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离开

澄衷学堂一年半的求学生活,给了胡适如此丰厚的人生奖赏,让胡适萦念于心,不尽感激。成名之后,他曾两次撰文,亲切回顾在澄衷的学习生活,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先后三次回母校视察、演讲,其温厚谦和的形象、睿智深邃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澄衷师生的心中。

1936年4月,胡适在《敬贺母校卅五周年纪念》中感慨:“我离开澄衷整整30年了。但我现在回忆那一年半的光阴,我还觉得那是我幼年最得益的时期。”

但是,胡适在澄衷学堂同样没拿到毕业证书,因为没等到毕业,他便愤然离开了。

不是学得好好的吗?怎么回事?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胡适转入澄衷学堂与白振民有关,离开澄衷学堂也与白振民有关。

白振民,名作霖,江苏南通人,上海南洋公学首批师范生。先后在澄衷学堂任副教长、总教长、校长。前边提到过,白振民与胡适的二哥胡绍之是同学,可以说胡适就因为这一层关系,才很容易就进入了澄衷学堂。

如前文所说,胡适热衷于社团活动,喜欢学生活动。他在澄衷学堂发起组织或参与的学生自治团体有集益会、学艺会、理化研究会、算术研究会等近10个。当然,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的是阅书社、自治会等。作为总教长或校长,白振民对社团活动、学生自治等,是相对认同和重视的。

“阅书社章成立后,已蒙白振民先生赞成,允以故算学三斋地假为社所,并允以本校藏书相助。本社得此助力,大约不十日当可成立矣。”

“向白振民处取得江苏学会简章一纸,见其完备善美处,直非安徽学会会章所可比拟。”

“澄衷的好处在于管理的严肃,考试的认真。还有一桩好处,就是学校办事人真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功课和品行。白振民先生自己虽不教书,却认得个个学生,时时叫学生去问话。”

从胡适当时的日记和日后的回忆可知,胡适对白振民的印象大体是良好。而从胡适在学校的境况可知,白振民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对胡适也是很看重,很支持的。

但是,白振民管理学生十分严格,也由此把自尊心调得极强,容不得学生有所过失,更不能容忍学生对他有所不敬,以至于时而将小问题演成大矛盾。而胡适呢,在“澄衷”的一年半期间,思想受到了当时社会思潮的强烈震与冲击。在追随新潮的波浪里,胡适的独立意识与人格尊严也得到了张扬。具体表现是,他当班长,坚持己见,行使独立权利,时时要与校方冲突抗争。

毫无疑问,这便为二人的关系留下了隐患。

胡适离开澄衷学堂的“导.火.索”是“罢操风波”。关于“罢操风波”的前因后果,胡适的澄衷学堂日记有详细记录。

5月16日那天天气很热,学校的夏操服也未备好,同学们要求不做夏操,胡适便代大家向学监林仲希反映,林说可穿旧的夏操服。胡适去看,发现旧操服少十来件,认为夏操做不起来了,就与同学到教室里温习功课。

忽然林仲希与白振民驾临,诘责众人不做操,胡适即以天热为由回答。不料白振民“怒甚”,说胡适是“集众要挟”。当日东一斋也未出操,大概白振民认为是受西一斋影响,胡适那时的学名叫胡洪骍,白振民因此道:“东一不操,西一担其责;西一不操,胡洪骍担其责。”说完就走了。

学生们见势不妙,于是于下午补操。

白振民本欲重罚为首的人,后被其他老师劝止,但他却又挂出告示牌,上面写着:两斋不出操,事先不清示白振民先生,西一斋班长胡洪骍与东一斋班长赵启承“不胜班长之任,应即撤去”。

胡适自认不先请示是有过错,但不领受其他“罪名”,当晚又听一位叫余成仁的同学说:“总教习说你强辩,说上午托言不能操,下午却能补操,操后怎么也不生病呢?”胡适听了这话,自然也生气,于是当即写了一封信给白振民,陈述事情缘由,又引余同学的话,加以辩白。

白振民读了胡适的信更加生气,认为胡适竟引旁人的话来诘责,“气焰甚盛”,次日对胡适道:“此语我未尝说,你从何处得来?若是教习说的,我辞退教习;学生说的,我开除学生!”胡适便据实说是余成仁说的。

白振民道:“我不曾对余成仁说胡洪骍一个字,可证也。”

胡适又去询问余成仁,余成仁道:“这是我解释白总教之意之语,他说不曾对我说你一个字,此则大谬,他确实说过你找借口的话。”

于是余成仁与白振民对质,白振民不再坚持他未曾提胡洪骍一个字了,而改口为“我实说你但无病不病之语耳”。胡适天真地以为事实既已清楚,事情可以就此了结了。他不知这一回合以他小胜,白总教怎能咽下这口气!

