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今天与明天

1927年,中华民国华夏中央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进一步的引发了民众将钱从银行里拿出来投资的热潮。

在这样的投资热潮中,股票一路走高。建设项目之多,规模之大,让世界各国瞠目结舌。

财团通过增发股票,吸纳天量资金,又将这些庞大的资金,一股脑的投入到各种建设项目上。

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也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同样也吸纳了庞大的资金,这些钱则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1928年,中华民国的证券交易指数持续上涨,附属国经济在这一年已经有了无比巨大的发展。

朝鲜、越南、琉球,这是中华民国众多附属国当中,地位较高一些的。这三个王国的基础设施,已建设到了中华民国的差不多的水平。这个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电力、水利等方面,在生活设施上还是与中华民国有一些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太大。

菲律宾共和国、南华共和国这两个国家的基础同样达到了中华民国的标准,在基础设施上很发达,在生活设施上,汉族居住区很发达,和中华民国基本相同。

暹罗王国的发展也不差到哪里去。

日本的工业设施基础同样和好,因为日本是中华民国利益最大的附属国之一,一群小日本任劳任怨,实在难得。但是在生活水平上,日本却远远比不上朝鲜、越南、暹罗。

俄国经过六年的建设。已经恢复了宁静的状态,社会处于平稳阶段。俄国人因为大量从事资源开采。以及一些低级产业的劳动都吃饱了肚子。社会保障也还可以,生活水平也因为中华民国的大量投资而变得越来越好。

那些附属国民众,很多都已经开上了汽车,成为了中华民国这一阶段的汽车消费主力。

反正能吃饱肚子,过得马马虎虎的,工人们也就不会闹事。俄国人重新接受了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又再次成俄国人的小爸爸。

中华民国在那些附属国大量投资的主要是工业基础设施,道路又是最重要的。因为道路是战争开始之后,能否动用那些附属国力量的关键所在。有道路,战争期间附属国的矿产资源就能够运到中华民国。

大量的投资使附属国民众收入上涨,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大量的生产,大量的消费,也使这些附属国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尽管还没有中华民国那么高,但是却也算不错了。他们在工业产品上能享受到比较低廉的价格,因为很多就是用他们的低廉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但是在农业产品,以及消耗性的产品的物价上却显得很比较高。

汽车又不能吃,便宜点给他们没问题。至于吃肉的问题。中华民国的老百姓现在吃肉是生活需要,而像日本这样有前科的国家,中华民国则认为其吃肉是浪费,因此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就被限制在一定水平内。

消耗性的产品,是浪费资源的。汽车等产品。并非是消耗性的,因此可以让附属国的民众大量消费。

中华民国为了增加附属国的汽车消费。还借钱给他们消费汽车。这些钱日后自然是要还的,还会利滚利。

汽车消费的增加,大大的将中华民国过剩的汽车产能消化掉。这些附属国的状况,也就像是日后的美国对待日韩一样,表面上看,高楼大厦、汽车、电子产品很丰富,穿得也挺光鲜,但实际的吃喝方面却比较贫瘠一些,对于资源的利用是节约型的。

中华民国的那些附属国就是这样,也就是俄国因为自身资源丰富,没有走彻底的节约型路线,中华民国则是消耗型,为了追求效果、性能,消耗资源根本不在意,反正那些资源是从其他国家那里进口来的。不消耗掉怎么拉动世界经济啊!

那些附属国的经济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那么巨大的变化,也使很多国家很是渴望加入第三世界联盟。

第三世界联盟各成员国的统治者对于这种类似于把国家租给中华民国的统治方式也很满意,因为他们享受到了利益。他们自己富裕起来了,他们可以成天花天酒地,日子过得比中华民国的统治者好得多了。

中华民国的统治者也就是民族资本集团,财团则是属于其中一部分,也是其中的权威。中国的民族资本商人虽然手上很多钱,但并没有穷奢极欲的过日子,还是比较节约人力,日子过得确实好,但是却没有穷奢极欲的过日子的。

那些附属国统治者已没什么理想,就是享受生活了,穷奢极欲的很多。而且很多国家的统治者阶级,构成了一个与中华民国密切相关的利益网络,高产阶级绝对不少,但是中产阶级却是全面塌陷。在很多附属国,大部分人群都是低产,中产塌陷,高产又一堆,显得很畸形。

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全面发展,让世界为之侧目,中华民国成功的带动了附属国的经济,这却是此时欧美财团所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的高级产业不够先进,高级产业的制高点已被中华民国占据了大部分,使他们的相关产业很难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产业可以分包给国联的成员国发展。

