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宪法起草

当宪法的最初草稿出台后拿给他看,还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他所深恶痛绝的东西,一点不少都在。

袁世凯想,看来这宪法起草也是很麻烦的事,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这也就是说《临时约法》还不能马上寿终正寝,这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怎么说呢?简直是有《临时约法》没他,有他没《临时约法》。也就是说,袁世凯是一天也不想这《临时约法》在他眼前晃了。

不知是他的哪个心腹,给他出了个主意。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临时约法》不是看着不顺眼吗?修改不就是了吗?

袁世凯一听,觉得这实在是个好主意,于是,给众议院提出一个增修《约法》草案。

给出的理由是:“国事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

“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 ,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之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苟此种种之困难,其痛苦若仅及于本大总统之一人一身,又何难以补苜弥缝之术,相与确周旋;

“无如我国民喁喁望治之殷,且各挾其命财产之重,以求保障藐躬。本大总统一人一身之受束缚于《约法》,直不啻胥吾四万万同胞之身命财产之重,同受束缚于《约法》!

“本大总统无状,尸位以至今日,万万不敢再博维持《约法》之虚名,致我国民之哀哀无告者且身受施行《约法》之实祸。”

与此同时,他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立法的公布权。于是,他又向议会明确提出,宪法的公布权属于总统。议会对于宪法,只有起草权与议定权,没有公布权。

他的根据是《临时约法》,看来这《临时约法》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有对他有用的时候。

刚刚使用过的《大总统选举法》,不是宪法会议公布的吗?不是也生效了吗?这又作何解释呢?

如果说,《大总统选举法》不是总统公布,是无效的。那根据这个《大总统选举法》选举出的大总统是不是也无效呢?这不是要惹出一系列的麻烦吗?

袁世凯给出的理由是:宪法会议自行公布《大总统选举法》,“显与《临时约法》暨《国会组织法》规定不符。然以目前大局情形而论,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友帮承认问题,又率以正式总统之选举能否举行为断。是以接准来咨,未便过以《临时约法》和《国会组织法》相绳。”

意思是说,虽然宪法会议自行公布《大总统选举法》是和《临时约法》和《国会组织法》相违背,但当时情况特殊,事情紧急,也就不能太过求全责备了。

已经公布了,没有必要再追究。袁世凯心里的话可能没说出口,反正是把他选上了,怎么都好说,要是选出来的是别人,那这个法律就可能无效了。说不定,袁世凯本来在这里边还藏着玄机,还留有一手。

接下来,袁世凯严肃指出;“若长此缄默不言,不惟使民国议会蒙破坏《约法》之嫌,抑恐令全国国民启弁髦《约法》之渐。……宪法会议以此项宣布权,乃竟贸然行使,其藐视本大总统之职权,关系犹小,其故违民国根本之《约法》,影响实巨。”

什么意思,错一次姑且可以原谅,但不能一错再错。藐视总统权力,或许不是大事,但违反《约法》,可是动摇国本,是决对不可以的。

在这里,能够看到,当《约法》的条歀,对他自己有利时,袁世凯维护《约法》是怎样的一丝不苟、不遗余力!

如果有人问他,你还知道有《约法》呀?你还知道《约法》是国之根本呀?杀张振武你怎么没想起约法?搞善后大借款时,你想到过约法吗?你派那么多便衣军警,进入国会选举会场捣乱,想到过《约法》吗?当罗列《约法》的那么多罪状时,怎么没想到动摇国本呢?

如果真的有人这样的问袁世凯,真不知道他会怎样回答。

对于袁世凯提出的修改《约法》的提案,国会认为,宪法正在修订,实没有必要对一个临时约法再做修改。

袁世凯提出的增修意见,国会也未做理会。

对他提出的发布权一事,国会则表示,宪法还在起草之中,还不到谈发布权的时候。

袁世凯得知后,恼羞成怒。告知国会,已派遣施愚、顾鳌、饶孟任、黎渊、方枢、程树德、孔照淼、余綮昌八人为委员,代其陈诉对宪法的意见。

并送致宪法会议的咨文如下:

“为咨行事:查《国会组织法》载:民国宪法案由民国议会起草及议定。迭经民国议会组织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暨特开宪法会议。本大总统深维我中华民国开创之苦,建设之难,对于关系国家根本之宪法案,甚望可以早日告成,以期共和政治之发达。

“惟查《临时约法》载明大总统有增修约法之权。诚以宪法成立,执行之责在大总统,宪法未制定以前,约法效力,原与宪法相等,其所以予大总统此项特权者,盖非是则国权运用易涉偏倚;且国家之治乱兴亡,每与根本大法为消长。

“大总统既为代表政.府总揽政务之国.家.元.首,于关系国家治乱兴亡之大法,若不能有一定之意思表示,使议法者得所折衷,则由国家根本大法所发生之危险,势必酝酿于无形,甚或补救之无术,是岂国家制定根本大法之本意哉?

