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超级股灾

1928年,中华民国又进行了总统选举,这一年选举,宋教仁终于是退下去了,宋教仁当了十二年的总统。

这一年选举,全国各城市的广场上都挂上了一个巨幅的彩色电视机,这电视卖得很贵,但政府有钱,实际上的成本并不高,只是财团要卖得贵一些,相当于是通过政府来回收钞票,遏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

选举显然是受操纵的,但老百姓并不知道。

这一年内定的总统是黎元洪,他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再次让他当上了总统。与他竞选的是赵海洲,是当初江淮行政总署出来的,江渝的心腹。不过剧本不是让赵海洲上台,而是让黎元洪上台。

这一届总统,是要背黑锅的。

经过一番电视辩论,外加财团暗中操纵,黎元洪以微弱优势当选中华民国第五届大总统。

黎元洪一上台,就收到了一份五百万元的存折。成为灰色收入最高的总统,再次上台的黎元洪,显然已经安分多了,知道江渝所操纵的中华民国不是他所能抗衡的,总统只是表面作秀的。

黎元洪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收入,自然是因为这一届总统也最不好当。他就像是历史上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一样。

不过黎元洪刚上台的一年多时间,经济还是会继续繁荣的。

中华民国按照江渝批准的路线,继续向前迈进。在1929年,中华民国的建设达到了最巅峰。

这一年中华民国实现了钢铁产量突破7亿吨的记录。在繁荣的市场经济下,汽车对于中华民国的老百姓来说已是非常普通的东西了。同时这一年,实现了低收入群体全部入住保障房。

同时电器在两年时间内大量普及,冰箱、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大电器都已进入了普通收入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附属国,因为大量的投资,附属国的民众也大量开上了汽车,不过这些汽车多是节约型汽车。根据市场统计。各附属国及傀儡国,平均有53%的家庭开上了家庭汽车,就连非洲大陆上的埃塞俄比亚都出现了大量的汽车,其中汽车普及最好的是越南、暹罗、朝鲜、日本这几个附属国。因为中华民国的大量消费,大大的带动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各附属国,股票市场甚至比中华民国还要疯狂,而且大量民众购买股票。

在中华民国。1929年初,华夏中央银行再次宣布下调利率,利率下调到了1%的历史最低点。

大量民众因为把钱放在银行里已经不能保值,因此大量的投资再次产生,资金疯狂的涌入股票市场。

华夏中央银行在1929年狂印钞票,炎黄币贬值超40%。而股票收益自然看上去也增长了。

只要钱丢进股票市场就能赚钱,股票日日强势上涨。

到了1929年12月中旬开始,最后的疯狂上演了,股票市场上大量的上市公司股票以日涨幅超10%的涨停板速度不断上涨,其他股票。最烂的也能一天上涨个2、3个百分点。

一连上涨了半个月。

1928年12月29日,星期一。

这是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沈阳、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碎叶六大证券交易所,经过星期天的休市后在29日再次开市。

刚开市时,一切正常。股价继续走高,期货同样看好,债券价格坚挺。

上午10点,股票价格突然开始下挫。股市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抽逃,债券市场上,资金也开始抽逃,期货市场都是大量的预估各种产品价格下跌的对赌。

这样的资金抽逃从8点就开始了,但是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因为民资的资金一时充足,财团开始抽逃资金,全被民资吸纳。

到了10点,民资撑不住了,股票迅速下挫。

股票的下挫,顿时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大量的民资加入了抛售状态当中,各证券交易所内的公共电话亭被挤满了人,股票下挫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递了出去。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是北京时间12月29日10点28分,这里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从镜头上可以看到,整个交易所已经陷入了一片惊恐和混乱之中,中华民国股市在持续坚挺走高了9年后,首次出现大幅度的下挫,一些股票迅速下挫到跌停板,来势极为迅猛。”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武汉证券交易所……今日开盘后,各股票平均下跌7%……”

电视台的新闻直播中,全程记录下了这一天各证券交易所的恐怖股灾的开始。

这一天,江渝来到上海华东大厦,在电视看着证券交易市场的混乱默然无语,只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烟灰缸里已满是烟头,整个会议室里一片烟雾缭绕,同时也死一般的寂静。

“大帅,我们的资金已经大部分抽离。”周子跃小声的对江渝说道,江渝沉默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看着电视,半响后才说道:“按计划进行。”

“是。”

在各银行的贵宾招待室内,那些今天本来要还上贷款,再贷款一笔钱投入股市的民资老板们已经快要疯了。

不通过!不通过!

