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

第九十九章阿次帖木儿的蓝图

而今瓦刺本部与和硕特部的矛盾彼此之间,还能够压制。

但是时间长了,可就不好说了。

纵然阿次帖木儿也未必能真真正正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毕竟,作为一个部落首领,阿次帖木儿从来不是一个人,他必须照顾瓦刺贵族的利益。而和硕特部如果愿意听阿次帖木儿的话,南下进藏。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利之处,但是却也海阔天空,以藏地千里之地,足以令和硕特部立足了。

在加上西域与藏地之间的道路艰险,阿次帖木儿也不可遥制和硕特部 ,所以阿次帖木儿才会大放的让和硕特部称汗,与瓦刺并列。

而不是视为藩属。

当然了,阿次贴木儿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首先,和硕特部离开西域,和硕特部的草场地盘就是瓦刺本部的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收益。

其次,他并不认为和硕特部到了西藏之后,能与大明和平相处。

无他,阿次帖木儿不念杀父之仇,言辞之间,几乎谦卑到尘埃之里,但是依旧换不来大明朝廷的一纸封书。

真是求为臣子而不可得。

北京那一位的心思可谓明矣。

自从北京那一位登基之后,几乎没有对外妥协过一点,而藏地阐化王不管乱成了什么样子,总之还是大明的藩属,而和硕特部即便是脱离了瓦刺自立,他们与瓦刺的关系,也是洗不干净的。

一旦和硕特部占据藏地,就能维系,陕西,西宁,甘南之地,又维系四川,云南。再加上藏传佛教的影响力。

可以说,整个西南都不得安生。

要知道,即便是四川靠近藏地的一些土司,都是吐蕃之后,信奉佛法,再加上这些地方多在山中,难以攻克。

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大麻烦。

虽然阿次帖木儿不敢肯定,但是七八分料定,一旦和硕特部占据藏地的时候,就是大明军队入藏的时候。而且藏地不好打。

气疾之疫,从来都有,甚至还没有中原军队深入过藏地之中。

之前唯有元朝军队藏地,多为蒙古人,而汉人军队能不能在藏地站稳脚跟,还难说的很。

如果和硕特部能在藏地站稳脚跟,那再好不过了,瓦刺就多一臂助,一盟友,如果不能,也就回到了原来的战略之中。

能为他争取一些时间。让阿次帖木儿做些别的事情。

此之所谓,遗祸江东。

昆图自然不能拒绝,阿次帖木儿更是借着酒劲,与昆图结为安答。从此义气相连,同生共死云云。

只是如此大事,昆图虽然答应下来了。

但是其中纷乱杂云,却不是一时间能够理清的。

没有过了多久时间,昆图几碗马奶酒下肚,就借口不胜酒力下去了,自然是找自己的部落之中的智者商议了。

等昆图一走,就剩下阿次帖木儿与伯颜帖木儿叔侄两人了。

阿次贴木儿说道:“二叔,就要劳你了,布置下去,如果昆图出尔反尔,那就让孛儿只斤绝后吧。”

当然了,即便如此孛儿只斤也不至于绝后,毕竟在北京还有一些姓孛儿只斤的。但是在瓦刺之内,最大一支孛儿只斤的部落,就是和硕特部了。

伯颜帖木儿说道:“放心,昆图没有这个胆子。”

阿次帖木儿说道:“如果昆图真听话的,明年冬天我就不在这里过了。”

伯颜帖木儿微微一愣,语气之间,有一丝丝苦涩,说道:“真要如此吗?”

阿次帖木儿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愿意。这几年我一直想对大明称臣,而北京从来不许,而且南朝皇帝的罪己诏还在太庙之中,他想做什么岂不会明了了。”

“这几年,我每每在半夜惊醒,看到石亨那个恶贼领兵杀到西域之中了,瓦刺儿郎全部战死,妇孺被人系在马儿,拖着回去。”

说到这里,阿次帖木儿轻轻抚着鬓角,将最外层的头发拨开,却见到下面星星点点的白色。

阿次帖木儿不过二十多岁,他比朱祁镇还小上好几岁,而今已经白发频生了。

此刻方才知道,当年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年将领,是在自己情况下,将自己磨砺成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军事家。

天下最让人成长的无非艰难困苦。

或许瓦刺上下都觉得今后都安稳了,东进报仇固然不敢,但也有一种侥幸,觉得明军不会追击了,毕竟从大明开国以来,大明兵力就少至西北。

他们都觉得大明兵马一定不会来的。

只是阿次帖木儿每日夜里,都好像睡着刀山火海之上,轻轻一转身,就能坠入无底深渊。

每日反复思量,就是明军西征。

而真正应对明军西征的办法,不是遗祸江东之计,而是另外一个计谋。

三十六计,走为上。

伯颜帖木儿说道:“我瓦刺立足此地,已经数百年了,难道就此抛弃吗?”

瓦刺四万户从成吉思汗时期,就被封在天山以北。可谓根深蒂固,在原本的历史上,瓦刺余部一直延绵到乾隆时期,才算是被清与沙俄所灭。

所谓最后的草原帝国。

就知道瓦刺在这一片土地上耕耘之深。

伯颜眷恋之情也是自然,毕竟这里不是漠北,漠北说起来,纳入瓦刺版图,不过从马哈木开始争夺,脱欢最后占据,不过两代人而已。

但是西域可不一样了。

阿次帖木儿说道:“父汗临终之前话,二叔你也在,能解瓦刺之困的,唯有西征。我准备在和硕特部智啊藏地站稳脚跟之后,一举西征灭掉察合台部,金帐汗国而今已经不同往日,四分五裂,真是我绰罗斯家族牧马之地,至于南方帖木儿死后,余子碌碌,真该为我所有,只需北灭钦察,南灭帖木儿,那是版图之盛,不亚于中原,进可东征报仇,退可传承万世,我就不信了,大明还能追过去不成。”

这些年来,阿次帖木儿可没有闲着。

一直在思考出路,如果说是也先提出了西征构想,正是阿次帖木儿将这个构想一点点落实的。

阿次帖木儿探明西边的情报之后,越发感觉,西征是一个好办法。

帖木儿帝国全盛的时候,西域大部都在帖木儿帝国管辖之下,帖木儿还想东征大明,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帖木儿之死,变成了明日黄花。

帖木儿死后,帖木儿打下的版图,纷纷背叛,而今的察合台汗国,就是被帖木儿灭过一次,然后再次复国的。

至于金帐汗国而今也分裂,别的步说,单单说而今莫斯科大公国与钦察汗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但凡知道莫斯科这个名字的,就能预料到钦察汗国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了,阿次帖木儿不是没有敌人的。

他的敌人就是奥斯曼土耳其。

而今奥斯曼土耳其已经灭掉了东罗马帝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沦陷,也解除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枷锁,奥斯曼土耳其进入扩张期。

不过,阿次帖木儿的情报网还没有放得那么远。

但是即便面对已经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瓦刺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瓦刺经过几年休养生息,最少能动员十万大军西征。再加上瓦刺毕竟是蒙古人的一步,对蒙古人的一些遗产也是可以继承的。特别是瓦刺在被明军击败的时候也学到了很多,比如火器的大量使用。比如青贮法等等。

所以,将来的事情会怎么走,却不好预料了。

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十二章 军议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敛财手段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十九章 修德养望马性和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赈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杀之计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六十八章 铁路伏笔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无声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