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

萧婉在陈州王临时行宫的小客厅当中静静地等着,她不久前刚刚从太子那里过来,这些流程陆鸿已经在车上向她分说过两遍了。

——先到龙门见太子,然后见陈州王。

休息一夜,到韩城面见圣君。

太子与陈州王携文武百官到韩城,参加祭天仪式,主祭大周丰庆帝,副祭契丹女王萧婉,上告黄天、下禀后土,中陈宗庙,以表两国永世修好,亲如一家。

弄完这些之后,再休息一夜,丰庆帝要召开朝会,当着太子与陈州王,以及文武百官的面,册封萧婉为契丹国王、左威卫大将军、松漠都督府大都督……

至于为什么要先祭天、后册封,而不是按照常理而反之,陆鸿并没有给出解释,只说是陈州王的安排。

但是随后陆鸿又提到一件事情,似乎可以为这种特殊的安排给出一定的佐释:武氏诸王正在从会州赶来的路上……

在这一场已经历时八个月的周唐战争之中,虽然一直未曾出现武氏诸王的身影,但其实作为这个王朝的另一个皇室宗族,武氏在丰庆帝进驻韩城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之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打长安被攻破之后,原本在西京留守的武氏被迫退到关中道北部的会州、原州一带,并且成功稳定了关中道大部分地区的形势。

随后周唐两军成僵持之势,武氏诸王在关中道积极奔走,为韩城、龙门输送兵马、物资,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功劳。

但是陈州王如此安排,却有刻意将武氏诸王排除在祭天仪式之外的嫌疑……

因为从会州赶到韩城,即便轻车简行,不眠不休,最早也要后天才能赶到。

而明天的祭天仪式之中,包含着祭祀大周宗庙的环节,而大周的宗庙,是李武一氏的联宗……

对于这种安排,陆鸿没有妄作褒贬,因为他既非礼部官、御史台言官,又非管理宗室事务的宗正寺官员,更加不是李武皇室的成员,甚至连外戚都沾不上边儿,因此他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对这件事发表任何看法。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萧婉当然更加不会提出甚么异议,因为即便是她自己,也只有接受大周方面安排的份儿!

她去面见太子的时候,陆鸿将她送到了太子临时行宫的大院门外,陈州王这边却是由太监将她领来的。

所以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这小厅之中默默地等着。

好在她并没有等多久,一杯茶汤尚未凉透,陈州王便从外边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萧婉虽然未曾见过陈州王本人,但是看见李安从院外走来的那份翩翩风度,以及天生王者的气派,便知是他到了。

“久等。”陈州王进门便与萧婉见礼,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不经意间便将对方打量了个大概。

萧婉说了声“客气”,也淡淡地回礼,两人虽然是邦国代表政治的关系,但是毕竟男女有别,又是共处一室,因此互相都拿捏着分寸,既不刻意疏远,也不过分亲密,一切都在这种淡淡的刚刚好之间。

“方才来了两名宗正寺的同僚,拿了一份祭天的章程,稍稍看了两眼,耽误了一些时辰。”他呵呵笑着,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略带歉意地说。

这番话像是解释迟到的缘由,却又并不完全是解释。

他“谦虚”地说是“看了两眼”,

其实萧婉两个时辰之前便进了城,陈州王明知她要来拜见,本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看两眼”的小事情。

但是他还是迟到了,那就说明这“看两眼”的实际时间很长,而且很可能对于那份祭天的章程提了许多改动意见,这才迟到。

——也就是说,两天之后举行的祭天大典,或许正是由陈州王在一手经办……

萧婉胸中毕竟没有这许多丘壑,因此无法完全听出话中的意思,但是隐约之间,仍是察觉到这位颇具传奇色彩、在大周风头正劲的陈州王,在周朝的地位肯定比许多人想象之中还要高!

接下来的谈话却是不温不火,没有多少变化,一切皆如面见太子之时相差仿佛。

李安先是关心了一下萧婉在共城的生活,询问了一些困难,以及契丹军如今的士气、心态。

萧婉照着对太子的回答原封不动地照搬了一遍——这也是应有之义。

如今太子与陈州王的关系十分微妙,萧婉谁也不愿得罪,因此不论答话的语气还有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绝不敢厚此薄彼。

她过去只是个舞刀弄枪的剽悍公主,现在初登王位不久,这些圆滑世故的手段原是半点不懂,好在一路之上陆鸿大致给她传授了一遍,但凡能够想到的要点,都一一让她背了下来。

看得出,陈州王对她这些回答很满意,不断地点头微笑。

萧婉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小客厅中的氛围也愈发轻松起来。

谁知李安话锋一转,笑着问:“听闻殿下尚未婚配?”

