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

“……你说的对,现在登陆还不是时候。”

梦想号上,皮革商人迪亚戈劝阻托雷斯船长的言词虽然和那位亚罗尔上尉有所不同,但也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个清醒之人所能看到的正确局势而已。

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混出来的,肯定不是愚昧之人,自然知道轻重缓急。故此那托雷斯虽然还不太甘心,但也总算暂时将其贪婪之心给抑制住。

“反正,那座岛上的市场不比这边差,到时候去那儿捞一把好了,哼,回头再考虑这边的事情……”

托雷斯上次送人时曾经去过琼州府的码头,虽然没能登陆上岸,却也远远看到过大市场的繁华,想到那里即将成为自己的狩猎场,他的眼光又一次灼热起来。

至于岛上原来短毛的抵抗,在他头脑中根本不成问题——眼前这么强大的武力,这么多的战舰队,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可谓前所未见。在托雷斯想来,如果西荷两家能够联手,甚至连当年那套征服中国的计划都未必不可以考虑当真实施起来。

上帝眷顾西班牙,来自文明世界的强大武力难道还斗不过一群区区东方土著?笑话!

至于荷兰人那边,他们倒没怎么胡思乱想——当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早看中的基地位置是在澎湖,为了抢占澎湖他们跟大明打过几场,被赶出去之后才不得已去了台湾。因此他们的首领从一开始就比较理智,知道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按照协议,西洋士兵都不允许登陆,只能在船上休息。但舰队的主帅当然不受此条限制。西荷双方的主帅先后登岸,前去拜访此间主人。

西班牙方面统军的就是那位吕宋岛陆军上校,北纬等人在马尼拉城造成的大破坏几乎让这位老兄丢掉了饭碗,如果不是总督一时间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来代替他,这位先生早就灰溜溜滚回欧洲了。现在他属于“戴罪立功”状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那不但仕途全完,说不定还要上军事法庭。

不过这位上校现在倒并不怎么担心自己的前途——连区区一条武装商船的船主人都认为己方必胜,这位陆军上校当然更对自家的军队深具信心。虽然他听取了手下老兵上尉的意见,暂时按捺下抢劫广州的念头。但那也只是为了在干完“正事”以前不要节外生枝。

上岸的时候,这位上校还盘算着:等打完了琼州府回师的时候,是不是找个机会再到这里来绕一下,到时候借着让士兵上岸休整的名义,把军队弄上岸去,然后……

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迎面撞上另一个高鼻子,抬头一看,却是荷兰方面的统领。一个名叫德包尔的商会头目。

荷兰东印度公司历来是商人当家作主,包括军队也要受到商会的约束。本来普特曼斯想要亲自出战的,只不过这位老兄就任大员总督以后采取的措施比较激进,连台湾岛北部的西班牙人也吃过他几次亏,结下了不小仇恨,这次与西班牙联手作战,总督阁下就不太适合亲自出面了。

于是派了这位德包尔先生过来,此人较为圆滑,先前与西班牙人的合作谈判就是由他主导完成的,而且他还是普特曼斯的连襟,关系上足够亲近,捞好处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总督那一份,得以被委任为舰队统帅。

敌对归敌对,不过这两位舰队司令见面时倒还都维持了表面上的客气,毕竟这是在外人地盘上,不能让那些东方土著看出“文明人”之间的矛盾来。

双方装模作样寒暄片刻,然后才并排前往官府。

殊不知就在他们模仿英国人鬼扯天气的时候,两广总督王尊德正远远站在一处建筑物的外阳台上,用一个西洋产的千里镜关注着这群“西夷”的一举一动。

那群老外虽然努力摆出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但中国人对于此类勾心斗角的事情最是精通,如何能看不出他们彼此间的戒备之态。

“周千户所言不虚,这两群西夷之间果然也是积怨甚深。如此甚好,他们彼此牵制,想必就不会节外生枝了。”

——先前这两支西洋舰队同时出现在广州港外时,曾经让广州阖府大小官员惊恐不已。将近四十艘能够跨洋航行的大帆船同时出现一个港口,那种视觉冲击力可是非常震撼的!

