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一战灭了他

严雄眼珠一转,这时道:“禀王爷,刚才我们榆林镇官兵上下一心,与贼兵血战,虽然侥幸打退了贼兵,却也死伤惨重。”

“还请王爷,拿些银子出来,稿赏下兄弟们。”

“大胆,你们居然想勒索王爷,镇北伯丁毅就这么教部下的?”王府总管太监胡俊勃然大怒:“简直罪该万死。”

胡俊这话说出来,姜让兄弟和左光先等脸色俱是大变。

丁毅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大同都直接抢代王府的。

王府长史杨升脸色阴沉,抱拳向京城方向:“本官定会把这里发生的事,禀报给朝廷。”

此时边上的官抚民拼命向他和胡俊使眼色,那是在提醒他们,你们也不看看在谁的地盘上。

但杨升和胡俊还以为官抚民想出头。

胡俊尖着嗓子道:“严副总把兵权交给官总兵,你快去大同,叫丁毅过来拜见王爷。”

朱倬?一脸理当如此的表情,还微笑点了点头。

严雄还没说话,下面有人喃喃:“是谁要见我们伯爷?”

哗哗哗,周光宝一身铁甲,走路哗哗而动,刚刚爬上城头。

他左肩铁甲处有枝断箭,应该射中他后,被他折断的,看起来自有一股凶悍之色。

胡俊却是不怕,还一副副高高在上的表情,冷然道:“是王爷召见丁毅。”

他重重的说王爷两个字,

那是提醒周光宝,你们的伯爷,比王爷小。

“宁夏是不是很偏?都不知道外面现在的情况?”周光宝上来后,对着严雄喃喃。

朱倬?、杨升、胡俊一脸懵。

但你还别说,宁夏真是偏,原宁夏总兵官抚民到明亡时才出现在正史上,更是被一笔廖廖带过,存在感非常低。

姜让在正史上几乎没出现过,姜瓖好歹还出现几次,先降李自成,后降清。

此时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这些偏僻地方的乡下,根本不清楚。

看他们愣住,周光宝咧嘴一笑,铮,拔出长刀,猛的一步往前,“砰”,刀柄狠狠的砸在胡俊的鼻子上。

“啊呀”胡俊惊尖惨叫,捂着鼻子当场蹲了下去:“痛死我了。”

他抬头哭叫的同时,鼻子和脸上全是血在流。

“给老子跪下。”周光宝一刀压在胡俊脖子上。

胡俊顿时吓的魂飞天外,考虑都没有,扑通,赶紧跪在地。

“王爷救命啊。”胡俊哭着叫道。

庆王朱倬?和长史杨长目瞪口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周光宝。

周光宝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和参将差不多,这种级别的将领在朱倬?眼里,原本是不值一提的。

“你---你们---你们干什么?”朱倬?颤声道。

杨升嘴巴动了动,想说没敢说。

“老周你?”严雄也没想到周光宝比他还猛。

他还想汇报丁毅后再决定,没想到周光宝根本等不及。

“和他们废话啥,先关起来,有什么银子黄金的先查抄了,回头再向伯爷汇报。”周光宝说完,扭头道:“来人,把他们带下去。”

“你们,造反啦。”杨升这时终于叫了出来。

他话音未落,砰,周光宝一刀柄又砸在他脸上。

“唔”杨升眼前一黑,直接被砸的扑通一声,晕厥在地。

应王朱倬?双腿一夹,就感觉到括约肌猛的抽搐了下,差点吓尿。

一队兵士马上过来,把胡俊和杨升还有朱倬?给带了下去。

严雄一看,即然做了,也没了忌惮,赶紧拉住周光宝:“审问下,庆王府的银冬瓜都在哪。”

周光宝嘿嘿一笑,晃了晃手上的刀:“看老子来问。”

大步押着三人走下城墙。

丁毅部下公然羞辱王朝宗室,开口就要掠夺银子财富,直接把官抚民他们看呆了。

官抚民忍不住颤声道:“严副将也要降贼兵吗?”

“官总兵勿慌,咱们弄点银子花花,这些宗室不肯出银子,兄弟们怎么愿意和贼兵拼命?”

