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马屁

中军官快步走出:“华亭来的程仲程先生请留步!”

程仲霍然转身!

也许是即将开拔的原因,中军帐中的布置非常简单,大帐中甚至没有扈兵。

正中的座椅空置着,右侧的一排座椅上并排坐着两人。

一人年龄在五十岁上下,儒生打扮,须发灰白,精神矍铄。另外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高体壮,勇猛有力,却没有给人粗豪的感觉,想来便是戚继光了。

程仲进账的时候,两人正在说话,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华亭程仲拜见戚将军。”程仲施了一礼唱喏道。

戚继光抬起头来,看了程仲一眼,笑道:“你就是程仲?”

“是。”程仲没有多说,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声。

“嗯,不错。”戚继光赞了一句:“很精神,就是文弱了一些。你是读书人?”

“是,在下忝为秀才,末学后进不值一提。”程仲口中虽然说是末学后进,其实颇有些自矜的成份,毕竟以他的年龄能成为秀才已经很不容易了。当然,比起戚继光这样一位年轻将军还是差了不少。戚继光此时不到三十岁,已经是参将一职,放在后世那都是师一级的干部,应该是少将了。

对于程仲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不仅戚继光没有在意,连那老者也一点都不觉得如何。程仲并不知道的是这位老者可是大有来头,比起他来,程仲这点成就确实不算什么。

“对联写的不错。”戚继光又说道:“不过我戚某可当不起呀。海晏河清,这是戚某毕生的愿望,可是谈何容易呀!以后还是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多学些本事也好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戚继光虽然是允文允武,但是在军中呆的久了,说话也就不会那么文绉绉的。

程仲本来以为戚继光是吃了自己的马屁觉得舒服,特意要见见自己,表扬几句的,却没有想到浑然不是那么回事,戚继光的话语中竟然还带了几分告诫和教训。

这让程仲的心中嘀咕,怎么回事?难道是自己的马屁没有拍好?拍到马蹄子上去了?如果是戚继光并不喜欢自己送的对联的话,那又何必把自己叫进来呢?难道只是为了教训自己几句?

程仲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大帐的后面正有两双眼睛盯着他呢。

“就是他?”说话的是一个女人,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面目姣好,但却一身戎装,腰悬长剑,很是英武。她便是戚继光又敬又怕的原配正室王氏!

关于王氏和戚继光,历史上留下很多的传说,其中很有趣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个妻管严,很受王氏的气,戚继光武功很高,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说几乎,是因为并非真的打遍天下无敌手。有一些人是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不知道谁高谁低,比如说号称棍法天下无敌的俞大猷,连少林武僧都不是对手。也有人是戚继光肯定打不过的,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王氏!

王氏将门虎女,小姐脾气十足,戚继光受不了,打不过,所以属下兄弟就出了主意,让戚继光将王氏请到军帐中,而在军帐中预先埋伏数十位军中好手!戚继光一个人打不过王氏,但是数十人一起上,双拳难敌四手,总该能打得过你王氏了吧?到时候戚继光就可以大振夫纲,一次性把王氏打服,以后王氏自然不敢再给戚继**受了。

主意想得很好,戚继光也接受了,将王氏请到了军帐中。

王氏看到军帐中数十位健硕的军士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王氏丝毫不惧,依旧凶巴巴的问道:“找我何事?”

本来仗着人多势众的戚继光腰杆子挺得挺直的,王氏一说话,戚继光便怂了。

但是戚将军毕竟是戚将军,怎么能临阵退缩?

在所有兄弟鼓励的眼神中,戚继光一挺腰,刷的一声拔出佩剑,高声说道:“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顿时把军帐中所有的士兵臊得都抬不起头。

当然这只是一些民间传说,并不足信,但是王氏英姿也可见一斑。

在王氏身边的也是一名劲装女子,如果程仲看到她肯定会非常惊讶,她的容貌竟然与纪英有七八分的相似!说是双胞胎恐怕都不会有人怀疑。

“就是这后生?虽然是一表人才,只是确实瘦弱了点。”王氏轻声笑道。

“姐姐,你别看他弱不禁风的样子,胆子却着实不小呢!可是姐姐叫他来做什么?要是被他发觉了,那不是都露馅了吗?”那女孩说道。

“能当妹妹如此赞誉的男子,姐姐当然要见识见识了。”王氏说道:“叫他来的是你姐夫,他又怎么知道我们的存在?再说了,即便他真的发觉了,那又如何?”

