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

我当场提议,在常二哥还没出来之前,逢单日午时初在联络点点卯。这样,一是便于安排一些临时性工作任务,二也是可以随时掌握人员动向。

这两日一点卯也不影响自己办点儿什么私事。之所以定在午时初,主要是方便一些住处离联络点较远的人员。另外,午时初点完卯,安排完工作之后,大家可以一起在联络点吃顿饭。

至于这去池州给徐达、朱文正报信的任务,我就交给赵忠义了。因为他没有家人在应天,有的是闲功夫。另外,他功夫好,由他带队去池州我放心。

赵忠义当然是二话不说。当即表态,一旦吴国公大人那里有了消息,他立即带上三五个人直奔池州。

本来,郑有功安排了晚饭,留我在这里吃晚饭。我惦记着还得去李善长、朱老爷子那里,就这力争让徐达、朱文正回应天的时候,顺便带回原池州两万兵力的事儿跟他们做些沟通,就辞别了众人,直奔李府。

到了李府,还没到饭点儿。李善长见我突然又至,知道又有什么新情况,立即拉我进了书房。

我也是长话短说,将从天狼特战队那里得到的消息,以及明天请他和朱老爷子从中斡旋带回原池州两万人马的事儿,跟李善长作了深入沟通。

李善长也是拍着胸脯担保,这事儿他自当在吴国公大人面前竭力争取。对于在徐达、朱文正回师途中与其会面之事,李善长也同意我的意见,由朱老爷子前去。主要是李善长管的事儿更多,怕到时侯时间安排不过来。

正说完这事儿,李府下人来催吃饭。我惦记着还得去朱老爷子那里,就欲告辞。

李善长一把拉住了我,他说都到这个点儿了,去朱老爷子那里也不急这一时。不如在他这里吃了饭之后,再去朱老爷子那里。

既然李善长诚意相留,我也不便拒绝。因为晚上还有事儿,我和李善长也是略饮了几杯,便起身告辞。

到朱老爷子府上的时候,已经是戌时末的光景了。还好朱老爷子没这么早睡下。

朱老爷子见了我就说,下午郑有功匆匆来找,他就有些担心。这会儿见我来了,他也安心了。

我将下午这事儿,还有刚才与李善长交流的情况都大致给朱老爷子说了一遍。

朱老爷子也表示,他明天一定与李善长一道努力促成这事儿。至于在徐达、朱文正回应天之前,与他们提前会面之事,朱老爷子也是当仁不让。

与朱老爷子直谈到亥时末,我才起身告辞。

回到家的时候,霏儿她们都歇下了。我也是匆匆洗漱就躺下休息了。

二月十八日一早,李善长、朱老爷子照常去吴国公府报到。二人也是信心满满,因为对于昨天朱元璋给他们出的这道题,他们已思谋好了应对之策。

进了吴国公府的议事大厅,因为朱元璋还没来,二人便寻自己的位置坐下了。

陆陆续续的一些平时参与议事的僚属都到齐了,有一个李善长老熟人的突然出现了,李善长也是赶紧过去打招呼。

这人正是耿再成。

话说耿再成与胡大海一道于去年十一月拿下了处州。至此,整个南线的发展形势是一片大好。 ωωω ▪tt kan ▪¢ O

拿下处州不久,朱元璋就跟李善长单独谈过一件事儿,就是召回耿再成的事情。

当时,朱元璋认为,有胡大海在处州就够了。应该把耿再成叫回来,毕竟这东线和西线的战事更加吃紧一些。万一到时候有个什么突发情况,还可以让耿再成去顶一顶。

当时,李善长也认为朱元璋分析得在理。而且这是朱元璋已经打定主意的事情,李善长也没必要去抬杠。正是因为如此,李善长便将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今天早上,耿再成突然出现。李善长才想起去年朱元璋就跟他说过这事儿。其实,朱元璋在去年年底就派人给耿再成、胡大海二人送了信。

朱元璋在信中要二人迅速稳定处州军心民心,开年之后,耿再成返回应天。处州的诸多事务由胡大海全权负责。

耿再成接到朱元璋的书信,自然是加紧处理事务。正月十五过后,就带着所属亲信的近三千人马,从处州返回应天。

耿再成到达应天的时间正是昨天下午。当然,他的那三千亲信部队并未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

