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

说到这里,我特意强调,特别是一些乡绅大户,我们不得不防。眼下是我们得了池州,别看他们也时常来犒个军什么的,真要是天完军又攻来了,他们说不定还会充当天完军的内应。

另外,这池州离应天也较远,战略补给线过长。加上天完军水军强大,我们的战略补给线可能随时遭受他们水军的攻击。

因此,我觉得一旦天完军大举来犯,我们还是战略放弃池州为宜。

我这话一出口,李善长等人都是纷纷点头。

池州虽与枞阳隔江相望,但二地的战略地位大不相同。池州好歹是一座城池,但枞阳只是屯田之地。

要想在池州打坚守战,就得靠后方大量的后勤支援。即使是守住池州,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枞阳则大不相同。首先,不管是徐寿辉,还是陈友谅,都不会把这枞阳之地放在眼中。即使派大军占领枞阳,还得派兵驻守,修筑工事。另外,还得提防着和州的朱元璋部时不时来搞个偷袭。

经这么一比较,这放弃池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说到这里,众人也是纷纷发表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池州是可以战略放弃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放弃池州,那铜陵肯定也是保不住。如果天完军来犯,我们的前沿阵地究竟放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众人对着地图也是研究了半天。如果天完军拿下池州,水军顺江而下,陆军沿着江南遥相呼应,我们真的是无险可守。

经过仔细研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到了太平。

不错,就是那个当初渡江采石矶后,大军南下攻下的太平城。

这太平城江面情况复杂,江中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江心岛。如果在上面驻扎军队,天完军的水军到了此处,面对如此复杂的水域,必定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只要扼制住了天完军的水军,他们的陆上部队面对防御工事完备的太平城,肯定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另外,这太平城已被我们拿下多年了,应该说在太平这一带,我们的群众基础是相当不错的。

坚守太平城,我们算得上是占了地利和人和。至于这天时嘛!谁又说得准呢?

话说到这里,李善长一拍大腿道:“这西线的主帅人选有了。”

闻听此言,众人都是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

原来李善长提出的这个西线人选,就是当时太平城的守军主将花云。

这花云也可以算得上是朱元璋的老兄弟了。花云比朱元璋大了七岁,早年间投奔了朱元璋。因其作战勇猛,朱元璋十分信任他。

其实作战勇猛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朱元璋十分信任花云呢?

那是因为,如果要简单评价花云这个人的话,我们可以用八个字——“刚猛有余,谋略不足。”

朱元璋就喜欢这种没有太多心眼儿的下属,这种人好驾驭。

当年,朱元璋初克集庆时,曾让花云担任了一段时间集庆城防军的最高指挥官,也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禁军统领吧!

随着朱元璋地盘的不断扩大,朱元璋也新设了一些机构。比如在太平就设立了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了这太平行枢密院的院判。也就是说,花云是太平的最高军事兼行政长官。

