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军入援准噶尔

很快,就在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的无限担忧中,三十万唐军以所向披靡之势,迅速地赶往准喝噶尔汗国都城,道尔本厄鲁特城。

就在巴图尔渐渐陷入绝望之际,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俄国的援兵,终于来了。

“父王,俄罗斯皇帝阿列克谢一世已同意了我国的请求,派出俄军五万,由大将安德洛夫统领,已然从北面进入我准噶尔国境,估计不日就可到都城之中。”前来禀报的王子噶尔丹一脸喜色。

“好哇,俄国的兵马终于来了。”巴图尔有如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脸上亦满是惊喜之情:“有了俄国的援兵,唐军想克我都城,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略顿了一下,又道:“只希望俄军能赶在唐军到来之前,来到我都城之中,与我军那五万兵马汇合,有这十万之众守城,唐军只怕最终亦难克坚城,只得师老兵疲乖乖退走!”

说到这里,巴图尔却又眼神一暗,叹道:“希望俄国的援兵,能赶到唐军围城前入得城来吧。不然的话,唐军有三十万兵力,一旦围城,只恐再难突围而入。而若要与我军里外夹攻,虽有胜机,只怕会有不测之忧。”

巴图尔的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

俄军远来,兵马必是疲惫,若唐军已然围城,则必定要与其对战,以求突围入城。纵然可与道尔本厄鲁特城中的准军一道内外夹攻,以求破敌,但毕竟兵力相差县殊,其胜负之算,最多只能算五五开。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希望尽力避免的。

只不过,他的希望,最终落空。

因为就在俄军赶来的之前的两个多时辰,唐军三十万兵马,以铺天盖地之势力,终至道尔本厄鲁特城下。

唐兵一至,立即四面围城,将一座都城围得有如铁桶般水泄不通。

见到城外的唐军数量如此之多,守城的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以及其子噶尔丹,皆是大吃一惊,心下的惶恐,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二人原本高涨的复仇之心,到了现在,已如被浇热水的冰雪一般,迅速地消融了。

唐军如此势大又气势如虹,自已真的能抵住唐军的攻击么?

说来也巧,就在唐军摆好战势,将道尔本厄鲁特城团团围住后,俄军的五万兵马,亦是匆匆赶到。

俄国人突然率兵前来的消息,自是迅速地由哨骑飞禀给唐军统帅,也就是大唐皇帝李啸。

”报!禀皇上,北面有俄罗斯兵马约五万余众,离我围城兵马不过十余里,正前来紧急救援准噶尔汗国都城。“

“哦?竟有此等事?看来,这准噶尔汗国为了自救,倒是不惜血本呢。只不过,我军已然围城,俄人此来,无能为也。现在,我军倒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李啸听完禀报,暗自吃惊之余,已迅速地有了对策。

俄罗斯军队既愿意千里迢迢赶来送死,自已倒是完全可以顺手将其灭掉,将他们聚歼于这道尔本厄鲁特城下。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在重压之下,只怕那龟守都城的准噶尔汗国余部,怕是会乖乖地出城投降。

而俄国在受此重创后,兵力大损,再想保住西西伯利亚,可就难了,自已正好两边进兵,此处发兵北进,驻于东西伯利亚的第五镇则挥师西进,两相夹攻,也许,最终能把俄国人赶回乌拉尔山以西……

李啸主意既定,立即派兵布阵,于要道之处,等候俄军的到来。

而唐军正在摆战阵之际,俄国的救援兵马,刚刚渡北面鲁苏河,正一路向北,径往道尔本厄鲁特城而来。

此次入援准噶尔汗国,是由俄国沙皇最为信重的安德洛夫大将亲自统兵前来,足见其对此次救援的极其看重。

只不过,这一路上,统领五万俄军的安德洛夫,却是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样。

他已刚刚得消息,那准噶尔汗国在唐军的进攻下,连战连败,地盘尽失,现在只剩都城一座,复被唐军重重围困,半点不得脱。局势如此危急,真不知道,自已这趟救援,还能不能有所价值。

只不过,不管能不能赶上,自已能做的,只能是尽快前来救援。

毕竟,自已可是奉是沙皇死令,务必要对准噶尔汗国进行紧急援救助,自已只能唯命是从。、

而且,若这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道尔本厄鲁特城一失,准噶尔汗国注定灭亡,那北面的俄国斯帝国可就唇亡齿寒,也同样岌岌可危了。

唐军已从俄国人的嘴里夺走了东西伯利亚,正与俄军隔着叶尼塞河对峙,若再让他们攻下准噶尔汗国,那整个西西伯利亚柔软的下腹部,可就尽暴露于唐军的兵锋之下了。

接下来,是个傻瓜也能想到,唐军必会利用这个机会,向北向西同时发动进攻,争取一举将俄国势力从西西伯利亚赶出,甚至赶过乌拉尔山也说不定。

这样的情况若是出现,简直就是俄国的噩梦!

