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

第一百五十二章给他们死亡

昆图的一声怒吼,挥舞着带血的腰刀,让在场的所有的和硕特部战士纷纷应和,拔刀在手,刀面之上反射着一个个佛像慈悲的目光。融化在嗜血的怒火之中。

“给他们。”

“给他们。”

一声声怒吼声之中。

呜呜牛角号吹响了。

似乎一瞬间霓裳裂破,本来一片歌舞升平的法会,就被战场压抑的气氛所覆盖。

昆图也将自己一身盛装换了下来。

将自己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铁甲重新穿上。而和硕特部的二号人物,昆图的弟弟,此刻也来帮助哥哥穿上盔甲。

一般来说,盔甲都必须两三个人帮忙,一个人是穿不上的。

清和特穆尔一边为昆图着甲,一边问道:“大哥,我刚刚问过了,的确在五十里外发现了明军的骑兵,明军的夜不收厉害,具体多少人也没有探明白。”

昆图张开双臂,展开身子,让清和特穆尔将一块块甲胄给绑好。口中说道:“我给你一个任务。”

清和特穆尔说道:“大哥,你说。”

昆图说道:“如果我这一次过去,没有回来,家里就有你来安排了。”

清和特穆尔大吃一惊,说道:“哥临阵之前,你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昆图说道:“说什么有什么用,终究是要用刀子说话了,要知道敌人不是别人,是大明啊。”

朱祁镇在正统年间对瓦刺的军事胜利,特别是燕然之战,让草原上的人重新回忆起大祖太宗时期的蒙古是怎么样的悲凉。

不管是太祖时期的捕鱼儿之战,还是太宗年间五次征北。都让蒙古人想起来就为之胆寒。

而今燕然之战,又是他们令之胆寒的一战。

比之前以前的陈旧记忆,燕然之战,还没有过去几年,是一场纯骑兵,明军以弱胜强的战斗。

瓦刺军中还有很多当事人。

虽然和硕特部并没有参与这一战。

但是并不妨碍昆图从侧面了解一下明军的战斗力。

虽然明军自称自己只有八千人,昆图并不是太相信这个数目的,但是也知道这个季节明军也派不过来多少人。

但是即便这些人,昆图也是如临大敌,如对大宾。

他对下面说的是气势十足,说给他们死亡,但是真正交战的时候,就不知道,谁给谁死亡了。

而且明军如此处心积虑逼他决战,未必没有必胜的信心。

兵危战急之下,谁也不敢保证完全。

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昆图不去管弟弟怎么想的,说道:“我给你想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投降大明。不要想什么父兄大仇,我们是蒙古人,不是汉人。”

“只要能让族人活下去,什么都行。”

只是昆图看了一下自己弟弟,就知道他大概不愿意。

他微微叹息一声,见甲胄已经穿戴好了,跳动两下,不见松动,伸手将腰刀挂在腰间,对他弟弟说道:“还有一办法,就是向南,有几个通道,可以翻过南边的大山,再往南就是天竺了。”

“至于天竺情况如何,我就不知道,到时候就要看你了。”

“总之,一切顺利,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如果真有那一日,一定要带着族人活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清和特穆尔咬着牙说道:“是。”

在面对藏地各部的时候,和硕特部看上去非常强势,但是接其本质,不过是一群求生之人,为了求生,他们从科尔沁到了西域,从西域到了藏地,而今藏地未必能够待下去,不知道下了一个去处是什么地方了?

昆图一身戎装出现在大昭寺之前,和硕特部的大队人马已经等在这里了。

见昆图出来,一个个高高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长刀。

旁边呜呜的号角之声,吃得更加凄厉起来。

昆图翻身上马,拔出腰刀。

一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随即昆图腰刀向前一指,随即纵马而去,和硕特部共三万左右骑兵,跟随昆图分成数队,浩浩荡荡沿着拉萨河的河谷地,向东北方向而去了。

清和特穆尔远远看着兄长带着大军远去,忽然回首,看着远处皑皑白雪,近处宝相庄严的大昭寺,缓缓的跪在地面之上。五体投地,好像是一个朝圣者一般,行了一礼,最后跪在地面,双目紧闭。心中默念道:“佛祖保佑。”

没有多长时间。

范广就接到消息了。

在号角声之中。

明军骑兵一半明骑,一半蒙古骑兵都一列好阵了。

此刻阳光投射下来,几乎所有人的甲胄都反射着光芒。

作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军队,这种精挑细选,并不仅仅在战斗人员之上,还有武器装备之上。

万余骑兵人人着甲,虽然这甲胄很轻薄,甚至可以说是棉甲的一种变种,外面有锻炼很薄的铁片,是几大块铁片拼凑起来,中间有皮革作为过渡,后面有棉甲与皮革为内衬。

这种盔甲在防御能力上,比不上重甲,但是一般箭矢,或者刀剑劈砍,也是破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轻。

也是水利锻锤大量使用,能将甲胄打得更薄更坚固,这才有这样的甲胄。

这种甲胄单单从外表来看,其实与重甲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重量上轻了二十多斤。

这些甲胄,在整个大明不过装备了数万而已,更多军队都是用老式盔甲。可以说分到整个三边的这种甲胄,都在范广手中了。

至于各类手铳,火箭。更是不少。

范广敢约战,虽然是孤注一掷,但也不是没有信心的。

只是范广更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战场之上,每多一个敌人,就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双拳难敌四脚,这更是至理名言。

范广骑在马上,说道:“这一战,我不用说了,我们走了多远的路,吃了多少的苦,就为了今日。胜则凯旋,败了,这里就是我们埋骨之地。”

无数骑兵都紧紧了手中的刀柄。

这一点,范广一开始就告知了所有人。

如果得胜了,所有藏人都会来舔范广的脚趾头,大军就能以胜利的姿态进驻大昭寺,然后得到藏地的供给。

虽然西藏很是贫瘠,但是供应万余兵马的粮食还是有的。

如果败了,从这里回西宁数千里,一路艰难无比。些许游兵散勇,是不可能回去了。更多的可能是,就此成为藏地上的一个普通奴隶。

而且即便回去又怎么样?

败军是有军法处置了。

特别是按范广这个意图,如果战败范广是决计不会逃走的。

要知道败军溃军是一项罪名。

失陷主将又是另外一项罪名。

所以,胜利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范广用残酷的办法,将他自己,已经麾下的大将都逼上了一条绝路。

只有胜利才能活下去,胜利了才能还乡,胜利了才有一切。

和硕特部是一群到处流浪的可怜人,但是范广将自己逼成了一个亡命求生之徒。

说来可笑。

两方都是不属于藏地的兵马,却要在这一片不属于双方的地盘之上,延续大明与瓦刺的战争,并且顺便决定藏地的归属权。

而所有藏人此刻都作壁上观。不信请看,战场两侧山峰之上,已经有多多少少的不知道僧侣遥遥的眺望战场了。

毕竟他们才是本地人,双方约战一定,地点就明了了。

这些藏地各部真切想知道,谁才是强者,故而早就派人观战。很多法王活佛都在后面等消息了。

要确定未来谁才是藏地的统治者。

就在这个时候,双方分别达到战场了。

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将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十二章 征朝鲜之议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六章 困境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五十章 金山银山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识趣的襄王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