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螳螂捕蝉谁在后

“报!大王,宋国使者求见!”

“请宋使进来!”

大梁城中那个,宋江和吴用依然在大厅里,不久一个穿着白衣的书生飘了进来。

“呀!竟然是公孙先生当面,宋江有失远迎,万望海涵!”

宋江和吴用急忙上前拜见,公孙策可是鬼族大佬,论身份不比一个梁王差,而且公孙策还是混元大陆上的老牌高手,必须要慎重对待。

“梁王客气了,吴先生有礼了!”公孙策彬彬有礼地拜见两位梁山大佬。

双方见了礼,在大殿中坐下。

宋江和吴用也不说话,只是一直劝茶。

茶过三巡,公孙策在两人身上打量了几眼,“梁国即将被灭,两位还有心思在这里喝茶?”

“哦?”

宋江和吴用对视一眼,眼中带着笑意,大凡说客上门,一开口总喜欢用一种恐吓的语气作为开场白,危言耸听来达到说服的目的,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公孙策也是一样。

“请公孙先生赐教!”宋江施礼道。

刚才两人的眼神交流,公孙策全都看在眼里,微微一笑,“传闻吴军师智计无双,那场黄袍加身的好戏便是出自你手,如今天下的局势,吴先生应该了如指掌吧?”

“不敢当,公孙先生过奖了!”

吴用口中谦逊,脸上的神色却显得十分自信,成竹在胸的模样。

公孙策摆了摆手,“既然吴先生知道当今的局势,为何梁国还按兵不动,等着被大唐军队吃掉吗?”

吴用笑道:“唐宋如同两只老虎,小梁国如同羊羔,两只老虎相争,羔羊又能做什么呢?”

“羔羊?哼哼,不见得吧,小梁国高手众多,实力强大,如同一群野狼,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你们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从中吞噬掉一方吧?”公孙策淡淡地笑道。

梁山确实是在打这个主意。

经梁山众头领商议,他们认为此次唐宋之战,宋国胜面更大,可宋国胜了也只是惨胜。

等宋国把唐军赶走之后,实力必然大幅度削弱,宋国就如同一只受了重伤的老虎,那个时候就是梁国群狼动手的时候,即使他们杀不死宋国,却能在老虎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块肉来,吃了肉,梁山的实力会更加壮大、强盛,未必不能与宋国平起平坐。

到时候天下就会一分为三,唐、宋、梁,三国鼎立。

无论从哪一点上看,唐宋之战,对梁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梁国只需要静观其变,等着一方失败,然后迅速扑上,截取胜利果实。

参战?

毫无意义。

这就是梁山定下的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有了大体的策略,宋江和吴用在面对唐宋使臣时,才会安心地喝茶,完全不被对方提出的利益所诱惑,也不会被对方几句恐吓之言而吓尿。

这就叫做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

公孙策年老成精,哪里看不出来。

宋江也知道梁山的谋划瞒不过明眼人,直接道:“坐山观虎斗,才能保全自身,按兵不动于两国有利,为什么不做呢,公孙先生若有什么高见,请不吝赐教!”

公孙策品了口茶,淡淡讲起了一个典故,“小生曾听说过一个小故事,想说给两位听听,希望两位喜欢。”

“请讲!”

公孙策指着窗外的大树,以及树上的知了说道:“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此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梁山想做那只黄雀吗?不不,你们连那只螳螂都做不了。”

公孙策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

宋江和吴用听了,眉头微皱,其实他们不想做黄雀,他们想做那个拿着弹弓的小孩子,只有小孩子才是这场游戏的赢家,可听到公孙策这么一说,他们忽然感觉背后凉嗖嗖,难道还有人潜伏在暗处?

两人想了想,没有什么头绪,转而又想,难道公孙策又在说大话吓人?

宋江定了定神,笑道:“公孙先生说梁山连螳螂都算不上,不知谁是黄雀,谁是执弓之人?”