对于总督大人要与西夷联手平叛的主意,广州府中赞同的人本就不多,只是因为顶头上司坚持,才不好反对罢了。这段时间内,暗地里,也不知有多少弹劾的小报告被送往京城了。此时再看到那两支舰队居然庞大到如此地步,当即就有很多人公开跳出来,主张绝不能放他们进港。

幸亏这时候有“深通夷情”的人站出来说,那两支舰队并非一家,彼此间还有仇恨。即使放他们进来,也不至于作乱。若在平时这种没有根据的推测之辞肯定不值一论,但现在两广总督本人正需要找个台阶下,于是就接受了这种论调。

此时此刻,面对着本地最高上官的夸奖,锦衣卫副千户周晟脸上却显出一丝苦笑——关于荷兰与西班牙的敌对关系还是他以前在琼州岛上跟那群短毛聊天时无意中听来的,当时不过是闲聊当故事听,没想到那帮人对海外局势果真精通无比,随口道来的一些海外奇闻,外国轶事,现在看来竟是丝丝入扣,绝非虚妄。

旁边的方文正悄悄向他使了个眼色,脸上颇有得意之情——他们这对难兄难弟先前一直坐冷板凳,好不容易熬到这时候,真正要征讨琼州了,总算有人想起他们两人曾去岛上劝降过,算是“通晓贼情”,于是又把他们拉了出来。

方文正本人是没什么能耐的,最多到时候带个路什么,而且他还只记得从码头到监狱的路……可周晟一开口就在总督面前博了个头彩,在方文正看来这当然是属于他们两人的功劳。

但周晟本人却是双眉紧锁:

“短毛既然深知这些西夷的虚实,却又对其毫不在意,肯定是有充分把握对付他们了。此战虽有西人相助,怕也是凶多吉少……”

周晟心中泛起一丝疑虑,只是此刻非但王尊德在场,在他身边还站了一大堆人,不是巡按就是布政使,个个都属于广东官场上巨头级的人物。他这个锦衣卫说起来名声显赫,但在这群强者面前也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佐吏而已,岂敢轻吐不利之言。

另外一边,幕僚陈耀却轻轻拿起一件衣服,去披在王尊德肩头,低声道:

“海风甚大,思公既是已看过西夷军容,不妨入内休息片刻,待会儿还要接见夷酋,不能短了精神。”

王尊德轻轻叹息一声,垂手接受了下属的好意。这位两广总督本就生的清癯,而就在这短短几个月内,他的身体状况更是急转直下,到现在已经瘦成了一把皮包骨头,脸上病容明显,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出来——这老头儿的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两广总督王尊德正是在这崇祯四年卒于任上,到现在九月份,皇帝都已经下旨追赠他兵部尚书,设坛祭拜了。然而在这个时空,也许是因为心中有所挂碍的缘故,老家伙居然又多撑了一段时间,也算是蝴蝶翅膀对历史的又一次小小扇动了。

王尊德环顾屋内,抬手示意各人坐下。两广官员,诸如巡按,布政使,按察使等文官,以及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武将,只要在广州府的,都已经齐聚于此。另有很多官衙在外地的,也专门赶了过来——此次出兵乃是广东近年来最大的军务。为了凑集征讨兵力,总督府除了向外省如云南,福建等地要求援军外,本省守军更是大量抽调。此时在这里的,不但有本军所属驻东莞的广州兵备道,还有周边的韶南,惠潮,高肇,罗定等地兵备道将领,也都专程过来听候命令。

两广诸将,尽集于此——除了守在琼州对面的雷廉兵备,以及早就阵亡了的琼州参将。

此时此刻,只见这位“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盐法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使”王尊德王存思老大人缓缓抬起头来,脸上面容虽然憔悴,眼中神光却是清亮无比,简直是在熊熊燃烧着的两团火焰。

“老夫知道,在座诸位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老夫剿灭琼州髡人的策略。那些髡人行事机敏,从不扰民,而且治理地方起来,甚至比我大明朝廷还略胜一筹……不用奇怪,王介山送回来的那些文书,老夫每一份都仔细看过。对于那些短毛的了解,老夫自信并不比在座诸位差。”

“知道还要打……”

方文正在心里悄悄嘀咕了一句,但眼见众多大员都是低头不语,他这个小吏哪敢多话,和周晟两人坐在最外圈,一样乖乖低头作聆听状。

“老夫也知道,未得朝廷旨意,擅自与西夷交涉,更与之谈及兵事,此乃重罪。此刻想必有很多弹劾老夫的表章已在进京路上,自不待言。不过……”

王尊德忽然嘿嘿笑了两声,指了指自己的面色:

“想来天子接报之日,老夫已不必在乎那些弹劾了。人生在世,总算得以肆意一番,也不枉那二十载寒窗苦读。”

转过身去,王尊德背后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地图,正是王璞从短毛那里偷绘来的堪舆地形图。王璞偷了可不止一次——此人进士之才,记忆力极其出众,每次偷偷看一点,牢牢记在心里,回家后立即画下。这样一点一点的,居然让他差不多把整个大明疆土全图都给绘制出来了,虽然在细部上还有很大偏差,但比起这个时代明人自制的地图,却是天上地下,精准了不知道多少倍去。

两广总督的手指缓缓在那地图上划过,在东北,陕西等地方久久停留,同时叹息道:

