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渐行渐远

尽管在思想和做法上有诸多的不同意见,但在大局上,特别是在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最初两年里,蔡元培在总体上,对内而言,在国民党内部争斗中是站在蒋介石集团一边的,对外则是的全力支持“清党”的。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操纵下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作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代表,明确表明立场,反对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

6月19日至21日,他又与胡汉民、吴稚晖、张静江等,追随蒋介石参加与西北军阀冯玉祥商讨联合清共的徐州会议,并在这年9月,促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的“宁汉合流”。

当时在南京,有蒋介石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在武汉,有汪精卫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另外上海和各地都有一些军阀把持的地方政权,但是主要以南京和武汉,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主。

为了实现“合作清党”、“统一党务”,通过一系列酝酿和接触,冯玉祥从中牵线,与各方反复电商,于7月20日提出解决宁、汉合作的具体办法。汪精卫等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同意“迁都南京”。

蒋介石、李宗仁、胡汉民等欢迎武汉重要分子到南京“柄政”,赞成各方“共同北伐”。8月上旬,宁、汉双方基本上达成了妥协。

在此期间,由于南京的蒋介石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处境渐显不利,加之蒋系的国民革命军在徐州战场遭遇失败等原因,蒋介石不得不宣布下野。

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这是他的第一次下野。

蒋介石的下台促使南京和武汉方面迅速靠拢,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

这一期间,蔡元培继续积极地支持蒋介石。蒋介石宣布下野后,蔡元培与胡汉民、吴稚晖等人即联合通电,声明与蒋介石同进退,同时辞职。

在随后的宁汉谈判中,蔡元培与蒋介石的政敌——汪精卫针锋相对,他联合张静江、李宗仁、吴稚晖、李石曾等,以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名义弹劾汪精卫,指斥汪精卫口是心非、阻碍清共。

蒋介石的下野当然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他并未失去江浙财团和国民党黄埔系军官的支持。

1927年12月10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通过恢复蒋介石国民革命军部司令的职务。身为国民党元老的蔡元培即发表拥蒋宣言,他在南京向新闻界说,蒋介石“功在党国,此次再任艰巨,自极赞同。余意蒋先生复职后,必能将所有军队凡立于铲除共.党、打倒军阀之旗帜者,结合为一”。

随后,蔡元培又与国民党军政首领们一道去南京车站迎接蒋介石复职,并在欢迎会上发表讲话称,蒋介石“与本党历史甚深”,蒋的复职,“不独北伐可以进展,而一切困难问题,亦可解决。”

那时的蔡元培,对蒋介石还是寄以厚望的。认为无论如何,只有支持蒋这样年富力强的领导者才能完成北伐大业、进而完成统一中国的革命事业。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蒋介石的种种卑劣行径逐渐浮出水面,蔡元培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看来,他对蒋的认识,总是要有个过程的。

如果说,空前惨烈的清党大捕杀,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蔡元培对蒋介石的支持,但毕竟埋下了诸多芥蒂。而让蔡元培这样的自由知识分子,更为不满的是蒋介石日益显露出的独裁倾向。渐渐地,蔡元培不再毫无保留地支持蒋介石了。

1928年9月,蔡元培以在国民党《三民半月刊》第1卷第4期发表《三民主义的中和性》一文,告诫国民党当局在反.共的同时要谨防出现法西斯主义,明确提出“若口唱三民主义,而精神上不是法西斯,便是波尔雪维克(即布尔什维克),那就是孙先生的罪人了”。

1928年10月8日,国民党的中常会再次推蔡元培为国民政府委员并兼任监察院院长。蔡元培感到,这个任命实际上是出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需要,他不愿去趟这个浑水。

在10月13日在写给吴稚晖的私函中,蔡元培写道:“此次国府委员名单及院长与主席人选,完全由先生及张、李两先生提出,诸先生不避嫌之勇气,固为可佩,然未免太露骨,如留弟一人,立于半超然之地位,仍亦不为无益。”

他建议让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且同样老资历的张静江来干这个职务,私下里他却对胡适说:“这时候哪有监察的事可做?”