没有钱!还是没有钱!

一遍一遍的询问,没一次都是相同的答案,以前极为容易通过的贷款,突然之间被掐紧,银行再也不肯贷款给他们哪怕是一分钱。

人人都感觉天旋地转,贷款不上。他们也许将一无所有。

中华民国华夏中央银行同一天宣布,将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个消息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般。

原先一些还比较坚挺的股票,同样也开始下挫,当日收盘,各证券交易市场,几乎所有股票都下挫到了跌停板。

黑暗星期一。

一个让无数人感觉到无比灰暗的一天,当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新闻,各电视台则报道出了一个消息。

“就股市下挫问题,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已召开新华宫会议。商议救市问题。”

接着画面上出现了黎元洪及一群政客们脸色凝重的会议画面,黎元洪在会议上大声说道:“我们要救市,一定要救市。”

这句话,仿佛给与了人们希望。

第二日,证券交易市场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那一个个数字。

跌!依旧是继续跌!

但是却有的人在上演着更疯狂的行为,依旧在往股票时常里砸钱。这些人希望能够抄底。

民资经过一天时间,又形成了一个主力。但是他们将钱砸进去,依旧是浪花都不见一个。

当天再次跌停。

星期三,继续开盘。

还是继续跌,不见涨幅。

星期四,依旧是下跌。

政府迟迟没有救市。已让民众极为不满。到了星期五,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终于巡宣布救市,并将投入一百亿资金进行救市。

这个消息就如一剂强心针,星期五各大证券交易市场一开盘,股票价格开始上涨。政府救市资金到了。中华民国政府开始买入股票。

但是民资不知道的是,中央救市的钱。全部都拿去买财团手里的股票了,财团成功的将所有资金都抽离了。

而股票之所以继续上涨,是那些民资以为抄底的时间到了,继续加大火力,不断的把钱砸入股市,结果才出现了股票继续上涨的情况。

但是当天很多股票只是止住了继续下跌的趋势,最高涨幅不超过5%。

星期六,刚开盘,股票上涨了不到一个小时,继续下挫,恐慌继续蔓延,刚建立起来的薄弱信心,再次被摧毁。

13000点抄底,被套。

12000点抄底,再被套牢。

11000点抄底,还是被套牢。

每一天都有公司破产,因为银行贷不出钱来了,市场一片恐慌,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贷款到期,大量的资产进入清算阶段。

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沪指从15000点巅峰,仅仅一个星期时间,就下挫到了8000点,平均每日下挫9.5%。

几乎所有持有股票的民资老板、普通民众,都加入股票抛售行列。

进入第二个星期,市场上突然又出现了许多好消息,首先黎元洪与华夏中央银行展开对话,商议放宽货币政策。

很多想要抄底的民资,再次将前砸进了股票市场当中。

然而依旧被套牢!

抄底是财团做的,自然不想让那些有钱的民资分上一杯羹,因此这些消息纯粹就是用耍猴的。

然后把那些资金充裕的民资的资金套牢在股市,让他们亏钱。这要解套,起码得十几年时间,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那么久。

财团则是按兵不动。

由于财团货币紧缩,因此每天银行都在‘抄家’,大量的公司破产,市场上大量的货币,也被不断的收回。

市场上的货币不断的减少,再减少。

一些资能抵债的民企老板,就悲剧了。现在谁手上都没钱,银行清算时,原本在繁荣时期能卖个1000万的资产,现在100万可能都卖不到了,于是净身出户、倾家荡产。

每天都有人从证券交易市场大楼上跳下来,一个个摔得血肉模糊。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极端,中华民国立即启动了生活保障救助,以及警察安全保护。

那些人为什么自杀?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借了非法高利贷什么的,可能遭到暴力清算。