公孙策没有立即开口,他朝着宫殿里打量了几眼,说道:“听闻大梁宫中有一座望海楼,可以望见大海是吗?”

“正是!”

“小生想上楼观景,不知两位可愿意带路?”

宋江和吴用暗暗撇嘴,好好地说事呢,怎么又向着爬楼,这公孙先生的思维太挑脱了,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

“公孙先生请!”

在吴用的引领下,公孙策登上了望海楼,他凝神望着远处的大海,灰白色的天底下,碧波万顷,红日映照在海面上,云雾在天空慢慢散开了,天空出现美丽的云霞,海水闪着金辉,波澜壮阔,美丽壮观。

“传闻方腊生前便一直喜欢站在此处望着大海,此处风景果真不错。”公孙策幽幽地道。

此时宋江心中思绪繁杂,哪里有心思看风景啊,而且经常住在海边,都要看吐了,一点没觉得它美在哪里。

他笑着应付道:“公孙先生要是喜欢,可以时常来梁国做客,小王欢迎之至。”

“不行啊,过不了多久,此地就要换主人了,新的主人应该不会欢迎我吧!”公孙策莞尔一笑,说道。

“不知公孙先生何意,还请明示?”宋江最不喜欢别人说话吞吞吐吐了,看到公孙策的样子,他恨不得一把捏住他的肠子,把他肚子里的话都给挤出来。

“梁王带着众兄弟打败了魔尼教真是立下了好大的功劳啊!”

公孙策笑道,当初梁山军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打败了圣女教,天下轰动,江湖侠客们都吹捧着梁山军的战功,吹捧他们忠义无双,不怕牺牲为宋国为人族消灭了魔尼教这个心腹大患,可称得上大宋的功臣,人族的英雄,武道崛起的标杆。

那时节,人们提起梁山军,无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梁山好汉’,认为他们在岳元帅阴灵的指引下,成为了忠臣义士,一时间有不少文人作诗写文章来歌颂梁山军的功绩。

可谁也想不到,转眼之间,宋江黄袍加身,裂土封王,调转枪头与宋国针锋相对。

这一下,梁国又变成了大宋的心腹大患,甚至比圣女教更眼中的祸患。

梁山玩了一出迅速变脸,大宋百姓目瞪口呆,间歇性失语,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愤懑。

那些曾经讴歌过梁山军攻击的人被现实的巨变狠狠地打脸,他们的愤怒之大之强,可想而知!

于是宋国百姓纷纷咒骂梁山忘恩负义,极尽恶毒之言语来抨击梁山,不久梁国就变成了贼窝,诸头领贼心难改,有负神恩,更背叛了岳元帅的志向,不忠不义不仁孝,梁山臭的无以复加。

因此公孙策提起梁山的功绩,其中有一些揶揄的成分。

宋江和吴用听了也不在意,自古成王败寇,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不是百姓,只要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纵然成为万夫所指又如何?百姓那么愚蠢,只要给他们一点蝇头小利,就能收买他们,让他们乖乖改口叫好,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不可辜负意外,别的人都是可以被出卖,或者被收买的。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才是一个枭雄应该具备的心态,太过斤斤计较,太在乎眼前的荣辱得失,又怎么能勘破迷障,勇往直前呢!

宋江淡淡一笑,毫不在意公孙策戏谑,“公孙先生,方才你说这望海楼即将易主,不知谁会成为望海楼的新主人?难道是唐国?哈哈哈...”

吴用心思灵动,听了公孙策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什么东西被他们遗忘了。

公孙策笑道:“传闻方腊旧伤复发而死,不知你们可曾看到他的尸体首级?”

“这...这个消息是摩尼教中传出来的,有许多教众俘虏可以作证,应该假不了吧!”吴用有点迟疑了。

“呵呵~”

公孙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即使方腊病死了,可摩尼教中的将军呢?别忘了摩尼教中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军师包道乙,有小养由基庞万春,四大元帅司行方、厉天润、石宝、邓元觉,你们可杀死了他们?”

