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

第一百零三章海西攻防战

海西围城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张宗周的指挥之下,一座座巨大的攻城器械林立。

海西附近大木是从来是缺少的,而十几万的劳力足够打下手。

所以在海西城围城的前几天,城内城外一片平静的,平静的好像双方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搞联谊的。

城外没有加一矢于内,城内没有加一矢于外。

瓦刺大军,除却必要的警戒力量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参加进入攻城器械的打造之中了。

城外几乎是一片工地。

在第三天之后,瓦刺大军才开始进攻了。

打前锋的是女真各部,包括建州女真在内。

在瓦刺体系之中,实力大的自然能支配实力小的事情。女真部落虽然整体上人数不少,但是却呈现一盘散沙。

谁都知道攻城第一波是非常艰难的。

瓦刺本部不会做第一波,兀良哈也不会做的,女真各部不做,谁做?

而且女真部落战士,步战能力还是有的。

攻城器械分为三种,后面是高大的回回炮,最前面是盾车,冲车。还有的大量望楼。

张宗周的本事不错。

一看就是有家传的。

最少各种兵书之中攻城器械都呈现出来了。

不过,时代不同了。

这样的攻城器械如果在北宋年间,可以打一场如同太原攻城战一般,精彩的砲战,围城攻防之战。

但是在而今却不一样了。

虽然火铳火炮在野战之上,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不过是弓弩的代用品而已。但是在攻城战上,火器的应用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故而,张宗周的知识体系落后了一百年。

“轰。”三百斤的巨石砸在城头之上,砖石飞溅。

海西城头已经与之前不一样了。

之前城头上是开放的,先生是封闭的。

在瓦刺准备攻城器械的时候,海西城中也没有闲着。城墙之上的木棚,全部是原木搭建的,三百斤的巨石砸在上面。

虽然有地动山摇之感。但是却很难一下子砸碎木棚。

有些士卒都躲在木棚下面,但是人数并不很多,因为更多士卒都躲在城内侧,只等上面一声招呼,就开始登城。

很快,回回炮的轰击频率变低了。

大量女真士卒推着盾车,冲车冲了过来,大量士卒开始填平一道道的壕沟了。

其实焦礼本来在城墙脚下的羊马墙守一阵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瓦刺的攻城器械准备的如此之齐全。这阵仗,在大明都是少见的。

原因就是大明军队在城池攻防战上,已经有大量火器因素。

这种基于南宋时期强大攻城能力,很多将领都没有想过。

所以单薄的羊马墙,不过齐腰,或者更高一点,面对回回炮的轰击之下,根本没有任何防御功能。

所以焦礼只能让人先撤回来了。

甚至如果之前焦礼知道,瓦刺大军的攻城器械如此齐全的话,甚至就不会修建羊马墙,而今这一道羊马墙隐隐约约成为一个隐患了。

焦礼怎么都想不明白,瓦刺从人打造出这样的攻城器械。

不过而今说什么都晚了。

焦礼将心思放在冲过来的敌军上面。

焦礼准备在第一波攻防战之中,给他们来一个狠,故而他下令,没有命令所有人都不许开火。

城头上每一个射击孔后面都站着一队人马。全部是火铳手,他们前后排开,只等一声令下,就有连绵不绝的火力向下打击。

至于所有火炮,也都在待命了。

只是,这个时代火炮局限性相当大,不说开花弹了,就是实弹也没有多少准头。能打到三百步,也就是一里之外的大炮数量并不多,只有十几门而已,更多的都是小炮而已。

这些小炮对人员杀伤还可以。

对这个些攻城器械的杀伤,就有一些差强人意了。

这也是为什么,焦礼任由回回炮轰击的原因。

即便反击了,很可能徒劳无功,反而暴露自己的火力。

焦礼看着下面的人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他们将一辆辆桥车搭在护城河之上,形成了好几道稳定的通道,直通城墙下面。

所谓的桥车,可以看做专门定做的大木板,只能铺在护城河上面,成为一座飞桥。

焦礼看着几道桥车,轻轻冷笑一声,说道:“找死。”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打法。这种打法在冷兵器时代是没有错的,因为弓箭的杀伤力是有限的,只要身披重甲,手上拿着大盾,就能在城头箭雨的封锁之下,通过这些桥车通道,但问题是,而今是已经进入火器时代了。

不管是多重的甲胄,也很难通过火铳封锁的通道。

两者之间的伤害,是完全不一样的。

焦礼缓缓的举起了说。轻轻一挥。

顿时一阵爆鸣,从远处看,一道白色的硝烟冲城头一下子喷射而出,整个城头都变得烟云缭绕起来。

在这样的烟云缭绕之中,也能听见清脆如炒豆一般的火铳之声,还有如同雷霆的火炮之上,能看见一朵朵的火花。

几乎在一瞬间,正在通过桥车的女真士卒,就好像是割草一般的倒地,一瞬间护城河大部分的水都变成了红色。

焦礼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到底。

不仅仅是火炮,火铳,还有万人敌。但凡看见敌人在城墙下聚集,就一颗几十斤重的万人敌给砸下去。万人敌本身就能砸死不少士卒。

更不要说这几十斤火药的爆炸了。

在城头之上,都能感动地动山摇,就好像是地震一般,更不要说直接承受这些伤害的人。更是惨不忍睹。残肢断臂,到处都是。

很多连一具完整的尸骨都拼凑不出来的。

火药威力即便是雏形,也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承受得了的。

冲在最前面的女真各部,一下子被打懵了。

说实话,不管是兀良哈也好,瓦刺也好,都有于明军做战的经验,而火器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之上。

所以瓦刺与兀良哈士卒都有心理准备。

但是女真士卒却很少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们即便是听过明军的火器厉害,但听说过与见过,是完全不同的。

此刻真正承受到了火器的打击,才知道什么是烈火地狱。

一瞬间就崩溃了。

这也有女真各部的组织能力向来不好的原因。但是这个机会,焦礼自然不能放过了。焦礼大声说道:“李大川。”

李大川说道:“末将在。”

焦礼说道:“贼在城下,敢下城追击吗?”

李大川说道:“敢。”

焦礼说道:“带你本部人马,坠城而下,听我号令,鼓声不断,就不许回头,只能鸣金才能回头。”

李大川说道:“遵命。”

如果说海西之中武勇第一,自然是石亨了。但是谁派在第二,却是有很多争议,李大川就是其中有力人选。

李大川与石璟不同。石璟毕竟家中有一个世袭副千户,家中情形不错,但是李大川被宣宗皇帝赏识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夜不收而已。

他连识字也是在皇宫中当侍卫的时候。所以他的先天条件限制了他,他只能作为一员斗将使用。

他即便是能单挑过石亨又如何?石亨有今日可并不是仅仅是他的武勇。

也只有这个时候,坠城而战,几乎是敢死队一般的任务,却是最适合李大川的发挥。

李大川身披盔甲,咬着长刀,拎着一根绳子,从城墙之上一跃而下,脚掌在城墙之上点了两下,就重重的落在地面之上。

地面的残肢断臂为李大川缓冲了不少。李大川根本不看,大喊一声:“杀。”

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数字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务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养风云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五章 太后二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铁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二十六章 换讲官之意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铁都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总方针序章 我, 朱祁镇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间的争执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一十章 粮与银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十四章 遗诏第十五章 礼乐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余波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六章 扩大的兵部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八十二章 凯旋阅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