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叶尔羌灭亡,兵进准噶尔

尧勒瓦斯仰起头,苦着一张满是灰尘的脸,嘴角却又挂着讨好的笑容,向莫长荣急急禀道“莫大人,但求看在大下率众投降的份上,饶了在下一条贱命吧!在下虽死无足惜,但毕竟还算识时务,及时率部反正来投,未与天兵对抗到底啊。莫大人,只要能饶得在下性命,在下从今往后,就是做牛做马也愿意啊。“

尧勒瓦斯这般声调狼狈又卑切至极的话语,被汉人通事活灵活现地翻译出来后,引起了旁边围观的一众唐军士兵吃吃窃笑。

只不过尧勒瓦斯求生心切,全不以为意,他象一只向主人哀乞的流浪狗一样,伏跪于地,却又双眼直瞪瞪地,望向马上端坐的莫长荣。

莫长荣对此人鄙视到极点,脸上却是微微一笑,朗声回道“尧勒瓦斯,不必如此惊怕。本将向来赏罚分明,公平无偏。虽然你等曾经不识时务,对抗天兵,本该重惩于汝,但念你迷途知返,有率众投降之功,也算是微功一件。本将就饶你死罪。“

“莫将军果然肚大撑船,心胸似海,在下感佩之情,何以言表!谢谢莫将军了!“

听了莫长荣这句决定自已生死的话,尧勒瓦斯一脸欣喜,满是轻松之色,又急急地磕头如捣蒜。

这时,他仿佛又想到了什么,一脸谄笑地向莫长荣轻声问道“莫大人,您既恩准我部投降,那接下来,在下的这些手下兵马和守城青壮,您却又要如何处置?“

莫长荣见他罗唣,便面现不悦之色,立喝道“此事本将自有决断,又何需你这厮多问!“

尧勒瓦斯见莫长荣发怒,顿时脸现悚惧之色,立刻回道:“在下该死,多嘴多舌,万望莫将军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与在下一般计较。“

莫长荣见他这般胆小惊惧,又想到此人为了能投降保命而不惜弑父,心下不由得更是对他鄙薄非常。

此等怯懦无能之辈,倒也只能赶紧投降保命了。

看来,这叶尔羌汗国真真无人了,这样的国度不灭亡,实无天理。

“城中降兵与百姓,本将自有安排,不需你担心,你且起身说话吧。“莫长荣冷笑着答道。

尧勒瓦斯颤颤起身,点头哈腰地站在莫长荣马边,脸上的表情,谄媚与委屈交织,说不出是何等可笑模样。

就在这时,唐军监抚司的官员,已经把喀什城的情况,都全部统计完毕。

“禀莫镇长,全城情况已统计完毕,我军此战,共得叶军俘虏四万八千多人,另俘有叶军拉来的城中青壮约一万余人,这些降兵与青壮,现在皆集中在城中广场上。另在这喀什城中,共缴获银子十万六千两,粮草五十万五千二百余石,各类绸缎布匹五万余匹,缴获的各类军械为……“

“嗯,知道了,你退下吧。“

听完监抚司官员的禀报,莫长荣脸上是十分平静,心下却是十分喜悦到难以形容。

看来这喀什重城一破,叶尔羌汗国自此灭亡,不但拔除了唐军进军西域的一个大钉子,另中这城中的降兵与缴获,亦是相当可观。

更何况,有了喀什城中这大批的缴获与辎重,接下来,要再对付北在贩准噶尔汗国,该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莫长荣心下得意,许久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又迅速传令:“传本将令,立即释放俘获的城中青壮,不究其罪,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同时城中四处张贴安民安示,以收拢民心,尽快平靖城中气氛,让喀什恢复正常秩序。“

“得令。”

”各类钱财粮草缴获,由监抚司查点后,全部归公,封藏入库,然后按军中将士功劳,分发奖赏抚恤。”

“得令。”

说到这里,莫长荣才转过头来,一脸微笑地对呆立一旁的尧勒瓦斯说道“尧勒瓦斯,本镇现在接受你们投降,保全尔等性命。但将来对你部有何安排,皆由我大唐皇帝来裁决,你且耐心等待数日便是。”

尧勒瓦斯闻言一愣,立即回道:“在下新降之人,能得保命,已是万分感激。今后如何发落,但凭唐朝皇帝差遣,我等再无二话。”

