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

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

马文升根本不屑于与胡聪多说一句话。随即就退堂了。

这也是古今不用标准,马文升被人称为名臣,但是他的所做所为,根本没有将律法看在眼里。

有这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甚至可以说,马文升根本没有什么证据的想法,而是按照自己的推论而判断的。

不得不说马文升眼力老辣之极。

这才让他分析对了。

但是一旦分析错了,很有可能就是冤案了。

只是马文升这一番举动,没有一个人感觉有问题的,他们觉得本来就该如此。

韩铁城出去之后,与妻儿一番欢喜就不用说了。

只是这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完。

第二日,天津县令,就派人将韩铁城给叫回来,宣布了对韩铁城的处分,韩铁城熬了几年才达到的九品官帽,被一朝撤销了。

“大人,”韩铁城说道:“这-------”

天津县令冷哼一声,说道:“别说废话,胡聪不是你的副手,何差事不是你办的,弄成这个样子,都传到了巡抚大人那里,你还想说什么?”

韩铁城听到这里,也是无话可说。

只是退下。

他刚刚退下来,就见有人来找他,说巡抚有请。

却是马文升。

韩铁城心怀忐忑,不知道巡抚大人为什么要见他。

马文升见了韩铁城,随口问道了几句话,韩铁城对答如流。马文升话题一转,说道:“这个案子有天津打行参与进去,我已经令下面人处理,你觉得天津打行,能不能一网打尽?”

韩铁城微微一顿,说道:“回禀大人,大抵是不行的。”

马文升说道:“为何?”

韩铁城说道:“城中帮派不少,最大 的还是漕帮与海帮,这些人都是一些力夫抱团而已,为了争夺上工,多次械斗,霸占码头与街道,不交钱,就不许停留,也没有人装卸。”

“大人要清扫,只需三尺文书,就足以令这两个帮派做鸟兽散,只是风头一过,恐怕要死灰复燃。”

“请大人明鉴。”

很多东西出现,是历史进度的一部分,在宋之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城市黑社会,更多是土匪豪强。而在宋代就有了城市黑帮,也就是无忧洞。

而在明代又有打行。

这其实就朝廷对大城市管理的真空,被这些人给窃取了。

只要这些权力真空存在,这些黑帮即便打了一茬,还有一茬,永远都不会消失的。

而城市管理之复杂,很多时候都是难以面面俱到的。

马文升听了思索了一阵子,叹息一声,说道:“不敢怎么说,先打扫一下房间吧。”

这些打行太猖狂了,连官粮都敢动,不清理一番何以震慑宵小,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办了。

其实这显露出一种趋势。

那就是大明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员流动加强,而社会治安也越发恶化了。

虽然,在此之前,大明的治安也算不了多好,只是不管怎么说,大明城池之中,还是王法之地,但是随着城池越来越大,这个说法,也越发受到了挑战。

马文升将话题转回来,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信了你的供词?”

韩铁城说道:“属下不知。”

马文升说道:“我信韩将军之后,不会做出此等有辱家名的事情。”

韩铁城立即起身,说道:“韩某不敢有辱先父之名。”

韩铁城就是韩青的儿子,韩青战死与正统十四年,如果他没有死的话,而今大明军中高层有一席之地。

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人。但是马文升当初还是举人,就在北京城之中。他才记得当初紫荆关之战事多么艰险。

马文升一看到了韩铁城乃是韩青之子,立即就不怀疑他。

他接着问道:“你怎么走这一途了?”

韩青战死的时候,军功并不算高。虽然追赠了一个爵位,但是仅仅是追赠,虽然赏赐了一些金银,但是并没有什么官职。

韩青的世袭军职,也在后来的改革之中,被去掉了。

韩铁城本来想上军校的,但是母亲死活不肯。无他,。她不想让儿子如他父亲一般。想让韩铁场考科举。

只是有一种东西叫做家学,科举可不是那么好考的,这才退而求其次。进入学校之中,一步步爬到而今。

马文升听了,心中微微一叹,说道:“天津县的处罚,不能说不对,毕竟这一件事情,你也是有责任的。”

韩铁城说道:“属下不敢有一丝怨怼之言。”

马文升想了想说道:“朝廷刚刚要我派一批吏员去福建。你就去吧,在天津你的前途不大好办,但是到了福建却容易多了。”

韩铁城立即行礼说道:“多谢大人抬举。”

韩铁城并不是傻瓜,他明白,他留在天津,想要有所提拔,之前那一件事情,就是他的软肋,死穴。

非要熬资历不可。

这其实也是吏员的尴尬之处。

看似从吏员到内阁,一路畅通无阻,但是真的做,就会知道里面有多少无形的有形的天花板了。

一个不好,就是一辈子是吏员,等临终的时候,追赠一个九品官职而已。

这才是很多吏员的常态。

马文升也不可能对韩铁城照顾太多。哪怕他也是韩青的儿子。

韩青的人脉多在军中,而不是在地方。

韩铁城收拾东西,立即乘船去福建,到了福建的时候就是秋天将至的时候了。

这一路上花费的时间,其实从天津乘船到福建花费了一半,剩下的时间,就是从福州一路向西而去,先转西南,再转西北方向,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到了宁化县。

韩铁城在福建越走越是心凉。无他。韩铁城虽然是山东人,但是从小在北京长大,又去了天津,这都是大明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而福建大山之中,又是什么样的地方?

说穷乡敝土都有几分抬举。

不仅仅韩铁城。甚至很多吏员都担心,来到宁化县,能不能吃上饭了。

只是皇命在身,不管多担心,只能一步步的向宁化走了。

到了宁化之后,看着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土城,似乎是宋朝的,距今几百年了,手轻轻一撮,就簌簌的掉土。

而县衙更是残破的好像是一个没有神像的破庙。

这也是无奈何的。

本来就是穷地方,又有官不修衙的传统。这摇摇欲坠县衙一日没有倒,估计就没有人修的。

而且这些人同样面对李东阳所面的困难,那就是语言关。好在李东阳早有准备,写了一个小册子,对照官话与当地话。

尽量让这些人速成。

不敢说,让他们都有熟练掌握当地话,但是基本几句,还是可以的。

李东阳对这一群人到来。可以期盼已久了。

李东阳一个人到来宁化县,倒是拉拢当地一些人手。但是他发现,他始终是一个外人,很多人在他面前信誓旦旦,转过头之后,又是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李东阳又招收了一些学生,他学问很高,精心调教,自然能的得到这些士子的真心,但是人数太少了一些。

根本做不了什么大事。

而今这一下来了一两百人,足够李东阳大展拳脚了。

李东阳召集他们之后,立即宣布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税,收秋粮,这一次李东阳不要在县里等老百姓送上来,而是带人到山中,田里征收赋税,并核查一下宁化县真正的家底。

就在这些人稍稍修整一二,李东阳就亲自带队,与韩铁城一起,离开了县城,到了乡下。

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九十章 少府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一百四十八章 识趣的襄王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十二章 军议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二章 外戚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十一章 微山湖计划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二百零九章 双方退兵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八十五章 族产第四十三章 凭祥之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八十章 西宁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十章 寇深第二十章 出京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五章 京卫改革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十八章 铁面讲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