所以,俄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知道,哪怕是准噶尔汗国不割地请援,自已也必须要派发救兵了,不然的话,唇亡齿寒,准噶尔一灭,俄国斯必将直面大唐帝国的铁拳!

故而,阿列克谢一世立即做出决定,在国家内部起义与动乱未平定的情况下,也要赶紧派出援兵前去援救准噶尔汗国,且需尽遣精锐,派出亲信大将,以期对唐军一击而胜,彻底解除准噶尔汗国的危机。

只不过,自已此番紧急出征,真的能打败那数倍于已的唐军,将那岌岌可危的准噶尔汗国救出险境吗?

安德洛夫心下,并没有底。

想到这里,呆坐马上的他,忍不住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

五万大军一路南去,蜿蜒逶迤,有如一条长得不见头尾的灰色长龙。全力进军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远处那些影影绰绰,正在密切关注他们动向的唐军哨骑,也绝不会想到,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早被唐军密切观察,全程行踪尽在掌握。

“将军,前面不远处,便是道尔本厄鲁特城了。“

那名准噶尔汗国的使者,策马上前到与安德洛夫并行之处,便伸出手臂,遥指前面影子模糊的道尔本厄鲁特城,向安德洛夫大声喊道。

安德洛夫顺着此人的手臂望去,遥遥可见前面那影子模糊的道尔本厄鲁特城,不知为何,久经战阵的他,心下却是没由来的一阵不祥的预感,令他神色愈发凝重。

现在这座准噶尔汗国的都城具体情况,到底是如何,安德洛夫心下没有底,更完全不知道,现在城外的唐军,又到底是什么状况。

当然,他更不会想道,唐军早已摆好了阵势,作好了准备,有如张大血盆大嘴的猛虎,静静等着他走入虎口。

“全军放慢行进速度,组成战斗阵型,一路搜索行进,严防敌军突袭。”安德洛夫脸色冷峻,沉声下令。

“将军,现在我军已过鲁苏河,从这里到都城,皆是一望平川,应该不会有唐军来袭吧。”使者在一旁,倒颇有些不以为然。

“这个却是难说。”安德洛夫叹了口气道:“现在唐军在短时间内,就已攻灭叶尔羌汗国,又据占贵国大部分地方,而你们的国王仅剩道尔本厄鲁特城一座,可谓四面重围,岌岌可危。由此可见,唐军的攻击力何其强悍,我俄国军队虽是能战,但与这样的劲敌交手,亦万万不可轻敌,还需小心行事,方最为要紧。”

安德洛夫一锤定音,全军立即开始就地整队,然后一路搜索前进,虽然防备周全,但队伍的行进速度顿是大受影响。

这样一来,倒是给了唐军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得以充分布阵埋伏,就等着安德洛夫兵马,自投罗网而来。

下午时分,那在地平线上的安德洛夫部兵马,在一路长途奔波之后,终于出现在了全体唐军的视线之中。

此时的安德洛夫,从千里镜中,遥遥看到了道尔本厄鲁特城的准噶尔部兵马旗帜,他心中一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准噶尔部都城尚在,自已这番进军,倒还是来得及时。

不过,他也立刻看到了,唐军已在北门外二里开外,凭城列阵,作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其森严阵势,远远看去,都令人心下凛凛生寒。

果不其然,唐军已侦知自已的到来,开始要路上进行邀击了。

但看得清楚,唐军列阵人员,不过三万余人,而自已却有五万余人的兵马,唐军在数量上完全不占优势。

安德洛夫立即想到,若是自已在交战之时,再能与城中的准噶尔部兵马呼应,里应外合,对唐军联合夹击,此战当不难获胜。

不过,这时他又立即想到,唐军兵马数十万,怎么会只有这么一点兵马来迎战自已呢?难道,他们过于轻视自已,而将主力部队去围城,仅仅是分兵来对付自已的这支援兵吗?

哼,你们小看俄罗斯的军队,那就是要你们好看!

