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有钱凡事好商量

陶德曼的求见请求被压了整整72个小时,这在清末和北洋时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这个时空的民国政斧底气很足,方剑雄的底气更足。希特勒只要不傻,就会明白一个仇视苏联的民国对德国的欧洲战略意味着什么。危机感很强的苏联,一直有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一战的教训太深刻了,尽管希特勒乃至德[***]方都看不起苏军,但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啊。

连续三天被拒绝觐见的陶德曼,只能在私下里抱怨国内的那帮极端分子给自己找的麻烦太大。从现象上看,这个事情应该是激怒了方总统。实际上这三天的时间内,方剑雄正在忙着另外一个事情。这个事情跟犹太人有关,或者说跟犹太复国主义有关。

戴维-本-古里安秘密访华当然不是来旅游的,尤其是在当今欧洲犹太人处境不妙的前提下。因为带的人不多,古里安的行程还算顺利,到达上海之后顺利的联系上了民国内阁财政顾问费舍尔。有必要交代一句,费舍尔也是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虽然他是美国公民,但是他并不认同一些在美国的犹太人的论调。时下的美国犹太人中有一种论调,主张没必要建国,理由是犹太人可以在美国融入社会并且过的很好,这个观点很有市场。

为了显示对古里安的尊重,费舍尔先一步从美国赶回了上海等候古里安一行人。《纽伦堡法案》出台之后,乘船来上海的犹太人很多。古里安一行十人,在这些犹太人中间并不起眼。出于保密的心态,费舍尔的迎接也很低调,甚至没有到码头去接人。费舍尔对方剑雄了解告诉他,千万不要给方某人找一些没必要的麻烦,否则你就会更麻烦。

急迫的古里安并没有在上海多停留,而是连夜乘火车先到南京,然后转津浦路北上。在北上的列车包厢里,古里安与费舍尔之间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方首先是一个坚定民族主义者,我不认为站在道德的角度上能用语言打动他一丝一毫。能够打动他的只有利益,在这个方面他比犹太人还犹太人。所以,各位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不要想在方的身上占到半点便宜。方的可怕,远远超出了外界对他的认知,这一点本人在过去的28年里多次得到了验证。”费舍尔很坦率的开场白,招致了某位犹太领袖的不服。

“费舍尔先生,您可以肯定刚才的话没有夸大?”梅纳赫姆-贝京出言质疑。

“贝京先生,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想说的是,当我还是一个破产者的时候认识了还是一个德军见习连长的方,从那以后我就没有见过他对未来的预言失败过。最初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东方巫术,后来我修改了这种认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从那以后,我对方言听计从,从来不去怀疑他的判断。你们也看见了,我现在的身家大概有三十亿人民币。对了,就在罗斯福总统上任之后,方建议我把美元都花掉,我听从了这个建议,购进了黄金。”费舍尔用一种近乎虔诚的语气在讲诉,贝京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古里安的眼珠子圆了。

“您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贝京更关心这个,费舍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抬手指了指脑袋,然后才不紧不慢的说:“方是一个天才,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外界都认为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和杰出的政治家,实际上这些认识并不全面。方在经济领域的才能,要远远强于他在其他的方面,尤其是对金融的敏感度,超出了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我个人在心里对方的定位很简单,那就是—金融之神!”

费舍尔这话要是鲍勃听到了,肯定会嗤之以鼻并报以冷笑道:“无知的犹太人,掉进钱眼里的蠢货。你们是无法理解方在军事领域的超出这个时代的军事思想精髓的。无论是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方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好吧,车厢里的犹太人代表们面的费舍尔的一番话,心里掀起的惊涛骇浪自不用提。别人说以上的那番话,肯定会遭到一顿鄙夷的眼神,但是当今世界犹太人中个人财富崛起速度最快的费舍尔,华尔街鼎鼎大名的金融家,美国第四大银行美乐银行的老板,以上的这些身份足以证明费舍尔的结论的真实姓。

当然,更有说服力的是一张支票,一张一千万英镑的支票。“收下吧,这是我对犹太祖国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此行的结果有所帮助,虽然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们,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对这一次的行程报太大的希望。方是不会为了犹太人牺牲哪怕一丝一毫国家利益的,我说过他是个民族主义者,或者加个‘疯狂的’前缀更准确一些。”

对于犹太人,方剑雄没有什么好感也没什么恶感,有的只有对华尔街那些犹太人的戒备之心。这个时代的犹太人名声可不那么好,大概只有中美两国犹太人没有受到太多的歧视。现在的民国是一个很也别的地方,只要你加入民国的国籍,就会得到正常的公民待遇。当然,想获得民国国籍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你得有一技之长。对于绝大多数犹太人而言,拿到去中国的签证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中国不是人少了需要移民,中国人是太多了,你想来你就得有点真本事。大多数犹太人到中国后,都能获得一份不错的职业,工作五年后能得到长期的居住权,工作满十年才能申请加入国籍。

