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

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

已经进入江南的雨季之中,大雨连绵之下,大片大片道路都变得泥泞起来,甚至有些地方,官道上的水坑都能埋下去一个人。

更不要这一片都山区,在连绵大雨之下,很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以,大军纵然知道叶留宗所部,就在铅山一带,但是却没有发动进攻的可能力。

双方就在大雨之中,遥遥的对峙。

似乎等待雨过天晴的一天。

而郭登所部人马,此刻已经到了。郭登所部从运河进入长江,然后从长江进入鄱阳湖,再从饶州上岸,而今驻扎在贵溪县。在铅山以西布置,防止叶留宗所部向西南方向逃窜。

郭登却要在广信府,拜见魏国公。

不管怎么说,魏国公乃是这一战的主将。

魏国公徐显宗见了郭登,自然是一阵寒暄不提,似乎一口气从中山王徐达与营国公郭英生前的交情,全部攀扯上了。

魏国公一把抓住郭登的手说道:“郭叔叔,而今战事,就拜托郭叔叔了。”

从中山王徐达与营国公郭英算起来,魏国公徐显宗乃是徐达的重孙,而郭登乃是郭英的孙子。

所以徐显宗称呼这一声叔叔,倒也可以的。

但是郭登的父亲不过是郭英一个庶子,所以郭登在武定侯家族之中,其实排不上号。但是魏国公却是魏国公一脉的家主,双方的差别太大了。

郭登连忙行礼说道:“末将不敢当。”

魏国公徐显宗说道:“你我乃是世交,有什么不敢当的,传出去来,却是徐某不懂礼数了。”

徐显宗这么客气,也是有原因的。

很简单,他已经听到了风声,朝廷,特别是宫里面,对他围剿叶留宗这半年的战果,很不满意。

而郭登却是却是保定侯旧部,而保定侯身后是谁?是当今。

而且当今几乎明示他了,让他在郭登到了之后,他只需为郭登背书就行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总领三省人马的主将,最少要一个伯爵吧。这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直传承到现在,而朱祁镇一直勉力维持的制度,也就是只有有爵位,才能担任一方主帅。

所以,方瑾虽然比郭登年轻,但是方瑾可以担任,而郭登却不行。

而朱祁镇夹带之中,能被朱祁镇信任,又有爵位的将领,并不多。朱祁镇已经决定,如果郭登平定叶留宗打得漂亮,就给郭登一个伯爵。

两人客气一番,魏国公问道:“而今局面,郭叔有何良策?”

郭登对眼前的局势,自然是做过好多分析的,说道:“末将有一事一直在思索,那就是叶留宗何以能行军如此之快?”

魏国公有些不明白,说道:“此辈畏惧朝廷大军,见朝廷大军到了,逃之夭夭,又何不妥?”

这是魏国公一直烦恼的问题,他其实并不觉得叶留宗所部有多厉害。他一直想集结大军,四五万大军与叶留宗大战一场。

叶留宗定然不是对手。

但是也只有叶留宗傻了的情况之下,才会停下来与魏国公大战。

所以,魏国公领兵一来,几乎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追啊追啊追。叶留宗是跑啊跑啊跑。

但是魏国公还是对军务不大了解。

郭登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叶留宗为什么跑?而是叶留宗为什么跑得这么快?

郭登可是在军中混了大半辈子,对行军这行当之中,太清楚了大军想跑多快,而能行军多快,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而郭登看过所有战报,就觉得叶留宗所部的机动能力,要比官军强上太多了。在郭登看来,这不正常。

“按理大部分造反,都是举家相随。”郭登说道:“而官军似乎也没有抓到从贼者的家眷,如果贼人的单单是青壮,能有这个速度,并不奇怪。但是明明家眷随军,他们还有这么快的速度,国公以为这可能吗?”

魏国公听了,也很奇怪。

他之前没有往这里想过,如今再一想,如果叶留宗所部有大量老弱妇孺,还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行军,根本就是在飞了。

魏国公立即传令下去,问问有没有抓到贼人的家眷。

不一会儿,下面回报上来,从贼的多是矿丁,矿丁多是单身,一般都没有家眷,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单身的。

但是这一部分家眷数量虽然不多,但并没有留在原地。

魏国公怎么想不明白了,说道:“郭叔, 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你快说吧。”

“不敢当。”郭登说道:“只是末将心中有些怀疑而已,末将怀疑,叶贼的家眷,并没有从军,而是藏在某一处了。”

魏国公听了,立即问道:“藏起来了,藏在什么地方了?”

郭登走在舆图边上,他的拿着连鞘长剑,在地图上点了一下,说道:“浦县,崇安,建宁府,松溪,政和,龙泉,处州,江山,玉山,铅山。”郭登微微一顿,剑鞘微微一划,再次说道:“崇安。”

郭登按着他说的地名,居然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

魏国公一时间好像想明白了什么?但又好像是雾里看花,一时间不明白郭登在说什么?

郭登对魏国公理解能力有些无奈,只能进一步解释道:“贼人虽然转战数百里,但是却是一直围绕着仙霞山的。”郭登点在地图上的一点,就是仙霞山。

魏国公此刻还不明白,就是傻子了,他立即说道:“贼人的家眷,就在仙霞山之中。如果一来,可以派大军搜山,不愁叶留宗不来救,到时候就可以一举成歼了。”

郭登说道:“国公这是不行的,仙霞山乃是叶贼的老巢,山势不明,在山中与叶贼决战,风险太大了,而且山中太大,想要找到贼人藏家眷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魏国公有些不明白了,他转过头看郭登。

郭登连忙说道:“只需知道这一点,叶留宗所部的活动范围,就已经确定了,他们离不开仙霞岭附近。如此一来叶留宗下一步要去什么地方,就可以确定了。”

“我觉得,他一定会重回福建,到时候就是围剿他的最佳时机了。”

郭登对自己的判断有很强的自信。但是魏国公却并不是很懂,他也不需要懂,他心中所想,就是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郭登了。

不管成败如何,这一件事情,不用他承担责任了。魏国公立即说道:“好,只等雨停之后,就看郭叔的手段了。”

只是南方的雨下个不停,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种漫长的对峙,还在继续下去。

而此刻,叶留宗也在看雨。

天色昏暗,雨下得好像天倾一般。就好像是叶留宗的心情一般。

郭登万余大军到达的消息,叶留宗已经知道了。他一想起边军,就想起了李信在建宁城下,那五百精骑的威力。

这半年来,叶留宗转战三省,大大小小打过不少仗,所见过的所有军队,也只有杨信所部,让他有惊惧之心。

而今郭登所部过万,岂能不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只觉得他起兵以来转战三省,虽然不敢说战无不胜,但也没有遇见过太大的挫折。而今真正的考验却已经来临。

考验有两个,一个是郭登所部,另外一个就是维持这两万大军的后勤准备。

郭登的问题还远,但是两万多张嗷嗷待哺的口,却已经让叶留宗有几分坐立不安,胆战心惊了。

拉人头的时候容易,但是要养下去却难多了。

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六章 困境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将骄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五十九章 松潘旧事第四十章 舆情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五章 新内阁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七十四章 春耕准备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风秋雨愁杀人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