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

第五十章英国公余威

大自然的雨水从来是说来就来。

南安的雨季与旱季之分,也不是太绝对的,并不是说雨季就没有晴天,旱季就绝对不会下雨。

鬼知道老天爷是怎么想的。

老天爷只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来,自然阮廷美绝对是天亡我也,但是对毛锐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灾难。

天上雨线如织。

地面用来堵路的火场,一点点被雨水给浇灭了。

同样浇灭的还有毛锐等人的心头热血。

此刻在火场那边,安南人聚集了数千人增援镇南关,如果不是通行能力有限,安南人聚集的人马决计不止这么多。

但是对明军来说,都是一样的。

该怎么办?

毛锐沉吟片刻,猛地起身,说道:“各位准备吧。”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跟白布一层层的缠在手掌之中,就是为了防止脱手的。

“毛将军,我愿意为先锋。”张懋忽然说道。

毛锐皱眉说道:“英国公,等一下我派人护送你走。”

对于毛锐来说,军中有这样一个英国公,就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张懋说道:“毛将军,你用我做先锋,我有办法破敌,至于什么办法,你就不用知道了。只问你肯不肯赌一把。”

毛锐沉吟片刻,他很清楚,而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本部人马太少了一点。

千余人卡死这一条道路,迟早在安南军队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之中,全军覆灭。

而今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军先灭了镇南关的安南军队,还是安南军先灭了他们。所以,他最大任务,就是争取时间。

毛锐想了片刻,说道:“好,就以你为先锋。”

他想明白了,反正这一次是这位少国公自己找死的,与他无关,如果这一场大胜,别的不敢说,他父亲也会有一个爵位,到时候未必怕了英国公府。

毕竟英国公虽然显赫,但是张辅毕竟不在了。

如果败了,同样的是死,拉一个国公一起死,有什么区别吗?

张懋也不在乎毛锐怎么想,而是带着百余名乾清宫侍卫走在队列最前面,他寻来一根长棍,将怀中一面旗帜掏了出来,套在上面,高高举起。所有人看过去,却是一面英国公的旗帜。

只是这一面旗帜很旧了。

乃是张辅灭了安南之后,受封英国公之后,在安南用过的旗帜中的一面。即便是保存的很好,也有一丝丝的泛黄了。

张懋心中暗道:“父亲,你英灵在上,请让孩儿借名声一用。”

此刻,大雨转缓,而几十米的火场更是被剿灭了,一时间冒出阵阵白烟,还有一丝丝暗红之色,在雨水之中而在完全的眨着眼。

张懋一身板甲,一手持刀,一手举着旗帜,大喝一声,带着人踏着还没有完全熄灭的火炭,冲了出去。

此刻安南士卒的火器也统统不能用了,他们也个个奋勇,头带斗笠手持刀枪冲了上来。

双方一交锋,张懋百余人就势如破竹一般,将安南士卒给打懵了。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张懋这百余人,近乎是大明单兵最高水平,很多人调入乾清宫侍卫之前,早已做到了百户一职,一般调出去就是中层军官了。

曹操的虎豹骑,以百人将为卒,也不过如此。

更不要说,他们盔甲武器,都是远远的超过了对方。

战场又很狭小,不过数丈宽的道路,纵然有大军也摆不开来。双方交锋也就最前方的那几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要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是安南士卒众多,纵然前面战死不少,但是后面士卒依然死战不止,毕竟他们有太多的援兵了。

后面更是层层督战,怎么可能退。

张懋一边先前杀,一边高喊:“英国公张辅在此。”分别用汉语与喃语高声大喊。

喃语就是越南语的前身,虽然之前安南都有使用,但真正成为主体文字,还是在黎思诚在位期间。

面对明军势如破竹,以少胜多的攻势,再听见英国公张辅名字,仰头看见英国公张辅的旗帜,一瞬间,安南士卒的士气剧烈的波动起来。

无他,英国公张辅的名声在安南更是响彻寰宇的存在,甚至普通安南百姓或许不知道大明皇帝是谁,但决计不会不知道英国公张辅是谁?

甚至后黎太祖黎利自己都说,如果张辅一直在安南,他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张辅其实并不残暴,甚至对安南有些人过度宽容了。

但是口口相传之下,早已失真。

张懋也是从锦衣卫口中才知道,他父亲张辅的名声与形象在安南境内,就是类似于杀人盈野的大魔王,甚至每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乖的话,父母都说,让张辅将他带走了。

这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渗透到安南上上下下,甚至英国公张辅去世的时候,很多安南高官面子上表示哀悼,但是内心之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很多政治家,即便什么也不做,单单是带上氧气罩能够呼吸,都某些人都是一个很大震慑。

而张辅在大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扮演着这个角色。

当然了,张辅死了,安南上层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安南士卒来说,却是未必了。

一听说明军居然派了张辅领兵。

很多安南士卒即便是强制镇定,士气也跌了一大波,再加上张懋一股做气,冲杀过来,带着几分拼命的意味,所有人都不是对手。

顿时安南军中自己就开始乱了。

纷纷后退。

一口气退出十几里外。

退出了狭长的山道,才能重新整队。

而此刻,张懋都已经虚脱了。

毛锐见状,根本不敢相信,好一阵子才感叹道:“为人能达到英国公的地步,这一辈子也值了。”

他所说的英国公自然不是张懋,而是张辅。

张辅已经死了好几年了。算算也有小十年了,但人死后十年,名声还可以震慑敌国,一面旗帜足以撼动对方的士气。

做为一个将军,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求的?

此刻主持援军乃是阮德忠,也是阮家的人,他怒不可遏,一连杀了十几员将领,说道:“英国公张辅早就死了,仅仅一句话,就将你们吓成这样?”

其实如果不是他们知道英国公张辅已经死了,听说到英国公张辅的旗帜出现在战场之上,阮德言不搞清楚也不会擅自出兵的。

但是而今他更明白了这一支明军的心虚。

如果心中有敌,何必借一个死人的名声。

只是他下令立即反攻,却不可能办到的。

败兵必须整顿之后,才能再次上阵。否则不过是给对方送人头而已。

阮德言虽然心中担心阮廷美,但阮氏在安南是大家族,虽然看起来是一阮,但是血脉早就疏远了。

当然了,虽然血脉有些远了,但是阮德言也没有见死不救的意思,他用了半日时间重整兵马,再次发动了进攻。

阮德言二话不说,转身就撤。但是既然来了,哪里那么容易走,明军出镇南关,追着安南军,好一阵子厮杀,又一次追杀十里,让安南军损失惨重之极。

甚至从镇南关到谅山之间所有关卡都被明军所夺。明军兵锋直指谅山。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贡马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十一章 微山湖计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八十一章 钱家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十四章 遗诏第二十章 出京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六章 扩大的兵部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二百二十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十三章 刘定之入阁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六十七章 勋贵之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监国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