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

大汉的骠骑将军罗复仁仅仅只有两万多人马,要在黄州抵挡朱元璋的大军,谈何容易?

眼看着西吴军在大都督朱文正的指挥下,逆江而上缓缓推进,江南的鄂州守军也已经与西吴军交上了手。罗复仁思谋着,看来自己在黄州也没有几天安稳日子了。

此时的罗复仁考虑的是,一旦西吴军来犯黄州,自己怎么办?

是战?还是逃?

战的话,战得过吗?

他寻思良久,战几乎无胜利可能!

那逃吗?逃的话,又逃向哪里?

罗复仁盯着帅案上的军事地图苦苦思索……

就在罗复仁的内心煎熬之际,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信是用火漆封了口的,信封上注明,此信是胡美写来的。

胡美是谁?好像不认识这个人也!

罗复仁也来不及多想,立即拆开信。一看信的内容,罗复仁立即明白了。原来这胡美就是胡廷瑞嘛!

想当年,这胡美与自己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也正是因为二人私交不错,所以这次胡美代表着西吴来劝自己投降。

胡美在信中历数了投降西吴的诸多将领的事例,除开他自己,什么张志雄、梁铉、欧普祥、于光都被他一一列举出来,其目的就是告诉罗复仁,只要投降了朱元璋,他朱元璋一定不会亏待你罗复仁的。

原来这胡美写信劝降罗复仁一事,正是朱文正和康茂才联合导演的一出好戏。他们通过派往武昌方面的细作,已经大致知道了大汉这边陈理继位的情况,以及罗复仁是被张必先、张定边排挤到黄州的。加上胡美与罗复仁有旧交,因此就让胡美写信诱降罗复仁。

正在考虑如何逃跑的罗复仁此时收到了胡美的劝降信,就好比黑暗之中突然看到了光明。罗复仁当即给胡美回了信,表示愿意就此事进行详谈,希望他能亲自来黄州一趟。

虽然此去黄州还是存在风险,但胡美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事情也进行得相当顺利,罗复仁投降了。

罗复仁一降,江南鄂州的大汉守军就慌了,立即向武昌方向溃逃。至此,武昌的外围防线全部瓦解,只等着朱元璋亲率大军来摘取这最后的胜利果实了。

也正是因为胡美的劝降之功,加速了大汉的土崩瓦解,在洪武三年的开国功臣大册封中,胡美被封为豫章侯。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自率领徐达、常遇春等一干将领再度西征,兵锋直指武昌。这一次,朱元璋是要准备彻底解决大汉这个竞争对手了。

刘伯温再次随同朱元璋出征,出征之前刘伯温告诉马悦,此次西征至少也要几个月之后才能返回应天。经过两个多月来二人的共同研究,《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中能参透的东西,他们也研究得差不多了。

至于书中堪舆风水方面的内容,有许多地方也是刘伯温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刘伯温建议马悦,趁着他随军西征的时间,请求我带着马悦去一趟相城灵应宫,争取能在堪舆风水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刘伯温也告诉马悦,随军西征的日子,他会随身带着那套他手抄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有空的时候,他还会继续研究。他希望他回到应天的时候,能听到马悦从相城灵应宫带回来的好消息,到时候他们再共同切磋。

对于马悦去相城灵应宫之事,刘伯温还生怕马悦说服不了我。就在西征大军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刘伯温还专门找我谈起这事儿。

当然,这事儿马悦已经跟我提过了。我也准备近期将手头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带马悦去灵应宫找道衍。现在刘伯温又来亲自跟我谈此事,我自然是将自己的安排说给他听了。

刘伯温见我十分支持此事,自然也是十分高兴。

花开两头,先表一枝。先来说说咱们去相城灵应宫找道衍一事。

此番前往苏州,陈维林自然是要跟着去了。另外,张天赐、吴成照二人也跟着去了。再加上我和马悦,总共是五人五骑。

三月初六,我们便赶到了相城灵应宫。灵应宫的香火还是一如既往地旺盛,来来往往的香客是络绎不绝。

入了灵应宫的大门,我向一个小道士打听“逃虚子”现在何处。当初道衍入了灵应宫之后,肯定是不能再叫道衍了,而是起了个道号叫“逃虚子”。

那小道士竟然不知道“逃虚子”是谁,不过他让我们在原地稍等,他去问过师兄了来给我们回话。

那小道士走后,我估摸着这小道士应该是新入灵应宫不久,还不知道“逃虚子”是谁吧!不过这也不奇怪,这灵应宫中的道士至少有一百多号人,他一个新来的,哪能谁都认识呢!

