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生生不息

崇祯十二年,先是清兵入关,接着张献忠复反,罗汝才也反,农民军声势更震,然后李自成,王卫国又从商丘杀出来凑热闹,内有农民军席卷,外有满清肆虐,大明又是一片糜烂。

而丁毅先得济南,再得蓟镇和天津,又占临清和灵山卫,趁大明衰败之际,到处抢地盘抢人口,扩大自己的势力。

大明江河日下,丁毅越发强盛。

至于另一个对手满清也没闲着,十月时,清兵又来打大明,并因此发生一件事,进而影响到明军各镇总兵。

原来在多尔衮上次入关时,大概在三月十八日,皇太极亲率八旗兵马去打松山,用来牵制明军,为多尔衮出关帮忙。

当时驻守松山的是锦州副总兵金国凤。

松山是锦州屏障,皇太极先是打算先摧毁屏障,以后可以来攻锦州,当然,同时也能用最拿手的围点打援对付明军,现在只要野战打败明军,他们就能得到大量的明军降兵,变的更加的强大,这是皇太极多年和明军交战的经验。

祖大寿听到清兵围松山,立马带兵准备救援,崇祯皇帝也下了诏,让他去支援,所以清兵又是老套路,准备围点打援。

祖大寿刚出发,马上有路清兵过来打祖大寿,祖大寿一看,赶紧回头啊,直接往宁远一躲,再也不出来了。

这样皇太极就很郁闷,感觉现在围点打援这招好像没什么用了,明军都不吃这套。

那就先攻松山吧。

当时松山守军三千人左右,皇太极从十八日攻到二十六日,数次强攻不下,皇太极不甘心,又派汉军从盛京调来二十门火炮,炮弹一万发,火药五百斛环城发炮,城楼上的台堞都被摧毁,城中明军只能背着门板行进。

金国凤命令将士连夜用砖石修补城堡被毁的地方,严防死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几次又都被打退,这时有人建议皇太极用丁毅的方式,即多尔衮破济南之术,推炮打城门。

但松山堡前面很难行,红夷大炮又沉又重推之艰难,清兵又用学习丁毅铸的轻炮往前推,被金国凤的火炮摧毁数门。

终有一门推上去,打了数炮也没中,金国凤马上明白,立刻组建人手,以大块砖石和泥袋封堵堡门。

最后清兵的炮虽然打中城门,还是无功。

这下丁毅的法子也不管用了,这时有汉军又献计,挖地道。

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还是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盛京,此时打锦州松山,不但没成功,反而死伤惨重,盛京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

崇祯皇帝闻讯大喜,立擢金国凤署都督佥事,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后又因功署都督同知,世袭锦衣卫千户。

他还时常对群臣说,大明也不是只有丁毅能打,咱们的金国凤也是良将啊。

金国凤当然是良将,可你也不看看带的什么兵,当时什么环境。

辽东将门云集,相互支撑,向来十分排外。

金国凤是宣府出身,向来得不到辽东军将的支持,这次松山守的这么好,立马显的其他辽东军将们不行了。

他三千人守松山,皇太极破不掉,大凌河祖大寿几万人都没守住,情何以堪。

而金国凤又被提拔为宁远团练总兵官,更是让辽东诸将不服。

于是崇祯十二年十月,豪格、多铎知道金国凤在宁远,再次率清兵攻打宁远。守城将士虽过万人,但营伍纷杂,号令难施。

金国凤在城头安排布置,诸军将皆阳奉阴唯,不听指挥。

金国凤又气又怒,后世明史是清人修订,其中没有记载为什么他会冲动的冲出去,但肯定有人说了剌激他的话。

金国凤身为总兵,却指挥不动当地明军,大怒之下,带着两个儿子,率家丁数十人直接冲出城,在北山冈与清兵鏖战,在上万明军的注视下,与两个儿子全部壮烈阵亡。

明末为数不多的良将之一,又全家战死在沙场。

此时的大明,其实还有一些金国凤这样的忠臣良将,并不都是个个都是吴三桂祖大寿之流,但在这个时代,当忠臣良将的结果就是死,而且是惨死。

而当奸臣反贼的结果,就是活,并且活的滋润。

这里再说几个边缘小人物,三月松山被围时,巡抚方一藻商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祖大寿跑一半都回来了,唯独副将杨振自愿领兵前往,至吕洪山遇到清军埋伏,全军覆没。

杨振被俘,清军押他去松山说降,他假意答应,走了一里多,杨振面南席地而坐,对随从官员李禄说:“为我告城中人坚守,援军即日至矣。”李禄到城下大声喊杨振说的话语,城中守益坚。

随即两人皆被清军残忍杀死。

像查验卢象升尸体的俞振龙,让松山坚守的杨振、李禄,这些忠勇护国的明末军人们,虽然都只是煌煌史册里的寥寥几笔,却都以一腔热血,为覆灭前夜的大明朝,留下铿锵的注脚:王朝兴衰,或许自有定数,但铁骨铮铮的华夏男儿,永远生生不息。