当时朱元璋虽然还没称王称帝,但这规矩还是要有的。外出将领回师,带上自己的班底是没有问题。毕竟好些人当初来投奔朱元璋都是带着自己的族丁来的,朱元璋也给这些族丁编制,且允许他们私人调遣。只要这个亲信部队的人数不过分就行了。

但是这些亲信部队要入应天城,那就不是由着他们自己胡来。要想入城,必须经过朱元璋批准。

想想这也不难理解。不然,要是谁准备造反什么的,趁着朱元璋不注意,带着几千家丁入了应天城。不说一定能把朱元璋怎么样,至少也可以把应天城搅得鸡犬不宁。

这次,耿再成带回的近三千人马中,还有一支近三百人的队伍并不是他的亲信家将。这三百人队伍的领头人就是刘基。

当初,耿再成拿下处州之后,听说了刘基的贤名,便前去拜访。

刘基见耿再成如此客气,加上当初又有我的点拨,耿再成走后,他直接是带着由族人组建的这支两百多号人的队伍前去投奔。

刘基投奔耿再成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处州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耿再成对刘基就更加高看一眼了。

这次回应天,耿再成就让刘基跟着一起回来了,他要将刘基引荐给朱元璋。当然,刘基的那两百多人的队伍也留在了应天城外,他只带了一个亲随跟着耿再成入了应天城。

耿再成入城之后,将刘基暂时安置在自己的住处,他立即去吴国公府报了个到。

当时,已是申时时分,朱元璋只是寒暄了几句,让他早点回家休息,明日一早来府上议事。

这不,耿再成一大早上就来了。

就在李善长与耿再成打招呼之际,他脑子也转得飞快。这耿再成也回来得真是时候,刚好今天要推荐西线主帅人选,他就回来了。该不会是朱元璋准备派耿再成去池州吧?

虽然李善长心里有些犯嘀咕,但他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事。不管最终朱元璋是让花云当这西线主帅也好,还是让耿再成当西线主帅也罢,反正这徐达、朱文正都得召回来。只要力争能让徐达将常遇春在池州的人马带回两万来,一切就万事大吉。

李善长正思考着这个问题,朱元璋就进来了。原本一些坐下之人都是立即起身,李善长、朱老爷子当然也不能例外。

朱元璋招呼众人落座,就说起了昨天关押常遇春之事。

当然,这事的前因后果朱元璋自己懒得去叙述。这事儿只好由李善长代劳了。

李善长说完这事儿,朱元璋就抛出一句:“诸位对常遇春这事儿都有些什么看法?”

在场之人除了李善长、朱老爷子昨天经历了这事儿,其余人都是大为惊讶。他们没想到常遇春下手这么狠,三千多人说活埋就活埋了。对于朱元璋立即收押常遇春之事,众人就更是惊讶了。

按说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这常遇春是个将才。这活埋了三千多俘虏,也就活埋了,事实已经促成了。就是杀了常遇春,也不能让那三千俘虏起死回生。

况且这三千多俘虏对他朱元璋大大不敬,常遇春如此做,也算得上是忠心护主。如果真要杀了常遇春,那可就寒了众多将士的心了。

既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就都想来充当这和事佬。有说应当让常遇春去池州前线戴罪立功的;也有说责罚一番便罢了,毕竟眼下是用人之际的;甚至有人说出,这三千俘虏胆敢侮辱吴国公大人,就是该死的……

其实,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他何尝不知道这常遇春杀不得。他只不过是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过常遇春,他要让众将士都看见,违抗军令的人,他一定不会轻易饶恕。

因此,这常遇春他也不打算这么早就放了。

见众人都来当和事佬,朱元璋摆摆手道:“都不用说了。眼下也只是常遇春的一面之词,我准备立即召回徐达和文正。我要亲自询问这二人,看看这常遇春有没有耍什么花样。你们看怎么样?”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人都不作声了。众人心里都明白,现在常遇春被关押在应天,一旦将徐达、朱文正二人都召回应天,那就意味着西线要调整主帅人选。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还是仔细琢磨为妙,万万不可胡乱发言。

朱元璋见众人都不吭声,笑着对耿再成道:“德甫(耿再成字)兄,你刚刚从处州前线归来,与这西线的战局不沾边儿。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想听听你对这事儿怎么看?”

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二章 地震来袭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五百三十章 “疯狂”的郭兴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怀疑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闹翻天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记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风?第七百零六章 家里有矿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敌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红色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诈降吗?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陈国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四百四十章 复克池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491章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三百四十八章 怂恿朱文正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请罪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