下,却突然想到了明史中记载的一段关于卢象升的典故。

史载,崇祯九年九月时,清军第三次入关后,崇祯皇帝被有如两面巨大石磨一般,双面夹击的鞑子与流寇折磨得受不了了,遂准备依杨嗣昌与高起潜等人意见,与皇太极讲和。

谁知,此事却被死硬主战派卢象升知道了,又惊又怒的他,随即求见皇帝,在阶前涕泣长跪,怒斥杨嗣昌等人卖国求荣,并大声言道:“陛下,臣受国恩,恨不得死所耳!若派臣上战场,臣惟捐躯断头以报陛下!”

崇祯皇帝被慷慨激昂的他,弄得羞愧不已,便问他对清军有何方略,卢象升恨恨地抬头,只大声地说了一句话:“臣主战!”

崇祯闻言色变,本来就是反复多疑的他,为了自家面子,最终只得把杨嗣昌与高起潜拿出来背黑锅:“此乃杨高等人外廷之议耳,非朕之本心也。”

李啸心下苦笑,他知道,自已一时直言,想要说通这位明末最著名的,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的死硬主战派卢象升,去与鞑子讲和,实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现在话已说到这个份上,李啸却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卢大人,我且问你,万历,天启年间,流寇还未起势之时,我大明官军,与鞑子交手多次,可曾有甚拿得出手的胜绩?”

李啸冷冷地直视着卢象升愤怒的目光,没有丝毫的避让与畏惧。

“如果末将没有记错的话,自万历末年来,那老奴背叛大明,在关外建立伪金,先是一统女真诸部,接着便开始侵掠明土。这近二十年来,我大明接连丢宽甸六堡,抚顺,沈阳,辽阳、广宁,以及辽中辽南的全部土地。鞑子一路连战连捷凯歌高奏,而我大明官军前后累加起来,竟有二十多万精锐折损其中。到现在,辽东土地大部丧失,竟仅存辽西一隅之地。而鞑子却除了据有我辽中辽南之大片土地外,更于今年全部扫灭了蒙古诸部,国力如日中天,已是纵横万里的大国。这些情况,难道卢大人一点都不知道吗?”

未等卢象升说话,李啸又继续说道:“自崇祯初年起,鞑子已数次入关,每次入关,无不攻城夺地饱掠人畜而归,无不将我各处的大明官军打得狼狈惨败。鞑子战力这般强悍,我大明各地军兵,早已畏鞑如虎。况且我明军又粮饷不继,斗志消沉,这短时间内,又如何去与那兼并了汉军与蒙古之力,已然实力大涨的鞑子,进行抗争啊!”

李啸说到这里,一脸沉重无奈的神情,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李啸!你说的这些,根本不能成为与鞑子讲和的理由!”

卢象升一声暴喝,打断了李啸的话语。

“本督当然知道,现在鞑子与万历末年相比,其国力早已是天壤之别。本督更是知道,以现在大明官军之孱弱战力,要与那如日中天的鞑子进行抗争有多么艰难。只是本督想告诉你,我大明乃是汉家正统,自当日太祖兴兵北击蒙元时,便再无向异族屈膝之理!莫非这二百余年下来,竟要如那苟且南宋般,向金人屈膝求和不成?真真岂有此理!”

卢象升咆哮着说完,双眼直视着灰濛濛的窗外,低声叹道:“我等身为大明官军,理当捐躯报国,战死沙场,岂有畏敌避战,竟存苟且讲和之心!李啸,你真让本督失望啊。”

卢象升说到这里,双拳紧握,望向李啸的目光中,竟夹杂着莫名痛惜的神色。

房间中,一片让人窒息的沉默。

“卢大人,莫非,你认为,李啸是个怕死的懦夫不成?”李啸冷笑着开口说道。

卢象升沉默而复杂地看着他。

“刷!”

李啸从腰间迅速抽出龙吟宝剑,半跪着双手举剑,递给卢象升。

“李啸,你这是何意?”

李啸抬起头,目光直直地对他说道:“若卢大人以为,仅凭一腔血勇,就能报国救民,就能扭转时局的话,那李啸情愿让大人斩了在下这颗懦夫的头颅,去激励军兵士卒,去战胜鞑子与流寇吧。”

卢象升脸上哆嗦了一下,李啸这个激将法让他很不舒服,他摆了摆手,叹道:“李啸,不要来这一套,你有话好说,且把剑收起来。”

李啸收起宝剑,待卢象升重新坐下后,他淡淡说道:“卢大人,再回到末将最初的话题来说吧。现在的大明,已然是这般体弱乏力又疾病缠身之人,如果能令其得到好生休息调养的机会,不必再带病在外辛苦操劳,末将在想,假以时日,这大明未必没有治愈疾病重新振作的一天,到时,身强体壮养精蓄锐的大明,再外出与那鞑子争雄天下,岂不是更有胜算?”

卢象升沉默不语。

“卢大人,末将想再问一句,却不知大人会认为,这名声重要,还是救国救民重要?”

