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币与锐(三)

在信誉在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想立即用纸钞全面取代银钱统一货币,这不太现实,洪武帝前车可鉴。

问题是统一不了货币,普通百姓就始终深受其害。

现在施行的一条鞭子法,以计亩征银,但下层百姓平时收入少,得到的基本都是铜钱,所以在缴纳两税的时候就要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普通百姓因此蒙受了严重的盘剥。

同时,两税征收期间,百姓需要大量出粜粮食换取银钱,粮价会跌得很利害。本来要上缴一百斤粮食的赋税,就要贱卖两百斤粮食才够交税。

另外就是税银的火耗问题,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火耗为由,多徵钱银,以弥补地方府库因火耗而造成的亏空。但火耗有多有少,一直以来都由地方官员说了算,这就成了地方官借机敛财的借口。

凡此种种,使得本意是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朝廷税收的一条鞭子法,在明代却被称为残民一条鞭。

以前秦国只有江西、湖广两地,刚上任的官员也都还比较清廉,加上秦牧的粮食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粮价,所以短期内这些问题没有突显出来。

但随着地盘的扩大,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很就会暴露出来,使百姓深受其害,刚刚产国的大秦会因此失去民心。

秦牧就这三个问题,向在坐的大臣征询意见。户部待郎许英杰当先站出来说道:“臣建议加大银行网点的覆盖面,至少在每个县都要设立分行。如此一来,各县百姓在纳税时,可到银行兑换银钱,防止奸商借机哄抬银价,减少百姓因此蒙受的盘剥;

另外。钞法制定之后,臣建议先印两百万贯小钞,以代替铜钱。允许百姓以纸钞纳税,如此一来。也可以减少银钱兑换所带来的弊病,同时还可以解决一部火耗的问题。”

大明宝钞之所以遭到百姓抵制,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明廷一开始在税收中不收宝钞。

朱元璋是小农出身,对经济学没什么概念,他发行宝钞,既没有准备金。又没有发行限额。更搞笑的是,他印出宝抄后拿去向百姓买东西,结果收税时又不收宝钞,这怎么可能把宝钞的信誉建立起来呢?

所以许英杰此时明确提出。发行纸钞后,允许百姓用纸抄来纳税,这样不但容易建立起宝抄的信誉,同时可避免百姓在纳税时,必须兑换银钱所蒙受的损害。

户部尚书刘伯全、内阁大学士诸葛敏、李源相继出面表示支持许英杰所议。银行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江西、湖广已经得到体现,这不但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商人哄抬银价造成的损害,还为朝廷增加了大量收入。

有这几人的支持,再经秦牧拍板决定。在坐的大臣即便有什么私心,也不敢出面反对了。

事情一件一件的来办,解决银钱兑换损害百姓的问题后,礼部郎中卞狄出来针对第二个问题说道:“启奏秦王,宋代建有常平仓,由各州县的税银中截留相应的数目,用于粮储,粮价低时收粮,粮价升高时出粜,抑平粮价;

之前我王的粮食战略,因为储备充足,对平抑粮价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臣认为我朝可借鉴宋代的常平仓制度,并加以完善,必能减少百姓在交纳两税其间,因粮价走低所蒙受的损害;

另外,还可以适当的延长纳税的期限,以前百姓在收粮后立即便要纳税,迫使大家不得不在同一时期卖粮换银,如果适当的延长缴纳期限,不法粮商难以长期打压粮价,百姓可免于受其盘剥。”

一直以来很少说话的吏部尚书杨廷麟忍不住站了出来说道:“秦王,卞郎中提到的第一条,建立常平仓平抑粮价,臣赞同。但延长纳税期限则值得商榷,普通人家收入不丰,若不规定其在收割后立即纳税,银钱被转作他用,便再也无力纳税。如此一来,欠税的现象会普通出现,朝廷会因财税枯乏而难以为继。”

这确实是个问题,延长纳税期限,可避免百姓在同一时期大量售粮,受粮商盘剥。但延长纳税期限后,又容易造成大量欠税的现象,使朝廷难以维系。

秦牧想了想说道:“各位大臣看看可否这样,延长纳税期限后,如果哪家欠税,则第二年不得再享受这一项惠政,必须在收割后立即连同上一年拖欠的数额一起上缴。等其交清欠税后,才能继续享受延期纳税的政策。”

司马安答道:“臣赞同秦王之策,不过具体施行起来,还会出现什么问题尚难预测,因此臣建议延长缴税期限这项政策,应先在各地选几个州府试行,观其效果之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方为妥当。”

“好,常平仓就交由司农寺来筹建吧。延长缴税期的试点工作,就由户部在各省分别选出两个州来试行,以观后效。”

第二个问题也顺利解决之后,最后就剩下火耗的问题了。

火耗是确实存大的,地方官府收税时,收上来的是碎银,而且成色不尽相同,溶成银锭上缴国库时,会造成一定的火耗。

如果地方官不加征火耗银,那么造成的亏空就得由自己来承担,他们肯定不干,所以将火耗摊派到百姓头上,这已经成为朝廷默许的行为。

问题就在于,加征多少火耗银因不在正税之中,朝廷没有明文规定,这给地方官借机敛财提供了有利的借口。

在纸钞没有成为唯一合法货币之前,火耗的问题就始终存在,就看怎么解决了。

顾君恩说道:“秦王,火耗问题本身不难解决,朝廷只须制定一个征收火耗的统一标准,归入正税一起征收,存留藩库以补藩库亏空即可;

