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黑色幽默

周末,傍晚。

廖雅泉微笑着目送周赫煊、张乐怡出门,等二人走后,她突然收起脸上的笑容,对刘吴氏说:“吴妈妈,你先回去吧,剩下的我来收拾。”

“这种粗活,哪能让你这种大学生来做。”刘吴氏语气中带着讨好,她已经把廖雅泉也视作姨太太,不然怎么在周先生家一直住着?

廖雅泉只好帮刘吴氏干活,将这老婆子早点打发走。她随即进入周赫煊的卧室,小心无比地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到那么一丝丝线索。

周赫煊的书房她经常出入,也趁机翻找过,但卧室还是第一次进来。

“咦!”

廖雅泉在周赫煊的衣柜里,找到个保险箱。

箱子不仅用铁链上锁,而且还有一道密码锁。

廖雅泉当即掏出根细铁丝,不费吹灰之力便把铁锁打开,但面对密码锁她却感到有些棘手。

密码锁一共三位数字,廖雅泉记下目前显示的数字,把耳朵贴在保险箱上,轻轻拨动密码轮聆听响声。

“咔咔咔……”

足足耗费半个小时,廖雅泉将密码全部破译,开锁瞬间的脆饷,犹如美妙的音乐传进她耳中。

廖雅泉迫不及待地打开保险箱,只见里面躺着三件物品,她只认得项链和手表,却不知那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是什么。

盒子正面光滑如镜,漆黑一片。背面则闪烁着亮银色光泽,上头有个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下面写着英文和数字符号——iphone7。

“iphone7?”

廖雅泉拼读着盒子上的英文组合,自言自语道:“这个单词完全没听过,难道iphone是一个组织的名称,或是某神秘组织的下属机构。而这个盒子,则是周赫煊的身份凭证,他在组织当中序号排第七?”

廖雅泉端着手机反复查看,搞不清摄像头和入话口的作用,但侧面的按键她却隐约猜到。嗯,她把开机按钮当成了启动机关,不过按了几下却毫无反应。

多亏苹果公司把手机做成全封闭的,廖雅泉又不敢暴力拆开,只得把手机的模样记载心里,转而去研究项链和手表。

“patek_philippe,”廖雅泉拼读着表盘上的小字,自言自语道,“这好像是欧洲的一个钟表品牌,但他为什么不戴在身上,而是藏进保险箱里?”

廖雅泉苦思不解,认定了手表和手机都是神秘组织的身份信物。

最后廖雅泉拿起项链展开研究,可惜线索更少。她眼睛都快看花了,才在一粒钻石的铂金底座后面,隐约发现有什么雕刻痕迹。

“改天去弄个放大镜!”

廖雅泉打定主意,把东西全部放回原位,密码锁的数字也恢复如初,然后再锁上铁链离开卧室。

……

周赫煊对此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去阻拦。

身份证、钞票之类的东西,周赫煊早就烧掉了。苹果手机早就没电,而且充电设备也被他放在21世纪的酒店里,廖雅泉能发现什么才见鬼了。

今天是前去参加舞会的,周赫煊和张乐怡坐着黄包车没走多远,便看到三三两两的美国大兵在街头游艺。

“wine,chinese_alcohol……”

一个大兵做出举杯痛饮的动作,用蹩脚的中文说:“拍球,拍球!”

店老板满头黑线,嘀咕道:“喝酒就喝酒,拍什么球!你要散装的还是瓶装的?”

“this_one!”大兵指着货架上的白酒大喊。

“这个可是高级货,要1块钱,”店老板竖起一根指头,“one,one_yuan。”

“yes,yes,i_konw。”大兵又比划了一个写字的动作。

店老板不以为意地笑道:“记账是吧,可以,改天一定要来付钱啊。”

巴特勒将军的亲善举动,显然卓有成效。从天津的政客富商,到民间小老百姓,都对美国人的印象大为改观,已经到了可以给美国士兵赊账的信任程度。

就在前几天,天津某处街道发生大火,巴特勒带着麾下官兵奔赴火场,亲自参与救火行动。大冷天的,巴特勒的衣服都被汗湿,此举让天津人民大为感动。

军民鱼水情啊!

