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遇名人

仲闻言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也暗暗提醒自己,虽然是从后世穿越而来,貌似多了六百多年的知识积累,但是想像穿越的狗血小说中写的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将所有人耍弄在股掌之间,根本就是说胡话!一个弄不好还会把自己折在万劫不复的境地。

越抵近江南大营,战争的氛围越浓重,路上的行人稀少,甚至会偶尔看到一些被点燃的房子冒出浓浓的黑烟,听到风中传来遥远的撕心裂肺的哭声。

山河受辱,生灵涂炭!后世的程仲虽然在影视作品中看过不少,但是此时行走其间,切身感受,体会却是不一样的。

“这可恶的倭寇!”程仲恨恨的说道。

“唉!军队疲敝,吃空饷有之,疏于训练者有之,畏死不前、一触即溃者有之,受苦的就只有我等百姓呀。”谢孟廷长叹一声。造成倭患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让人无奈的是明军的作战不利。这次军粮就是被小股倭寇所劫,差一点害的谢家一蹶不振。

对于此,程仲倒是也早有耳闻,此次明军包围倭寇于会稽,数倍于敌,又是内外夹攻,但是至今都没有将倭寇歼灭,实在让人揪心,如果让倭寇先一步攻破了会稽城,那样的话可就不仅是难看那么简单了。

“站住!什么人!”

距江南大营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谢家的车队便遭到了明军巡逻小队的盘诘。

谢家的车队护卫人员达到了两百人,不管是镖师还是漕帮的帮众,尽皆彪悍威猛,而且还携带着武器,明军盘查也在意料之中。

程仲看这巡逻小队,虽然身材不是特别高大,但是一个个双目有神,步伐有力,神情彪悍,带着经历沙场的铁血与冷厉,和想象之中那些皮踏踏的兵油子并不一样,难道这些人都是虚有其表?

验明了身份之后,巡逻小队便放行了。

一路之上,这样的巡逻小队谢家车队竟然遇到了四波,这显然不是一支军纪涣散,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所应有的水平。

程仲不由心中疑惑,“谢伯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是哪一位?”

“嘿!”谢孟廷竖了竖大拇指说道:“提到这位领兵的将军那可是大大有名,他便是戚继光戚将军!”

“是他?!”程仲差一点惊叫失声,程仲在整个明朝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但戚继光恰恰就是其中之一!真没有想到今日能够在这里遇到大名鼎鼎的戚家军。

程仲所不知道的是,此时戚继光位居宁绍台参将,招募训练了四千义乌兵,但还是刚刚起步,远没有后世的威名。

如果有机会,程仲真的想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猛人,听说他允文允武,是儒将,能够吟诗作对;也是猛将,可是提枪上阵杀敌,精通枪法、棍法、剑法、刀法,就连射箭都能百步穿杨,是一位全能型人才。

来到江南大营,却见一队队明军正在整装,似乎准备开拔。

谢孟廷心中咯噔一下!难道官军已经丢了会稽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即便他在期限的最后一日将粮食送到,恐怕也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被安上扰乱军心的罪名,成为替罪羊!

谢孟廷心神不定的将粮草与军需官交割了。

军需官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姓李名旺祖,说起话来笑嘻嘻的,倒没有什么架子,谢孟廷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倒也相熟。

“老谢呀,这次军粮送的可不早呀,在过几个时辰,可就犯了军规了。”李旺祖说道。

“唉!李大人呀,您是不知道呀,军粮是早就送过来了,只是路上被倭寇给劫走了,还死伤了不少人,这些军粮是我七拼八凑才弄来的。”谢孟亭苦笑着说道。、

“遭遇倭寇?”李旺祖一愣,然后说道:“好了,只要人没事就好,现在军粮也算是按时送到了,你也该松口气了。”

“可不是嘛!要是误了大人的军机,小老二就是死了都赎不了罪呀。”谢孟亭擦了擦额头额汗,一颗心这才落了地。

“嗨!说那丧气话干什么?”李旺祖安慰道。

“李大人,军队这是要开拔?”程仲好奇的问道。

李旺祖的笑容马上就收敛了,他看向程仲,目光中带着审视,虽然只是军需官,但是那种见惯生死的威严还是让程仲感到压迫!

军队行止那是军事秘密,是不容泄露的。谢孟廷懂的规矩,虽然和李旺祖熟悉倒也没有问。

而程仲则没有在意,见到李旺祖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便开口问道,却没有想到犯了忌讳。

“李大人,这是小侄,一直仰慕戚将军,这次是跟着我来见见世面的,不懂规矩,大人不要见怪。”谢孟廷连忙说道。

李旺祖的脸色这才好看起来。

说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戚将军刚刚剿灭了会稽城下的倭寇,军队很快就要开拔了。”李旺祖轻描淡写的说道。

倭寇被剿灭了?明军大获全胜?

