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

耿再成没想到朱元璋不问别人,一开口就问到他头上。他是一边嗯嗯呀呀地搪塞着,一边思索着该如何回复朱元璋。

略作思考过后,耿再成说道:“吴国公大人向来治军严谨,对于常遇春擅自杀俘之事,要彻底弄个清楚明白,这本是无可厚非。只不过,这一下子把天德将军和文正将军都召了回来,那池州前线怎么办?”

耿再成说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他要观察一下众人的反应,特别是要观察一下朱元璋的反应。

既然耿再成没有继续说下去,其他人就在下面小声议论起来。

朱元璋是来主持开大会的,他可不想这帮人在下面开小会。见耿再成没有接着说下去,朱元璋便提高嗓门儿问道:“那依德甫兄看来,这二人是不能召回来咯?”

耿再成没想到朱元璋有如此一问。这一问可是把他问得挺被动。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就是他耿再成否决了朱元璋的意见一样。

耿再成跟着朱元璋混了这么多年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他立即开口道:“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属下的意思是,在召回天德将军和文正将军之前,得先确定一个池州主帅的人选。不然他们两个都走了,那池州前线不就成了群龙无首了嘛!”

朱元璋见耿再成反应得快,便接着问道:“那依你之见。如果更换池州主帅,何人为宜?”

这下可就把耿再成给难住了。眼下,南线虽然是节节胜利,但自从冯国用突然暴亡之后,形势不说是吃紧,至少也不是那么轻松。

这南线的诸将,邓愈、胡大海虽然是有这个镇守西线的能力,但他们二人肯定是走不开。至于李文忠等人,让其担任西线主帅,恐怕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这东线战局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廖永安被俘之后,光靠汤和、廖永忠二人,恐怕也是撑不住。这徐达肯定得回到东线。

要说眼下这西线主帅最合适的人选,还真是非常遇春莫属。可眼下常遇春是被关起来了,朱元璋也没有松口放了他的意思。

就在耿再成苦苦思索之际,朱元璋突然抛出一句:“我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德甫兄从处州回来了,我看就由你去池州接防,怎么样?”

闻听此言,耿再成是心中一惊。他倒不是怕打仗,他是觉得这个池州的西线主帅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关键是他可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眼下天完政权方面也不断传来消息,陈友谅已基本控制了整个天完政权。耿再成估计,不出三月,这天完的大军必将再次顺江而下,直取池州。

而池州一带地形地貌如何?军情民情如何?池州城防工事如何?西线战略纵深如何?这诸多的问题,耿再成是一点儿也不了解。

当时的耿再成已是年近不惑之人,他可不像李文忠、朱文正这帮小年轻,他办事儿得求稳。

面对这西线如此不熟悉的情况,耿再成琢磨着,这个烫手的山芋可接不得。这要搞不好,不仅仅是打一场败仗这么简单,有可能自己这下半辈子就在这件事情上给交待了。

既然不准备接这个活儿,那可得编排一个合适的理由。这工作中把活儿推给其他人最好的理由是什么?

像耿再成这种资深的老油条当然明白,那就是装病呗!说自己身体不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如果要找些其他什么理由,那搞不好不光这任务没推脱掉,反而搞得领导不高兴。

比如你说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这西线主帅的职务。那行!以后评功评奖、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你就靠边站着!你能力不足么,有什么资格跟别人争功?

如果你说这事儿太过仓促,你一时准备不足。那领导会说,谁又准备工作做足了?大家还不都是一样。任务来了就得顶上。

总之,这身体有毛病,是最好的理由。一方面可以把自己说得很愿意为领导分忧;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自己实在是力不从心,而把任务给推脱掉。

在心中打好这些算盘,耿再成立即是跪倒在地,大声对朱元璋说道:“承蒙吴国公大人抬举,属下真是受宠若惊!但属下现有一下情报告,恐怕要辜负吴国公大人的期望了。”

于是,耿再成便编排了一番谎言。说是在攻占处州的战斗中,他曾被守城元兵的檑木砸中。当时,为了不影响兵士们的士气,他假装没事儿。

其实,他是强行将喉头翻涌上来的鲜血又活生生地吞到肚子里去了。

攻下处州之后,他也私下找过大夫。大夫说他是受了内伤,并给了配了些药。

这大夫还再三叮嘱他,一年之内,切不可做太过发力之事。不然,这内伤是难以复原。特别是不能与人打斗,这要搞得不好,很可能因为发力过猛,导致内脏出血而暴毙!

