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

第五十六章古道血战

此刻,刘海也进入了仙霞古道之中。

仙霞古道,开辟于唐代,但是真正修整好,却是在宋代。

南宋时期,仙霞古城铺上了石头,成为一条石头路,这路并不算太宽,大抵能容纳两辆独轮车并行,是搓搓有余,但是再放上第三辆就有问题了。

只有微型车大概能上。稍稍大一点,就很考验技术了。

但是这一条在规格上,大概是后世乡村公路的古道,却是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之咽喉要道。

四千人马走在这一条古道之上,被拉得很长,山道附近虽然很少有悬崖峭壁,但都是起伏不定大小山峰。

看上去一片安静,甚至是因为冬天的缘故,连鸟叫之声,都少了很多。

只是刘海心中忽然有一种紧张之感。

这种预感不知道从何而来。他紧紧的握住了腰刀,说道:“让前面走的慢一点,后面走的快一点,不要拉长队列。”

“是。”立即有亲兵去传令了。

他的预感是正确的,就在他不远处的一处小山之中。无数人躺在山后面,几乎所有矿丁都在这山道两侧隐藏好了。

这面是叶留宗负责,另外一面乃是叶希八负责。

他们带的武器根本不能与明军正规军相比。

明军正规军,长枪长刀,盾牌火铳,各种制式武器是应有尽有,还有几十匹马。军装虽然有些破旧,都有一点褪色了,但依然是鸳鸯战袄。

但是这矿丁就不一样,穿得乱七八糟的,都是大补丁叠小补丁。至于他们衣服的防御能力,是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的。

而他们的武器,多是短兵器,什么刀斧还算正常,不过之前都是柴刀,劈柴斧,虽然已经磨得非常亮了。

当然也有一些正常的武器,看上去与军队的武器一样。

当然一样了,这是当年叶留宗跟人火并的时候,觉得不方便,从卫所卖来的,但是数量不多。直装备了几百人。

还有一些都在榔头之类,将采矿的生产工具给拿过来了。

他们还有一些特别的武器,就是类似栅栏一般,宽数米,长木钉好的,有数个大汉都等着抗这个东西。

长期和平,让福建卫所军对怎么打仗,已经很生疏了,他们不是没有派斥候,但是斥候密度明显不够。

最近的矿丁已经埋伏在明军队列不过十几米的位置上。他们也没有发现。

因为这十几米更多是坡度。

叶留宗偷眼看见军中有十几匹马簇拥在一起,就知道定然是刘海的位置,他冷笑一声,虽然仗还没有开打,但是叶留宗却有必胜的希望了。

他一声令下。

忽然一面旗帜竖起来,正是那面:“刀劈人间不平事。”随即在对面山上,另外一面旗帜也竖起来了。

一时间喊杀之声大做,两千士卒从两边山几乎是跳了下来

这从十几米到几十米距离不等,而且坡度也不等。山面还有不知道多少枯树枝,从上面冲下来,很多人都被跌倒在地,几乎是滚下来了。

但是这种敌军的忽然出现,让明军顿时乱了起来。

这种混乱,连刘海也没有办法阻止。

原因很简单,这些士卒都从这个卫所抽调一点,从那个卫所抽调一点,精锐都是精锐了,但是之前都没有配合作战过。

所以,遇见这样的情况,他们本能依靠他们熟悉的军官,组织防御。

“杀。”双方一接战就演变成了混战。

不得不说,谢怀是真下了血本了。挑出来的都是福建卫所的精英骨干,因为地势狭长,他们大多以一两百人为基数,列战准备。

也就是说,明军虽然被吓了一跳,但还没有完全失去组织。

但是矿丁与之相比,倒是差了不少。矿丁打的倒是一往无前,勇猛之极,但是细细看,却更多是江湖斗殴的手段,敢打敢冲敢拼命,但是这样的事情,遇见正规军,却是差了不少。

叶留宗此刻已经亲身上阵,大喊道:“老陈,上家伙。”

