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

三人一起去店铺里买了一些祭品,提着一罐酒,顺着主干街道一路向南而行。出了正阳门再行不远,忠勇祠便出现在了眼前。

就像方以智之前猜想的,过了公祭日,人们的激情淡化。对比前几日的人山人海,此刻真可用冷清来形容。

外侧的祭棚已经被拆除,用以称颂卢象升的对联和挽联也被撤下。在祠堂门口,只有几十个工匠还在忙碌着,一个石型牌坊基本上已经搭建完成。在它两侧的竖楹上,雕刻着一副长长的对联。

尽瘁鞠躬,死而后已,将大明三万里河山,系于一身。望旌旗飘扬中原,知君忠孝精诚,赍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起则成神,惟尊翁四十岁春秋,寿以千古。弛骏骑纵横塞外,想见世事艰难,感怀那涕泪沾巾。

方以智叹了一口气,说道:“九台公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世之罕见,为国之栋梁。却不曾想天不佑大明,让其以壮年殉国,憾哉!”

周显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跨步走进灵堂。

侯方域跟着进去,将祭品摆上。然后拿出三个小碗,分别倒满酒。

周显躬身向卢象升的灵位拜了三下,然后将酒洒在地上,低声道:“九公,您累了,就好好安歇吧!余下的事情就交给后来人。来世如若为将,周显愿意再陪你走一遭。”

侯方域和方以智也随着拜了三下,都没有说太多话语。

三人走出祠堂,迎面走来二十余人,最前面一人身形高挑,剑眉郎目,气势不凡,正是大明临洮总兵曹变蛟。他看到周显,微微点头道:“周兄,你也来看卢督师?”

周显看他左手还用绷带吊着,点头问道:“臂上的伤没事吧!”

“已无大碍,再等一段时间便完全好了。周兄,稍等我片刻,等我拜祭了卢督师,我们再找个地方详聊。”说完,他向方以智和侯方域分别点了点头,跨步和身后的那些人一起走进了祠堂。

方以智道:“周兄,我看小曹将军必定是有事要找你,那我们两个就先走了。”

周显点了点头道:“好吧!我们等改日再聚。”

两人向周显施了一礼,转身离开。

周显靠在城角,无聊的向上看着远处。天空阴霾,秋风萧瑟,不断卷起地上的落叶,又缓缓落下,似乎在受着什么牵动。

他不禁心中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心想如果世间真有阴魂,在松山战死的数万将士会不会回到家乡,向亲人叙说些什么。

庙内传出一阵低声的吟唱,初时很小并伴随着低声的哭泣声,但后来逐渐汇成了一支旋律哀伤的葬歌。周显在外听着,也随着应和着。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

身既殁矣,归葬大川。生即渺渺,死亦茫茫。何所乐兮何所伤。魂兮归来,莫恋他乡。

身既没矣,归葬南瞻。风何肃肃,水何宕宕。天为庐兮地为床。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身既灭矣,归葬四方。春亦青青,秋也黄黄。息干戈兮刀剑藏。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周显以前在书中看过这首诗。

据说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拥二十万精兵造反。唐玄宗李隆基令大将封常清平叛,叛军实力强大,封常清身旁只有数万弱兵,他依据当时形势定下了逐次抵抗,向后缓退的策略。他率部边打边退,直到陕郡与高仙芝汇兵一处。

二人商议之后,觉得难以与叛军交锋,便决定退守潼关。先消耗叛军锐气,再伺机反攻。但唐玄宗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片面之词,以怯战之名,下令将二人斩首。封常清在被斩之前,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封常清谢死表闻》,详细叙说了自己退兵的原因以及战胜叛军应该采取的策略。

而事实证明,如果按照封常清的战略,安史之乱绝对不会持续那么久。

唐玄宗连斩两员大将,自毁长城,引起了军心的极大动摇。不久之后,他又不顾哥舒翰的请求,严令他出兵潼关。最后官军大败,而等着李隆基的则是马嵬坡之变。

而这首诗据说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在看过封常清的表闻后做,他是高仙芝的手下,封常清的好友,里面充满了他们的哀思。

曹变蛟为山西人,但他担任临洮总兵,手下多为陕西士卒。而这首诗在陕西流传甚广,一个人的吟唱带动了无数人。

他们都是普通士卒,唱的似同狼嚎,但却让人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壮怀激烈。连一直在外侧忙碌的士卒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静静驻听。

魂兮归来,何等简单的愿望。

曹变蛟和周显对坐着,也不说话,只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着酒。

看他已经有点微醉,周显将酒罐推到一边,沉声道:“曹兄,够了。”

曹变蛟看着空碗,愣了好半晌才缓缓道:“从陕西出发之时,跟随我前去辽东的有一万两千三百二十个士卒,但目前随我回来的却只有不到两千人。万余将士丧命在辽东,我又有什么脸面返回陕西再行招兵?”

周显叹了一口气,激励他道:“曹兄,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输了,下次打赢就是了。如若你因此一蹶不振,不为那些死去的同袍报仇,那才是真的输了。借酒消愁也要有个限度,莫要做那小儿姿态。”

曹变蛟苦笑了一下道:“你说的轻松,你这次在金州大破鞑子,出尽了各种风头。现在人们一提起你,都是当世的卫、霍,而我们则是一群没人关注的可怜儿。在朝廷这边,甚至拿不出抚恤那些死伤士卒的饷银,这让我怎么对他们的家人交待?”

周显知道曹变蛟性情直爽,话语中的微微抱怨也不是针对自己,因而也不太在意。倒是他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周显的注意,“朝廷不准备抚恤那些战死的士卒?”

曹变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何止不抚恤,连之前的军饷都不愿补齐?你说这大明什么时候穷到这个样子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听宣第五章 山东之局5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七十二章 陈锋抉择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三十九章 相谈2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辽阳11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势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阳大战4第四十五章 机关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战11第六百七十章 回宫第四百八十六章 对战4第二百四十章 挟蒙出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辽阳11第四百六十一章 开封战启第四百四十七章 谢迁领命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复临清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六百二十七章 抢劫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计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七十八章 灭寇计划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二十五章 节寰袁公行状第八百九十九章 说服孙可望第六百四十七章 诈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两党之争第七百七十七章 离间之计4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单第六百四十二章 万元吉赴登莱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华殿廷对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粮第七百九十三章 议事第九百五十九章 杂事2第一百七十九章 杨嗣昌的谋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图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权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势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八百六十一章 沂州攻防9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势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寒门进士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九百一十章 崇祯帝的旨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矿入官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辽阳20第965章 永平战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图台吉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势2第六十二章 审问4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八十九章 游击将军第八十四章 初战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战5第七章 夫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传言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庆业升任副将第十九章 辽南情况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钱庄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谢迁第二百零九章 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计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复二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归乡流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对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骑李彬第六十二章 审问4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五十六章 进京2第七百七十一章 济宁惊变第八百八十五章 踪影全无第九百一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九十章 破贼3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揽士子第953章 变革2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请战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内和谈2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辽阳18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4第八百九十八章 传言第956章 李自成的选择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围之战第八百七十六章 济南来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战4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约第八十章 城外激战2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阳大战5第八百九十八章 传言第六十八章 稳定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