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

第一百三十一章庆都公主驸马三

太皇太后让左右扶起庆都公主说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件事情,你只能求去皇帝了,求我是没有用的。”

庆都大长公主立即转道乾清宫。

只是来到了乾清宫,却被王振拦架,说皇帝正忙于公事,让公主等等。

庆都大长公主也只能等等了。

不过,王振并没有说谎。

朱祁镇还真忙于正事,不是别的,就是北京城的内涝问题。

此刻天已经黑,不知道是因为到了傍晚时分,还是因为从来没有停过的大雨,一直再下。

于谦举着蜡烛,将一副北京城防图照亮,将北京城中各坊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介绍出来。

朱祁镇看着这地图,在他的吩咐之下,凡是已经被淹了的地方,涂上蓝色,可能被淹的地方,用蓝色的虚线圈出来。

至于已经起作用的排水通道,用红色的实现,正在连夜施工的排水通道,用红色虚线。

朱祁镇看了,心中总算是安定一些。看地图之上,一道道红色的虚线由虚转为实线,每多一条排水通道,城中内涝的情况,就减少几分。

正如于谦之前所说,这仅仅是一场内涝而已。

朱祁镇说道:“现在有什么问题吗?”

于谦说道:“陛下捉拿驸马焦敬,满城勋贵震动,不敢再不听命,只是城中个寺院已经满了,百姓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立即让宫中腾出空房子,让百姓入住。”

先是地震后是水灾,大量房子都坚持不住了。

这样的天气之中,又不能让百姓露天淋雨。

于谦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又问道:“卢沟河水位如何?”

于谦说道:“上涨的厉害,臣已经派人巡视了。这数日之内,应该没有问题。臣已经吩咐下去了,如果卢沟河大堤真支撑不住了,就掘开南岸大堤。”

朱祁镇自然明白,保住京师,乃是朝廷首要大事,卢沟河在北京城南不远处,如果卢沟河北岸决堤,且不说卢沟河水会不会直冲进北京城来,但是将北京城南外变成一片汪洋,北京城中的积水,恐怕就排不出去了。

说不定还有倒灌的风险。

只是这对南岸的百姓来说,却是灭定之灾。

以于谦的仁心,心中不知道该如何纠结。

朱祁镇说道:“苦了于先生了。”

于谦说道:“这是臣的本分。”

朱祁镇说道:“太宗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就是天下之根本,但是那有这样的天下根本。出城不远,就有荒地。而各地水系都不畅通,卢沟河更是十年九次泛滥了。”

“这样的情况,决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于谦说道:“这是臣失职。”

朱祁镇听了,摇摇头说道:“与卿何干?在京城脚下,想要做些事情,总是难上加难,朕也知道。”

于谦虽然在顺天知府任上,也算是比较杰出的。

但是细细数来,于谦也没有做什么大事,因为做不出来。

如果在地方当巡抚,很多事情,于谦觉得可以做,那就做了。给朝廷上报一个方案,自己凑些粮款。

但是在天子脚下,可就不一样了。

卢沟河之事,于谦提过了,但是户部转工部,工部转户部,这转来转去,最后才答应下来。

而治河方案,也只剩下加固河堤了。

只是卢沟河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就可以的。

卢沟河的根本问题,不是别的,就是入海不畅。卢沟河水并不是直接入海的,而是与好几条河流流入三角淀。

三角淀就在天津卫西边,是一个相当大的湖泊。

但是再怎么大的湖泊又怎么能与大海相比,一旦遇见大雨,就有倒灌之嫌,决口更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这一次过去之后,朕要一个方案,让卢沟河入海的方案。”朱祁镇咬着牙说道。

于谦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见于谦的满眼通红,知道于谦也累惨了,也就不留于谦了,说道:“于先生先回去休息吧,这大水一时半会儿恐怕退不了的。”

朱祁镇送走了于谦。

王振这才来报,说道:“庆都大长公主等了好长时间了。”

朱祁镇不想见庆都大长公主,因为对焦敬的处置已经定下来的,就是妨碍治水为名,数罪并罚,行非常之法,念及亲贵,留其全尸。赐御酒了。

不过,焦敬毕竟是驸马,故而朱祁镇先将这一件事情传到内阁。

但是想来内阁并不会拒绝的,已经拟诏了。

只是走正规程序,难免有一点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决不可能更改,也不能更改。

庆都大长公主虽然是宣宗的妹妹,但是朱祁镇与她并不是太亲近的,甚至宣宗与她都不是太亲近的。

一来不是亲兄妹,二来宣宗从小就是养在太宗膝下的,与自己姐妹的关系也有一点疏远。

朱祁镇继位以来,见过这位大长公主的时间也不多。

很难说什么感情。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姑姑。

不过不见。

朱祁镇犹豫了一阵子,说道:“请她过来吧。”

庆都公主在王振的带领之下,很快就进来了,她一进来,跪到在地面上哭诉道:“陛下,不管驸马如何,臣妾只求陛下留他一条性命。”

一瞬间将朱祁镇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女人的本色,一哭二闹三上吊。古今如一。同样让朱祁镇没有办法。

朱祁镇连忙说道:“王大伴,快扶大长公主起来。”

王振连忙带着几个小太监上前,将庆都公主给搀扶起来,不,应该说是架起来。庆都公主一点力气也没有用,是被硬生生架到椅子上的。

随即嚎啕大哭。

一时间,朱祁镇也不知道如何办是好。让他放过焦敬,朱祁镇也是不肯的。

毕竟这一件事情不仅仅宫中的事情,已经有内阁附署了。即便是朱祁镇想收回,都要费一阵子功夫了。

太皇太后想的没错,朱祁镇拿焦敬开刀,未必没有立威的想法。此刻羞刀难入鞘,决计不可能为一两个女子的哭泣,让他收回成命。

这是这个架势,却让朱祁镇难以招架。

焦敬怎么办都行,毕竟与皇家相比也是外人,但是朱祁镇再怎么做,也不可能对庆都大长公主如何。

毕竟是她朱圆通还是姓朱的。

庆都大长公主可不是一个泼妇,庆都大长公主在太皇太后面前。可就一点也不敢放肆。只是她深刻的想过了,道理上已经说不清楚了。她太清楚她的驸马了,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只要细细的查,有不知道多少地方犯了王法。

所以,她只能用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果然,朱祁镇一时间还招架不住。

“妹妹这是何事?”一个声音传来。朱祁镇回头一看,却见不是孙氏是谁?

却见孙氏一示意立即有两个女官上前,搀扶住庆都公主。

孙氏慢条斯理的说道:“这天色已晚,你在乾清宫多有不便,正好与嫂子叙叙旧。如何?”

孙氏口中说的如何,但是语气之上,却是不容迟疑半分,几乎硬生生的将大长公主给拖下去了。

朱祁镇见状,连忙说道:“母后?”

孙氏轻轻一笑说道:“外面的事情,娘帮不了你,这妇人们的事情,娘给处置了。”

朱祁镇说道:“她毕竟是我姑姑?”

孙氏说道:“你放心,我不知道轻重吗?再有这样的事情让王振来找我便是了。”

朱祁镇这才明白,为什么孙氏来的这么及时。

原来孙氏的段数在太皇太后张氏面前算不得什么,但是再对付其他女人的时候,却也是一等一的了得。

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五十九章 松潘旧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六十九章 水师主导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吴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百一十章 粮与银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七十六章 联姻蒙古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弟七十三章 大计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