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

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

武英殿外,春雨潺潺,湿气扑面而来,让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只是大殿之中的气氛,却一片凝重。

朱祁镇说道:“锦衣卫消息,开春之后,瓦刺大规矩进攻海西镇已经是确定的事实了。朝廷该怎么应对?英国公,你说说。”

英国公张辅咳嗽两声说道:“而今海西镇城池已经修建好了,有三万士卒,缘海相接,存粮有二十万石,紧急的时候可以派人绕道朝鲜接应。又有焦礼,石亨,亦失哈,等良臣名将镇守,臣以为海西镇固如金汤,坚不可摧。纵然瓦刺有十万来攻,臣也不觉得他能拿得下。”

这些朱祁镇自然是知道的。

甚至朱祁镇一手布置的。

在去年腊月知道,瓦刺有可能进攻海西镇,朱祁镇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虽然冬天大雪封山,也封了海西港,但是依旧想办法运进去一些东西,海西的粮草物资足够支撑到正统十三年。

也就是一场历经两年的围城战斗能抗得住。

但是朱祁镇要问的不仅仅是海西镇之战,还有对瓦刺的态度。

毕竟之前瓦刺攻打关西七卫,那里还可以说不是朝廷直辖的地方,打奴儿干,上面还扯着一张皮,如果单单从朝贡名单上看,大明的奴儿干都司还在。

照样来朝贡。仿佛每一个人都是大明的忠实臣子。

朱祁镇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张辅。

张辅满头白发的头颅微微一低,避开朱祁镇的眼神,说道:“臣以为瓦刺不单单是攻打海西,他的目的其实是朝鲜。”

“一旦朝鲜倒向瓦刺,那么辽东就危险了。”

朱祁镇没有从这方面想过,而今听张辅一说,心中一凛。

他从来不觉得朝鲜是大明的忠实臣属,大明与朝鲜之间的矛盾朱祁镇也是很清楚,只是他并不觉得这一点矛盾就会让朝鲜倒向瓦刺。

毕竟臣服大明,大明对他们没有所求,甚至还能通过朝贡贸易搞一些钱,而臣服瓦刺,就要出大量金银物资供奉。更不要说从瓦刺沾到便宜。

更不要说,从地缘政治开来,从海西这个进攻窗口进攻朝鲜,都是最难走的山路,根本不利于大军的展开。

很容易被大明截断后路。

朱祁镇觉得瓦刺对朝鲜即便是动武,也是小规模的。

这一件事情自然是需要注意,但是却不要太担心。

朱祁镇不相信,张辅不明白他想从张辅口中得到什么,是与瓦刺的战和。

瓦刺就已经如此挑衅。难道朝廷就只能坐视瓦刺一步步壮大,非到了瓦刺扣边,才与瓦刺撕破脸不成。

“陛下,臣以为瓦刺如此咄咄逼人,实在可恶,臣以为当给瓦刺一个教训。”成国公忽然说话,给英国公解了围。

朱祁镇听了,说道:“成国公有何良策?”

成国公说道:“既然瓦刺出兵东北,臣请甘肃镇出兵,收复关西七卫。”

朱祁镇听了眼睛一亮,说道:“这个办法不错。”

此刻朱祁镇才觉得,成国公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最少他也是跟着太宗皇帝打过仗的。能力还是有的。

瓦刺看似庞大,但是其实真正占据军力优势的是朝廷。

朝廷三百万大军虽然水分不少,但足以将瓦刺兵马给压过了。

瓦刺主力在东北,甘肃镇纠集两三万人马去攻关西七卫,却也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朱祁镇沉思片刻说道:“成国公以为谁可为主将?”

