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两军对垒

感谢芝兰室和云哥818的打赏,鞠躬!

大明崇祯四年九月十一,双方准备了好几天的大凌河之战,总算再次开打了,后金方面四万来人,明军方面则是五万多点,考虑到两军战斗力的差异,以及明军主要协助守城,胜负应该在五五之间,至少不会出现特别一边倒的情况。

当然,前提是双方不要犯错误,考虑到明军经常性的出现一些特别经典的错误,哪怕那些名将和名帅都不例外,宋庆特意守在孙承宗身边,就怕哪个昏头将军出些古怪的主意,孙承宗迷迷瞪瞪再答应了,那可就把大好形势全葬送了。

不知是自己的勤奋所致,还是老天爷在这个时空中真的站到了大明一边,反正宋庆所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出现,连续几天明军都没什么太大动静,只是不断派出夜不收,到附近的地区晃荡,跟后金方面的同行互相比划一下。

夜不收或者探马其实就是侦察兵,都是武艺非常高强,人也非常机警的兵王,交手自然是非常精彩的,连续斗了几日之后,双方都有死伤,但人数全都控制在一百人之内,也算是波澜不惊的进行着。

直到九月十一这天早上,后金那边战鼓敲得出奇的响亮,大队人马也全部都动员起来,明军这边自然也不例外,最近几日大家其实都在判断决战的时刻,也得出来了准确结论。应该就是在这几天,同时把各项应对措施都制定出来,只等着对方前来进攻,然后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次战事,如今对面果然开始进攻,明军当然知道该如何去做,也迅速行动起来。

作为金箍棒一般改变战局的存在,宋庆没有被排在前面,孙承宗如今对他非常倚重,也知道这是把锋锐的钢刀。一定要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如今战事刚刚开启,倒是不急着用他,等到战事陷入胶着时候再上不迟。

前锋方面,明军是吴三桂。后金方面是阿巴泰。奴儿哈赤的七儿子。莽古尔泰的五弟,皇太极和多铎、德格类等人的七哥,也是皇太极挺不喜欢的家伙。主要原因是皇太极即位的时候,没给他封和硕贝勒,导致阿巴泰怀恨在心,一直以来都是出工不出力,甚至没事给大汗找找茬的类型,因此在后金政权中混的自然也就不怎么地,旗主更是没他的份。

这次大战,阿巴泰一直都没怎么独自领兵出战,皇太极根本不喜欢他,自然不会给他建功立业的好机会,现在不一样了,之前觉得事情轻而易举,出战都会获得功劳,如今战场的局面大变,最先出战的肯定会遭受明军强烈打击,阿巴泰自然就成了很好的人选,这位七贝勒自己也知道这些猫腻,却没有什么办法,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必须要抓住才行。

后金虽说已经勉强脱离了蛮夷生活,但依然是那种半奴隶制的政权,对于强者的尊重是与生俱来的,皇太极如今刚刚即位不久,而且也不是什么长子之类,很多兄弟都不大服气,草原民族或者渔猎民族对于汗位的争夺非常残酷,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因此表现出自己的勇猛,来赢得族人的尊重,成为了每一个有野心贝勒的目标,这才是阿巴泰的动力所在。

领着三千兵马出阵,七贝勒阿巴泰意气风发,他今年虽然已经四十二岁,可年轻时候的勇猛,甚至可以说是野蛮并没有衰退,他出身奴儿哈赤的偏房,生母是侧妃伊尔根觉罗氏,跟皇太极完全是两个极端,以至于一生命运坎坷,抛去些民族情感不算的话,这人其实挺倒霉的,因为出身的问题,导致一生战功没能得到很好的奖励,甚至还在有意被压制。

阿巴泰所属正蓝旗,如今皇太极被宋庆几次击败,本旗旗主莽古尔泰败的更是凄惨,多铎那个心高气傲的小家伙,更是连大腿都被人扎伤,若是自己在这次大战中能够击败宋庆,想必族中那些老人也不会坐视,总会给自己争取些利益了。

对面的吴三桂也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自从跟宋庆结拜成兄弟之后,这位关宁军中有名的白马银枪从来都很奋进,因为那个结义四弟在京城的功劳太过显赫,两人年岁几乎相差无几,吴三桂不想被结拜兄弟比下去,因此回到辽东之后,一直都在整备麾下兵马,他在京城时候见过狗营操练,心中深以为然,也在逐渐学着模仿一些,想要练出一支强兵。

当然,宋庆那法子他学不来,狗营的兵吃得好,而且是发全饷的,这他无论如何都比不了,哪怕他自己想这么做都不行,一来他没宋庆那么会赚钱,二来这全饷的事情牵一发动全身,狗营就是宋庆一个人说了算,宋千户就是天王老子,他麾下的队伍可是属于关宁军这个整体的,若是他发了全饷,其他关宁军的营头怎么办?他还想不想在这圈子混了?