但火耗问题另有深层次的原因,明朝官员的俸禄太低,以七品知县为例,岁俸为九十石,凭此俸禄,在明初尚可勉强支撑,到中后期,由于物价上涨,多数官员靠俸禄已难以养家糊口,使得官员不得不在火耗中舞弊以救贫,官吏贪污渐趋合法化,公开化。

因此臣以为,要解决火耗的营私舞弊问题,有必要先提高官员的俸禄,否则将火耗归入正税,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地方官员仍会巧立名目,盘剥百姓。”

顾君恩一说完,在坐的大臣纷纷望向秦牧,增加俸禄谁不想啊?

但这得看秦牧是不是象朱元璋那样抠门了,要是跟朱元璋一个德性,大家也别想了。

这个不好说,包括司马安在内,也不知道秦牧会作何决定。一直以来,秦牧个人很节俭,这很象朱元璋;

但是另一方面,秦牧对秦军将士却很大方。这种鲜明的反差,让大家难以确定他偏向于哪一面。

秦牧见大臣们如此反应,心中暗暗好笑,明朝的俸禄过低,这是事实,从明朝的事例可知,官员的俸禄太低并不见得是好事,贪污合法化,公开化之后,再难以控制。

之前秦国虽然也是按照秦国的标准发俸,但逢年过节,秦牧都会以各种名义,赏赐手下的官员,变相地增加了他们的合法所得。

应当的增加官员的俸禄,这一点秦牧就在考虑了,既然大家都干巴巴地看着,秦牧便也顺势推舟说道:“顾侍郎所言不无道理,那内阁就重拟一下百官的俸禄吧,拟好了尽快递交上来。火耗归公之事,就交由户部拟定加征火耗的数额,再提交朝议。”

“吾王英明!”

“吾王圣明!”

“吾王万岁!”

第一次,这是秦牧在朝会上第一次得到这么热烈赞颂。

秦牧听了很不是滋味,他娘的,本王圣明的地方多了,没见你们这么异口同声地夸过,只有给你们涨工资,你们才喊得这么响,一群马屁精!

总体而言,现在秦国也算得上人才济济,而且比较有朝气,运转比较高效,各种政策提出来后,相互扯皮僵持不下的情况比较少,能在一天内议定几项重要的决策,秦牧对此还是很满意的,马屁精就马屁精吧,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不行的。

ps:月票榜快跌出一百名外了,兄弟们,可怜可怜我吧,急需要你们的支持,

第721章 银圆第1073章 利益结合第9章 南曲争名石头城第386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1138章 决战罗姆套第670章 南京郊野丽人同行第56章 乱世用重典第560章 商丘战云掠地飞第1150章 剑指苏伊士第798章 一封信第868章 灞桥春第74章 田一亩的损招第511章 让领导先走第490章 元宵佳节第616章 汉奸的下场第740章 风暴在酝酿(二)第950章 战争艺术第714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034章 两个故事第1152章 步步为营第44章 初临会昌第1113章 又起风了第469章 郑家军收复台湾第1095章 莫卧儿宫变第571章 绝地求生第219章 未雨绸缪第390章 顾含烟第493章 做了再说第329章 传国玉玺第182章 手握春秋笔,挥毫写史诗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1036章 舆论导向第483章 女人的问题第511章 让领导先走第982章 谋求驻军第160章 董小宛侍浴第664章 纷纷请战第888章 灭国功臣第1158章 兵临莫斯科第169章 金融、粮食、水师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471章 皇家海军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49章 老马识途第726章 经筵开出的小花第991章 宝贝第1105章 突破口第793章 猎虎计划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977章 空港第982章 谋求驻军第360章 面对现实第332章 贤良淑德第275章 气壮山河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457章 我的伍长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481章 妖精打架魔鬼来第511章 让领导先走第848章 指纹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653章 伏子第9章 南曲争名石头城第675章 扬帆启航第735章 接下来打哪里第1136章 黄尘漫漫第702章 马尼拉海战(四)第637章 草原鹰扬第601章 末日将临第252章 舰炮第6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第431章 一派腥风卷怒涛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146章 秦牧和红娘子勾搭上了第587章 生擒多铎第272章 红娘子求援第318章 大战泗州第54章 两不安生第827章 天威难测第988章 软实力第305章 水师之战第319章 渡淮奔袭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饼第252章 舰炮第511章 让领导先走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314章 壮士一去不复还第122章 检举大会第124章 峡谷中的洪流第560章 商丘战云掠地飞第912章 洞吾大变第524章 东海大战.(五)第585章 多铎突围第18章 乱世匪踪第340章 暴风骤雨第1075章 夜渡塞纳河第355章 一帐秋光第142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第793章 猎虎计划第939章 威名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