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

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

“毗陵那边的清丈已经结束了?”朱见濬看着手中的账目,问于冕说道。

于冕说道:“正是,臣自然不敢欺瞒太子。”

朱见濬说道:“这不应该啊。”

朱见濬是亲自到田间丈量过的,自然知道其中工作量,单单是武进县,大抵一个月是完不成的。但是毗陵那边的进展,有些处于朱见濬预料之外。

毗陵乃是秦汉古县名,只是而今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而今这一带的土地都是常州,而不是毗陵了。

但是并不是说毗陵这个地名就完全消失了。

最少在明代这个时候,还有武进县下辖的村落,叫做毗陵,就在常州府城,也就是武进县城东十五里的地方。

当然了,这里说的也不仅仅是毗陵一个地方,而是说毗陵方向一大片村落,也就是武进东面以及东南方向的村落。

于冕说道:“恽家出了大力。”

朱见濬听了这个名字,立即想起来了。

如果不到常州武进,很多人大概没有听过这个姓氏,但是如果来道了常州之后,还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只能说有些太孤陋寡闻了。

无他,恽家是常州大姓,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恽姓就在常州,剩下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常州出来的。

后世本朝开国烈士恽代英就是常州恽家之后。绵延到而今也是一等一的大族。

而今常州恽姓或许不是常州第一大姓,毕竟常州还有赵姓,王姓也都是诗书传家,上翻家谱,有的说是旧时王谢。有的说是天水一朝之后。

凡是都大有来头,子弟也很争气。

但是说起恽家,在常州谁也不能忽视的。

朱见濬在常州这一段时间,自然不能忽略恽家,对恽家家底还是比较了解的。

恽家世代居住在常州,的的确确的常州土著,与很多其他大姓不一样,很多大姓都是外地迁过来的。

但是恽家的家谱,说他们这一脉祖先在西汉末年为梁王相就已经在毗陵居住了。但是世代久远,多不可信,毕竟古代修家谱也与现代的人一样。喜欢找一个显赫的祖先。

但是恽家在南宋时期,有一人登科,从此变成了书香门第,才让恽家发家。

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恽士兴带着乡中少年,保境安民,在这一地颇有威望,但是等天下有初定之时,他解散了乡中少年,并将河边一些好地分给了其他大族。他自己承接徭役。

如此一来,自然在乡间大有威望。

而今恽家主事人乃是恽士兴之孙,恽永。算算年纪也七十多岁了,在当地很有威望,当地人都称呼为恽老太爷。

恽家从恽士兴开始,就积极配合朝廷的所有措施,凡是朝廷交代下来的事情,恽家就是代替响应的。

在正统年间,恽永老爷子两次向朝廷捐献粮食,共有两千多石之多。

而今恽家祠堂之中,还有朝廷颁发的义民牌匾,也算是恽家荣誉的象征。

虽然真正算起来恽家也不算豪富。

但是恽家人多,从恽家南宋进士到现在,恽家发展了六七代之多,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是长支,在南宋的时候倒是官宦人家,但是到了大明,反而是南支兴旺起来,恽老太爷这一支是南支。

但是他这一支成为恽家的话事人,就可见一般。

这是恽家内部的兴衰,但是整体来说,恽家发展很快的,武进东南很多地方都是恽家的村落。

所以,以恽家之力,掏出这么多钱,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恽老爷子与之前一惯的作风,积极配合清丈土地,先私而后公。清丈工作进展神速,也不是不可以的。

朱见濬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如果天下人都如恽家,何求天下之不治。”

朱见濬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很正常。

太祖皇帝规定下,皇权不下乡,所以大明行政体系末端,就是靠着这些宗族,乡贤统治的。

每一个县令下车伊始,总要拜访一下当地的父老。

什么是当地父老?

寻常百姓是活不到六七十的,即便是活到了,也不可能称做父老。

恽永这样的人,才是当地所谓的父老。

当然了,恽永这样的人,在父老食物链之中还算是中层,因为恽家而今只能称得上是地方豪强,还不能称之为士绅。

因为恽家虽然有很多人为粮长,为里长这样在官府看来不算是官,在百姓看来却是大人物的官职。

但是这总就不是官。

唯有家族之中有人出仕,恽家才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在历史上,恽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弘治年间出了一个进士,再次之后,功名不绝,人才辈出,一直绵延到而今。

一个国家的上升期,不仅仅表现在财政之上,还表现在民气之上。

在儒家理想的政治生态之中,官府与这些贤良士绅合作治理地方,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在这个时代,天下如恽家一般的贤良士绅还是有不少的。

但是于冕却比他更了解江南,毕竟于冕从小在杭州长大,这里也算是乡里的。他说道:“殿下,恽家固然不错,但是有些事情殿下也要想想,在下听说,当年跟随恽家太爷保境安民的家族,还有金家,潘家等数家,而今这些家何在?”

朱见濬听了,微微皱眉,翻看黄册,虽然有这些姓氏,却有很多已经不在大姓之列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朱见濬不用去想,毕竟开国几十年来,出过太多的风暴了,国初大案,以及迁徙江南百姓到凤阳等地。

或许,他们后人不肖之类。

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他只去看结果便是了。

想想就知道,当初能与恽家联手的家族,即便是弱于恽家,也不会太弱的。但是而今这些家族都不在了,恽家却越发兴旺了。

朱见濬微微皱眉说道:“这说明什么?”

于冕说道:“固然忠义传家久,但是大家族也未必没有什么阴私。”

这些事情于冕也是有所耳闻的,于家在杭州也不算是大族。甚至可以说很是单薄,但是杭州并非没有大族。

其中的弯弯绕,于冕没有见过,但也是听过的。

朱见濬沉吟一会儿,说道:“去一趟恽家吧。我想见一见恽老爷子。”

朱见濬这一段时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他最少明白一件事情,在地方的行政,很多时候是不可能绕过这些地方大族。或者说大户。

特别是大明的粮长制度。

太祖皇帝为了防止胥吏剥削百姓,于是将催收,征缴,押运粮税的责任,让百姓承担,而这些承担的百姓,就是粮长。

一般这些粮长都是大户人家出身的。

武进县几个粮长之中,就有一个是恽家的。

这样情况不仅仅在武进县,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模式。在县之下,大明的统治模式,就半自治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根本就是乡约。

这个朱熹搞出来的乡约家礼,其实就是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大家族模式的来历。唯一不同的是,家礼是同姓的,乡约是不同姓的,很多大家族一起话事,来处理村子里面,或者镇子上的事情。

甚至还可以动用私刑,很多时候,不想因为官司沾污家族的名声,很多事情都是家族里面自己决断,不见官的。

这样的形式朱见濬是听过的,但是具体情况却是没有见过的。

后世固然对这种模式批评之极,但是每一种制度,刚刚诞生的时候,都是有他的生命力所在的。

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烟尘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七章 圣诞安排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十四章 遗诏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将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赈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风秋雨愁杀人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六十章 徐有贞的目的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四十章 薪火相传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一百章 杨溥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