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兑子

第二十九章 兑子

杨溥进宫的时候,宫门之外已经有了很多大臣了。

可以说,文官大佬们都到了。

他们万万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李时勉的罪名根本就是捏造的。今日如果不阻止这个先例出来。明日王振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来整他们。

杨溥一到,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说道:“首辅大人来了。”

一时间大官小臣都簇拥到杨溥身边。杨溥下了轿,轻轻一拱手,说道:“请诸位放心。本堂必定会为李大人鸣冤。”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杨溥身上,几乎所有文官都向杨溥行了一礼,然后让开了道路。

杨溥通过这一条人群之中的走廊,缓缓的来到了宫门之中,拿出牙牌求见。

牙牌就是出入大内凭证,不同级别的牙牌有不同的权限,大部分朝臣的牙牌也只能抵上去之后,等批准才能进入。

而杨溥等内阁,全部在紫禁城之中办公,所以他们想要进入紫禁城要容易的多。

果然守护宫城的侍卫,验过牙牌之后,就让开道路让杨溥进宫。

就在杨溥进入皇宫之时,王振也得到消息了。

王振知道之后,冷笑一声,说道:“来人,将陛下赐下的大红蟒袍给咱家拿来。”随即王振换上一身大红蟒袍,而且是过肩蟒。

蟒袍几乎类似于龙袍了,大红底色,青黑色的大蟒从左肩过来,龙头就在胸前,张开大嘴,吞云吐雾,不可一世之极。

这是朱祁镇赐给王振的,可以说人臣最高待遇之一。公侯服色也不过如此。

王振一抖衣袖,说道:“走吧,让我看看杨首辅想做什么。”

对于钱婉儿来说,杨溥忽然求见,钱婉儿有些愣神。

虽然钱婉儿有一个监国的名分。

但是谁都知道,这个监国的名分是虚的。

有多虚,从内阁六部司礼监,这整个一套处理政事的流程,根本不用钱婉儿插手。只是每天都有这些奏折的副本送到后宫之中。

这些副本平日是送到乾清宫之中,而今不过是转个地方而已,至于钱婉儿自己看过没有。

只有钱婉儿自己知道了。

不过,钱婉儿一身正装,在前殿一处偏殿接见了杨溥。

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知道杨溥的分量,更知道,这些大臣们,没有事情是不会来找她这个妇道人家的。

杨溥行礼之后,单刀直入,将这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随即说道:“皇后殿下,今日王振之所做所为,震动朝野,令人发指,今陛下留殿下监国,殿下不处置可以对陛下。还请陛下颁布懿旨,处置王振。”

钱婉儿听了,不由的皱眉。

对王振做的事情,也有一些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觉得王振做的太过分了,但是钱婉儿却没有想过处置王振。

原因很简单,王振是皇帝的人。

钱婉儿根本不会越过皇帝的去处置王振的。朱祁镇临走之前,还交代有事情要找王振。但是钱婉儿也知道面对杨溥,不做表示不行,说道:“先生的意思是------”

钱婉儿在太皇太后的调教之下,不敢说有多高明,但是基本的政治素养还是有的。她也知道外面的群情激奋,自然也准备从中调和。

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杨溥的要求这么高。

杨溥义正言辞的说道:“殿下,王振之罪,罄竹难书,以明正典刑以示天下百姓,安百官之心。”

钱婉儿顿时皱眉,觉得杨溥有几分逼宫的意图,心中有一些小委屈,暗道:“是看陛下不在,来欺负我这个妇道人家吗?”

“是谁要处置咱家。”王振人未到,声先至。带着一身大红过肩蟒袍,闪入大殿,说了这一句话,方才向皇后行礼。

钱皇后心中微微不悦,但是也忍了下来,说道:“大伴来得正好,首辅所来,就是为了李先生之事。李先生乃是陛下的老师,需存些体面才是。”

王振恭恭敬敬的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奴婢自然会给他体面的。只是李时勉所犯的事情太大了,却不是奴婢可以网开一面的。”

钱婉儿说道:“留着等陛下回来处置就行。”

杨溥说道:“殿下,李时勉年事已高,诏狱之中又凶险难测,一旦有一个万一,殿下可以面对陛下。”

王振冷笑一声,说道:“李时勉罪行昭彰,奴婢也不会让他死在诏狱之中的。”

杨溥厉声说道:“王振,你休要猖狂,你以为天下人都是没有长眼睛吗?”

王振慢条斯理的说道:“杨首辅,你开始关心一下你知道吗?你这么为李时勉说话,难道这一件事情之中,还有你参与进去吗?”

杨溥说道:“你-------”

钱婉儿见此,顿时大怒,说道:“此事到此为止,等陛下回京之后,再做处置。”随即拂袖而去。

王振目送钱皇后离开之后,轻蔑的看了一眼杨溥,更是不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杨溥出了宫门,大队文官还在等候,见杨溥出来,大部分人都冲了上去,一个个问道:“首辅,首辅------”

杨溥目光环绕一眼,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忽然眼睛一闭,整个人向后面倒了下去。

周围的官员大惊,一个个上前将杨溥搀扶到一边, 忙做一团。

这消息也很快传开了。

金英更是第一时间知道了,金英听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说道:“杨溥老儿,果然够狠,你是要用李时勉兑子王振。”

金英从来知道,杨溥从来是能屈能伸的。

在三杨时代,对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叨陪末座,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什么不原因的,他之所以能将杨士奇掀翻,其实更重要的是,杨溥对皇帝能软下身子。

如果杨溥真想将李时勉给救出来,那么杨溥还说服不了皇后,即便不能李时勉无罪释放,也能将李时勉换一个地方关押,比如刑部,大理寺。无论关押在什么地方。李时勉这一条小命却是保住了。

但是在诏狱之中,却难说了。

但是杨溥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这个话茬,反而要处置王振。看似嗓门震天,但是问题谁都知道,天下间能处置王振的人只有一个。

那就是陛下。

陛下不在京师,杨溥让谁处置王振。

金英更是知道以皇帝对王振的爱护,只要王振不犯下天大的错误。那就不会杀了王振。显然杨溥给王振准备一个让他必死的罪名。

这个罪名,不是别的,而是李时勉的命。

如果李时勉死于王振之手,皇帝会不会保王振,金英心中不敢肯定,但是这么多年对皇帝的了解,他似乎是以国事为重的。大抵是不会放过王振的。

但是问题是,金英觉得自己更加倒霉。

他在这里做的小动作,他并不觉得能瞒得过皇帝。皇帝会不会放过王振,金英不清楚,但是他更加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决计不会放过他。

毕竟李时勉他才是始作俑者。

金英跌坐在太师椅之上,沉默良久,就令下面的小太监开始收拾东西。不管是去南京,还是去乱坟岗。这些东西总就要收拾的。

就不麻烦别人了。

金英丧失了所有的希望,默默的等待死亡的时候,朱祁镇也带着护卫日夜狂奔,再短短数日之内,从大名府来到了天津府之中。

在这里,朱祁镇对局势有了近一步的了解。只觉得这局势比他想先的更加糟糕。国子监很多学生都开始围堵锦衣卫镇抚司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陈芳洲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边的准备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十五章 李实的办法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七十六章 联姻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