“我们和伯爷,还是忠于大明的。”

严雄嘴上说忠于大明,这会是没人相信。

“哎”官抚明长叹,摇头。

要是没看到刚刚官军和李过大战,若许他还要想着如何帮朱倬?,但现在完全起不了心思,只能暗暗祈求上苍。

没一天,周光宝问出庆王府所藏,于次日带着两千兵马,一千囤兵,拖着几百辆大车前往宁夏庆王府。

那边只有几百闯军守着,看到明军来了,立马一哄而散,直接弃城而跑。

周光宝连挖带装,跑了三个来回,才把庆王府所有银子全都运回榆林。

奇怪的是,其间一直没有闯军再去宁夏。

闯军不但没去宁夏,也没再去榆林。

借着这机会,严雄在榆林疯狂练兵、囤田,他这边得到榆林和宁夏两镇的明军,三万匹战马,目前手上已经拥有一万九千兵马。

反而是大同的丁毅,手中只有一万六千兵马,比严雄还少三千。

严雄一边练兵,一边分兵把守县府,同时运了上万匹战马到大同给丁毅。

周光宝率六千兵马,驻守绥德州,谭恩杰率三千兵马驻守米脂,贺豹率三千兵马守葭州。

他自己率七千兵马守榆林卫。

整个陕西,就这四个地方目前还在官军控制下。

四月底时,严雄已经全部吞并了原来明军将领的所有家丁和亲信兵马,包括官抚民在内,所有明将除了两个亲信当通信兵外,全部被征入严雄的军中。

所有人都要重新训练,和以前一样,有人受不了苦,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杀一批,留下的就老实多了。

到五月时,这边有两万一千兵马,囤兵两万多。

榆林四周皆是粮田,只要认真囤田,总能有些产量。

明末到崇祯上吊死,这边都没缺过粮,可见这里的边军们还是能保证自给自足的。

此时闯军和丁毅的兵马,在陕西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双方以延安、固原、兰州这条线为界。

南面全是闯军控制,北面没有闯军。

李自成不是不想打榆林,他是没功夫管榆林,且已经不在陕西了。

李过和袁宗弟来打严雄时已经三月份。

三月份时,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正在前往大明京城的路上,大明天下垂手可得,李自成那里还顾的到远在陕西的榆林。

去年打败孙传庭后,李自成全军进入陕西,然后按即定目标,派出一部横扫陕西,同时从陕西攻进山西,准备从山西进入北直隶,直取京师。

这是他们早就决定好的战略。

去年(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李自成派遣前锋大将邓光铁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二十一日,攻陷平阳,杀西河王等三百余人,平阳总兵陈尚智降。

于是山西州县先后溃,或望风请降,毫无抵抗,秦、晋之间皆被义军所占有。

这时李岩献计“传檄可得”。

于是在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二十三日,李自成派人驰檄山西郡县说:倡义提营首总将军,为奉命征讨事。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只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特遣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所过丝毫无犯。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同历史上一样,每年朝代末期,几乎都能传檄而定,檄文所至,无不颤栗投降。

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改称长安,同时开始征赋,禁乡民短后衣,明年粮每石征一两三钱,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输长安。各县遣骡三百,征粟千石,大其斗,榜掠巨室助饷。

征饷即为了大军出战。

一月后李自成直接从西安出兵直往山西。

二月初二日(3,10),李自成率五十万在沙涡口造船三千,并征集民船万余渡过黄河,下汾州(今汾阳)及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接着又下蒲州(今永济)。

初三日(3,11)下怀庆(大致在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时新任福王由崧逃至怀庆,崇祯帝发银万两安置,城破时福王由东门逃出,到卫辉(今卫辉市,属河南省新乡市)依潞王(朱常淓,神宗朱翊钧侄,万历四十六年(1618)袭潞王,封国卫辉)

转眼间山西丢失大半。

二月初五,李自成的兵马接近太原。

原历史上,山西巡抚蔡懋德组织兵马五千人死守太原,城破而亡。

但这次的历史上,就在李自成兵马到太原外三十里时。

山西巡抚蔡懋德和太原总兵谢志良带着山西文武官员和五千多兵马逃向大同,投靠丁毅。

这边的历史已经和原历史有了偏移,主要是丁毅到了大同。

历史上这个时期,太原总兵谢志良已经被下令带兵勤王,带着太原五千精兵往京城方向去,走到半路时,京师被破,谢志良只能带着兵马往江南,拥护弘光帝,弘光被灭后,他又拥护隆武帝,最后与隆武帝一起殉难。

这会因为丁毅驻守大同,崇祯指望他看着丁毅,前面一直没想动他,等到李自成的前军打通了通向京城的路时,崇祯再想派人传信召他勤王,信使已经出不了北直隶了。

所以谢志良这会一直驻守太原。

李自成五十大万大军从陕西进入山西,山西各地传檄而定,太原城里也是风云涌动。

二月初三,有大同信使来到太原。

来者是被丁毅刚刚从旅顺召来的大将许必成。

许必成是丁毅手下为数不多,老持稳重,能独守一方的大将。

最早丁毅让他守复州,接着又守日本,后来换徐威去日本时,徐威也是觉的,只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才会被派去守一方。

许必成打仗没多少优点,但肯定也没什么缺点,他就是比较稳,尽量自己不犯错,丁毅前期兵少时和后金兵在辽东打了几仗,许必成的兵马,守的最好,从不犯错。

许必成来到太原后,就劝说山西巡抚蔡懋德和太原总兵谢志良往大同去,放弃太原。

山西巡抚蔡懋德不肯,这人在历史上就是战死在太原,绝对的大明忠臣,也是个正直的好官。

许必成只能用丁毅教的方法劝他:“太原是山西重镇,人口众多,你们若拼死抵抗,贼兵破城之后,必然要屠城泻愤,蔡大人于心何忍?”

