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

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

焦礼回到海西都司衙门,直接向正堂而来。

亦失哈已经正襟危坐了。看上去精神抖擞一点都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焦礼行礼之后。亦失哈一指让焦礼坐下。

焦礼到了,海西卫各级军官也都到齐了。

亦失哈声音有些干瘪,说道:“老夫这些天,卧病在床,就是等着这一天,之前大家都预计,瓦刺连年用兵,不说人困马乏,但也该养精蓄锐,所以今春夏之急,即便是海西也是酷热难耐,所以大家都觉得海西之战,应该在秋后。”

“我告诉大家,你们都错,而今兀良哈三部已经越过长白山,不出三日,就要兵临城下。”

wωw.ttκǎ n.¢O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陡然震惊。

他们都不相信。

原因很简单,瓦刺来攻的消息,他们早就知道了。自然要严厉布防了。

长白山以西不说了,但是长白山山上,长白山以东,遍布探马,哨骑,还有这些依附于朝廷的部落传递消息。

决计不会是兀良哈三部已经到了海西地界,他们还不知道。

亦失哈咳嗽两声,说道:“你们想,兀良哈只能可能来到了海西我们还不知道?那是因为有人替他遮掩。”

“李满住。”金凡察立即说道:“唯有李满住,只有他才能封锁我们的耳目。”

“不错。”亦失哈咳嗽两声,说道:“就是李满住想的倒是很美,却忘记了我亦失哈,可是没有死的。”

作为太宗时期就经营奴儿干都司的老臣,他最大资本就是对奴儿干都司的熟悉,即便是奴儿干都司很多女真人而今都投靠了瓦刺,但并不是说亦失哈就得不到消息了。

就了建州卫内部,亦失哈也是有关系的。

但是这关系,都是基于亦失哈本人。

这也是朱祁镇不放心,亦失哈离开海西的原因所在。

今日之事,李满住瞒住了所有人,独独逃不过亦失哈的双眼。

亦失哈说道:“焦礼。”

焦礼立即说道:“末将在。”

亦失哈说道:“今日封城大锁,凡是建州卫的人律下狱,如有反抗杀无赦。”

“是。”焦礼立即答应一声说道。

亦失哈说道:“石亨,石璟。”

石亨与石璟立即出列说道:“末将在。”

亦失哈说道:“你们立即出城,一个去毛怜卫,一个去双城卫,带领人马撤到海西来,如果撤不到,就让他去海边,派船接应。”

“是。”两人答应下来,商议一下,石亨去双城卫,石璟去毛怜卫。

咚咚咚。海西卫城头的所有大鼓一起敲响,所有守城的士卒,听见了鼓声,立即开始关城门。

不管城内有多少人,也不管城外有多少人。

就在这个时候,靠近西门的一个客栈之中,忽然有数百人杀了出来,冲向城门。

焦礼既然有了准备,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夺门而出,立即有无数士卒手握火铳,列阵相对,一声令下,不知道多少铅子一下子打了出来。将这些人打翻在地,随即有将士冲了进去。

总体来说,海西镇对兵器的看管,还是比较松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即便在大明,朝廷也是禁弓弩盔甲火铳,不禁刀兵的。在海西更不能了,即便不提海西女真部落之间,时不时打上一仗的情形,单单说这地方野兽之肆虐,为了防范豺狼虎豹,也要配刀的。

所以大街之上,人人配刀兵,这是常见的情况。

但是盔甲却是不准进城的。

故而这些城中叛军,虽然有几件盔甲,但是总体上来说,几乎等于没有,面对严整以待的大明王师,只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死。

不过,这仅仅是海西城内混乱的开始。

以封城为信号,各种人马就开始做乱了,因为官军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了。

海西卫城从本质上就是一座军事城堡,里面的居民大多都是海西卫士卒的家眷,剩下也都是汉人。

想隐藏在这些人之中,根本是不可能的。

故而他们宁肯拼杀一把。

焦礼用了整个三个时辰,才将城中清理一遍,其中手段,更是宁杀错不放过,但凡有一点值得怀疑的地方,就立即拿下。

如果态度还不好,更是当场枭首。

毕竟今天拿下的大概有一千多人,而卫所也没有建立这么大监狱。

就在焦礼回到海西都司衙门,一路走来,留下不少血脚印。他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是却也是从不少血泊之中走过去的。

来见亦失哈,却没有找到。

最后亦失哈的义子,施带儿面带悲色,将一带到了后院之中,却见亦失哈躺在病床之上,气息恹恹,看上去,随时都能坚持不下去。

焦礼见状大吃一惊,说道:“公公。”

虽然焦礼已经接管了海西的军权,但是整个海西都司都是亦失哈建立起来的。亦失哈乃是整个海西的主心骨。

焦礼知道自己是万万不能代替亦失哈在百姓心目之中的地位。

临战之际,亦失哈却病倒了。焦礼顿时觉得肩膀上的责任重了好多。

亦失哈见焦礼来了,强撑着说道:“你来了,坐吧。”

“您的身子骨-----”焦礼说道。

亦失哈说道:“而今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也是在老了,否则也不会被李小儿欺到面前才发现。不过也好,拔了李满住这根刺,我反而放心了,今后战事就交给你,放弃毛怜,双城两城,坚守海西城,有海上钱粮在,以你之能,即便是守上数年,也不是问题。”

“而今,只要全靠你了。”

“请公公放心。”焦礼说道:“末将在一日,这海西就是大明的海西。”

亦失哈说道:“有什么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还是摆摆样子。”

焦礼说道:“公公安心休息便是了,此战过后,我就送公公回京修养。陛下,也时时刻刻念着公公的。”

“陛下,陛下,陛下------”亦失哈反复说着这两字,精神开始不济了,恍恍惚惚沉睡过去。

亦失哈的身子从来没有好过,之前的表现,不过是因为危机关头强行振作起来而已。而这种行动,却透支了亦失哈的精力,让亦失哈的病情更是加重。

即便从北京来的太医也只能暗自摇头,回天乏力,剩下的不过是拖日子而已。

焦礼深吸一口气,第一个命令就是城中百姓,以老弱青壮分组,老弱转运,青壮准备上城,然后派人告诉王英,让他立即卸粮食,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海西港。

王英送来的五千石粮食,应该是大战之前,最后一批粮食了。

此刻的焦礼还在想着大战之前最后的准备,其实他并不知道大战其实已经开始了。不是别人,正是石亨与兀良哈的游骑。

而今大明海西都司不过三座城池,就是海西城,双城卫,毛怜卫。

其中重要性上。海西卫是最重要,乃是根基所在,双城卫是其次,但也是汉人卫所,在以双城卫为中心,开垦数百顷土地。

海西卫太靠海了,周围土地开垦的余地不大,而双城卫却在平原之上,可开垦的面积极大,如果假以时日,双城卫就是海西都司的粮仓所在。

而毛怜卫乃是毛怜卫指挥使所献,在山中,连一个城池也没有,也是被海西都司管辖之后,才修建起城池,现在还没有修建好,有不少民夫在修城池。

不过,毛怜卫在海西卫以南,群山之中,也不是兀良哈第一波进攻目标。

石亨与兀良哈游骑的遭遇,就是在双城卫的争夺之上。

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五章 新内阁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乡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十四章 遗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四十章 舆情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二百二十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五章 新内阁序章 我, 朱祁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