身体力行并且失败之后,吴三桂才知道这事情有多难,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权柄不够,想要继续往上爬的话,就一定要像宋庆那样,在战场上立下足够的功劳,要么爬上高位,要么像宋庆那样拥有自己完全能做主的营头。

可还没等他找到合适的机会,大凌河便开打了,后金兵呼啸而至,明军则是一败涂地,危急存亡之际,宋庆突然出现,带着比之前更加精锐的队伍,成功的挽救了局面,吴三桂心中在感佩之余,自领一军的念头也是愈发强烈,之前那几仗他打的就不错。在宋庆去增援松山堡时,这边的局面几乎都靠他一个人撑着,带着几百骑兵就敢冲阵不是疯病发作,而是他要做给别人看的,他吴三桂虽说比不上宋庆,却也是明军中数一数二的好汉,他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给世人看。

如今孙承宗已至,两军决战爆发,这个前锋的任务宋庆没要,那自然就是他吴某人的。吴三桂轻轻催动着战马。率领麾下数千骑兵缓缓而行,逐渐加速,正面迎向同样动作的后金兵,他已经知道对面是阿巴泰。同样也是奴儿哈赤的儿子。心中对这一战分外期待。因为孙承宗就在后面看着,宋庆被报功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很想做下一个功劳呈上皇帝御案的将军。

推进。再推进,关宁军的骑兵们已经绷紧了面庞,手中的马刀也紧紧握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前方那个白马银枪的将军身上,宋庆再能打也是徐州人,眼前的这个人才是关宁军日后的希望。

万千瞩目之中,吴三桂激灵一下抬起了头,双腿狠狠夹中马腹,战马吃痛之下撒开四蹄,将速度发挥得淋漓尽致,宛如一道白色光束,顷刻间点亮了黑色的土地,数千骑兵也像被人狠狠抽了一鞭似的,立刻开始加速前进。

对面的阿巴泰目光灼灼,同样将自己换到了最前排,带着十个形貌狰狞的白甲兵,齐齐冲向对面的白马将军,三千后金兵也是放开马速疯狂奔行,仅仅几个呼吸之间,两军的骑兵队狠狠撞在一起,如果此时有人从天空鸟瞰,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是两颗巨大的水滴,在极快速度中产生碰撞,最前面的部分已经支离破碎,其余部位依然在互相碾压着。

第一个冲锋,吴三桂便刺死一人,那是个跟在阿巴泰身边的白甲,手中拿着一柄长刀,他是两黄旗的人,原本跟着豪格的,这次阿巴泰打先锋,皇太极特意把他和其他几人派出来,就是为了盯着阿巴泰,不要让这一阵败了,更不要让这个七贝勒立下什么军功,这白甲武艺高强,人也狂傲,本以为自己能够一刀建功,劈死对面的明军将领,可最终结局却很出于他的预料,那白马将军竟然对他劈来的一刀不闪不避,直接用长枪迎了过来,竟是个以命换命的打法。

他知道白马将军是吴三桂,也知道这是个明军之中的后起之秀,身份地位算是很尊贵的,可他觉得自己的地位更加尊贵,不值得跟这个明狗换命,要换也是跟宋庆这样的勇士去换,那样哪怕是战死了,大汗也会优待他的家人。

想到家人,白甲野蛮冷血中隐藏很好的柔软处动了一下,也就是这一下,让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他将自己的刀口抬了起来,想要做出一个规避动作,对面充满功业之心,几乎毫无退缩之意的吴三桂,却依然笔直的冲了过去,枪尖在那白甲脖颈处划过,带出一条赤红色的血线,随后将长枪收了回来,目不转睛的冲向下一个对手,再次刺出了长枪。

一个回合,白甲兵倒撞马下,吴三桂信心十足,状态好到让自己都害怕,他浑身充满了力量,而眼前到处都是可以让他发泄这些力量的对象,吴三桂枪出如龙,每每刺出一下,都会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狂吼,不单单是关宁军的骑兵没见过这位少将军如此威武,就连对面的后金骑兵同样也被此人吸引,只不过没有人过来,都将位置让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阿巴泰。

“吴三桂!”阿巴泰汉话说的并不太好,但这个名字却能叫的字正腔圆,他拿着一柄做工精良的春秋大刀,刀重三十五斤,分量着实不轻,也难为四十来岁的人还能舞得呼呼生风,正面对上吴三桂后,七贝勒立刻将所有杂念摒弃,全心全意的应付起眼前这个对手,他刀法娴熟,出手狠辣,既有四十岁人的沉稳老练,也有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热血激荡。

