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

第一百五十章破釜沉舟

这个锦衣卫吃了酒肉之后,双手合十,顿时一副宝色庄严的样子,如果能将嘴角的油水擦去就更好了,说道:“范将军,让老衲好找啊。”

这个时代天然限制,也没有办法。

即便有了情报,传递情报也是一等一的难事。

在格鲁派内部争论之中,有各种意见。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想臣服和硕特部,倒不是他们与和硕特部有什么仇恨,而是格鲁派因为是后起之秀,在藏地被其他教派排挤,特别注意对外发展传教,在西宁开市之后,就在西宁,甘南地区,有不少格鲁派的僧人存在。

也是为格鲁派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毕竟在甘南地区也是有很多藏族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格鲁派才会明白大明的强大。即便而今和硕特部强势,他们也想看看,在大明下场之后和硕特部会怎么反应。

当然了,如果确定大明不会下场,那么格鲁派自然也会投降和硕特部,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因为是因为格鲁派这样的原因,大明锦衣卫才能将人惨进格鲁派里面。其他各派不是没有人,只是都是小喽啰。

唯有他一个人进入了格鲁派决策层。

这一次他就是被格鲁派一致推出去大明报信的。如果和硕特部的压力实在大的话,格鲁派也不会硬抗的,但是却要先留一个后路。

就是他了。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留这个后手。本身就是锦衣卫的人。

他说完之后,说道:“范将军,我可以代格鲁派做主,请大军先到格鲁派领地暂时休整,再说计较不迟。”

范广沉吟片刻,说道:“请你派一个向导,引我们去惹萨。”

“将军不可。”和勇说道:“听他说,哪里不仅仅有和硕特部的主力,还有不知道多少藏人在。倒是我们万余人,只会陷入重围之中。”

“而今兄弟们也都疲惫了,正是要休整的时候。”

和勇统领的蒙古人,也是能吃苦的,而今也有一些受不了了。

明军出发的时候万余人,但是而今只剩下可战之兵八千上下。有数百人成为了青藏天路的路标。

但是更多呼吸困难,走路都有些勉强,更不要说打仗了。

根本不能算成战斗力。

有八千人拥有战斗力,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了。这还是在参战之前,精挑细选过,否则非战斗减员,只会多不会少。

范广冷静的说道:“我知道,但是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我知道,而今将士疲惫之极,但是这种疲惫,是短时间难以恢复的,即便有格鲁派接应,但是格鲁派才多少人力物力,能够支应大军吗?”

“倒是恐怕越修养,状态也只会越差劲了。”

“总就是我们低估了这一条路。”

范广说道这里,微微闭上了眼睛,只觉得胸中好像压了一大块石头。他的嘴唇之上,有白沫。

即便是范广这种能冲敌陷阵的猛将,也有一点承受不住高原之上的高原反应了。

此刻他看似浑然无事,但是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被气疾折磨着。

范广也知道,他的情况在军中不能说普遍存在,但是也数量不少。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好?还是变坏,范广并不知道。

只是他要做出最坏的选择。

范广继续说道:“你也听了,当和硕特部刚刚到藏地的时候,先是坐视竹帕两家争斗,想来不是不想进攻,而是他们也受到的气疾的影响。”

“所以,不要将和硕特部想太强。而今我们固然不是最佳状态,和硕特部就是了,虽然他们来了有一年了。”

一年的时间能不能适应高原反应,范广并不知道,但是他要将这股气给鼓动起来。

他回头问道格鲁派的锦衣卫说道熬:“如果我们忽然出现了惹萨,藏地各派会怎么做?”

“大概会作壁上观。”他老老实实的说道。

说起来,大明与藏地各派的关系都不错,藏地各派的头目都有大明所封的法王名头。

大明算起来,也算是一个很好的主子了。

外交上秉承厚往薄来。

只要来朝贡,一般来说不会沾属国便宜。虽然朱祁镇更多将朝贡当成一种礼仪上的事情,每国朝贡多少,朱祁镇都给了定数,虽然也会回赠数倍,但是这个损失就小多了。

外交上的事情,不能只算经济仗,还要算政治仗。

如果朱祁镇没有对外扩张的意思,这一笔钱或许有些花得亏,但是朱祁镇心中野望之大,自然愿意用一笔钱,来买到一个国家的亲善。

更不要说,限制总额之后,其实也赔不了多少钱的,毕竟搞外交哪里能不花钱。

至于定额之外,就让他们自有买卖了。

其实这个制度,也不是朱祁镇开始制定的,而是在应对瓦刺的时候,礼部无师自通的。毕竟瓦刺大笔朝贡,货物数量太多,俨然将大明当成了冤大头了。

于是乎,礼部仅仅取一部,让瓦刺将下面的自己在北京发卖。

就被朱祁镇因袭之下增加了一点私货,就成为礼部的新规定了。而且往来贸易总体上对两国来说,都是有的赚的。

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大明这种从不剥削属国,不干涉内部事务,还给钱的好老大,藏地的人还都是比较怀念的。

虽然大明兵少,但是也不愿意跟随和硕特部与大明战斗。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当今大明皇帝尤为记仇。

因为猫儿庄之战,多少年了,将瓦刺杀到了西域,还是没有一点停手的意思。

当然了,他们也不会为大明效忠,臣服胜利者的可能性很大。

范广双眼通红的看着和勇,说道:“和硕特部不过四五万骑兵,在其他地方还是要有一点驻军的,也就是他们在大昭寺的人手,不过三万多,而我军万余,以一敌三,还不是瓦刺精锐,你觉得不能胜吗?”

和勇看着身上的装备,已经各个骑兵的长刀,短火铳,已经这样那样的武器,不过质量还是在数量之上,都在瓦刺各部之上,更在和硕特部之上。

如果在平地之上,以一打三,和勇不会有一点犹豫。

毕竟这一支军队,也算是西北各部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只是而今,在西藏这个环境之中,究竟能打成什么样子,和勇心中没有底,只是他看范广的神情,他已经没有拒绝的可能了。

范广此刻就好像是一个赌徒,输光了所有的筹码,就等着最后一搏翻盘了。

和勇忽然醒悟,其实这何尝不是而今这一直军队的处境啊?

所有人都低估了西藏的极端气候与环境。

一路行军一个多月,早就将明军折磨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而今还有一些到达目的地喜悦之情。

可以支持士气。

但是在持续之下去,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和硕特部。

时间长了,在藏地消磨下去,这一支军队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或许藏地并不可怕。

但是在大明军队之中,这种藏地行军,又是远征的经验,却是太过匮乏了。

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和勇说道熬:“末将遵令。”

“好。”范广暗暗咬牙,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带上五日粮食,去惹萨。与和硕特部决战,其他的辎重,就地丢弃。”

范广向来是比较沉稳的,是一个比较老实的人,但是西藏恶劣的环境,却将这个老实人给逼急了。只能破釜沉舟,痛痛快快的一战。

或者痛痛快快的战死。

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第十章 开发东北第一步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五章 太后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装临朝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九十五章 开海七第十七章 李时勉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十六章 海漕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书的人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议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四十三章 正统历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一百零一章 围城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三章 灾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九十章 贝琳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