破产之后,可以不用还钱。因此那些只欠了银行钱的民资老板,就算是破产了。也只是买瓶廉价白酒醉上一场,醒了之去申请国家的破产生活保障。国家总是不会让他们饿死的。

而这场股灾的后果还在持续的产生连锁反应。

大量的老板破产了,无比巨大的财富一夜之间好似人间蒸发了,导致消费市场立即冷清了下来。

工厂破产,普通工人失业,大量的工人失业,消费市场持续萧条,造成更多的民众失业。

大量的粮食、牲畜都卖不出去了,大量的商品也没办法消费了。

大量没有投资股票的实业家。也一家接一家的破产。贷款进行农改的农场主,也一个接一个的破产。

就连政府,都开始裁减公务人员了。

而其他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12月29日当天,股市同样发生了恐怖股溃,大量的财富短短几天时间就蒸发得所剩无几了。而这些附属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就不是那么完善。

不过为了不闹出乱子,中华民国还是把大量消费不掉的粮食运到了各国。让他们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加强社会治安,增加维稳支出。

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集体闹股灾,迅速的向世界波及。

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了,中华民国将这些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开始向欧美各国进行倾销。

欧美各国还未反应过来,中华民国便已用非常庞大的海洋运输能力,将大量的产品出口到了欧美国家,显然早有预谋。

欧美开采出来的矿产没人要了,中华民国不要那么矿产了。加上大量产品的倾销,导致世界经济同样发生了连锁的萧条反应。

欧美各国纷纷指责中华民国向他们倾销商品。中华民国则表示这是正常的商品出口。

美国财团此时十分无奈,中华民国突然把经济搞萧条了,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收到,显然中国财团正在对资产进行收割了。

而美国远未完成资产收割。

这让美国财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一旦美国财团未完成收割,而又进入战争状态,那么就算是欧美打赢了战争,财团利益也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于是美国财团,也勉强上阵开始收割了。要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因为美国尽管也在搞泡沫经济,并且疯狂建设,但是民生并没有发展得像中华民国那么好。基础设施规模已被中华民国全面超越,工业规模更是没有达到建设预期。

现在美国也只能硬着头皮收割资产了,美国美联储也开始搞货币紧缩政策,美国经济借着中华民国的经济萧条的东风,股市也顺水推走的开始猛烈下挫。而美国政府在宣传中,则将美国经济萧条归结于中国向美国大量的倾销商品,转移了内部矛盾。

中华民国这边,经济突然萧条了,政府自然也要做一个解释。于是,各大电视台、报纸,都将此次经济萧条归结于恶性竞争与无节制的生产,导致了恶性资产的大量产生。

同时也将经济萧条原因归结于欧美的金融攻击,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欧美财团确实在中国股市进行敛财,但是经济萧条一来,还好是抽逃得快,但抽逃过程中割肉割得那叫一个欲仙欲死,连本钱都赔进去了一些。

中华民国的破产浪潮依旧在持续,甚至是很多银行都破产了,不过中华民国有保障制度,民众可以从中央银行把钱拿回去。但是银行本身是有股东的,同时掌控着很多资产,一家银行倒闭了,相当于几千、几万家企业的一部分股份被中央银行清算后,成为了华夏中央银行、华东银行等财团独资银行的资产。实际上那些上市银行,也只是财团的一个分公司,一个随时可以丢掉的壳。

经济持续萧条,进入1930年,中华民国当年中破产的企业高达23万家,大量的工厂倒闭,企业破产。而银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企业贷款不到钱,民众也拿不到到款了,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钱每天都在减少。

此时的中华民国从通货膨胀变成了通货紧缩,炎黄币大幅度的升值,而很多还在死撑的民资,越晚还贷款,其资产就越不值钱,因为到时候市场上都没钱了,银行清算其债务的时候,原本货币价值下的资产值个1000万,现在可以卖个200万,明年可能连100万都不值了。

如今不仅是民资老板手上没钱,连民众手里都没什么钱,哪里能拿得出钱来购买那些银行清算的资产。

最后资不抵债,一毛钱都拿不到了。

就算是那些之前财政良好的企业,此时就算是还有一笔贷款没还,而手里又没那么多的钱,资产能抵过债务的话,其资产也要被收走一大部分。

真是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江渝的财团,在将几乎整个国家的大部分资产收入囊中,财富前所未有的集中了。

