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培训考核机制

把中军都督府佥事官李国维调入吏部任主事一职,这是秦牧为军队体系的将官进入文官序列开的一个小小的口子。

李国维虽然已经是军队体系的人,但因为是举人出身,所以容易得到文官的认同,这次调任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

朝会散了之后,秦牧把司马安、路振飞、李源、刘伯全、杨廷麟、何亮六位内阁辅臣召至华盖殿,几个见礼之后,秦牧照例赐座、赐茶。

刘伯全和杨廷麟是上次秦牧西征兰州时,加东阁大学士衔,让两人一同入阁辅政的。

何亮是秦牧考虑到军队体系不应该被排挤于内阁之外,久而久之,这必然又会造成重文轻武的现象。西征回京后,同样加了何亮东阁大学士衔,命其一同入阁。

现在大秦的内阁辅臣实则就有六位,只不过因为杨廷麟和刘伯全、何亮还分别兼任吏部、户部、兵部尚书之职,平时还是在本部坐衙办差,只有皇帝召开这种小范围的内阁会议时,才参加议事。

路振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平时不论是和皇帝还是和同僚,很少虚言客套。他接过宫女端上来的茶后,向秦牧谢过,然后将茶往旁边的小几一放,立即问道:“陛下今日召臣等前来,想必定有要事,还请陛下示下。”

秦牧轻呷了一口茶,然后欣然地说道:“诸位阁老,想必都看到刑部统计上来的数据了吧。从这份数据可以明显地发现,之前对各地同知、县丞的司法培训,对法医进行的案件现场勘察培训卓有成效。现在地方上的积案明显减少,很多旧案都得到了迅速审理公断,案件的破案率也大福度提高,百姓反应热烈,多有称颂。甚为可喜啊!”

这倒是真的,以前的地方官员对司法普遍不熟悉,特别是那些进士及第后直接出任县令的官员,他们是靠背四书五经考上进士的,对新的《大秦律》极为陌生。加上他们兼着行政职能,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投到案件审理上,审案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不同了,经过司法培训的同知和县丞,专管司法审理,不涉他务。加上有比较专业的现场勘察,破案率提高,案件的审理速度加快,这是必然的。

对此,在场的六位内阁辅臣也十分欣慰,刑狱者死生所系,实为重事。

每一件冤案的出现,对社会影响都极为恶劣,会让很多老百姓因此对朝廷。对官员失去信任。

而朝廷一旦失去这种公信力,统治基础也就动摇了,这将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现在司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秦牧君臣自然是由衷的欣喜。

李源慨叹道:“当初陛下要动用大量国币培训地方官员和法医。老臣还曾迟疑过,如今看来,陛下实乃高屋建瓴,臣惭愧!”

当初存疑的何止是李源一人?要不是秦牧强力推动。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效果。司马安等人也纷纷起来请罪。

秦牧含笑道:“诸位阁老,朕今日召见你们,要讨论的话题正是与此有关。不可否认。四五五经博大精深,让我们受益无穷。但所谓的半本《论语》治天下之类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

诸位阁老都是国之重臣,为国事日夜操劳,每天署理的政务数不胜数,涉及到方方面面,你们应该最清楚,很多政务光靠圣人之言,光凭经史子集是不足以应付的。

像刘卿主管的户部,掌管户籍、田册、金融、财税、工商、仓储、收支、预算、市场调控等等,这些都不是光靠读通四书五经就能胜任的。

从司法、和案件现场勘察培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使朕意识到,朝廷的管理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或者说是进一步专业化,很多部门的官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提高效能。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机制,以便在将来能为这些部门源源不断的输送具有相当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要通过专业的考核,才能担任。

打个比方,一个人诗词文章做得再好,如果不懂数学、几何,不懂得核算账务,贸然让他现任户部主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刘伯全首先点头道:“陛下所言可谓是一针见血,一个好的家庭主妇,懂得精打细算,那么这个家庭才能维持得好。推而广之,一县、一府,一国,也莫不如此;

管仲善于理财,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房玄龄善于理财,使唐太宗军用不缺。细研下来,无论是管仲还是房玄龄,都是有相当专业能力的人,也由此可见,专业性的重要。

臣赞同陛下所言,对一些需要专业管理能力的部门官员加以培训,使之更为专业,以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弄得一片乌烟瘴气的局面。”

秦牧提出对现行官员进行职业培训,专业课要达标方能继续留任或优势升迁。这个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