李善长之所以推荐花云当西线主帅,有以下几个理由。

其一,这花云是朱元璋的老班底,深得朱元璋信任。如果推荐一个朱元璋并不信任的将领,朱元璋肯定不会同意。

其二,将来这太平城才是抵御天完军的前沿阵地。花云在太平驻守多年,对这里的情况十分了解,有助于他打好这场坚守战。

其三,这太平离池州也不算远,军队换防也省事儿一些。如果从其他较远的地方调一个将领过来,他势必得带上自己的班底,那其实是劳军伤财。

李善长这几个理由一说出来,众人也是纷纷点头称是。

当初,常遇春在池州总共有约四万人马。后来,徐达驰援来打伏击战,带了两万人马。也就是说,现在池州城及其周边约有六万人马。

一旦召徐达回应天,他那两万人马肯定得带回去。池州还剩下近四万人马。

而花云的太平守军有两万多人马,如果加上池州的守军,他就有六万多人马了。这也是一股不小的兵力,如果战线回缩到太平一带,抵御天完军的攻势,也不会显得被动。

众人正谈得高兴,突然有李府的下人闯了进来。

这人带来了两个消息。这第一,是马夫人今天上午是虚惊了一场,大夫给马夫人开了几副安胎药就走了。目前,马夫人一切正常。

要说这也亏得李善长心细。他一回府就安排人在吴国公府侯着,一有马夫人的消息,立即回来禀报。

其实这打探马夫人消息的人早就回来了,因为见我们在谈正事,而且马夫人也没什么事儿,就没有闯进来报告,只待我们散了,再来报告。

之所以现在突然又闯进来报告,是因为第二件事。

这第二件事儿与我有关,就是郑有功来找我。他对李府的下人说是有急事,让李府的人一定行个方便。

这郑有功也经常跟我出入李府,而且经常跟李府的人打交道。这李府的下人大多认得他,听他说是有急事,也怕是误了大事,便闯进来报告此事。

我一听郑有功来找我有急事,见这西线的战事问题也谈得差不多了,便与李善长他们告辞了。

出了李府,我与郑有功是直奔联络点。

在路上,郑有功告诉我,常二哥因为杀了三千俘虏去向吴国公大人请罪了。而天狼特战队有七十多号人现在正在联络点侯着,说是有要事向我报告。

对于常二哥的事儿,我当然是早就知道了。但我并没有想起天狼特战队这事儿,我也没想到常二哥把天狼特战队也带回来了。

也怪这事发太突然,我也没时间细细思考此事。

到了联络点,崔道远、赵忠义正带着七十多名特战队员在联络点大厅里等我。众人都是面色沉重,见我过来了,都立即起身与我打招呼。

我示意大家都坐下。

崔道远将池州的整个事件是详详细细地给我讲述了一遍。这样,对于整个池州杀俘事件我算是有了个更加具体的了解。

对于常二哥临走之前,要求徐达回应天时将锥子山、黑蛟帮的老班底也一并带走之事,我也是从崔道远这里得知了。

当即我就有了个打算,今晚我还得去找李善长和朱老爷子,要将常二哥的这个想法告诉他们。最好是常二哥原来在池州的人马能让徐达带走两万,剩下两万留给花云。

如果李善长和朱老爷子能说动朱元璋,那基本上就是保住了常二哥的主力。

当然这带走的两万人马,肯定得让蓝玉他们几个仔细筛选,要确保把精锐力量都带回来。

对于常二哥在朱元璋面前请罪的具体情况,也有必要让徐达、朱文正知晓。这样,才能确保朱元璋找他们二人对质之时,不会出什么岔子。

也就是说,在徐达和朱文正面见朱元璋之前,必须让他们跟李善长或者朱老爷子之中的一人先会个面,做些必要的沟通。

就眼前的形势来看,这与徐达和朱文正会面之人,显然是朱老爷子比李善长更合适。

因为这会面的地点肯定不能在应天城内,一旦入了应天城,徐达和朱文正有什么风吹草动,朱元璋肯定是一清二楚。

那这个会面的地点最好就是在回应天的路上。

我将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崔道远、赵忠义等人都赞同我这个意见。赵忠义还提出,这会面的地点就定在应天城南十里的那个小镇。

赵忠义建议,先派人告知徐达、朱文正二人,让他们回师应天途中要做好行程安排。最好是控制在酉时时分到达这个小镇,如此一来,让军队在此驻扎宿营也就顺理成章。

当天晚上,徐达、朱文正二人与朱老爷子做些沟通,第二天一早入城去见朱元璋就是再好不过了。

我也认为赵忠义说的是个好办法。我建议,等明天李善长、朱老爷子见过朱元璋之后,看朱元璋是什么打算。

如果朱元璋同意更换西线主帅,调回徐达、朱文正的建议。那么天狼特战队就派出几个人立即赶往池州报信,让徐达、朱文正迅速做好相关准备。

待得新的西线主帅到位之后,徐达、朱文正立即回师应天。按照赵忠义的设想,确保在入应天城的前一天晚上,与朱升老爷子做好事先的沟通。

至于天狼特战队员的安排。在我没来联络点之前,崔道远、赵忠义已会同各班班长,做好了相关统计工作。

目前在应天有家眷的有二十二人,有至亲好友可前去住宿的有十三人,其余人等皆准备就在联络点住下。

崔道远在应天置办了宅子,家眷也在应天,他肯定是回家住宿。赵忠义倒是孤家寡人一个,就打算住在联络点。

第五百零一章 机智的文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们被阴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时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门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头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四百四十章 复克池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零八章 丢人丢大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入妖风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七百零七章 刘伯温不愿为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四百一十一章 群龙无首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七百零一章 顺流逆流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红色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离间计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狱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计赚定远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七百零七章 刘伯温不愿为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夺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