次日,告示牌又挂出来了,其中有“播弄是非,诬蔑师长之咎,应由胡生一人任之”之语。胡适在日记里将白总教的言行说为“无理取闹”,又写道,假使我真想播弄诬蔑,就不会耗费笔墨来辩解,而会当众陈述事实使他难堪。

大概胡适将这意思又写信给白振民,而下午白振民又挂出告示牌,中有“胡生能保他日无此等无秩序之事否?若有之,应由何人担其责任?”

胡适见了,在日记里将此斥为“尤为无理”,并以“事之有无,当视学生之程度若何及管理法若何而后可定。若何人担其责任,则当视此事之性质如何而后定”回敬白振民。

下午,胡适收到二哥的来信。原来,前一天白振民与胡适不约而同地就此给嗣秬写信,白振民狠狠地告了胡适一状,信中有“将此不悛,将不能顾私情而妨公益”等语,总之嗣秬即使没将白振民的信转寄胡适,至少引了些白信中的话,被胡适视为白振民“痛诋吾”。

嗣秬在信中未仔细分析谁是谁非,对弟弟也未深责,而只“深戒”道:“弟所以致此者,皆好名之心为之。天下事,实至名归,无待于求。名之一字,本以励庸人。弟当以圣贤自期,勿自域于庸人也。”

这样一说,顿时使胡适站高一线,心胸开阔,也就愿意听从二哥的话,委屈自己,写信向白振民“略陈悔意”。

次日白振民又悬出告示牌,略谓“胡洪骍自陈悔改,姑许其自新,前情姑不追究”云云,此波澜也就归于平息。可是胡适既非真的“悔过”,他在日记中写道:“1906年5月19日,呜呼,几许笔墨,几许口舌,直为争一副光耀之面具之价值耳!”

白振民争到了面子,胡适自然也就失了些面子,刚好嗣秬又有信来,“谆谆以轻妄相戒”,胡适即把信拿给同学们传阅,实际上带有告诉大家他妥协的真正原因的意思,也是为了挽回一点面子。

但经此一事,胡适在二哥的一再教导下,对自己也进行了一番反省,他在5月22日的日记中,痛斥自己一生有好名、卤莽、责人厚三大病根而欲痛改。

事过两月后,那位余成仁同学又有事得罪白振民,胡适在日记里写道:“ 1906年7月16日, 今日暑假谒圣后,学生皆出校矣,忽见一牌示谓‘余成仁既自命太高,应听其别择相当者入之,下学期毋庸来校’ 云云。盖昨日事之结果也。成仁往询其‘自命太高’之语何所见而云然?白振民曰‘即使汝不如此,则作为我恭维汝之语可也’云云。”

胡适日记对这件事语焉不详,十来天后,他的一部“澄衷日记”也结束了。25年后,胡适作自传《四十自述》,中间有段写道:“我在西一斋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有一次,为了班上一位同学被开除的事,我向白先生抗议无效,又写了一封长信去抗议。白先生是悬牌责备我,记我大过一次。”

那个被开除的余成仁,是胡适当时“最相契”的六位同学之一。胡适在《四十自述》写到白振民,并无指责之言,倒不乏赞扬之语,比如他写道:“澄衷……还有一桩好处,就是学校办事人真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功课和品行。白振民先生自己虽不教书,却认得个个学生,时时叫学生去问话。”对于白振民记他大过,他也不说公与不公,而这样写:“我……知道白先生很爱护我”,只是“我当时心里颇感觉不平”。胡适笔下这样宽容,固然可以理解为事过境迁、心平气和了。

但当时“我当时心里颇感觉不平”的结果是,胡适一怒离开了澄衷学堂。

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86章 学写诗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150章 复古第12章 平叛第530章 白话诗第82章 一明一暗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12章 平叛第187章 唐继尧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78章 汉口之战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479章 新人物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27章 如愿以偿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4章 曹锟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310章 战与和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326章 十四点和平原则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398章 张疯子第62章 垂钓洹上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139章 庆典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45章 积重难返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405章 八股文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22章 大事不妙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16章 柳暗花明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580章 胡适的广西之旅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73章 在家上任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