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陈怀

第八十四章陈怀

蒋贵从西南回到京师,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不过,再次之前,朱祁镇也要将蒋贵的情况打听清楚。

蒋贵,出生于洪武四年。祖父蒋从道,从太祖起兵,父亲蒋可,在洪武二年为漳州卫百户,落户漳州。洪武二十七年继承父亲百户之职。后调入京营之中,隶属神策卫。洪武末年征蒙古,抽调京营人马。蒋贵调入燕山卫。

太宗靖难起兵,蒋贵从征。封为昌国卫指挥同知。

后跟随张辅征安南。又跟随太宗北征,后为彭城卫都指挥佥事,后松潘叛乱,蒋贵跟随总兵官陈怀平定松潘。

朱祁镇看到总兵官陈怀,心中也是一闪念。

这个人他见过,就在朝会之上。似乎是因为有什么罪过,被落职闲居了,就在京城之中。不过即便是闲居了,待遇还在。朝廷很多大礼仪,他都不可能缺席。

朱祁镇有留心。

只是有一点,让朱祁镇遗憾的是,又是一员老将。

蒋贵一去松潘,就一直镇守在松潘,已经有小十年了。劳苦功高。

朱祁镇看完之后,心中对蒋贵放心不少,最少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蒋贵乃是平定西北的合适人选,并非没有道理的。

最少让朱祁镇看了蒋贵的履历之后,对蒋贵也放心不少。

唯一让他不放心的,就是蒋贵的身体状况,洪武四年生的人,而今也六十多岁了。这么多年又是戍守一方,身体能不能支撑下去。这让朱祁镇很担心。

他想了想问石璟,说道:“侍卫之中可有蒋家子弟?”

石璟先是一愣,他要想是那一个蒋家。

说实在的,在朝廷之中有封爵的,才能被称为谁家的,否则天下姓蒋的人多了,蒋贵资历虽然深厚,但是行军打仗总是缺少一点运气。

而今虽然是军方总将,挂平蛮将军印,但是并没有封爵。

或许在西北一战之后,就能封爵了。

石璟一直在张轩身边,对朝政自然很是了解。故而听了朱祁镇的话,立即反应出来了。说道是蒋贵。

石璟说道:“并没有,蒋贵只有一子,体弱多病。常年在江阴休养,蒋贵带在身边的,有一个义子蒋琬。除此之外,别无蒋家子弟在京师。”

石璟虽然仅仅管了几十个人,但是几十个人之中,有不知道多少勋贵子弟。所以时间长了,石璟的消息网也是相当密集的,最少对勋贵家的家长里短,明白不少。

朱祁镇皱眉不语。

毕竟很多事情,纸上得来总是生硬的,蒋贵来到京师,还需要一段时间。朱祁镇想了解一下蒋贵身边的人。来看蒋贵怎么样。

却不想,蒋贵的家眷居然留在江阴了。估计他当初调入南京神策卫的时候,也将家人从漳州卫调了过来。

石璟见朱祁镇皱眉。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如果想找一个了解蒋总兵的人,不如召见陈老将军。”

朱祁镇知道平乡伯就是陈怀。

朱祁镇想了想对身边的人说道:“将陈怀的档案拿来。”

锦衣卫的情报网虽然在朱祁镇看来诟病多多。

对外情报一片空白,什么瓦刺,朝鲜,越南,日本,哈密,南洋,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一点触角。敢情威风赫赫的锦衣卫也只能在大明内部横,即便大明内部,对西北边境的反应也很不敏感,被朱祁镇敲打过后,才速度快一点。

但是锦衣卫东厂,并非一无是处。

最少监察百官这一件事情,做的很利索。大明各级官员,只要朱祁镇能叫上名字的,锦衣卫档案之中都有,比吏部的都详细。

这也是应该的,吏部就有锦衣卫的坐探,也就说,这分档案的底本,就是从吏部拿来的,然锦衣卫再派人调查核实一遍。

自然要比吏部的还详细。

不过片刻陈怀的档案就出现在朱祁镇的面前。

朱祁镇细细看了平乡伯的履历,不由苦笑道:“也是一员老将,而且是优点与缺点一样突出的将领。”