蔡懋德大怒:“难道举城投降?”

“你随我们退往大同就是。”许必成道:“太原让给贼兵。”

蔡懋德又道:“贼兵再往大同,你们又往那退?为何镇北伯不肯带兵来驻守太原?”

许必成道:“贼兵志在京师,攻破太原后,必分兵,一部从太原往北直隶,一部往大同。”

“到时我们在大同大败贼兵,再打回太原,断其后路,与京师的兵马,将贼兵左右包围,一战灭之。”

蔡懋德必竟是个文臣,历史上指挥大战也是一踏糊涂,闻言好像有点道理。

但他不知道的是,丁毅之所以让他放弃太原,不想守太原,就是因为李自成打下太原之后,才会往东直取京师。

丁毅要守在太原,李自成非和他死磕不成。

李自成现在带着五十万大军,丁毅当然不想和他硬碰,丁毅早就安排好了,没理由现在和李自成硬碰。

忽悠住了蔡懋德后,许必成私下找到谢志良。

谢志良是统兵大将,不好忽悠,但刚才谢也没有哼声,许必成心领神会。

“靖粤伯是领兵大将,我们和蔡巡抚说的话,肯定不能和靖粤伯一样说。”许必成开口见山道。

谢志良闻言一笑:“镇北伯有何高见?”

“让开太原,靖粤伯带兵把太原能带走的粮食全带到大同去。”

“等贼兵破太原,主力必往京师。”

“咱们打败贼兵偏军就容易多了。”

谢志良笑道:“这和蔡巡抚说的,是一模一样啊。”

“不一样。”许必成笑道:“然后咱们打下整个山西,横扫山西全部贼兵,断了贼兵后退的路。”

“等李自成主力到了北直隶,到时,我们山东,蓟镇,天津等,镇北伯所有兵马会齐聚北直隶,一战灭了李自成。”

谢志良脸色大变,不可思议的瞪着眼睛看着许必成。

第775章 黑锅你们背,好人本王当第107章 花钱如流水第335章 决战樱花之国(9)第440章 必然来攻第955章 扫恶除霸第987章 载入史诗第153章 打特娘的第309章 分炮第838章 丁毅才是圣贤明君啊第589章 逼杀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401章 调兵抗金第150章 破城第485章 逃离第319章 绝望时的选择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132章 挺牛的第178章 一定要记着这些名字第817章 五件事第626章 难得单挑第708章 谁愿领军,与丁毅一决死战?第878章 暴利惊人第464章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第830章 读书人的不满第46章 必是心腹大患第782章 不缺钱,很缺粮第382章 好好教训他们第139章 惊天动地的跋扈第404章 做死第974章 求生欲很强第241章 堆积如山的物资第231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第880章 皇帝不能进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内第24章 大明好男儿第595章 以牙还牙第931章 我是九十五至尊第613章 大员省第691章 大旱不雨,飞蝗蔽天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818章 银行与新钱第891章 丁毅演丁毅第438章 就知道拍马屁第479章 说到赚钱,六亲不认第243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737章 碾压第71章 要说法第836章 这样真的很爽第73章 针锋相对第275章 金州绞肉机(10)第392章 江华岛之盟第690章 重现长平之战第727章 正义也许会迟倒,但决不会缺席第125章 赵家没人了第475章 囤民算个屁第254章 谁之姓?第107章 花钱如流水第983章 自投罗网第67章 打仗要动脑子第785章 不愿回去第209章 历史的改变第1001章 态度转变第525章 说的很有道理第345章 天沟第621章 断粮七天第679章 五十六倍的惊天利润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77章 绝色第547章 接弦第418章 年树人第352章 征服的快感第637章 对捅第551章 巨额赏金第714章 移镇大同第916章 提升社会地位第136章 大战将临第1007章 口诛笔伐第773章 官员士绅,一体纳粮第336章 决战樱花之国(10)第470章 避免崩溃第571章 立长还是立贤?第160章 历史的偏差第608章 科学家第388章 挡不住第1008章 抓住机会第512章 猛将鳌拜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111章 冲阵第508章 新闯王第434章 光杆司令第86章 不简单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第390章 劝降第894章 第一桶金第707章 满清龙脉和宝藏第868章 正当防卫?第768章 大半个天下第788章 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第94章 粮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