⊙ тт kǎn⊙ ¢O

1930年,中华民国国民失业率一路高涨到了35%,大量的民众失业。不过因为中华民国的保障制度完善,因此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加上很多民众都有存款,因此也能撑过这一困难时期,像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那样快要饿死人的现象显然不可能发生。

但是民众对于总统黎元洪的不作为极为不满,他们强烈要求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着手恢复经济,让他们能有工作。

总统黎元洪则在电视讲话中宣称:“中华民国当前的经济非常健康,不存在任何问题。”

这更加引起了民众的不满,老百姓没有工作了,这还算健康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如今中华民国的经济确实是健康的。

有繁荣必然有萧条,经济不可能永远的繁荣,也不可能永远的萧条,但是必然要有一个萧条期,就像是人生不断的起伏一样。

萧条过后,将是灿烂的阳光。

不过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他们经历过清末的经济落后时期,对当前这样的经济萧条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毕竟政府保障了他们的基础生活,再差能比清末及民国初年那段时期更差吗?

就算是民国成立之初,那时候为了建设工业,粮食还不够吃。

第202章 大怪兽——军阀寡头财团第84章 中立态度第244章 公主?老子要睡两个第203章 不断提高的国民产值第203章 不断提高的国民产值第88章 占领西伯利亚第36章 袁树珊第198章 感动无比的威廉二世第110章 假戏真做,进攻朝鲜!第90章 躁动的俄国人民第82章 走向统一的癸丑年第102章 疯狂发展速度第163章 印尼华人起义第90章 躁动的俄国人民第254章 猪流感来袭,威廉的来信第101章 北水南调工程第184章 吃瘪的美国第9章 保路运动第257章 开启繁荣时代第189章 吃了个狗胆的泰国第77章 屠龙计划第65章 两大集团之共识第37章 出兵外蒙第88章 武库与底气第241章 政治避难第18章 四面楚歌第29章 武力威胁第100章 鏖战山东第22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65章 加里波利危机第240章 坑钱的外来人口移民政策第124章 民族资产翻倍第30章 疯狂借贷(一)第116章 攻占欧洲大陆第151章 中国‘维和’行动第253章 俄国的恶劣气候第91章 技术竞赛第26章 华澳第8章 资本的劣根第213章 退伍军人移民政策第132章 敲英国佬竹杠第88章 武库与底气第15章 华东商会第85章 乌克兰独立第66章 巨大影响力第261章 元气大伤的俄国第30章 疯狂借贷(一)第128章 令人傻眼的缴获第37章 悲剧的欧洲00后第116章 攻占欧洲大陆第228章 洗劫俄国人口第258章 大海军计划第270章 立于不败之地第102章 疯狂发展速度第19章 叛逃印度第116章 攻占欧洲大陆第11章 ;钢铁产量暴增第17章 飞机与战车第80章 腊月攻势,战争打响第162章 糜烂的印尼局势第126章 对欧出口第14章 农业改革第242章 全面建设的中国第124章 民族资产翻倍第51章 返回淮安第19章 德州大战(一)第204章 疯狂围剿(一)第90章 破碎的神话(一)第64章 震撼的博览会第27章 点燃非洲战火第229章 恐吓红色毛熊第205章 疯狂围剿(二)第51章 壬子中俄战争落幕第152章 留美学生回国第35章 农场主阶级第265章 千疮百孔的国家第99章 日英联军登陆山东第257章 开启繁荣时代第117章 袁世凯又要被坑了第121章 在背后捅了日本一刀第244章 公主?老子要睡两个第45章 白种人世界的危机感第66章 巨大影响力第71章 孙大炮完败第5章 华东集团第20章 青藏高原的利益第20章 青藏高原的利益第8章 资本的劣根第9章 保路运动第8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袭第100章 军备竞赛第11章 悍然反了第206章 图穷匕见,哀嚎遍野第229章 恐吓红色毛熊第203章 不断提高的国民产值第194章 高富帅江渝与矮穷挫拉玛六世第88章 占领西伯利亚第21章 滚鞍落马第58章 欧洲移民时期第102章 对日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