而这些事让丁毅知道后,只有无尽的长叹。

后世吴三桂、祖大寿之流留名史书,某度某科记载详细一生,而这些为大明忠勇而死的勇士,又有多少记载。

不过金国凤的死,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也引出一件重要的事情,让远在东江的丁毅和他的三镇都有了好处。

总督洪承畴上言:“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乞自今设连营节制之法,凡遇警守城,及统兵出战,惟总兵官令是听。庶军心齐肃,战守有资,所系于封疆甚大。”帝即允行之。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以后不要把驻兵调来调去,四处调兵守一城,会让人不听指挥,比如徐敷奏调到蓟镇,当地有三万蓟镇兵马,很容易指挥不动。

另外又说,现在一个镇,有镇守,监军,巡抚,兵备,到底听谁的?应该在军务上,全听总兵的,这样就不会不听指挥了。

崇祯这次居然听懂了,他很快下令,今后移镇,带所属兵马一动起,同时在次年三月,又下令撤回各镇内臣统统撤回。

这意味假设以后丁毅要调往某地,可以把所有兵马都带走。

以前一个总兵移镇,朝廷只让带三五千兵马,当然了,有人会多带,但是朝廷只认这点人的饷银,你带多了,你自己养。

这件事让丁毅和他的三镇得到好处,更加强了三镇的权力,王卫忠,沈世魁,徐敷奏三人在各镇的权力更加的名正言顺。

但这也同样有崇祯的坏心思。

以后如果想把张经和徐威从旅顺、皮岛调走,可以让他们把所有丁毅的精兵都带走。

而以前大明朝只有东江镇没有监军,镇守,当年袁要给毛弄监军,镇守,毛不同意,所以袁更想杀他。

之后东江镇就一直没有监军和镇守太监,现在崇祯撤回监军和镇守,也极大的方便了丁毅三镇。

可以说,金凤国用全家的死,换来崇祯撤去监军和镇守太监。

这卢象升要是泉下有知,不知会郁闷的吐血不,当日他就是被监军高起潜坑死的。

崇祯要是早这么干,卢象升也不至于兵败身死。

而现在这么干了,实则偏宜了丁毅这种兵马众多的总兵大将。

-----

十月,丁毅从临清回到登州,先后调拔资源支持天津沈世魁和蓟镇徐敷奏、临清王卫忠三人的建设和囤田。

这三个镇地形都比较好,即可以走陆路,又可以走水运,其中运往蓟镇和天津的船,从长生岛和旅顺过来,一天都不要,到临清也只要两天左右。

就是前期需要扩建港口,需要一点时间。

没几天路超也从灵山卫赶了过来,丁毅等到他了,召集文武开会。

又是一年总结时,登莱这边,已经越来越好了。

开会之前,宋哲笑吟吟的递给丁毅一堆书。

说都是从京城托人买来的,他知道丁大人喜欢书。

第97章 学堂和药局第572章 洪旭练兵第911章 这叫炒作第23章 血战到底,升官发财第230章 配量第391章 天降奇功第243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524章 敢于反抗的,皆斩第305章 七日破城第461章 这不是我认识的明朝?第486章 震憾第947章 快递业务第213章 三面齐攻第488章 普特斯曼的交易第368章 海沧船第828章 雨中攻城第207章 信号弹第618章 请调皮岛兵马来援第235章 我就是看不惯那些当官的仗势欺人第447章 六百门火炮第407章 全要了第138章 蛋盾第236章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第745章 不忠不义,应尽杀之第634章 激战第215章 割麦子第157章 大明能臣第740章 从来不听朝廷号令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240章 扩军再扩军第583章 丁毅给你路,大清谁敢走第263章 皇太极气疯了第934章 陈公馆第12章 除了血战,别无选择第511章 人非圣贤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996章 你不背谁背第858章 很有逻辑第1002章 找准靠山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182章 吃相太难看第963章 上山第452章 又是惨败第774章 都有妙用第576章 死守南汉山第984章 不是明朝的总兵了第554章 咱们明朝,礼仪之邦第180章 神奇翻盘第384章 明军铳兵真烂第944章 嘴挺凶第190章 小弟吴三桂第754章 完美的奇男子第252章 夺门之战第44章 强烈的不安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760章 不想让第992章 暂时借用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602章 离心离德第779章 自由射击第386章 各安天命第582章 抢时间第595章 以牙还牙第600章 谁是主子?第740章 从来不听朝廷号令第425章 大金之耻辱第306章 东江陷阵营第124章 赚钱神器第621章 断粮七天第627章 从不竖旗第873章 远远不如皇上第140章 幕僚周锡圭第79章 丁毅挑兵第410章 你去嫂子房里干什么?第100章 大盾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856章 开启民智第600章 谁是主子?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第724章 镇北伯第330章 决战樱花之国(4)第647章 我也会这么干第592章 我也是你的第999章 赚钱第358章 开支万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324章 说的好听第180章 神奇翻盘第203章 意外第247章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第358章 开支万第240章 扩军再扩军第585章 困兽第893章 单挑第17章 徐大堡更危险?第948章 相互有把柄第627章 从不竖旗第35章 铜墙铁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