“朝廷的形势,诸位也都清楚:辽东局面已是不可收拾,陕西那边也是日益窘迫,虽有诸位督抚苦苦支撑,奈何当今天子却是性急,今日方才闻听策略,却恨不得明日就要见效……两年前才剐了一个督师,如今又将三边总督下狱……”

旁边的广东巡按兼监察御使梁天奇马上竖起耳朵——他这个御史代天巡按,职责就是监察地方官的言行——要往朝廷里头打小报告,弹劾的官员当然是越大越好,效果越轰动越好。

前一阵子陕西巡按吴牲上疏,以“循抚讳剿,苟图结局”罪名,一本攻倒权势滔天的三边总督杨鹤,已经成为其他御史同僚的偶像,梁天奇这里难免想要效仿一下。

他知道王尊德与杨鹤是极好的朋友,他也知道王尊德此言是有感而发——今天早晨刚刚送来的邸报他也看到了,里面有这么一段:

“甲午陞洪承疇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命逮楊鶴至京究問。”

同为甲辰科一党,杨鹤倒台入狱,王尊德兔死狐悲也很正常。不过这老家伙一辈子刚正严直,几乎没什么把柄给人抓,想不到临到老来却如此大胆,居然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口出对当今天子怨望之言?

只是看看王尊德那张老脸,梁天奇心头热火又不得不熄灭下去——这老头儿也知道活不了几天啦,所以才这么肆无忌惮。自己前几天刚刚派人送往京城一份弹劾表章,攻他私结外国,擅开边衅,这还可以说是就事论事。但如果现在攻他心存怨望,到时候老头子一死,天子必然要优抚,自己反而变成说死人坏话,声望受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无可奈何,梁天奇只好低下头去,继续听老家伙发飚:

“髡人多才智,抚髡以制夷……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可是,当年辽东建奴未曾起兵时,不是也曾被倚为边军重镇?谁知道那些髡人得势之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奴酋!纵使他们外表恭顺,其内心如何,仍是不得而知。天子不会有那个耐性,朝廷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验他们,而我大明……再也冒不起这个险!”

砰的一声,王尊德一拳头砸在那地图上:

“辽东,陕西,已是糜烂,我们两广决不能再乱!故此,无论那些短毛如何做作,本督业已下定决心!”

厅中无论文武,众人同时站起,低头听令。

“——明日戊子,全军出战,剿匪平叛,复我大明琼州!”

第十八章 发哥周董的王八气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儿?(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要求(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点将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科?第四百六十三章 冲击(下)第六百零三章 肖朗的谋划(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温体仁的攻击第三百一十八章 唇枪舌剑(四)七四三 庄园(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岛完本感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纪的防暴警第一百一十一章 露脸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术升级(中)第四十二章 一个明朝小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见个面七三二 新琼州(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李代桃僵(上)第四百六十章 球场闲话(上)第五百八十章 贵客临门(上)第五十一章 挖坑的技巧第四百八十八章 阿德的实在话第三百零八章 夜谈第五百八十一章 贵客临门(中)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军议(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鸡毛蒜皮第六百八十八章 突袭(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捷”(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琼州卫!第七百零三章 大开眼界(下)第四百七十章 两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上)七八四 浪涛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对(下)七六八 找爹的第四百六十四章 张氏兄妹的决定(上)七三六 房地产业的兴起(一)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与有关部门第一百零三章 公主的眼泪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谈第七百零一章 大开眼界(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让子弹飞(中)第六十八章 一边倒的大海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与麻烦第四百九十六章 宅男!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案(下)第八章 祸不单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为占领军的觉悟和计划(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头会与后援团第六百二十三章 这里的船队慢吞吞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马取登州(二)第八章 祸不单行第九十章 新概念农庄第三十七章 强敌第六十六章 开战的理由?看你不顺眼第二百零七章 路遇第三百零九章 比试?第四百七十七章 再度出马的老解第五百六十二章 决战之前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七六三 防御策略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势第九十二章 战略规划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七四七 判决第一百章 大明官场的动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严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们失去……我们得到七八八 最好的机会第四百四十章 名义问题第四百五十章 全体大会(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班师七一七 新的合作(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四十八章 钱谦益的策略(四)七五六 应对策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烦事(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袭第三百五十九章 福威(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二百六十三章 检阅第三十八章 没有钢筋?照做混凝土!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波较量:炮兵七九零 淡定第六百零一章 震撼第四十八章 作战代号:桶狭间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体大会(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广州模式七四三 庄园(三)七四四 酒话第四百六十三章 冲击(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烦事(上)七一四 新的合作(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上梁山?第六百二十二章 几乎第三百四十五章 钱谦益的策略(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乔迁之喜(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