古里安的燕京之行同样不顺利,尽管费舍尔很卖力气,方剑雄还是迟迟不见甚至一句准话都没有,这让古里安一行人非常的焦虑。因为是秘密之旅,他们还不能过多的抛头露面,只能在酒店里等。一直到驻德国大使馆遭到了暴徒的袭击,蒋廷黻大使受伤的消息传回国内,方剑雄的态度才有所动摇。用费舍尔的话来说,“关键时刻,德国人帮了犹太人的忙。”

古里安比陶德曼先一步见到了方剑雄,地点是戒备森严的承德避暑山庄。秋老虎来的凶猛,干燥闷热的燕京城对于方剑雄来说,实在是呆不下去。前清的皇家园林,在这个时空保护的相当不错。方剑雄这个总统,每年最热的几个月,都会在这里呆着。冬天还好一点,不会乱跑。

费舍尔和古里安一道,跟着带路的警卫进了园林,费舍尔还好一点,古里安则被这个皇家园林庞大的规模和奢侈程度镇了一下,中国是落后,但是这个方面西方人就是乡巴佬。方剑雄正在林间的树荫下喝茶纳凉,看见两人过来也没有动一下的意思。不是他傲慢,实在是懒得动。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的两个洋人一头的汗,习惯了方剑雄随姓的费舍尔没有在意失礼,似乎方剑雄也没必要对他客气。古里安则是被这里的看见的一切压制住了作为西方人的一点傲慢,更不要说此行是来求人办事的。

“坐,想喝茶自己动手。”身边没别人,方剑雄坐直了倒了茶,然后又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费舍尔也不客气,端起茶杯就喝,喝完了直接道:“老板,我的同胞需要您的帮助。”

“嗯,接着说!”方剑雄依旧闭着眼睛,小腿一翘一翘的。

“我们希望您能帮忙培养一批军官,还有提供一些武器。我指的是重武器,比如重炮,坦克。这些东西,英国人不会卖给我们,美国人也不会。他们都怕得罪了德国。”费舍尔深知在方剑雄面前装蒜没用,所以很坦白。

“还有,我希望中国在欧洲的使馆,能够放开对犹太人来华的签证。”古里安心里其实很不舒服,方剑雄的眼睛里根本没有他的存在,所以要说话显示一下存在感。

“签证的事情就不要提了,中国一旦放开签证,意味着什么你比我清楚。我是中国的总统,我不会拿国家利益来开玩笑。不要跟我说什么人道主义,我不想听。现在德国能够提供给中国的东西很多,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有世界上某些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至于费舍尔,我想你应该很了解我的为人,培训军官的事情可以考虑,但是费用不会太低。军火方面就不要想了,轻武器你们不愁买家,飞机、坦克、重炮这些重武器卖给你们,英国人会发疯的。白厅会怀疑中国打算差距中东的局势,虽然我很想这么干,但是这是风险太大。”

“老板,培训一个军官需要多钱费用?”还是费舍尔了解方剑雄,问题说到了点子上。方剑雄淡淡道:“这个可以慢慢谈,有钱凡事都好商量。我倒是想向古里安先生提个建议。

第六十五章 京汉线之战(五)打响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袭第二百一十七章 杀光(4)禽兽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处第二百一十五章 杀光(2)第十三章东征、北伐(一)第七十二章 蹒跚的脚步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第七十三章京汉线之战(十三)北线开打第八十八章第二章黑 星曲尺第十八章东征、北伐(七)第三十二章东征、北伐(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第三百章 中美军队之间的分歧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第三十一章 左右为难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六十四章 失败的尝试第六十九章 京汉线之战(九)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尔战役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战略第二十七章 总导演(下)第六十五章 实业潮(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为主(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迁(2)第七十六章 京汉线之战(十六)第十五章 徐州城内人心散第十九章东征、北伐(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战(4)苦守济南第七十一章历史惯性第五十三章 穷追猛打第十章 詹天佑第二百七十六章 经略东北(1)第五十九章朱家宝的芜湖行(下)第七十八章 京汉线之战(十八)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七十章 吃饭问题第一百九十章 后起之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第三十六章 所谋何者(上)第三百二十九章结束也是开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国以来最大的战役第五十四章 上海滩(七)第五章 风声〔3〕第一百零八章扩张(十四)走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十七章 重点扶持对象第二十二章东征、北伐(十一)第二十五章 东征、北伐(十四)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九十九章 扩张(五)恐怖主义第四十四章 乱(中)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十七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围城(2)万余匪至第二十七章 丘吉尔第十八章归途(下)第一百一十一章梦幻?魔幻?第三百零三章 最后的决战(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战爆发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灾多难的印度登陆行动(上)第一百八十三章让开大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广东来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杀光(2)第十六章合作与误导第七十四章众目所指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线激战(二)第二十章 军部新星第一百一十四章 态度强硬第一百二十四章伤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战(5)盘外招第三百零六章 远东布局第二十一章 突发事件第一章序曲第一百八十四章战术欺骗(下)第一百零五章扩张(十一)上门采购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钱还是要挣第四十五章 跃马中原(一)激战第六十二章京汉线之战(二)入伙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二章 代表团第二十一章 突发事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击策略第二十四章《横滨条约》第十七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上)第七章 军事情报处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国心态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软肋第一百零四章又来一个挨刀的第一百一十七章决战(8)胜负分水岭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灾多难的印度登陆行动(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