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

话说陈普才被张定边擒住之后,生怕张定边杀了自己,便将之前的详细计划都老实向张定边坦白了。

虽然张定边对陈普才并未起杀心,但是,当张定边听说陈友当继位之后,将会让自己的太尉之职交由罗复仁接替,张必先的丞相之职交由陈友直接替之时,张定边是大大的不爽。

张定边让陈普才以他自己的名义立即派人召陈友当、陈友直兄弟来宫中议事。陈普才只能满足张定边的要求。

睡梦中的陈友当、陈友直兄弟接到父亲的传召,当然不敢怠慢,立即赶往太上皇宫。

就这样,陈友当、陈友直兄弟也先后被张定边给控制住了。

张定边除了留下一百“禁军”驻守太上皇宫,其余人等则押着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父子直奔张必先的丞相府。

与张必先汇合之后,张必先、张定边二人逼迫陈普才明天在国葬仪式之后,宣布陈理继承大汉皇位,陈友当、陈友直兄弟要在陈普才宣布这条命令之后,第一时间下跪,表示遵从太上皇的安排,以后尽心尽力辅佐新主。

如果陈普才他们三人积极配合,陈普才在陈理登基之后,仍然是太上皇的身份,而陈友当、陈友直兄弟则继续当他们的王爷,只不过二人是由大汉皇帝皇兄的身份变成了大汉皇帝皇叔的身份。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陈普才父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如果他们不配合,张必先、张定边二人杀了他们三个,陈理照样登基当皇帝。如果配合他们,自己不但能保命,还是能继续保有皇家高贵的身份。

协议就此达成,只不过此时的罗复仁还蒙在鼓里。

第二天的陈友谅国葬仪式,太上皇陈普才亲自主持,陈友当、陈友直兄弟、皇子陈理、太师邹普胜、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罗复仁等重要官员都跪立在陈普才近前。只不过这些重量级人物周围的禁军卫士早就换成了张定边的人。

国葬仪式结束之后,陈普才突然对跪立在近前的文武百官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吾儿友谅升仙,太子陈善下落不明,当由次子陈理继承其位!”

此言一出,最吃惊的人莫过于罗复仁了。这是怎么回事?

罗复仁正欲抬头,只听得陈友当、陈友直兄弟率先高声喊道:“臣等当辅佐新皇开创万世基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草!什么情况?我是在做梦吗?

罗复仁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确信了自己不是在做梦。可就在他还没弄明白陈普才父子为什么突然整了这么一出之际,其他一众文武官员都已朝陈理叩拜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已响彻整个皇宫的上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由不得他罗复仁了,他除了跟着众人一起朝拜新皇帝陈理,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紧接着,张必先以丞相的身份宣布,改年号为德寿,并大赦天下。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三人加封食禄一千石,邹普胜、张必先、张定边三人加封车骑大将军,加封食禄五百石,晋升罗复仁为骠骑将军、领黄州(今湖北黄冈)知府,加封食禄五百石。其余各官员,几乎都有晋升或加封。

一场简短的新皇帝登基庆典之后,小皇帝陈理当着众臣的面对新晋的骠骑将军、黄州知府罗复仁还特意褒奖了一番,说其在先皇驾崩之后,政治觉悟高、警惕性高,维护了国都武昌的高度稳定,保证了大汉的安定繁荣……

小皇帝陈理这番话直接是将罗复仁的脸上说得是红一阵、白一阵的。不过,更让罗复仁难受的话还在后面。

小皇帝陈理告诉罗复仁,朱元璋在鄱阳湖取得大胜,他是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的,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人肯定还会打咱们大汉的主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特意让罗复仁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兼任黄州知府,就是要罗复仁立即带兵前往黄州,主持黄州大局,在长江北岸筑牢防御朱元璋的第一道防线。

听了小皇帝陈理这话,罗复仁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草泥马”。罗复仁心想,能征善战的妹夫陈友谅都不是那朱元璋的对手,我罗复仁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不清楚吗?眼下咱大汉也没多少军队了,让我去黄州成为阻挡朱元璋的第一道防线,这不明摆着就是让我去送死吗?

但即使罗复仁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但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他也不能说不干,那可是公然抗旨呀!罗复仁只得跪在地上,一边朝着小皇帝陈理磕头,一边朗声说道:“皇上如此信任老臣,老臣感激涕零。此去黄州,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嗯,戏还是要演下去的!暂且先为罗复仁点个赞!