嘿嘿,不愧是跟着朱元璋混出来的老油条!编排个瞎话,都编排得这么完美。

这受了内伤,你在身体表面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大夫都告诫过他,不能太过发力,你这还让他去守池州,这是不提前在给他准备棺材吗?

即使朱元璋有所怀疑,又能怎么样?难道还派个大夫给耿再成检查一番,看他说的是不是实情?

再说了,那个年代也没有CT,更没有核磁,有没有受内伤,你又怎么检查得出来?

而且朱元璋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步,那他的这些属下必然对他离心了。

朱元璋本来想着自己的意见,耿再成是断然不敢拒绝的。可没想到,耿再成说自己受了内伤。那再坚持让他去池州,肯定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

朱元璋一时也想不出该当如何,便扭头去看其他人。看着看着,他就将目光落在了李善长和朱老爷子身上。

这二人可是昨天就知道我要召回徐达和朱文正了,这都回去考虑一天了,总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吧?

于是,朱元璋开口问道:“百室(李善长字),朱老先生,你们二人可是昨天就知道了我要召回天德跟文正了。你们对这个事儿有什么看法?”

既然朱元璋点了将,而且自己也早有准备。李善长就发言了。

李善长先是肯定了朱元璋要召回徐达、朱文正的意见。说坑杀俘虏不是个小事儿,让众位一定要从常遇春这事儿上吸取经验教训。

也只有把徐达、朱文正二人召回,将这事情彻底弄清楚了,才便于下一步如何处理常遇春这事儿。

说到了这里,李善长建议更换西线主帅人选。他也顺着朱元璋的话头,说本来耿再成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可耿再成有伤在身,也不便让他去池州。

李善长甚至提到,冯国用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冯将军突然暴病身亡,很有可能就是积劳成疾,平时对身体不注意所致。

说到这里,李善长停顿了一下,他要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特别是要观察一下朱元璋和耿再成的表情。

朱元璋见李善长从耿再成的内伤谈到了冯国用的暴亡,内心也是深有感触。

朱元璋不禁有些动情地说:“国用的死,我也有责任呀!都怪我平常对你们关心得不够!”

说到这里,众人是立即劝解。无非是说些世事无常,让朱元璋不宜太过悲伤之类的话。

而此时的耿再成对李善长更是投来了感激的目光。他正愁着这个谎话是不是能骗过朱元璋,日后朱元璋会不会因为这事儿对他区别对待。

没想到李善长一席话是将朱元璋说得动了情。如此一来,耿再成是不会因为今天的事儿受得任何影响咯!

当然,耿再成这感激的目光,李善长肯定是瞧在眼里了。二人就差相视一笑了。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可不能笑,这一笑,一切都会搞砸了。

李善长继续说道,昨天出了吴国公府之后,他与朱老爷子也是商议了大半天。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如果要召回徐达和朱文正,不如直接指派就近的太平主将花云前去池州接防。

当然,这花云去池州的好处李善长也是罗列了一大堆。无非就是他熟悉西线情况啦!花云作战又是如何勇猛过人啦!从太平去池州接防,不会劳军伤财啦!

他这一通理由说出来,众人也是纷纷附和。

朱元璋见众人都同意李善长这个提议,也是点了点头。就当时的情形,如果耿再成不能去西线,花云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但朱元璋还是有些担心花云。

要说花云的为人和花云对他朱元璋的忠诚度,朱元璋绝对可以放心花云这个西线主帅人选。

朱元璋不放心的是花云的能力。这西线是对抗天完军的战斗前沿,天完政权内部虽然多有内讧,但天完军里还是有几个厉害角色的。

如果是徐达、常遇春在,朱元璋倒是不必过分担心。可这花云就不好说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红色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四十章 阿古达木的奸计第七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六十章 交椅之争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请罪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归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589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七百零一章 顺流逆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四十一章 中计遭伏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六百六十九章 强渡洛水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诈降吗?第七百二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四十七章 天佑锥子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六百二十四章 韩林儿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阳神功》?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准备出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爱相杀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八十六章 倚云楼的背景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彦文的下限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谋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