国联也因为第三世界联盟的出现而变味了,此时也已彻底的沦为了一个军事联盟。

世界上基本上形成了国联与第三联盟的阵营对峙状态,即有军备竞赛,经济上却又纠缠不清,关系上很是复杂,但一定程度上又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各种妥协的结果。

美国经济这两年也发展迅猛。但是其人口和国际市场被中华民国占据,导致美国的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中华民国。美国经济这一年堪堪突破了2000亿美元,而中华民国的经济两年前突破7500亿炎黄币,两年京畿总量已达到了恐怖的10800亿。

万亿大关,按照这样每年20%上下的增长速度,明年将达到13000亿左右的经济总量。

美国和中华民国都在搞泡沫经济,双方的经济都有一定的水份,但是美国的水份就更大一些,因为美国的工业技术比中华民国低级。建设起来的东西更低级,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更低级。

就以汽车来说,同样是卖500元的汽车,中华民国的汽车已被美国领先一代。而双方的货币汇率,美国财团为了使泡沫吹得更大,以追赶中华民国的建设速度,同时加强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发钞票的速度比中华民国还要快,虽然总量不如中华民国增发的钞票,但是比例却是更的,因此双方的汇率为1:1.3,1元炎黄币可以换1.3美元。

制约美国无法追赶中华民国的,主要是人口还有工业技术。中华民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实在太快了。快到欧美国家应接不暇的程度。美国虽然通过技术窃取的方式,已经从中华民国那里偷取到了很多先进技术,但是中华民国的储备技术太多了。

很多时候美国刚推出一款中华民国同样技术等级的产品,中华民国用不了多久,就推出更高级的产品了。然后将原先的产品降低价格销售,而中华民国推出的更高级的商品则又继续大赚特赚。攫取高额暴利,让美国商品在国际上根本赚不到什么利润,最多是赚个辛苦钱。美国又有少人?中华民国可以让日本等附属国去赚那个辛苦钱,美国却不行。要打价格战,美国被甩出好几条街,因为中华民国已形成了将落后产业分包给附属国的制度。

美国还有很多劳动力从事军事服役,使劳动力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就算是增长快,现在增长的也只是婴儿,要具备劳动能力还得等个十几年,美国真心等不起了。

这种僵局让美国政府和欧美财团感觉到十分的无力,放松军事建设,又怕中华民国突然爆发一下,把他们全清算了。可建设军事,经济发展上又不给力了,与中华民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就连那些投靠中国的附属国的经济发展都十分的快速,而欧美财团却还在搞武力殖民,也就只能让殖民地的劳动力挖挖矿,然后出口到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换钱。

这一年军方也在备战,首先开始制造各种战略装备的生产线设备,以将研发出来的技术应用起来。但是也仅是先储备生产线设备,还未真正的进入生产环节。在运输条件上,则建设高速公路,同时大量建造船舶。

远洋商船在战争中是很有用的,要跨州作战,必须有海运。此时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吨位已经突破了四千万吨。中华民国的经济模式,是从附属国进口低级产品,然后出口高级产品。同时中华民国与附属国又向世界各国出口各种产品,高级的到低级的都有。然后又从世界各国那里进口原材料。中华民国又大规模的在那些附属国进行投资。

这样的经济模式,拉动了海洋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大部分的海洋利益为中华民国所攫取。

为了应对战争时期的运输需要,财团的船舶制造公司上市后疯狂增发股票吸纳民资,然后将吸纳来的钱,疯狂投入到船只建造上,根本就不考虑什么市场需求了。而是在为战争而考虑了。

战争期间,必然会有不少船只被击沉。提前制造,不仅能做好准备,同样还能拉动当前经济,至于问题爆发出来的时候,那时候就是经济萧条时期了。

飞机制造业也进入了生产的高潮阶段,大量的机场成为这最后繁荣时期的建设目标,是拉动经济的又一良好建设产业。因为油费有政府补贴,因此航空运营成本降低了,只是被分摊到每一个纳税人头上罢了,但却造就了航空业的繁荣。

大型客机这一年成功的被制造了出来,大型客机制造难度主要在于要采用正确的合金技术。

在这一方面江渝并没有什么先知先觉的优势,但是可以实验啊!中华民国不缺钱,各种各样的合金都可以实验。

材料技术方面,财团建设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中心,对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反复的实验研究,每年要烧掉不少钱,但对于中华民国当前过于旺盛的生产力来说,正好可以消耗掉那些闲置劳动力。

材料技术方面江渝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尽管后世欧美所封锁的材料制造技术不知道,但一般的材料技术却是知道的。而那些一般的材料的制取、加工方式在这个时代算是很高级的东西了。