也就一刻钟的工夫,那名小道士给我们领来了一名年长的道士。

那名年长道士走到近前,对我们拱了拱手道:“几位缘主是要找逃虚子师叔吗?”

我一听这话,心中就有些疑惑了。看这道士的年纪,应该比道衍年长不少呀,怎么他还称道衍为师叔呢?

我也不方便立即就对此事刨根问底,只好也朝那道士拱了拱手道:“正是,我们与逃虚子是朋友。不知逃虚子现在何处,道长能否方便代我们通报一声?”

那道士说道:“逃虚子师叔去年就离开了灵应宫,现在去往何处,我们也不得而知!”

道衍走了?到哪里去了?回妙智庵了吗?一连串的疑问立即涌上我的心头。

为了解开这些疑惑,我决定跟这名道士攀谈几句。于是我对这名道士说道:“在下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问?”

那道士估计是听说我们是他逃虚子师叔的朋友,自然也是对我们十分客气。他对我又是一拱手道:“这位缘主有话但讲无妨。”

我问那道士:“看道长的年纪,应该比逃虚子年长不少呀!怎么道长竟然称呼逃虚子为师叔呢?”

那道士告诉我们,子阳子真人在灵应宫本来有十二个弟子,最年长的弟子现在已年过五旬,就是最年轻的弟子也已年近四旬了。

而眼前的这名道士是子阳子真人大弟子的大弟子,也就是子阳子真人徒孙中年龄地位最高的一位。现在灵应宫中的诸多琐事,都是由他们这些徒孙辈的在操持。因此,刚才那名小道士听说我们找逃虚子,才去把这位年长的师兄叫了出来。

而逃虚子在三年前入了灵应宫,很得子阳子真人的赏识,子阳子真人破格收了逃虚子当自己最后的关门弟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年长的道士还得称呼年少的逃虚子为师叔,毕竟别人的辈份高嘛!

听这道士这么一解释,我算是明白了。看来他刚才说不知道逃虚子去了何处,应该是实情。逃虚子是他师叔,他要去哪里,怎么会向晚辈报告呢?

如果要打听逃虚子的下落,至少也得去问问这名道士的师傅或者是他的其他师叔。于是,我问这名道士,他的师傅或者其他师叔现在有没有谁能够方便让我们见着的,我想向他们打听一下逃虚子的去向。

那道士告诉我们,师爷子阳子真人在半个月前开始闭关修炼了,他的师傅及其他十一名师叔全部随师爷一起闭关,替师爷守关。还真是没有办法见着他们。

另外,那道士也向我们透露。就算能见着他师傅,他师傅应该也是不知道逃虚子师叔的去向,因为逃虚子什么时候走的,他师傅他们当时都不知情。直到逃虚子师叔走了几天之后,师爷子阳子真人才向他师傅他们提起这事儿。

我又问这道士,子阳子真人修炼一般要闭关多长时间。

那道士告诉我,这个可不一定。最长的一次有一年多,最短的也得有三、四个月。

听这道士这么一说,想要从灵应宫打探道衍的去向,或者见上子阳子真人一面,当面向他求教肯定是不可能了。眼下,只好先去妙智庵了。按照正常情况,道衍离开了灵应宫,应该会回妙智庵的。

第二天,三月初七,我们就赶到了妙智庵,不过让我们失望的是,道衍并不在妙智庵。

住持老和尚告诉我们,道衍从灵应宫出来,的确回过妙智庵。不过,道衍只在妙智庵待了一晚上便前往佛教圣地径山寺,去拜访径山寺的方丈愚庵大师去了。

住持老和尚告诉我们,径山寺位于杭州城西北约百里,它与同属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外加上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径山寺方丈愚庵大师是当时德高望重的高僧,这妙智庵的住持老和尚对他也是仰慕已久。而这愚庵大师与子阳子真人多年以前曾交好,此次,道衍正是带着子阳子真人给愚庵大师的亲笔推荐信,去拜访愚庵大师的。否则,就凭道衍这么一个后生晚辈,根本就不可能见着愚庵大师的面。

听住持老和尚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这道衍小和尚是又到外面去拜名师了呀!

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三百四十八章 怂恿朱文正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四百零五章 锥子山上的藏宝洞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讲义气!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六十五章 确定目标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个心愿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广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贵的玉葫芦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枪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报信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诸全州兵变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来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军反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四百零一章 诚王“化缘”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十四章 顺利脱险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拨追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猫发威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第一百三十一章 计赚定远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