程仲愣了一愣。

然后又对李旺祖说道:“李大人,可否借您的笔墨一用?在下有一副对联想请李大人转呈戚将军。”

“对联?”李旺祖面色怪异。如果程仲有别的要求,李旺祖自然一口拒绝,但是送对联这件事,李旺祖还真不好拒绝。因为戚继光虽然是个将领,但是平时就是喜欢和读书人打交道,现在军帐中还坐着一位呢。

“在下别无他意,只是想表达对戚将军的敬仰之情而已。”程仲见李旺祖迟疑,又连忙说道。虽然很想见戚继光一面,但是程仲也知道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而戚继光军务倥偬,如果强求,不但让谢孟廷为难,而且也显得不知进退了。

“那好吧,小哥请跟我来。”李旺祖将程仲和谢孟廷二人引进里屋,让属兵拿了笔墨纸砚过来。

程仲想了像,然后挥毫泼墨,写下了酣畅淋漓的一副对联:

“武威贯东南,海晏河清,赖将军手提三尺;义举铸春秋,兰薰桂馥,感赤子心仪十分!”

这幅对联是程仲后世后然看到的,此时写下来确实应时应景。

戚继光刚刚取得了对倭寇的大捷,此副对联当是祝贺。虽然海晏河清等语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却表达了程仲对戚继光的敬仰,算是拍拍马屁了。

李旺祖是个粗人,平日里就知道用笔蘸墨在粮草簿上打勾划叉,除了自己的名字,大字都不认得几个。而谢孟廷虽然是识文断字的,但是对于对联中的含义也是知之甚少。

就在满腹狐疑中,对联被送了出去。

事已至此,谢孟廷的责任已了,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全身轻松。

“贤侄呀,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之前因为要赶着把军粮送到,所以连一顿好酒都没有招待,现在事情已了,我想请车队所有的兄弟好好喝一杯,你看怎么样?”谢孟廷说道。

车队中有一半是漕帮的兄弟,因此谢孟廷做什么都会先征求程仲的意见。

“如此最好。”程仲喜道。漕帮中大多是一些好酒好肉的汉子,这几天为了不误事,所有人都不允许喝酒,此时恐怕肚里的酒虫早抗议了,好好的请他们喝喝酒,也算是个答谢。

“好!我这就让人去会稽城最好的酒楼订上二十桌!”谢孟廷在宁波城大赚特赚,可不在乎这点小钱。

程仲看了一眼军营,心中有些失望,最终还是没能和戚继光见上一面,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正当程仲和谢孟廷往外走之时,中军官却快步走了出来,高声说道:“华亭来的程仲程先生请留步!”

第58章 青山深处藏第61章 祸事第95章 一念之间第25章 生厌第93章 蹬鼻子上脸第98章 罹难第54章 送客第35章 坦白也是一种策略第53章 借钱第74章 马屁第108章 殉职第105章 一吻楔子 大明梦第41章 匪我思存第5章 霏霏连阴雨第88章 一年第52章 定谋第19章 命案第98章 罹难第76章 邀请第94章 呆子第1章 应天府第83章 两手准备第62章 求策第70章 破绽第91章 意外第46章 并列第105章 一吻楔子 大明梦第68章 虚张声势第3章 九天风雷几时来第94章 呆子第17章 恩怨渺第95章 一念之间第70章 破绽第19章 命案第26章 便宜老爹第9章 长谈第46章 并列第28章 静心斋主人第90章 若失第97章 冲动第90章 若失第96章 守城第12章 立威第27章 想叉了第22章 卷入命案第92章 只是当时已惘然第72章 指教第90章 若失第93章 蹬鼻子上脸第24章 再谒朱颜第46章 并列第33章 问案第25章 生厌第68章 虚张声势第24章 再谒朱颜第19章 命案第29章 横生枝节第24章 再谒朱颜第5章 菲烟阁第46章 并列第5章 菲烟阁第55章 得计第84章 酒醉第80章 一炷香第75章 应对第94章 呆子第28章 静心斋主人第103章 执子之手,跟着子走第61章 祸事第45章 优劣第86章 菊花开第70章 破绽第57章 劫杀第108章 殉职第19章 命案第42章 月考至第105章 一吻第65章 麻烦第35章 坦白也是一种策略第76章 邀请第97章 冲动第69章 反转第70章 破绽第96章 守城第64章 大礼第86章 菊花开第106章 退去第61章 祸事第109章 蹊跷第95章 一念之间第61章 祸事第37章 入县学第39章 宅院第83章 两手准备第82章 依仗第37章 入县学第100章 一起生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