商谈既定,莫长荣又好言抚慰了他几句,便让尧勒瓦斯暂回皇宫居住,等待大唐皇帝李啸率大部兵马到来后,再来安排他的最终去向。

两天后,李啸率领大获全胜的三十万唐军,终于顺利赶至喀什城外。

听了莫长荣的禀报,知道现在喀什城中,竟发生如此骤变,大王子尧勒瓦斯弑父夺位,又听闻那尧勒瓦斯已率余部全部投降唐军,李啸心下,亦是无比喜悦。

好么,这叶尔羌汗国,果然在重压之下,自杀自灭了起来,倒是省得自已亲自来动手。

李啸立即下令,给莫长荣的第十一镇兵马全军嘉赏,有功之士皆顺利晋升,那得到奖赏的全军将士,自是无不喜悦。

“皇上,现在喀什城中的降军与百姓,到底该如何安置,还请皇上明示。”一脸喜色的莫长荣,趁机向李啸请示。

这个问题,李啸在途中其实早已想好,遂立即发条下令下去,着手下立即去办。

他下令,城中数十万原叶尔羌汗国的百姓,分出大半因为坚壁清野而被收聚于此的外地百姓,迁往东西伯利亚与外满诸地,在当地接受唐军教化,留汉发,习汉俗,着汉衣,从此与当地居民一样,成为汉族一员,在当地生根发芽,长久定居。

而留下小半部分的叶尔羌汗国民众,因为原本就是喀什一带的土著居民,则继续全部留于喀什城中,不准分迁他处,则由大唐文官加以教化后,成为汉人的一份子。

而之所以将这些叶尔羌汗国的当地遗众留于喀什,是因为,李啸也担心其中还有叛乱者,故集中于一地,当要好管理得多。

而叶尔羌汗国的其余广大地盘,尚有一百余万当地百姓,因为地广人稀李啸打算,从陕甘之地大量迁入无地的汉人百姓,让其在当地繁衍生息,与亦农渐汉化的当地人,互相通婚结合,从此彻底改变西域浓郁而愚昧的教派氛围,真正成为我华夏大地的万年固土。

他这般令下,手下官员自是开始迅速实施。

唐军兵威在前,恩惠于后,故这不单喀什城内,乃至整个叶尔羌汗国的一百万百姓,皆是俯首贴耳,唯唯应诺,断不敢有半点反抗。

安置完叶尔羌汗国的广大百姓,李啸才下令,准许那率部投降唐军的尧勒瓦斯,来宫中求见自已。

很快,尧勒瓦斯在护卫的带领下,来到皇宫之中。

见到高坐于龙椅上的李啸,尧勒瓦斯一时恍惚,心下莫名感慨。

仿佛上面高坐之人,依旧是父王阿不杜拉,而下面的自已,正欲向这位已被自已手弑的父汗禀事。

唉,为了保全性命,纵是国破家亡,亦是在所不惜了。

尧勒瓦斯心下一叹,立即下跪磕头:“罪臣尧勒瓦斯叩拜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端坐龙椅,俯视下头那绷带缠了半张脸,可怜又可怖的原叶尔羌汗国大王子尧勒瓦斯,心下亦是莫名感慨。

这个家伙,看似在这里这般模样可怜,却是能够手刃亲生父亲的狠角色,在这般紧要关头,不惜手弑亲父以保全性命与富贵,亦是令人感慨。

不过,这样的贪生怕死又唯利是图之辈,倒还确可为已所用。

李啸淡淡一笑:“尧勒瓦斯,你平身吧。”

“谢陛下。”

待尧勒瓦斯站起身来,李啸便道:“尧勒瓦斯,你能及时率部来降,免却一场刀兵厮杀,确是大功一件。你等王族之性命财产,朕皆可保全,且另有重重嘉赏。“

听得此言,尧勒瓦斯面露喜色,急急回道:”多谢陛下成全!在下愿尽心归顺,为大唐出效死力!“

李啸点了点头:”你能这般为我朝尽忠,朕心甚慰。既如此,那我朕将城中这四万余名降兵,全部继续由你暂时统领,在这喀什城中休整数日后,然后全军引为全部,与我军一道北攻准噶尔汗国,不得有误。”

尧勒瓦斯听完翻译的话,脸上非但未有半点不愿,反是一片喜色。当即又伏跪于地,大声道:“多谢陛下,在下与部众性命,都是陛下所给,安敢不为唐军尽效全力!请陛下放心,我等立即整备,厉兵秣马,随时听从皇上召令,从此定为大唐忠心卖命!此番能此为前部进攻那番国准噶尔,实是陛下抬举高看,我等皆是感激不尽矣。陛下信得过在下,在下定要竭尽全力,拿下那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狗头,进献厥下!”