从这个时候开始,蔡元培这个在国民党内有影响的人物,在党内纷争中,不再坚定地站在中国政坛日益崛起的蒋介石一边,而是采取了他常说的“超然”态度,有时甚至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

1929年,蒋介石的亲信、湖南省主席鲁涤平被国民党中的桂系免职,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发生矛盾。蔡元培作为“湘案”的查办员,反对蒋介石用武力对付桂系。调解过程中,蒋介石扣押了由蔡元培等国民党四元老邀请来南京的李济深。蔡元培知道后深为惊怒,对蒋介石越发反感。

1931年2月,国民党早期领导人、时任立法院长的胡汉民,因拒绝支持蒋介石的有关举措,被蒋介石扣押软禁,引发国民党内反蒋各派联合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形成严重的宁粤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蔡元培作为南京方面的代表,与张静江、吴稚晖等赴广东居中调解。

在宁粤双方的谈判会议上,蔡元培先后担任会议主席。

时任会议秘书的程沧波回忆说:“蔡先生当时做主席,尽管李文范在那里跳,伍朝枢冷嘲热讽地骂,他坐在席上丝毫不动。……宁粤相争,尽管闹得满天星斗,但蔡先生处之泰然。这一段期间,我跟蔡先生接触很多,不但白天有接触,晚上也常到他那里。他很少谈和谈的事,也不谈现实的问题,他很超然,眼光看得很远,仍然是谈教育、谈思想、谈文化。”

在私下,蔡元培这时与国民党内反蒋的邓演达、陈铭枢来往,参与策划倒蒋活动。他们商定,看准时机在军事上占领闽粤一带,然后由蔡元培领衔发表对时局的宣言,呼吁和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陈枢铭后来回忆:“其时,我认为蔡元培有政治威望,择生(即邓演达)有群众基础,我有军事力量,我们三人合作计划实现,定可另开一新局面。”

恰在随后,发生了震惊国人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为避免国内的政治分裂,使外敌有隙可乘,蔡元培与陈枢铭遂放弃倒蒋的计划。

这时蔡元培的身份仍是受蒋介石指派的南京方面谈判代表。但在谈判中,蔡元培没有替蒋介石说话,他抵广东后不久,即接受广东方面提出的和解条件:任命陈铭枢为京沪卫戍司令,调他的十九路军驻扎京沪一带。接受把蒋介石下野做为双方和解的先决条件。

闻知蔡元培轻易接受粤方条件、以自己下野促成双方和解,蒋介石十分生气,第二天即致电斥责。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策略。一方面下令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出东北,将中国大片疆域拱手让与日本人。另一方面加紧对共产党的围剿,全然不顾国内一片抗击日寇的呼声。这时候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高层也给蒋介石更大的压力,他们逼迫蒋介石交出权力。为了给国民党内外一个交代,蒋介石只好第二次下野。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从1931年12月15日开始,到1932年1月28日结束,历时只有一个多月。由于蒋介石共进退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也宣布辞职,于是南京国民政府人财两空,政府混乱。这样一来,国民党内又响起起用蒋介石的呼声,于是蒋介石顺理成章地第二次复出。

对蒋介石的这一次复出,蔡元培非但没有表达欢迎之意,反而在汪精卫邀请他加入蒋汪联合政府的时候予以回绝。

他说:“救国必须分工,自献宜稽效率。运筹帷幄之内,折冲尊俎之间,实非墟如弟者,所能助力。若强作解事,相与周旋,隔靴搔痒,徒乱人意;不如择性所近,尽力所及,竭一得之愚,求几分之效,比于不贤识小,借告无罪云尔。”

至于蒋介石对蔡元培,其实从没有好感,只不过是利用蔡的名声和人脉。这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可看出,“惟其在教育上与本党主义之功罪而言,以吾所见者,但有罪过而已,尤其是教育受其乡愿式之影响为更恶劣也。”

从蒋氏这一日记中不难看出,蒋对蔡其人,乃至对蔡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何态度。

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41章 东南互保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52章 段芝贵贿买高位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511章 完婚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11章 完婚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204章 劝退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153章 白朗起义第96章 风云突变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6章 柳暗花明第60章 山雨欲来第247章 外逃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326章 十四点和平原则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480章 改名字第13章 志得意满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45章 积重难返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章 科举之路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5章 反击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310章 战与和第182章 开张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268章 张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