萧婉一愣,心想这个陆鸿可没教过,太子也没问过这个问题啊……

不及多想,她便点了点头,照实说道:“不曾。”

李安更加满意地看了她两眼,只将萧婉瞧得心中发毛,以为这陈州王相中了自己……

陆鸿既然没有提过这点,她也就不知如何应对,只好尴尬地笑了笑,道:“自从先王去后,便未曾提起过此事,所以……”

她说的“先王”,自然是指她的先父,而不是改成李姓的亡兄。

李安摆摆手表示理解,忽然说道:“小王长子荥阳郡王,年十九,粗通一些文章道理。圣君已答应赐婚,殿下便暂留中原,待完婚之后,生下一儿半女再回契丹理事不迟。”

萧婉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一时之间已然呆了。

陈州王的语气虽然温和,其中意思却是不容置疑!

他随后又说了一些几天和册封的事宜,但是萧婉半句也不曾听进耳去,面前这位丰神俊秀的大周王爷,此时在她的眼中,却犹如毒蛇猛兽一般。

此时的她无疑是惊恐而无助的,仿佛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小女孩,独自行走在陌生的街道,一种熟悉的孤独感从心底里猛然涌了上来,这种感觉像极了去年被陆鸿捉住之后,被关在神都的那些时光。

如果不是临泉王和王大将军的相救,她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她立即想到,刚才陈州王之所以迟到,或许正是在与礼官谈论这件事情!

她本能地想要离开这间让人倍感压抑的小屋,然后去找她的朋友,陆鸿。

此时的陆鸿,对于她来说,就好像水中一棵救命的稻草,让她急切地想要划过去,攥紧它!

但是她甚么也没有做,甚么也无法做,她知道,这

件事即便是她的朋友也无能为力。

就好像陆鸿不能对祭天和册封的顺序提出质疑一样,在这件事情上面,他依然没有任何发言权……

就在萧婉彷徨无助,并且极渴望地想见朋友的时候,我们的陆鸿本人,却在他的营帐之中招待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很特殊,或者可以说是老客人、老朋友。

这个人就是汤柏。

汤胖子是一路跟着丰庆帝从神都洛阳辗转到达韩城的,随着契丹归顺这件大事的临近,汤柏连同许多文武百官,都奉命前来龙门听候太子和陈州王的调遣。

令他颇感意外的是,传说中与陆鸿同穿一条裤子的陈州王,今日接见了许多大员,却唯独对他有些冷遇。

而貌似与陆鸿不大合得来的太子殿下,却着实对他亲热了一番,不仅单独将他请过去问话,还诚恳地说了一些勉力的话语,叫他十分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他和陆鸿是死党朋友,这并不是甚么秘密!

所以这种结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总之这个龙门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充满了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感觉。

“你别说,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去年临泉王最初搞小动作的时候,神都里面就是这种气氛。”汤柏摇头晃脑地说。

尽管天气不热,他还是吃力地呼扇着手中的折扇,额头上也微微见汗。

陆鸿没接他的话,只是看着他的样子颇感好笑,说道:“老汤,你能不能别扇了,我本来不热,瞧你这样也觉着热了。”

汤柏没好气地道:“你这军帐里莫不是通了地龙,怎这般蒸人?”

陆鸿没说那是因为你胖,而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向门外喊道:“小金子,把布帘都卷起来。”

外边答应了一声,跟着便有脚步声响起,随即一阵哗啦啦卷布帘的声音,顿时窗洞大开,四面呼呼透风,吹得屋内挂着的几件衣袍连连飘摆。

“好,就是这样,凉快!”

汤柏敞开着领口,笑眯眯地叹道,一脸满足之色。

陆鸿实在是拿他没办法,这胖子忒也惫懒,从进他这军帐到现在,都在跟他东拉西扯啰嗦个没完,可是话题转来转去都离不了陈州王和祭天大典。

间或夸上太子两句,甚么“年长持重”、“温仁淳厚”、“有先圣文帝之遗风”。

听到这些陆鸿就笑了,太子敦厚是不假,充其量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的君王,但你要非说他有甚么“先圣文帝之遗风”,那就纯属扯淡了!

当然了,这些评语无一例外出自“某某朋友”、“某某同僚”、“某尚书”、“某门下”,反正绝不是汤柏的原创!

其中的意思当然已经很明白,至少在陆鸿的理解当中,这些含义并不难理解。

——当年就在陆鸿与“安东一系”因为曹梓和崔景芝两位宰相的关系,无限向太子靠拢的时候,为了施展一招缓兵之计、麻痹临泉王,几乎所有人都站住来,而将陆鸿硬生生推向了李安。

但是今天,随着太子的身体日渐好转,陈州王势力愈发膨胀,他们又开始动心思将陆鸿拉拢回太子的阵营了……

陆鸿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问道:“你们当我是沙包?”

(右眼痛,一只眼看天下,只能写一章了。找个时间再补罢。)

(本章完)

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婿之争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三百五十章 杀死王睿的真正意义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难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三章 坝集二月二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发雌威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