听得尧勒瓦斯这番肉麻表态,李啸心下是鄙视与恶寒交织,却又只能连声慰藉。

“好,甚好!若尔等真能尽力效力,将来有何功绩,皆与我军同等!”李啸抚掌大笑。

喀什既下,叶尔羌汗国终告覆灭,大半个西域已为唐军所有,李啸接下来,自然是要把兵力对准寻了北面的准噶尔汗国了。

这准噶尔汗国,自已曾经邀请其一道出兵攻伐叶尔羌,结果他们反与叶尔羌联合,派出援兵来攻打自已,这般罪孽,安可轻饶。

而不趁其国中兵马大部被自己歼灭,国内空虚无力之际,立即出兵,复待何时。

三十余万唐军,在休整数日后,除留下莫长荣的第十一镇兵马分驻叶尔羌汗国全境外,其余兵马,包括叶尔羌汗国新附的四万降兵,一道北进,立朝准噶尔汗国进军。

唐军声势浩大,兼之又有攻灭叶尔羌汗国的卓越战功,准噶尔上下将兵,皆是早已闻之胆寒。故这一路上,入得准噶尔境来,所过之地,那些原原就几近无兵驻守的州镇,几乎望风皆降。

此时,在都城中的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已得知了叶尔羌汗国发生内乱,王子尧勒瓦斯手刃其父,然后献城归降于唐军,整个叶尔羌汗国终告覆灭的可怕消息。

当时听得消息的他,立即就瘫坐在龙椅上,几乎无法动弹。

怎么办?

叶尔羌汗国覆灭,接下来,唐军所图者,必是自已,这几乎是毫无疑问之事。

而现在,噶尔丹派去俄罗斯的使团,却一直没有消息。、

若没有俄国的及时入援,只怕准噶尔汗国必是不保啊。

故而,这段时间以来,巴图尔虽躲在深宫,却有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不知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而就在这他惴惴不安,不知该如何应对之时,声势浩大的唐军,已从南边攻入国境。

各地的告急文书,有如雪片一般迅疾飞来,而这位准噶尔汗国的最高统治者,却只能干瞪眼,没有办法可想,只能坐视它们被唐军迅速攻陷。

唐军一路凯歌高奏,如入无人之境,自已这个准噶尔汗国的国王,却只能坐视他们攻城掠地,这简直就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巨大耻辱。

在现在,唐军即将兵临城下,即将开始攻城,自已除了盼那不知何时到来的俄罗斯援兵外,还有什么应对之法可用么?

当然,现在都城之中,尚有儿子噶尔丹从全国境内收罗的五万准军,指望他们守住京城,指望他们打败唐军的进攻,只怕是痴人说梦。

只不过,现在都城已危在旦夕,援兵又迟迟未到,这五万名士气低落粮草不足的兵马,纵是再不济事,亦只能指望他们能派上用场,以保卫京城了

不然的话,都城一陷,自已与准噶尔一众王族,皆会落入唐军之手,而血战克城的唐军,又岂会再给自已好果子吃。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终的结局,巴图尔根本就不敢多想。

时至如今,无法可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准噶尔汗国能否存续下去,只能听天由命了。

想到这里,巴图尔脸上甚至闪过一丝苦笑。

如果真的国破家亡,那自已这个准噶尔末代国王,倒也能在历史中留下重重一笔了,是不是,也足以慰藉平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汉族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三十二章 拜访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二百八十一章 艰难谈判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一百零七章 忧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七章 攒典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辽阳 活剐亲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为侍女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杀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门献俘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无路吴三桂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尽屠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为干戈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军之威第五十七章 报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谈,大清危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该配英雄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八十九章 机会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访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当立第四百六十二章 开封解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天听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极的决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红龙计划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啸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动的混乱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缅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价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七十章 攻山第三百零四章 锡林城危急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围击 崩溃在即第三百七十四章 濒死之救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袭 大破施琅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进庐州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后皆溃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当立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歼二王,剥皮孔有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二百零二章 眼见为实第九百五十三章 内城将破 唐军终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无路吴三桂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夺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三百零四章 锡林城危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应第八百四十五章 侥幸回国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贼、奸臣、还是奴才?第六百八十八章 将计就计的口袋阵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三十六章 横扫西南,进逼成都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难辨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八百三十二章 惨胜守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第七百三十八章 瓮中之鳖再难脱逃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岛覆灭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摊牌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啸的四条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