陈善恭大声说道:“马上就好。”

却见几十个大汉分别抗着那种栅栏,冲进古道之中,就架在古道之上,几个栅栏一并,将古道挡得结结实实的。

有两处栅栏将整个仙霞古道分成了三段。

而在这三段之中,前段与后段朝廷人马居多,因为,叶留宗的重点,就在刘海身上,唯有两道栅栏之间,刘海身边所有也有几百士卒护卫,但是更多却是叶留宗的人马。

这个机会,乃是叶留宗拼命创造的,他怎么能放过,身先士卒带着下面冲了上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吃掉这数百人,杀了刘海。

刘海一死,胜负就分了。

但是明军也从突兀的慌乱之中,镇定过来,两边的军官,见到这栅栏,又听见后面的喊杀之声,又岂能不知道叶留宗的想法。

不管叶留宗怎么想,他们都知道,失陷主将,乃是要杀头的死罪,甚至还要牵连家人,这些明军只能奋不顾身硬冲栅栏了。

而明军敢拼命,矿丁就不敢拼命吗?围绕着两道单薄的栅栏,双方几乎杀的血流成河,寸不不让。

说实话,栅栏并不是什么铜墙铁壁,但是问题是仙霞古道太窄,根本铺展不开兵力,不过双方有多少人,栅栏两侧对战的,也不过是几十人而已。

即便明军想用尸体铺出一条血路,也要看矿丁答应不答应了。

这两道栅栏,一道是叶希八守着,一道乃是陈善恭守着,他们两人乃是叶留宗的左右手,不将手头的人拼光,是绝对不会让明军冲过来的。

而此刻,刘海身边的人就要拼光了。

叶留宗比他两个兄弟,打得更厉害。他几乎是打疯了,叶留宗如此,他下面的兄弟更是如此。

他们已经与刘海的亲兵混战在一起。

这就意味着刘海所部的倒计时敲响了。

叶留宗很清楚他部下的缺点和优点,正儿八经的列阵而战,虽然福建卫所已经很稀烂了,但是叶留宗未必觉得自己能打赢。

原因一是兵力差距,刘海所部要比叶留宗多上几乎一倍。二就是兵法是一门学问,而叶留宗还真没有怎么学过。

福建卫所军队再差距,这架势还是能摆出来,知道怎么打仗。

但是一旦混战起来,卫所军队就不是矿丁的对手了。

首先在身体层面上的对抗,卫所军队的素质要比矿丁要差一点,没错,普通卫所军队的待遇未必能比得上叶留宗的矿丁。

最少叶留宗将自己麾下的矿丁当做本钱了,用来对抗其他矿主,还有朝廷。在加上这矿丁还要从事重体力劳动,也就是挖矿。

但是很多卫所士卒,不过是军官的佃户而已。

这就形成一个荒谬的结论,堂堂大明经制之师普通士卒,其实没有反贼的待遇好。

再加上叶留宗的地位,是他打出来的,虽然这数千人的大战,是叶留宗第一次指挥,但是数百人,几十人的大小江湖斗殴混战,叶留宗很熟悉,叶留宗麾下的士卒也很熟悉,但是卫所士卒,却没有这种经历了。

所以陷入混战之中,叶留宗很快就形成了对刘海的压倒性优势。

刘海身边最后亲卫,倒是有十几匹马,但是在这个时候,也跑不起来。

刘海很快,就被无数各种各样的武器给砸死了,也包括刘海的坐骑。

叶留宗亲自斩下刘海的头颅,取过一柄长枪插了上去,让人高高举起来说,大声说道:“刘海已死,尔等还不数数投降?”

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亲?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序章 我, 朱祁镇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杀之计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风云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四十章 薪火相传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八十二章 凯旋阅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十五章 香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贡马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九十八章 来自江西的暗箭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