在坐的内阁辅心中也很清楚,一些特殊的部门,确实需要专业的人才,比如杨廷麟主管人事,干得很好,但如果让他去署理账务,恐怕就不行了。

其实历朝对于新科进士,放官之前也有一些培训的,吏部也会对这些人进行考核,然后才给他们分派相应的官职,并不是每个人一考中了进士,立即就给你放官。

但相对而言,历朝放官前的这种培训和考核,都非常简单,主要只是看谁更适合哪个部门的工作而已。远远没有达到专业培训考核的程度。

吏治清明的时候还好,但大多数时期,就连这样的培训和考核都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秦牧这个时候提出来对一些部门官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是基于司法、法医的培训和考核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基础上,内阁辅臣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样培训和考核带来的成效。

因此,并没有立即表示反对,不过还是存在一些疑虑的。

路振飞说道:“若按陛下的意思,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的部门官员不在少数,若是行之过急,难免导致大部分官员心生惶恐,难以安于本职工作。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朝廷的运转瘫痪。

所以,臣以为,即便要对现任官员进行培训考核,动作也不宜过大,应从一些边角部门着手,循序渐进,慢慢向核心部门进行,如此方为妥当。”

路振飞所言老成持重,得到了其他内阁辅臣的一致赞同。

秦牧也颔首道:“路阁老所言甚是,那此事就暂且不要声张,咱们就逐个部门逐个部门实施。而且,要培训考核,总需要先找一些专业的师资。朕细想来,这些师资不必仅限于朝廷官员,以可物色一些相关领域顶尖的人才来担任培训教员。

朕在这里打个比方,像培训户部掌理田籍的官员,就可以聘请一些数学、几何等方面的顶尖人才来参与编撰相关的培训教材,并担任培训教员;相信有了他们的参与,相关的培训质量更会上一层。嗯,这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之一了。

还可以聘请一些精明的账房,教他们如果从账目寻找逻辑,再根据这些逻辑推理,推断出账目中有无弄虚作假的成份。

据朕所知,即便你的假账做得天衣无缝,一些精明的财务人员也可以从某些地方,运用逻辑推理推测出你的账目有造假的成分。

比如一个使用了蒸汽机的纺纱厂,光是查他的收支账目查不出问题来,但还可以通过追查这个纺纱厂消耗的煤灰的数量,通常一担煤炭能提供蒸汽机多少动力,进而纺出多少纱,这个值基本是稳定的,这和账面不同,这些通常是造不了假的........”

秦牧才说到这,就让在座的内阁大臣目瞪口呆了,各人心中都不禁自叹不如,而秦牧此时还在侃侃而谈着.......

..........

第601章 末日将临第464章 先下手为强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祯帝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来第793章 猎虎计划第385章 胜似东吴大小乔第755章 红毛鬼子来了第1159章 政变第1096章 指鹿为马第981章 应变第487章 风起青萍之末第1164章 找秦国人谈谈第640章 募兵的疑虑第1017章 余波未了第190章 世上如侬有几人?第893章 秦史第181章 子嗣问题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355章 一帐秋光第1155章 逐鹿者不见山第495章 群情鼎沸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议第37章 拼命.追杀第765章 即将到来的海上决战第142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212章 暗渡陈仓第515章 郑彩的消息第133章 战略转移第768章 孤独的闯入者第204章 一致向我开炮第1103章 如履薄冰第407章 龟壳里坐个阎罗王第786章 双管齐下第1135章 亚欧分界线第382章 足抵十万兵第138章 碧血长歌将军令第402章 殿试第1102章 深远的影响第71章 棍影翻飞第130章 大混战(三)第6章 笑容里藏着杀猪刀第798章 一封信第1092章 进入地中海第675章 扬帆启航第322章 金秀才第99章 誓师第858章 新的产业第218章 居庸关.鬼门关第381章 三司会审第113章 夺取袁州第1029章 儒法之争第965章 遇上奥斯曼第308章 兵围安庆第169章 金融、粮食、水师第951章 玛丽卡·莎曼纱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袭第950章 战争艺术第1030章 举国泱泱第514章 挖坑第164章 晨戏第28章 雨夜奔袭第667章 时也势也第1007章 诡异事件第140章 大王来巡山喽第681章 烟火之战第145章 纵观九万里河山第800章 捷报频传第764章 战前阅兵(下)第872章 准噶尔来使第423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第295章 天命所归第131章 大混战(四)第842章 赈灾预案第6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第590章 科尔沁部的选择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405章 马六两与汤秀才第983章 分歧第269章 背水一战第1063章 七寸第54章 两不安生第641章 兰州的消息第1127章 幕后者第17章 怎样当好一个知县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1100章 西苑里的女天皇第974章 发现之旅第392章 逆游的鱼第700章 马尼拉海战(二)第51章 巨阙无锋自浩然第18章 乱世匪踪第230章 火箭溜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236章 襄阳之变第896章 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第24章 有心打鼠却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