“自然是救国救民重要。”

“既如此,大人为何定要在这国势艰危之时,徒逞一腔血勇呢?末将虽不才,却也知道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之故事,也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之道理。”李啸诚恳地说道。

“这么说,李总兵是下决心想要与鞑子议和了?”卢象升话语冷淡。

“正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李啸捻着手指,平静说道:“在下不求那鞑子会永守契约两不相犯,只求哪怕能得到十年、甚至五年,哪怕三年的休养生息时间,我大明官军定可一扫国内流寇,整训军兵,再出关外与鞑子相抗。末将不敢说能立即夺回辽东失地,但与鞑子长相抗衡,却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卢象升抬起头,眼神复杂地说了一句:“李啸,我不用多说了。本督已明白你的心意。本督不是无谋之人,自是明白你之话语深意。只是,我想对你说的是,等你将来若能到我之位置时,便会明白,事情没这么简单。”

李啸直视着卢象升显露凄怆神色的面孔,还想多说什么,却被卢象升止住了。

“不必多说了。”卢象升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微不可闻地说道:“李啸,本督可以告诉你的是,本督绝非只顾名声不重实际之人,我只是,不想重步当日袁督师的下场罢了。”

李啸心下一紧:“大人。。。。。。”

卢象升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说出来,然后他起身向外走去:“在你这坐了这么久,本督也该回去了。”

“大人,末将已在城中摆下宴席,请大人赏光饮宴后,再走不迟。”李啸跟在他后面说道。

“不必了,本督事情繁多,今天便要赶回虞城去。”卢象升说到这里,就地站定,复向李啸问道:“却不知本督若抽调你之兵马,你可带多少兵马前来?”

李啸沉吟了一下,向卢象升拱手答道:“本将可带一万军兵,跟随大人前往河南剿匪。”

“好。”卢象升脸露笑容,他拍拍李啸的肩膀道:“虽你我二人,多有不合之理念,但我希望,在这河南战场上,李总兵能与本督同心同德,为国家忠诚效力。”

李啸抱拳俯首:“请大人放心,末将悉听总督大人安排。”

最终,卢象升还是拒绝了李啸那留下来的饮宴请求,率着一众护卫,出城渡河而去。

李啸等人送出极远,直到望着卢象升等人,消失在黄河对岸,方率众返回。

其实,这次不长的谈话里,李啸仅仅只是就军事方面的内容,与卢象升谈了真实想法。还有很多关于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建议与意见,没有对卢象升说出来。

不过李啸知道,这其他方面的内容,自已将永远不会再和卢象升交心言谈了。

毕竟,道不同,不相与谋。

难道,现在的大明,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李啸想到这一点,心里便充满了悲哀。

望着卢象升越来越远的飘渺背影,想起了他后来那悲惨命运的李啸,心下感觉无奈又凄凉。

尽管李啸刻意保持平静的表情,只是,在返回铁龙城的路上,很多人都看到,这位向来英勇豪爽的青年名将,脸色却有隐隐可见的忧郁之色。

.。。。。。。

河南阌乡。

城外的一处高岗上。

流寇名义上的盟主高迎祥,在几十名铁甲重骑的护卫下,俯望岗下那几乎漫无边际的浩荡人马,这位外号为闯王的流寇首领,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不知不觉,自已成为义军已有八年了。

他想起了八年前的自已。

那个从陕西安安塞揭竿而起的青年,在困饿而死的边缘,大呼着:“与其坐而饥死,不若起而为盗!“

在他的号召下,迅速从家乡拉了一支义军队伍,并自任首领。曾以贩马为业,臂力过长,射术精湛的他,每次上阵时,皆是白袍白巾,身先士卒,因为他的英勇善战,他很快从众多的流寇首领中崭露头角。

崇祯四年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杀害,陕晋各路流贼,结成三十六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他第一次有了自已的外号。

崇祯七年十一月,高迎祥遂召集各路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大会荥阳,因原共主紫金梁王自用已死,英勇善战,颇负人望的高迎详,被十三家七十二营选为名义上的领袖。

想到这里,高迎祥脸上,露出了隐忍不住的淡淡微笑。

当日那个纯粹为了解决饥寒温饱的青年,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自已能成了所有义军的共主吧。

接下来的记忆,便清晰很多了。

去年末至今年初,自已率领手下义军军兵,破霍丘、攻寿州、入颍州,陷凤阳,把那朱皇帝起家的风水宝地烧成一片白地,又把皇帝老儿的祖坟都给挖了烧了抢了,还当了几天自封的古元真龙皇帝,真是他娘的爽啊。

想到这里,高迎祥顿觉心下热血澎湃,豪情万丈。

现在,重隔了近一年时间,率着这多达二十多万的部众,重返河南的自已,却是定要掀起更大的滔天巨浪,让整个大明朝,在自已的马蹄下为之颤栗!

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亲子劝降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六十八章 面试第七百零九章 哭庙与廷对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级交易(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夺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数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关第八百五十七章 袭杀暴君,献城投降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围攻皇宫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锋下的顺从第七百零二章 联络外力,共抗李啸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六百零八章 拥立顺治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鱼与晒盐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该配英雄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谋共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体绞杀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国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八百九十章 大顺何去何从第二百三十九章 红龙计划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缅甸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线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一百一十章 无助第三百三十一章 岛津之计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轰后射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压性谈判第八百二十七章 当道归降,齐攻阆中第六百三十章 南迁不了了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岛谈判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级交易(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万精锐尽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九十五章 征调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八百一十四章 东取庄河,西攻岫岩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战是降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来迟也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谈第七百六十九章 给满清打个棺材钉第三十五章 心声第三百七十章 兵临复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郑芝豹,横扫东南亚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价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联军的胜利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墙 难以为继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穷,安可回头第三百四十二章 扩军五营第六十章 劫持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图阿拉第七十章 攻山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价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掷雷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顺结盟,再谋大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艺术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结姻第八百一十章 惊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动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