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

第三十五章广西内部的分歧

“什么?”王豫将安南的内情告诉广西方面,这些文武大臣齐齐皱眉。

而今已经是正统二十五年正月了。

地点也是广西太平府。

文武大员有两广总督项忠,广西巡抚叶盛,征南将军毛胜,征南军总断事王越,自然还有太子朱见濬。

同样是皱眉,其中意味却不大一样。

两广总督项忠虽然皱眉,但是眉目之间却一丝松快之意。他与叶盛一般,不大想与安南大战一场。

一方面大部分文官的想法都是一样,都是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而不大想打仗,如果说打瓦刺还有解除北京战略威胁的必然性。

打安南就是多事了。

很多文官都担心,皇帝因为破瓦刺之功,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上。所以项忠在这个位置上,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友人送来的书信。

让他想办法和睦两国,让陛下回心转意。

但是项忠肚子里却是一阵骂娘,却无可奈何。

毕竟这些友人大多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的,却完全没有想到,项忠是如何上位的,项忠就是军事上的能力才一步步走到了两广总督位置上的。

而且两广总督虽然是一方大员,说起来,也是整个大明文官之中排名前十几名了。

不要小看着前十几名,已经大明文官核心层了,如果项忠担任一任两广总督之后入京,担任一部尚书,就有资格被当做文官大佬了。

但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是内阁之中的人不是文官大佬,还是六部尚书没有权位,他们都挡不住陛下,他区区一个地方官又能有什么办法?

安南的情况传来,项忠心中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安南无懈可击,那么就可以将这一次军事行动解除了。

当然了,大军聚集,几乎箭在弦上了,想要解除,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是也很麻烦。

但是这麻烦,总比打安南的麻烦小而已。

不过毛胜的心中实实在在有十万个曹尼玛

他都准备好打仗了,而今一句话,安南内部没有可乘之机就不打了?

毛胜在这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要谁来赔?

毛胜是万万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的。

是以他眉头紧皱,是想破局之策。

“咳咳。”王越说道:“你先下去吧。修整一下,就带着安南使臣回京吧。”

王越心中也有一丝遗憾。

王越不想建功立业那是假的。

说起来,王越也参与了好几次战事了,但是总体上来说,他都是以断事官的身份,担任监军。

如此一来。他的职务倒是上来了,但是总体上来却没有一个爵位。

看着身边的将领,一个个都有爵位在身,王越心中并不是没有羡慕的。封妻荫子,王越心中未必没有想过。

所以,如果说王越对打安南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

但是王越也知道轻重缓急。

毕竟他来之前,皇帝,首辅,大学士,兵部尚书叮嘱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吩咐。

王越还是拎得轻重的。

而今宜山王一去,黎朝内部强烈的君臣矛盾,就被消弭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黎朝就没有君臣矛盾了,但是这种矛盾已经压制到不会兵戎相见的地步了。

更不要说,宜山王弑君篡位,得位不正,而今这个嘉王,从程序到手腕,都强过他哥哥,不过一两月之间,就得到了君臣衷心拥戴。

既然没有机会,自然就不可进军了。

王越自然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来。

王越将王豫打发出去之后,说道:“项总督,毛将军而今的局面,两位怎么看?”

项忠叹息一声说道:“机会稍纵即逝,可惜了,而今安南不可用兵了,辜负了陛下之心,我只能想陛下请罪了。”

“不可,那嘉王小儿,不过刚刚登基一月有余,就能让下下信服,根本不可能,定然是王豫为之蒙骗了,真假虚实之计。”毛胜信誓旦旦的说道。

其实毛胜岂能不知道,锦衣卫与东厂在安南境内的情报组织,此刻都已经启动了,直接与太子朱见濬对接。

朱见濬也将很多情报给他们看过。

总体上来,东厂锦衣卫虽然搞不到上层的一些机密情报的,但是民间的情报还是能搞到的,从宜山王登基到他被废,这一百多天之内,升龙城之中的气氛一日紧过一日,每日大臣被刑杀的,决计不少。

但是从黎思诚登基之后,这种气氛就一扫而空。

也能印证出王豫所言的正确性。

王越说道:“将军,陛下要得是一场胜利,而今如果我们轻易对安南动兵的话,一旦有失,京师那边也不好说话。”

毛胜听了,一阵子沉默。

打仗兵危战急,一旦胜利了,故而奖励丰厚,但是打败了却是一个什么下场,毛胜也知道,要知道成国公家族当初多显赫,而今成国公家族当家的朱仪,却在龙城远戍,与当初简直不能相比。

说起来,这还是成国公自杀,再加上成国公毕竟是靖难勋臣,皇帝不给成国公面子,也要给太宗皇帝一点面子。

镇远侯顾家的下场,才更让他惊惧。

镇远侯一脉在开国勋臣之中,也是相当有声势的,毕竟开国勋臣留下来的并不是太多,但是又如何,大功于朝廷的镇远侯顾成顾老爷子,居然绝后了

毛胜一时间也冷静下来了。

征安南如果能如英国公张辅那般顺利,七月灭一国,他毛胜一跃为国公都没有问题。但是他如果败了。却没有一个东平郡王这样的祖宗。

毛胜长叹一声,说道:“王将军,这一件事情,朝廷让你说了算,你总要说说看,你什么意见?”

王越有意直接否定,但是他不想得罪毛锐,说道:“此事不若请圣裁。”

王越根本就是拿皇帝当幌子。

谁都知道,从这里到北京,数千里之遥,请示皇帝,皇帝的批示到了之间,最少也要一个月。

而今黎思诚刚刚上位,尚且有一些机会,如果皇帝的命令到了,更是没有一点机会了。

想想就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么。

毛胜岂能看不穿王越的伎俩,他转过头,对太子朱见濬说道:“殿下,此事您怎么看?”

朱见濬最近变得沉默起来。

真是皇帝当初训斥一番。他发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一直参与处理大藤峡善后之事,将十几万瑶民安置在附近平地之上,或为军户,或为编户。

又在大藤峡山中,建立了四个土司,由大藤峡瑶民之中四大姓掌控。

这些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最为艰剧,很多事情都牵扯到升斗小民的利益,而在这一件事情上,不管是瑶民还是百姓都是寸步不让的。

朱见濬虽然没有直接处理,但也被弄得头昏脑涨。其中更是有人不服想重新起事,有人想借官府之力铲除自己的敌人。等等等。

朱见濬这样说了,那就是一锤定音,其他人还能说些什么?尤其是毛胜失望之极。

第五十章 金山银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场大梦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九十八章 平衡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七十章 父子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养风云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三十一章 试探安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