不但如此,那4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来到天津后并没有驻扎在军营,而是分散租住在民居里头,明码实价的用美元付租金。

说句十分可笑的话,天津人现在对美国兵的态度,远超过中国自己的军阀部队。

特别是那些商人,恨不得美国大兵在这里待上几十年,最好永远都别走,既能赚钱还有安全感。

店老板用中文写下欠条,美国大兵用英文签下名字。双方达成友好交易,高兴地互相挥手道别,那和睦相处的场景让人感叹。

周赫煊目睹了这一幕,立即吩咐车夫停下,走到商店说:“老板,你能把刚才的欠条给我看看吗?”

店老板愣了愣,随即点头道:“可以,你看吧。”

周赫煊瞅瞅欠条的签名,顿时哭笑不得,只见上面写着“george·washington”(乔治·华盛顿)。

“美国兵一直赊账?”周赫煊问。

店老板笑道:“刚开始用的美元,估计是钱花光了吧,最近两天都在赊账。不过没关系,美国兵有钱,等他们下个月发了薪水,自然会把钱补上。”

“你就那么信任他们?”周赫煊问。

店老板竖起大拇指道:“这些美国兵不一样,仁义之师,从来不干坏事儿。他们那位将军,前些天还亲自帮忙救火呢。要是这些兵一直在天津就好了,咱做生意都安全些,连地痞流氓都不敢上门找麻烦。”

周赫煊道:“你把所有欠条都给我看看。”

店老板很快就从柜台抽屉里翻出几十张,周赫煊看了直接无语。

只从欠条的签名来看,这些美国大兵都是伟人啊!

什么柯立芝、华盛顿、富兰克林、林肯……美国总统就有好几个。

而且美国大兵还极富幽默精神,有的签名“斯梅德利·巴特勒”(他们的长官),有的签名“卡丽·纳辛”(美国反酗酒人士),有的签名“沃尔斯·特德”(主张禁酒的众议员)。

从这些欠条签名就能看出,美国的禁酒令有多遭人怨恨。

周赫煊莞尔一笑,掏钱对店老板说:“把欠条都卖给我吧,我去找他们的长官聊聊。”

呵呵,仁义之师。

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417 刘神仙010 惑乱军心058 传说中的周先生后记 三212 乌合之众633 改变计划465 扯淡会议532 罗斯福的圈套525 长城抗战380 好人,坏人264 文学少女623 失意的老宋266 天真641 大萧条下的好莱坞386 私卖烟土553 丢人现眼375 电影公司346 政坛搅屎棍673 准备搬家329 巴黎1033 疏漏1006 一场闹剧而已286 奇葩作家463 国难?602 开山祖师950 教皇周赫煊220 故事839 信心985 得讲法律060 抵达清华1043 驻华美军688 欢庆326 战争与和平550 砸了好多钱982 西行685 手术874 成功学宗师王阳明948 萧乾532 罗斯福的圈套900 锄奸578 和尚也爱国532 二十九军989 西北匪事1050 东京烧烤和大反攻1042 新年新困境122 购画870 废除排华法案111 死心024 段公子269 算账449 饭桶胡适先生的努力124 农村大地207 赴鲁赈灾176 一条好狗027 撩807 途中385 文艺沙龙983 壁画984 鸡同鸭讲221 买房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068 杀心起123 国际友人701589 封杀589 封杀996 抗战期间的西北派系之争1026 老蒋的怒火443 看破红尘的张二公子247 推广533 背锅小王子488 犯贱306 无休无止的学潮1002 不可接触者216 借兵297 论传统武术774 周神仙的传说307 乔帮主994 兰州680 幻灯片336 蒋作宾971 过渡676 万人迎接072 讲故事413 新出炉的教科书412 建厂计划719 瞎子704 柏林005 千字一元483 轰动441 七人背333 风起069 希望小学621 混血儿161 作大死957 未来的汉学家243 私心644 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