成国公说道:“定西伯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臣听闻定西伯最近身体欠安。他毕竟年纪大了,臣以为任礼最为合适。”

朱祁镇听了也无话可说。

无他,蒋贵年近八十了,一员老将而今真是不行了。朱祁镇心中暗暗可惜,天不假年,否则几年后与瓦刺大战,蒋贵定然有能力独领一路人马的。

朱祁镇说道:“就召定西伯回京,让任礼镇守甘肃吧。”

任礼作为蒋贵的副将,还是可以信任的。而今没有瓦刺的支持,单单凭借关西七卫是对抗不了朝廷的。

朱祁镇想了想,问道:“任礼何在?”

成国公说道:“就在京营之中。”

朱祁镇说道:“叫他过来。”

“是。”立即有人下去请任礼。但是任礼从京营过来,还是要一段时间的。朱祁镇说道:“英国公配朕走走。”

英国公立即说道:“臣遵旨。”

武英殿院子没有什么花卉,只有几颗参天的老松,在红墙金瓦衬托之下,倒是显得庄严肃穆,再加上时不时的鸟叫之声,淅淅沥沥的春雨,更是有几分幽静之色。

朱祁镇走在前面,张辅走在后面。

朱祁镇说道:“国公乃是先帝托孤重臣,国家柱石之臣,朕信得过国公,朕今日就问一句话,朝廷大军,真的没有在关外打败瓦刺的能力吗?”

“这里是私下谈,出你之口,入朕之耳,也没有史官在,卿就说句实话吧。”

张辅说道:“臣若领兵,破瓦刺当无大碍,但其他人领兵胜负在五五之数。只是破瓦刺易,灭瓦刺难,老臣随太宗皇帝多次出关,自然知道草原地形,纵横数万历,了无边际。朝廷破瓦刺十次,瓦刺一败之后,不过数年,就会复起,但是朝廷精骑数量却不多,一旦折损在草原,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草原征战,则百弊在我,在边墙大战,在百弊在敌。”

“臣非老迈怯弱,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老臣愿意带京营出塞,但是这种胜利对朝廷有意义吗?”

朱祁镇说道:“海西镇所在,可不是草原之上。难道就不能重创瓦刺吗?”

张辅说道:“臣以为瓦刺不会与朝廷撕破脸,故而这一次打海西的决计不是瓦刺。”

朱祁镇说道:“不管是女真,还是兀良哈,这有区别吗?”

张辅说道:“有区别,区别就是何时打。”

“臣老矣,日薄西山,恐怕食不得明年新麦,有肺腑之言呈上。”

朱祁镇说道:“国公请讲。”

张辅说道:“陛下承太祖太宗之业,继先帝之遗志,登基以来,未尝有一日怠政,天下在陛下手中,蒸蒸日上,修水利,河北百姓得其安堵,征麓川,西南土司惮于天威,清盐税,府库之用不绝,修驰道,罢百姓转运之苦。如此万端,即便是古之明君,亦不可为之。”

“瓦刺虽强,不过手下败将。陛下富有春秋,何必急于此事。与瓦刺战和与否,从来不在瓦刺,而在陛下。”

“陛下觉得准备足够了,即便瓦刺百依百顺,朝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陛下觉得准备不足够?则岂能因怒而动师?”

“故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陛下何必问臣?”

朱祁镇听了张辅的话,心中一愣。忽然想道:“我其实被历史局限住了。”

因为有土木堡之变,他一直在纠结着与瓦刺开战的时间点,而正统十四年这个时间点,在他心中反复出现。

一时间,让他有一种开战最后时期就是正统十四年的感觉。

但是他忘记了,作为九五之尊,真正决战日期,其实他可以确定的。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朱祁镇此刻才想起孙子兵法之中的文字,以张辅之言,在草原决战,就是不可胜在敌,而边墙决胜,就是不可胜在我。

虽然朱祁镇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很有道理。

第五十一章 顿兵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三十一章 试探安南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二章 大武学第二十章 出京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六十八章 铁路伏笔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坚持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六十七章 勋贵之心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识趣的襄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九十章 贝琳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