当晚,罗复仁密会了已恢复自由的妹夫兼死党陈友直。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张定边、张必先二人在背后操纵的结果之时,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罗复仁恨恨地说道:“都怪自己当初太仁慈,要是张定边回武昌之初,咱们就以保护皇上不力的罪名将其捕杀,然后随便罗织个罪名杀了张必先,现在就不是这个局面了……”

陈友直听了这话,也是唉声叹气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小陈理当了皇帝,朝廷军政大权已牢牢掌握在张必先、张定边手中,就连我的禁军统领、你的武昌总兵职位都被他们两个剥夺了。我们已经是输得一塌糊涂了!他们不杀咱们,咱们都应该感到庆幸了。你还是快点离开武昌去黄州吧,要走得慢了,给他们留下什么口实,你可能想去黄州都成为一种奢望了……”

陈友直说的这话,罗复仁当然是明白的。可是真要让他去黄州抵挡朱元璋的大军,罗复仁心中可是发虚呀!当罗复仁对陈友直说出这个担心之后,陈友直也是摇了摇头,劝罗复仁道:“咱们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十月初三,也就是小陈理登基的第三天,罗复仁带着五千兵马奔赴黄州。加上黄州本身还有驻防的汉军约两万人,罗复仁在黄州总共也就统领两万五千人左右。这点儿人马真要跟朱元璋的部队开战,估计也是一触即溃。

罗复仁走后,张必先、张定边二人可一刻也没闲着,他们要为小皇帝陈理守住江山,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张定边身上还有伤,都没有时间去调理身体。

二人一直忙到十一月中旬,才把这一团乱麻的朝政、军政稍微理出了头绪。二人一合计,一旦朱元璋来犯,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员不足。没有足够的军队,想要顶住朱元璋的攻势、守住武昌,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补充武昌城防的兵力。对于这个问题,二人同时想到了岳州(今湖南岳阳)。

岳州地处武昌的长江上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岳州算得上是大汉的大后方,这些年也没有经受过战乱,人口也是相当富足。去岳州征集兵员,应该还是能有所收获的。

另外,岳州离武昌也不算很远,征集到的兵员乘船顺江而下,也能很快抵达武昌。

按照张定边的意思,由他亲自前往岳州征兵,张必先则留在武昌辅佐小皇帝陈理。

可是这一次,张必先没有同意张定边的意见。他坚持自己去岳州征兵,留守武昌的任务交由张定边来完成。

按说张必先是丞相,张定边是太尉。按照张定边的方案,丞相留守武昌辅佐皇帝,太尉外出征兵,似乎更加合理一些。

但是这一次,张必先的理由还要更加充分一些。因为张定边在鄱阳湖大战中身上多处受伤,有几处伤势还较重。回到武昌之后,张定边为了小陈理能当上皇帝,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治伤。现在难得有这个机会,是时候好好调养一下身体了。而去岳州征兵之事,当然只能由张必先亲自操刀啦!

最终,张定边还是没有拗过张必先。张必先去了岳州,张定边留守武昌。

针对大汉这边由年幼的陈理继位的情况,朱元璋与众臣议定,趁着大汉幼主根基未稳之际,立即出兵西征,争取一举消灭大汉。

朱元璋的大军西征,肯定还是需要一些准备时间的。就在朱元璋做出西征决定之后,立即给前线的朱文正和康茂才送出紧急指示,让二人务必精诚团结、紧密配合,争取在大军西征之前,拿下武昌外围的黄州、鄂州等地。

接到朱元璋的紧急指示之后,朱文正与康茂才不敢有半分耽搁,立即着手研究如何攻取鄂州、黄州之事。

此时的黄州,骠骑将军罗复仁也是度日如年。自从小皇帝陈理继位之后,朝中大权几乎掌握在张必先、张定边二人手中。自己被发配到抵抗朱元璋的第一线,而且仅仅只有两万多人马,这不就是让自己来当炮灰么?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三百五十章 三线作战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枪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严”?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标”的午宴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来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五百四十四章 郁闷的谢再兴第一百八十章 刘聚的托付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三百四十八章 怂恿朱文正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会来事儿的康茂才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丽要崛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达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夺水军第六百三十四章 诱降宋兴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围闯关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七百零一章 顺流逆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枢密分院成立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一章 引子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强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491章第六百零七章 去陆家求亲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标”的午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