宋江和吴用心中忽然有不好的感觉。

“方腊生死未定,摩尼教中的高手一个未失,还有十万精兵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听说魔族之人擅长易容改貌之术,神仙难算,保不准他们正藏在梁城某处,或者就在你们梁国头领之中,等着报复梁山军,你们能安心呆在大梁城中当渔夫?”

这...

宋江和吴用吓出了一身冷汗,难道摩尼教的人都藏在城中?

失策了失策了!

他们一直都在找摩尼教的踪迹,却一点线索也没有,以为魔族之人逃到大海中去了。现在听说魔族精通变化之术,两人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些魔族不会真的藏在梁国之内,或者就在梁国军中,又或者大梁宫中也有魔族的人?

想到这个可能性,宋江惊出了一身冷汗,魔族人防不胜防,要是他们十万人突然爆发,梁国军队能反应的过来吗?

不能!

为了防止宋国的报复,梁国的精锐部队大部分布置在前线,凭借大梁城中这些军队,能敌得过魔族的进攻吗?

“以公孙先生所说,摩尼教没有灭亡,只是潜藏起来了?他们为何要放弃眼前大好形势,让出这么大的地盘呢?”

吴用不解地问道。

“哈哈,魔族之中有高人呐!”

公孙策笑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魔族意欲一统天下,故而以退为进,把这片地盘让给梁山。”

“让给梁山?不是让给宋国吗?”宋江疑惑道。

那个时候梁山军还是宋国的军队,要是没有出现意外,圣女教的退让之策会有效果吗?

公孙策笑道:“哈哈,小生说过摩尼教众有高人呐,他早已算准梁山会叛出宋国,吃定了你们的动向,才会施展以退为进之计策,如今看来,他猜对了!”

“怎么可能?”

宋江大惊失色,要是有人能吃定自己的想法,这人太可怕了,难道是神仙?神仙也没有这个本事,神仙要是能随意看出别人的想法,这天下早就统一了,怎么还会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

吴用也不相信会有这么厉害人,一般来说,大人物在看小人物时,可以通过小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看出小人物的心思,这是一种经验,但梁山诸位头领可不是什么小人物,有谁能看透他们的心思,还提前很多年,做出那些准备呢?

公孙策笑道:“小生有一事不解,敢问众位头领为何要背叛朝廷?”

“这不是背叛,而是自保!”

宋江望着远方的大海,悠悠地念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王玄奘此人人品虽然不怎么样,可是他这句话深得我心。”

他盯着公孙策,“敢问公孙先生,要是梁山军不占地为王,朝廷会如何待我们?”

“高官厚禄,不吝封赏!”公孙策道。

“果真?”宋江笑道:“明人前面不说暗话,公孙先生又何必欺骗我等呢?”

“小生言辞恳切,绝无欺诈之言,梁王是否太多疑了?”公孙策皱眉问道。

“哈哈,多疑?”

宋江摇头,“我梁山军中奇人异士颇多,其中有位时头领,能身化青烟潜入深宫,无人察之,想必公孙先生知道时迁石将军吧?”

“略知一二!”

“据石将军回禀,朝廷早已为我梁山军准备好了毒酒,只要梁山军凯旋,不久便会被毒死,公孙先生可知奇事?”

公孙策微微皱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道:“只凭借一人之言,梁山就反叛朝廷,此举未免太过草率了吧?”

宋江摇头,“不,时头领的回禀只是条件之一,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宋国朝廷内部,文武两道倾轧太过厉害,武将没有地位,朝廷会放任梁山军一百多人进入朝廷为官吗?”

梁山军灭了摩尼教,立功甚大,这些头领至少要封五品以上的武职,要是梁山一派就有这么多将军,朝廷会放心吗?一旦梁山回归,等待他们的必定是一个又一个阴谋,那时候他们分散在各地,能有什么办法应对文官集团的暗算呢?