“本大总统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一年有余,行政甘苦,知之较悉,国民疾苦,察之较真。现在既居大总统之职,将来即负执行民国议会所拟宪法之责,苟见有执行困难,及影响于国家治乱兴亡之处,势未敢自已于言。况共和成立,本大总统幸得周旋于其间,今既承国民推举,负此重任,而对于民国根本组织之宪法大典,设有所知而不言,或言之而不尽,殊背忠于民国之素志。

“兹本大总统谨以至诚对于民国宪法有所陈述,特饬国务院派遣委员施愚、顾鳌、饶孟任、黎渊、方枢、程树德、孔昭焱、余棨昌前往,代表本大总统之意见;嗣后贵会开议时,或开宪法起草委员会,或开宪法审 议会,均希先期知照国务院,以便该委员等随时出席陈述。相应咨明贵会,请烦查照可也。”

宪法起草委员会中的有识之士,眼见袁世凯如此粗暴的干涉和漠视立法。针锋相对的由国民党和进步党诸人联合起来,由原国民党人张耀曾、谷钟秀、汤漪、钟才宏、杨永泰及原进步党人丁世峄、蓝公武、刘崇佑、李国珍、汪彭年等人,发起和组织成立民宪党。

该党宗旨是“保障共和,拥护宪政”。主张“励行立宪政治,反对立党图私”,声明:“对于国家负忠诚之义务,对撼摇吾民主国体者,必竭全力以维持之,保护之”。

表示独立制宪的决心,共同对抗拥袁的进步党、公民党。由于它由国民、进步两党部分议员共同发起,体现了这是个轻党见、重政见的政党。

次日,还没等宪法会议答复,袁世凯派出的八个人已经来到了宪法会议的会场。

宪法会议认为,该会议性质与二会不同,大总统对于会议,没有提案权,也就没有理由派出人员出席和做出说明。宪法起草委员会同时认为,政.府人员出席宪法起草会议,无法律根据。且宪法起草规则规定,出二会议员外,其它机关人员,既不能出席会议,也不能旁听,更谈不上发表意见了。对于袁世凯的作法,给予了严词拒绝。对于袁世凯的咨文,也未做理会。

不甘心失败的袁世凯,拿出了他惯用的招数,发动下边的各路诸侯,对宪法会议群起进行攻击。

他在给下属的文武官员通电中宣称:“制定宪法,关系民国存亡,应如何审议精详,力求完全;乃国民党人破坏者多,始则记名政党,为虎作伥,危害国家,颠覆政.府,事实俱在,无可讳言。此次宪法起草委员会,该党议员居其多数,闻所拟宪法草案,妨害国家者甚多。……

“本大总统忝受付托之重,坚持保国救民之宗旨,确见及此等违背共和政体之宪法,影响于国家治乱兴亡者极大,何敢默而不言?《临时约法》,大总统有提议修改约法之权;

“又美国议定宪法时,华盛顿充独立殖民地代表第二联合会议议长,虽寡所提议,而国民卅万人出众议院一人之规定,实华盛顿所主张;法国制定宪法时,麦克马洪被选为正式大总统,命外务大臣布罗列向国民会议提出宪法草案,即为法国现行之原案。此法、美二国第一任大总统与闻宪法之事,具有先例可援用,特派员前赴国会陈述意见,以尽我保国救民之微忱。草案内谬点甚多,一面已约集中外法家,公共讨论,仍当随时续告。

“各该文武长官,同为国民一分子,且各负保卫治安之责,对于国家根本大法,利害与共,亦未便知而不言,务望逐条研究讨论,于电到五日内迅速条陈电复,以凭采择。”

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16章 柳暗花明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609章 考据癖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472章 永远活着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152章 古今中外独家创始的选举法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7章 奇遇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326章 十四点和平原则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67章 迫不及待第95章 打破僵局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491章 求博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507章 胡适与《新青年》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273章 坚守共和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8章 约定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457章 谋求教育独立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162章 国耻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1章 袁项城出生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72章 六字箴言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10章 会考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67章 迫不及待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208章 四川前线停战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157章 禁赌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491章 求博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13章 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