这样一来,虽然道尔本厄鲁特城的准噶尔部兵马难与突出城来与自已呼应作战,但仅凭自已的这五万兵马,要击溃对面拦路的这三万唐军,应当还是不成问题的。

安德洛夫主意已定,顿觉胆气倍生,他放下千里镜,立即大声下令:“全军听令!摆成战斗阵形,全军往攻,与唐军决一死战!”

“冲啊!”

安德洛夫手下的俄罗斯军兵,发出一声齐齐大吼,有如一群骤然放飞的狂蜂,更如一群挣开束缚的嗜血野兽,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向唐军阵地猛扑而来。

人数共有五万之众的敌军,不愧是久经战阵之精锐,他们充分散开,以躲避即将扑面而来的火铳或箭矢,整个阵形有如却月之阵,更好似一张开的大嘴,仿佛要对面呈直线状严整以待的唐军一口吞下。

面对有如潮水一般涌来的敌军,对面迎战的唐军第七镇兵马,那镇长曹变蛟坚毅如铁的脸上,却泛起淡淡笑意。

哼,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本将的九十门大炮已然饥渴难耐,正等着你们撞将上来呢。

曹变蛟高高举起手中令旗:“全体火炮手注意,做好战斗准备!”

“得令!”

主将令下,那些最前面的火铳手与大盾兵立即散开,露出了后面早已严阵以待的炮阵。

那些火炮手们,亦立即开始固定炮架,调整射角,装填火药与炮弹,很快就做了战斗准备。

这90门重型龙击炮,沿着大路一字排开成整齐的一条直线,在春日的艳阳下,银灰色的炮筒,闪着刺目的寒光,一眼望去,气势雄壮威风凛凛。

而且,因为是当道射击,每门重型龙击炮的炮口,都调节至近乎与地面呈水平平行状摆放,以求得到最大最好的杀伤效果。

此时,下达完全军冲击命令的安德洛夫,跟着军队越行越近,他从千里镜中,终于清楚地看到了那原被精心摭隐,却突然出现的唐军火炮。

那排成一条笔直直线,威风凛凛气势雄壮的龙击炮,那些炮管粗大黑洞洞的炮口,有如无数根昂然直指的般直指前方,有种说不出的气势与威严,这名久经战阵的俄罗斯将军,脸色登时大变。

看惯到了欧洲战场上的常见火炮,却没想到,在这中亚之地,自已终于亲眼见到这庞然大物有如巨兽一般的重型龙击炮,他心头的震撼与冲击,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没想到,唐军竟能铸造出这般宏伟的巨炮,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成就。

他能近乎凭直觉能感受到,唐军的这排巨大火炮,非但模样这般吓人,一旦打放起来,其攻击力与破坏力,更将会何等惊人。

就是在欧洲战场,这样宏伟的巨炮列阵当前,亦会将对面的敌军吓得屁滚尿流。

饶他是久经战阵之将,在此刻见到唐军竟能推出如此之多的巨型火炮突前对阵,脸上顿是冷汗涔涔,脸色也瞬间苍白。

他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巨型火炮当头轰击之下,自已军队的士气与斗志,将会遭到何等严重乃至毁灭性的打击。

只不过,现在全军已如脱缰的野马,尽力前冲,自已就是想让他们退回,都不可能了。

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后皆溃第七百八十三章 马吉翔出使缅甸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与归化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驾来迟第五百六十章 诱敌白狼谷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决断第五百八十八章 铩羽而归第六百八十五章 减兵围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两端第十章 门第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摄政王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缅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歼敌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将计就计的口袋阵第四百二十九章,马京达努的灭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锦州第十四章 考校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零五章 龙之复仇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五十章 军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战二顺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军围歼第二百七十九章 凤凰楼设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八百八十三章 丧权辱国的苟活协议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马铃薯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岛规划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变故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宝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顽不灵的下场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对决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围赤嵌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门混战 生死一线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被俘,大清朝覆灭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顺结盟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计只为赚你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谈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四十章 局势大恶第一百九十五章 卷烟生产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九百零九章 风沙遮道,山谷阻击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弹第一百四十章 鲁王之邀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惊变第七十五章 细帐第五百六十一章 丧权辱国的盟约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贩卖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战(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诱降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国灭 西川一统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一百七十四章 后金之乱(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运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断水,再下毒第九十一章 条件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诱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辽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缅甸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丑剧第二百三十三章 龙击炮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啸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