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

第二十七章朱见濬的决断

圣明无过陛下。这一句话,是很多臣子的颂圣之词。

但也说明了一个政治事实。

那就是皇帝从来没有错的,如果有错就参照上一句。

这个政治传统,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

有这个政治传统,所以天子承认自己错了,就是所谓的罪己诏,才是那么石破天惊。一般来说,皇帝决计不会轻易发罪己诏,臣子也不会让皇帝发罪己诏的。

很多事情,那怕是皇帝的决定,但是如果引起了严重后果,有很多大臣都愿意主动为皇帝承担过错。

为皇帝背锅。当时或许有问题,但是只要不要一下子被黑锅压死了,一般都是有回报了。

而太子作为副君。

皇帝有的权力与规则,在太子身上也是有的。

所以,太子如果承担了这一件事情,即便是瑶民有谋反之心,广西地方也会想办法给安抚下来。

不能让太子的政绩受损。

即便是真出了问题,估计地方官员都会主动为太子背锅的。

一般情况下,太子是决计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夺嫡惨烈的话,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叶盛见朱见濬如此问,立即说道:“殿下欲施恩德于瑶民,诚瑶民之福祉。”

朱见濬说道:“叶先生真是------”朱见濬面对如此算计,心中也不是太满意的。

叶盛说道:“殿下,非臣惜身,实在是以臣之威望上不能压服众将,下不能取信于瑶民,殿下欲以臣行此策,是万万不行的。”

“如果韩大人在此,或许可行,但是可惜了。”

叶盛毕竟是一个替代人选,最少武将之中如毛胜这些人,都不是太服他的,诸将打了胜仗了,可是要奖赏的,恨不得将瑶民全部杀了,报首级功。

虽然在大明的评功之中,北虏的人头最值钱,南边的人头根本不值钱的,但量大也是管饱的。

不能将这些将领给压制下去,不能让瑶民信任他,这事情根本办不成。

朱见濬说道:“如果孤下令招抚,那么你准备怎么下手,或者说韩总督有何遗策?”

叶盛说道:“韩总督,有意在碧溪设州,选瑶民大姓为土司,并驻守一支兵马在此,第一保障黔江航道畅通,斩断大藤桥,将大藤峡分为南北两部。第二,就是令瑶民治瑶,让土司兵控制碧溪沿线三十多个庄子,并以此征兵,可得数千,这些士卒都是瑶民出身,熟悉大藤峡山中道路,纵然大藤峡之中,再有叛乱,以可以令此土司灭之。第三,就是大藤峡商道畅通,可以让碧溪成为黔江转运的一个重要节点。瑶民也可以因为黔江而活,转送山货,发卖广东。或者为狼兵,为朝廷所用。”

“如此一来,大藤峡瑶民,就有三层枷锁,第一道枷锁就是生计,生计为朝廷所制,第二道枷锁就是土司,碧溪土司为朝廷支撑,不可能不依靠朝廷,第三就是周围的卫所与巡检司,纵然土司谋乱,也不可能击破第三层枷锁。”

“如此数十年之后,汉民滋生,汉民多而瑶民少,大藤峡种种,就不足为惧了。”

韩雍在大藤峡这里磨蹭了三年,并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如果韩雍的母亲再能活上一两年,大藤峡必然在韩雍手中总结掉。

而今也只能说是可惜了。

韩雍的桃子,要被叶盛给摘了。

不过,朱见濬没有时间想韩雍可惜不可惜的。此刻他被叶盛说动,心中却涌出另外一层担心。

只是,这一层担心,却不是可以与叶盛商议的。

朱见濬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我想想。”

叶盛很识趣的看出来朱见濬其实是有心思的,却不是他该问的,他自然是行礼告退了。

朱见濬召集了自己两个小伙伴。

一个是张懋,一个是于冕。

朱见濬将这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问他们两个人的意思。

于冕说道:“殿下三思,以臣之见,殿下应该将这一件事情上报陛下,以陛下之明,定然答应殿下的要求,如此一来,有圣命在手,广西上下,谁敢不服?”

“也不至于让陛下觉得殿下擅自行事。”

“君臣父子,君臣在前,父子在后。”

于冕很明显的说到了朱见濬心坎之中了。

太子是副君,但是太子毕竟是皇帝。所谓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天家父子本来就难以相处,如果是太子与皇帝之间,更是难以相处了。而今是一个壮年的皇帝,与一个已经成成年的太子之间,该如何相处,又是一个极大的学问。

朱见濬很明白,皇帝是让他来看的,并没有让他来做事。

似乎只带眼睛不带嘴巴,才是最合适的办法,但是内心之中的责任感,却让朱见濬坐不住。

但是有一个关节,朱见濬却没有想明白。

那就是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陛下相处?

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收敛锋芒什么都不做,还是向父皇显示自己的能力。

这才是根结的关键。

在这方面张懋要比于冕要好上很多了。

说实话,于冕的资质能力要比他父亲差多了,否则于谦也不会安排于冕去水利学员。这就是于谦认为于冕一辈子在科举上并不会有什么成就。

于冕在政治上也是缺少敏感度的,他的回答,只是说老老实实,一点新意也没有。

张懋就不一样了。

张懋年少早慧,又是在张辅身边长大的。张辅最后几年,几乎是在言传身教传授张懋很多东西。

很多东西张懋当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随着张懋一日日长大,才明白张辅当初苦口婆心传授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一分沉甸甸的父爱,还有很多看朝廷的角度,最最重要的是,张辅对当今陛下的剖析。

张辅毕竟是看着当今陛下长大的,他对当今的了解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张懋沉吟一会儿,回想当初父亲的教导,说道:“殿下,这一件事情可以做。”

朱见濬看着张懋,准备听他继续说下去。

ωωω★ ttκǎ n★ CO

张懋说道:“殿下,以为当今陛下是何须人也?”

朱见濬说道:“一代圣君,纵然秦皇汉武也不及也。”朱见濬所言,固然有一些儿子对父亲的崇拜,但有一些却是真实的感觉。

毕竟自古以来,能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君主有几个,单单凭借建立龙城的功绩,在上下五千年之中,就算得上一号人物了。

张懋说道:“当今陛下,志向高远,数十年如一日,不好美色,不好犬马,日日勤于政事,所图者大。”

“如此陛下,所想要的太子是什么样的?”

朱见濬立即明白,说道:“能继承朝廷大政的。”

张懋说道:“真是如此,陛下用人之长,舍人之短,忠国公石亨飞扬跋扈,民间号称漠北王,似乎将龙城当成封地,但是陛下依然没有动他。”

“因为陛下要用他镇守北疆。”

“陛下只担心殿下不能撑起朝廷,决计不会因为殿下插手地方政事而恼怒。”

“因为陛下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

“甚至如果殿下,不敢越雷池一步,臣恐怕陛下反而担心了。”

至于担心什么。张懋没有说,但是朱见濬却已经了解了,他点点头说道:“孤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随即派人将所有将领都请了过来。

之前的会议,都是别人来请太子,但是此刻却是朱见濬第一次召集众人,这就代表了主客易位。朱见濬要在这一次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养风云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七十章 诸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医院令楼元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一百零一章 围城第二章 大武学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六十八章 征日本之问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九十五章 大云南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