没有办法。

他们只会一个接一个地被击破。

因此宋江等人才会下决心,裂土封王。

“哈哈哈,这就是魔族中那位高人的算计啊,他算准了一切,便让摩尼教潜伏下来,等到天下局势变动,摩尼教再乘势而起,趁虚而入,那个时候摩尼教得到的地盘,必然更大,或许一统南国也可以,两位认为摩尼教做不做得黄雀?”

宋江和吴用知道中了摩尼教高人的算计,暗暗惭愧,又问:“那么谁是执弓之人呢?”

公孙策淡淡一笑,目光又转向了北方。

第239章 橘生江北则为枳第147章 知天命贾敬入道第083章 她又打了贾宝玉第339章 说厉害只身退敌第108章 连绵阴雨战长街第474章 沙师弟还不回来第309章 无敌是多么寂寞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第473章 有些事情瞒不住第177章 大内侍卫林凌发第205章 南方将乱谁愿往第277章 立志要做王校长第043章 红红火火过佳节第495章 我是一个聪明人第418章 不坟山上修道人第048章 闻消息又添新愁第268章 山中天地染霜华第373章 此命推来福不轻第366章 渡尽劫波终成神第045章 歌儿驴儿下扬州第368章 正在屠神别着急第092章 谁调戏了杨贵妃第225章 骸骨铸就通天道第061章 一葫浊酒喜相逢第105章 京兆府中金九龄第213章 唐宋战罢欲和亲第121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第012章 江上初遇梁山贼第338章 王维阵前做访谈第158章 金刚战狼黄泥岭第183章 皇帝不急皇弟急第301章 苏东坡乘风归去第196章 皇帝于昨夜驾崩第389章 查抄敛财两不误第438章 这座宫殿真漂亮第165章 谢幕仪式之林肃第184章 少年剑客令狐冲第104章 迎新人再添新事第247章 南国棋仙刘仲甫第165章 谢幕仪式之林肃第401章 王爷国公在争路第431章 危险重重要警惕第121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第402章 过河拆桥好无耻第477章 背后伤人最可恶第226章 成四相而入三光第309章 无敌是多么寂寞第314章 天下太平人人乐第413章 你们可以当坐骑第170章 仙丹之味有点土第307章 山中迎客会重阳第315章 刑部尚书初上任第151章 始皇帝陵墓之谜第273章 怕得鱼精不应人第151章 始皇帝陵墓之谜第209章 全国通缉铁拐李第061章 一葫浊酒喜相逢第157章 加更以谢涵之熙第115章 绣出个绝世美人第163章 何仙姑何故来迟第441章 碧绿一片大草原第492章 墙上有奇怪符号第227章 回长安府中议事第273章 怕得鱼精不应人第359章 神国崩毁石珠出第111章 风流侠探陆小凤第074章 贪财好色难勘破第413章 你们可以当坐骑第027章 梁山贼狱中吃鸡第096章 离别宴太白拔剑第154章 金拳头与银拳头第037章 以杀止杀奈若何第373章 此命推来福不轻第341章 飞雪轻扬游少林第287章 兔死狗烹费思量第387章 没买卖就没杀害第428章 好酒好菜端上来第411章 天下还要看我的第246章 画中有画过五关第195章 兴庆殿中识诸臣第199章 一龙三杀死未死第421章 请为我吟一首诗第448章 三人各处皆有得第142章 济公牌春药真妙第152章 鱼玄机入长生殿第264章 冤冤相报何时了第487章 畏首畏尾不敢行第313章 安禄山登基称皇第406章 玄功是最重要的第016章 梁山袭城伤如海第495章 我是一个聪明人第005章 舍生取义老夫子第325章 吕洞宾战孔巢父第494章 这是一座和平城第293章 王山长学院演讲第222章 神仙大会定仙道第402章 过河拆桥好无耻第013章 黛玉葬花彰雌威第376章 一壶灵酒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