如今中华民国的很多商品,欧美没办法制造,首先就是材料技术上的差距,同时也是精密制造业上的差距。

这个时代的精密制造业并不是很高级,经过这么多年的追赶和发展,中国精密制造业不论是技术上还是规模上,都已经超过了德国。

经过长期的实验,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使中国民国的科研速度再次暴涨,成功的研究出了大型客机的合金制造技术。为了研究该技术,烧掉了不少钱。而这种技术,在后世也只有北约国家与苏联掌控。

苏联获取大型客机制造技术是靠窃取,他们向波音公司下了一个五百架客机的订单,然后以监督质量的名义参观了生产车间,然后用特制的鞋子吸附地面金属碎屑,然后拿回去研究,这才成功制造出了大型客机。

中华民国在材料技术上的研究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回报是丰厚的。大型客机的出现,意味着巨额暴利。

同样也意味着中华民国具备了制造超大型军事飞机的能力,不过一般来说,军用飞机除了运输机以外,没必要造得像客机那么大。但是运输机用途很大,军方已经研究出了先进的大型运输机。

客机生产线,随时可以转为生产军用飞机。因此中华民国的航空投资也非常疯狂,为了吸纳更多的民资,财团掌控的舆论渠道大肆的宣传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早投资早发家,航空股票也在证券市场上极为火爆,成为经济泡沫破灭前夕涨幅最凶猛的股票之一。明天很没好,但大部分投资者都将阵亡在今天晚上。

第63章 红色毛熊的战争准备第250章 退耕与移民第112章 六百万日本侨民的巨大财富第250章 退耕与移民第81章 苏军内讧第34章 民族资本商人的成长第22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32章 流感爆发,中医的疗效第110章 假戏真做,进攻朝鲜!第29章 彻底悲剧的日本第58章 欧洲移民时期第90章 破碎的神话(一)第3章 大把的先进军事技术第45章 白种人世界的危机感第117章 投放原子弹第234章 为国家做贡献等于能娶小妾第210章 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第142章 杂交水稻,出口增长第85章 乌克兰独立第11章 ;钢铁产量暴增第211章 洗劫俄国国库第110章 假戏真做,进攻朝鲜!第208章 俄国内战,盯上俄国国库第49章 独立运动第249章 注定是炮渣的日本第268章 清理南洋土着第145章 混乱的日本第54章 煽风点火第77章 屠龙计划第105章 美丽的谎言第57章 资本主义时代的彻底到来第78章 战争气氛第64章 我去,老子成了袁大头?第170章 中国的合成材料第37章 悲剧的欧洲00后第29章 武力威胁第112章 六百万日本侨民的巨大财富第112章 六百万日本侨民的巨大财富第96章 需要一场战争第173章 中国对日《二十一条》第73章 惊人的铁路计划第90章 躁动的俄国人民第173章 中国对日《二十一条》第6章 南洋劝业会第1章 大选前奏,党派改组第244章 公主?老子要睡两个第13章 收买民心(二)第80章 故人的来信第111章 袭击日本港口第106章 疯狂收割第264章 尸山血海第222章 流感爆发前的准备第270章 立于不败之地第165章 加里波利危机第265章 千疮百孔的国家第43章 争夺世界霸权第22章 调停议和第144章 日本‘民族解放运动’第124章 民族资产翻倍第211章 洗劫俄国国库第62章 政策倾斜第38章 外蒙争端第95章 疯狂的金融敛财第27章 军事、收入第34章 民族资本商人的成长第84章 封锁城市第263章 空投物资第43章 整顿联军第171章 对美战争准备第58章 海防舰队成立第55章 资金问题第241章 政治避难第134章 谁是傻瓜?2亿换50%石油储量第15章 国家形象建筑第90章 躁动的俄国人民第13章 收买民心(二)第53章 飞机销售第24章 联合光复会第265章 千疮百孔的国家第149章 英国内阁太愚蠢了第111章 袭击日本港口第18章 持续的欧战第23章 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赔款’第151章 中国‘维和’行动第169章 整顿牛鬼蛇神第187章 中国的澳大利亚第131章 对俄贸易的巨大利润第124章 民族资产翻倍第23章 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赔款’第11章 悍然反了第90章 破碎的神话(一)第38章 外蒙争端第53章 容克财团的到来第210章 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第145章 混乱的日本第62章 内忧外患的红色毛熊第20章 德州大战(二)第18章 四面楚歌第41章 血战塞尔乌苏第182章 巨大的战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