听到戚继光教训程仲要多读书,报效国家时候,女孩又不愿意了,嘟着嘴说道:“姐姐你看,姐夫又开始教训人了。人家程仲哪里不好了?什么叫以后多用些心思在读书上?要做个书呆子还是怎么的?”

“怎么?这就心疼了?”王氏笑道:“你这姐夫呀,又开始犯浑了,看我回来不收拾他。”

谁也没有想到在外威风凛凛的戚将军,在家中竟然如此的没有地位。不过这也是夫妻间的轶事,在人前,王氏还是很注意给戚继光面子的。

“元敬高才肯定能够得偿所愿的。”坐在戚继光旁边的老者笑着说道,元敬是戚继光的字。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将军志在高远,肯定能一逞抱负的。”程仲说道。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十九岁时写的诗句,此时程仲用来自然又是拍马屁,不过拍的水平很高,不落痕迹。

戚继光果然感到很舒服,哈哈大笑说道:“偶然间的感慨,没有想到竟然被你听了去。来来来,坐下说话,今天午饭就在军中吃吧,加餐!”

本来戚继光得到王氏的授意,这才招程仲来见,否则就以程仲那么一副拍马屁的对联,戚继光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而且戚继光最讨厌的就是文人空谈,而程仲的对联言过其实,这个马屁非但没拍好,反而让戚继光心生厌恶。

本来想说几句话便打发程仲滚蛋的,但是此时一高兴竟然让程仲坐下来说话了。

戚继光和那老者所谈论的正是明军抗倭的事情。

明军长期疲敝,军纪涣散,这是事实。最大的问题是,明军单兵战斗力远逊于倭寇,以多对少还经常落败。

对于戚继光和老者的谈论,程仲并不擅长,后世的那些理论也根本无用,也便抱着藏拙的想法,一言不发,不班门弄斧。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程仲最终还是说话了,而且说出了让戚继光闻之色变的言语!

第2章 程氏族学第100章 一起生一起死第98章 罹难第54章 送客第65章 麻烦第100章 一起生一起死第111章 谁的大明?(第一卷终章)第18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84章 酒醉第109章 蹊跷第2章 乡巴佬第43章 提议第47章 患难相知第59章 轻别离第56章 送富贵第41章 匪我思存第42章 月考至第74章 马屁第74章 马屁楔子 大明梦第93章 蹬鼻子上脸第77章 归来第28章 静心斋主人第82章 依仗第11章 会是他吗?第8章 人生本当拼一回第70章 破绽第83章 两手准备第51章 同赴危途第38章 比狂傲?你是小字辈!第1章 应天府第93章 蹬鼻子上脸第93章 蹬鼻子上脸第46章 并列第108章 殉职第92章 只是当时已惘然第45章 优劣第37章 入县学第22章 卷入命案第92章 只是当时已惘然第50章 窘境第56章 送富贵第4章 退亲第107章 所依仗着,一人耳第56章 送富贵第32章 反常第107章 所依仗着,一人耳第4章 被鄙视了第65章 麻烦第73章 再遇名人第64章 大礼第67章 定计第79章 茶碗阵第43章 提议第15章 冤家路偏窄第34章 黯然一叹第60章 可恶的人第46章 并列第10章 县试来临第74章 马屁第70章 破绽第88章 一年第70章 破绽楔子 大明梦第25章 生厌第98章 罹难第104章 温暖第25章 生厌第34章 黯然一叹第90章 若失第15章 冤家路偏窄第5章 霏霏连阴雨第83章 两手准备第80章 一炷香第11章 会是他吗?第105章 一吻第24章 再谒朱颜第72章 指教第55章 得计第59章 轻别离第46章 并列第94章 呆子第53章 借钱第45章 优劣第6章 赌约第107章 所依仗着,一人耳第45章 优劣第5章 菲烟阁第19章 命案第45章 优劣第37章 入县学第87章 痛并痛着第32章 反常第53章 借钱第81章 请君入瓮第70章 破绽第42章 月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