这陈怀能打不能打。

当然是能打的。

松潘就是陈怀平定下来的。手段很是狠辣,将松潘一带的土司都杀怕了,一旦打仗,动则松潘死伤坠崖不计其数。将土司都杀怕,几乎可使小儿止啼。

但是他镇守松潘期间,却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什么对部下的功劳,隐藏不报,虐待下属,干涉有司。种种越分行事。

甚至宣德三年已经平定松潘之乱,到了宣德五年又重新乱起,与陈怀脱不了干系。

这也是他功劳未必下于蒋贵,却被按在京城闲居的原因。

朱祁镇心中暗道:“陈怀可用于外,不可用于内。”

以陈怀性子,让他持剑披锐,自然是可以的。说不定做的很好,但是让他镇守一方,恐怕却是不行。

西北战事,如果是单纯的出塞,或许让陈怀去做还可以。

不过,朱祁镇从杨荣的话里也听出一件事情,那就是此去西北,恐怕蒋贵还有一项使命,就是整顿西北军务。

所以,这个事情陈怀是做不得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陈怀也算是大明的柱石之臣,一员将才。见一面也不多。

朱祁镇看完之后,令人去召见陈怀。

不过半个时辰之后,就看见一员老将,跪在地上,说道:“臣左都督陈怀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说道:“将军请起。”

陈怀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见了陈怀,发现陈怀要比蒋贵年轻一点。不过四十多岁的模样,立即让朱祁镇感兴趣了。

他刚刚看蒋贵从陈怀征松潘,就以为陈怀也是一员老将,而且却发现判断错误。

这样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有时候时运不济,也是很无奈的事情。不是谁年纪大,就坐上位的。

蒋贵的年纪注定了,这一员老将,能用十年就已经不错了。但是陈怀年纪能用二十年。还在当打之年。

虽然没有方面之才。最少是冲阵之将。

朱祁镇对陈怀的态度也有了改变,说不定今后陈怀就是他的左膀右臂,能不好一点吗?立即说道:“来人,赐座。”

陈怀也不客气,道谢一声,就结结实实的坐下了。立即问道:“陛下,可是因为西北战事召见臣,臣愿意为朝廷效力,西北跳梁小丑,只要让臣出马,定然将他们料理的干干净净,不留一人一马。”

朱祁镇不知道该夸陈怀忠诚,还是觉得陈怀没有政治敏感性。

而今朝廷各级官员,但凡有一点政治敏感度,就知道,朝廷大事,乃是太皇太后拿主意,而不是皇帝。

只要陈怀这人一上来就向朱祁镇请战。

朱祁镇却不知道,陈怀本身的性格就不好,不是那一种谨慎人。他之所以爬得这么快,乃是因为他的世职乃是镇定副千户。

所以永乐二十多年,就混到总兵官一级别。而蒋贵因为世职乃是百户,所以六十岁才混到陈怀三十岁时候的职位。

蒋贵是没有能力?不,仅仅是世袭职位的差别而已。

这也是卫所又一弊端,如此下去,哪里有人才。恐怕没有一个世袭军职根本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朱祁镇说道:“此事朝中已经议定了,令蒋贵为征西将军,总领此事。朕尚没有见过蒋将军,今日召见陈将军,是听说蒋将军之前将军麾下为将,问问他能力如何?”

陈怀听了,说道:“蒋贵安抚百姓,倒是有一手,只是脾气太好了一点,杀伐果断就远远不如臣了。”

“臣以为令蒋贵出征,不如选臣出征。”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乡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谏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边的准备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装临朝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谦第十四章 遗诏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二十九章 兑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七章 圣诞安排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二章 大武学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九章 蹇公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风秋雨愁杀人第十五章 礼乐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礼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