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

第二百三十三章紫荆关下

“你说紫荆关镇守的是南军?”阿刺知院有些怀疑的说道。

“属下可以对天发誓,决计不会有错的。”回来报告的探马说道。

阿刺知院心中冷笑,先是看矮了三分。

也先为了南下,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太详细的情报不去说,但是最基本的情报还是知道的,比如大明精锐都在九边,南方卫所军烂的一塌糊涂。

阿刺知院发现紫荆关居然是大明南边的军队,立即感觉是机会。

不管是因为明军兵力缺乏,不得不从南边调兵,还是明军排兵布阵有误,漏了紫荆关这个关键的地方。

这对阿刺知院都是机会。

阿刺知院一声令下,大队人马进入蒲阴-径,一路上,却见到两侧山峦之上,一道道烟柱冲天而起,就知道被明军发现了踪迹。

索性也不隐藏了,派出麾下一部骑兵,以兵贵神速之态,直扑紫荆关。

几乎在紫荆关这边刚刚看见,一道道传递过来的狼烟,不过半日而已,瓦刺大队人马就出现在拒马河南岸了。

前文说道,这太行八径,都是不知道多少年,河流冲刷下结果,是古河道,但是这些古河道,大部分都因为地质变化的沧海桑田干涸了,但是也就有些地方,在古河道之中,出现新的河流。

而拒马河就是这样一条河。

紫荆关所在之处,就是谷地,山谷之中有一条河流,就河谷分开段。在河北比较窄,而河南是比较宽的。

拒马河从这里流出进入大清河之中,成为大清河北系一道重要河流。

这个时代的紫荆关虽然有些军事建筑,但是决计没有将这两三里的截面,连同拒马河一并封堵住。

紫荆关虽然一处军事要地的,但是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定都北京,紫荆关的重要性,也没有那么大。

之前,与紫荆关有关的战例,不过是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然后转攻此地,内外夹击攻破居庸关。

在此之后,即便是明初的战争之中,这里更多是作为通道,而不是关卡。

历史上,也是北京包围战之后,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作为京城的内三关,才被重视非常的。

但是方瑾在这里驻扎了小一个月了。

他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的。

恰切相反,他做了很多事情。

首先,他将整个河谷都掘断了。

虽然一时间,修建一座封锁一两里山道的城池,有些不可能,但是三万士卒,在这里挖掘壕沟,高垒深沟却是能够做到的。

甚至方瑾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不要将拒马河给截断,将深沟变成护城河?

只是工程有些太大了,也就放弃了。

但是即便如此,明军整个防御体系,也是相当之完善了。

丈余宽,一人深的壕沟都不用了。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壕沟都是这个标准的,这里毕竟是山区,很多地方都挖到石头了,那也没有办法。

所以,方瑾在壕沟后面垫高近半丈,也就是一人高,上面有鹿角,拒马。这个高台也不是直上直下,也是有些坡度的,不会给敌人可以利用的死角。

而大部分士卒都在高台上列阵。

少府打造大批火铳,在神机营不被待见,在福建军中却是上好的东西,原因无他,福建军几乎从上到下都是新的。

经过方瑾的整理之后,福建军中几乎被全部换血了。在军纪上,与明军精锐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方瑾对福建军的肉搏能力,其实还是有所担心的。

南人不堪战的说法,不仅仅瓦刺人知道,即便是在明军军中也是传得沸沸扬扬,恍如真理。

或许有人觉得太祖皇帝不就是北伐功成吗?怎么敢说南人不堪战?

很抱歉,请你看开国将领的籍贯,人家都是淮西人士,淮西人士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南人。

所以,方瑾下意思觉得应该避免福建兵与瓦刺肉搏战。

而少府送过来的火铳,正合方瑾的心意。

少府的火铳,虽然不被神机营待见,但是质量却是顶好的,而明军军事物资分配,从来是京营第一,边军第二,南边卫所,如果打仗,还能想起你,如果不打仗,干脆就忘记了。

方瑾深深明白,他带的福建军,可不是傲气满满的神机营,有好东西就不错了,哪里有挑挑拣拣的余地。

有了这些火铳,方瑾的布置就一力发挥明军的火力。

就成为这个样子。

瓦刺前锋紫荆关以西稍稍整顿,就开始了第一波进攻。

无数骑兵俯在马上,向东方飞驰而来。临近壕沟之前,也不翻身下马,却是猛地一纵马,向向明军的阵势扑了过来。

方瑾在一处高台之上稳稳的战立者,他所在之处,就是拒马河南线阵地最核心之处,在这里可以总览全局。

一时间,只有瓦刺士卒大声的呼喊之声,明军从上到下都没有一点声音。却在高台之上,整整三排火铳兵,将一根根火铳,透过栅栏的缝隙,瞄准了就要飞跃壕沟的蒙古骑士。

咻咻的弓箭穿过空气的声音,不绝于耳。

“轰轰轰。”数门小炮顿时整齐的喷发了,就好像是命令一般,顿时无数铁沙带着硝烟,覆盖了整个战场。

无数火铳也开始清脆的轰鸣之声。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蒙古士卒纷纷栽倒。

只是也不能太高估这个时代火铳质量,不管这个时代火力频率,还是射程,都会不到主宰战场的地步。

否则战争经验丰富的太宗皇帝,只是将火铳作为最外围第一线的火力,真正决出胜负,还是要大军的厮杀。

连日俄战争时期,还有人叫嚣,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

瓦刺人盛气而来,正是气势汹汹的时候,自然不会因为区区一点伤亡,而后退的。

明军第一波火力,自然是密集无比,就好像是一柄重锤一般,猛地将这些冲在最前面的瓦刺士卒给砸在地面之上。

但是之后的火力,就没有那么密集了。

居然有人真的纵马一跃两三丈,扑到了高台之前,只是面对一道道看似简单的栅栏。却攻不动了。

这一道栅栏,之前有鹿角拒马,栅栏也是实木打造出来,根基深埋在地下不知道多少米,总之牢固之极。

当然了,即便在牢固,这都是死家伙,只要给瓦刺士卒一点时间,清理这一点点障碍,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就在一两米之后,就是大量火铳手,这样的距离,几乎对准了脑门打了。

任何人只要在这里稍稍停顿一下,就会被不知道多少士卒集火打死。

虽然火铳准头很成问题,但是这种面前两三米处的人形目标还不至于打失。

甚至有人直接连人带马撞在栅栏之上,似乎想要撞出一个缺口,但是还有长枪手,他们就在火铳手之后列阵,跟着栅栏,就能敌人连人带马给刺成血窟窿。

一番短暂而惨烈的进攻之后,瓦刺所部丢下了几百具尸体,退了下去。

方瑾看似神色不动,心中却暗出一口气。

当他知道,瓦刺大军进攻的时候,心中一根弦就绷紧了,因为他太知道,他所在位置的重要性了。

胜了自然有功,一旦有败,他是决计不能活,也不敢活的。

就如果成国公一般,如此重大的责任,让瓦刺骚扰京师,他方瑾有几个脑袋也担待不起。所以,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胜,要么死。

而今这一场小胜,虽然无足大局,但是总算证明他的战术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章 云南局势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八十八章 旧港施家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六十章 明浪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书的人选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七章 议政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