对面的吴三桂同样不甘示弱,此时他还不是后来那个山海关总兵,也不是那个平西王,二十岁的年纪,赋予了他勇士应该具备的一切素质,而他现在就用这种素质和阿巴泰搏斗,像是两头饿了几日的虎豹,每一次攻击都是使尽全力,额角青筋暴跳,脸上血色翻涌,似乎这一次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错过之后将会永远失去,甚至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两边主将展开恶斗,手下自然也是如此,猛烈撞击之后,双方各自损失了两三百人,跟着就是乱阵之中的纠缠,无法再凭借马力冲锋之后,关宁军方面明显差了一筹,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可战技方面的缺陷,不是靠着血气之勇就能弥补上的,尤其对方的勇气和拼搏程度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还要更加强上几分的时候,战技上的短板就会被无限扩大化。

最初时候,这种差距的影响还不算很大,明军这次出来近五千人,后金那边只有三千,人数上的优势组以在一段时间内弥补战技方面的差距,随着战斗进行的愈发激烈,时间也越来越长,战死的明军开始逐渐增多,有限的优势也被逐渐拉近,打了快有一炷香的时间,明军开始有些撑不住了,其实打到这个局面已经算是超出预计,哪怕阵后的孙承宗都觉得足够了,现在撤回来正好,可依然在阵前厮杀的吴三桂却觉得不够,因为宋庆遇到这种场面时,从来没有退却过。

更何况他如今跟阿巴泰杀得难解难分,两人谁都不想放过对方,也根本就没办法撤,既然没办法撤退,那就只能继续增兵,反正今日是打算决战的,就地增兵还是先将前锋撤回来,等待近十万人的大混战,几乎也没什么区别。

孙承宗也好,皇太极也罢,都是看出了这一点,立刻派出了两边侧翼兵马,明军那边是祖大弼和张韬,以及手下六千人马,分为左右展开突击,后金方面则是德格类和巴布泰,巴布泰是奴儿哈赤第九个儿子,也是混的不怎么样的家伙,甚至比起阿巴泰还要差劲,严格来说这哥们儿现在属于白身,除了奴儿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之外,再没别的身份了。

几年前奴儿哈赤在的时候,他是梅勒额真,可跟着皇太极打了一趟进城,这位十爷估计是穷怕了,居然没有点缴获归公的概念,甚至连有财大家发的想法都没有,把抢来的东西吃了独食,被人举报后皇太极将他一撸到底,也没别人帮他求个情,显然是人缘方面不怎么样,比起阿巴泰这种同样不受重视,但自己很争气的贝勒来说差太远了。(未完待续。。)

第157章 父与子第104章 白袍小将第395章 一路前行第344章 恶劣的开端第249章 大发其财3第144章 大战再起(三)第219章 和谈第390章 女儿身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卫第60章 生意兴隆(上)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142章 大战再起(一)第226章 九里山第106章 人头(下)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447章 徐州好第110章 申甫第443章 入营第409章 火铳对火铳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393章 战败第81章 那是我爹第174章 军议第410章 邱老虎第87章 数月第414章 再遇第85章 徐州义勇第152章 旗风猎猎(二)第164章 出城第376章 寨下之盟第183章 抢功第380章 影怜公子第191章 家乡(下)第273章 城池拉锯(二)第215章 杨方第305章 回乡第223章 断其羽翼(上)第348章 抓人第157章 父与子第457章 北进第449章 陈奇瑜第146章 皇帝临城(二)第298章 再入京师(下)第398章 黑暗第269章 伯父受惊了第375章 边谈边打第394章 出路何在第287章 战后第66章 出行第381章 又经年第271章 对撼(下)第76章 破财免灾(下)第54章 似乎很神秘第461章 曹变蛟的突击第350章 邳州卫的新生第16章 枪术第82章 扩充的脚步第280章 王坚的奋斗(上)第417章 反击第136章 野狗(一)第286章 獠牙(下)第312章 交锋(上)第27章 再战第84章 各路人物第174章 军议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251章 远方来信第325章 海路进军(上)第61章 生意兴隆(下)第163章 升赏第361章 北返(一)第68章 筹划第30章 构想第7章 回转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326章 海路进军(中)第475章 红缨(下)第328章 登岛第149章 乌云压顶(二)第197章 对台下(4)第451章 原地扩充第291章 血战大凌河(一)第257章 誓师出征第475章 红缨(下)第47章 善后第134章 还要打?第243章 大明好演员第193章 祭祀第409章 火铳对火铳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216章 十日杀(上)第190章 家乡(上)第186章 敢动就宰了你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321章 三败九成第340章 大肆扩军第2章 奋力一击第110章 申甫第57章 开张大吉(上)第257章 誓师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