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姓

(求订阅求月票。)

鲍敦说喊人就喊人,完全不给假钦差讨价还价的机会。

公堂外面的健卒多是鲍氏族人,听到叫喊立刻大声回应,拔刀冲上来撞门,门内的宋星裁等人拼命挡住门户,可是外面刀枪齐下,木门坚持不多久。

徐础也没料到鲍敦竟会如此刚直,但他见识过宁抱关等人的手段,知道这不是只需动嘴的时候,从一名随从手里抢过来腰刀,架在鲍敦脖子上,厉声道:“既然三爷不识好歹,休怪在下无礼,一刀砍杀你,然后与你的部下同归于尽,满城百姓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徐础不愿拿城中百姓当“人质”,可这时候由不得他心善。

徐础长得文弱,说是钦差,十分令人信服,若是动刀,却镇不住鲍敦这样的人。

鲍敦怒目圆睁,拳头紧握,看样子真要拼死一搏。

徐础寸步不让,右手持刀,左手按在刀背上,完全不想鲍敦若是还不服气,下一步该怎么办。

两人相持不下,惹恼了旁边的唐为天,他有配刀,不怎么会用,一怒之下,更是将兵器忘在脑后,抓起附近的一把椅子,倒转过来,握住两只椅子腿,直接撕成两半,喝道:“都让开,让我杀了这个家伙,带你们冲出去,看谁敢拦我?”

椅子沉重,普通人拿起来容易,裂椅像撕纸一样轻松,却需要多几分力气,唐为天瘦瘦小小,尤其难得。

鲍敦斜眼看向唐为天,再看徐础,终于开口道:“收起刀,咱们可以再谈。”

徐础第一次体会到血脉贲张,当初刺杀万物帝时也没有这样的感觉,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没办法收回刀,气血一股股上涌,就是想将刀刃狠狠按下去……

他还是收回刀,拎在手中,向门口众人道:“让他们进来。”

宋星裁等人已然支撑不住,听到命令,立刻后撤,围住徐础与鲍敦。

大门轰然敞开,鲍氏族兵冲进来。

鲍敦喝道:“出去。”

众族兵愣在当场,可是看堂内情形不对,没人上前,也没人退出。

鲍敦道:“钦差大人的手下演示一下自己的力气,咱们都比不上……全都退下。”

虽然看到唐为天手持两根椅子腿,鲍氏族兵依然不信,但是不敢当面违命,不情愿地退出。

徐础也道:“你们也退下,我与鲍公单独交谈。”

徐础是个文弱书生,鲍敦却是年轻时练过武的胖汉,强弱一目了然,宋星裁马上道:“徐公子不可托大……”

徐础将刀还给原主,“鲍公乃是长者,以满城百姓为重,断非莽撞之徒,你们不必担心。”

鲍敦也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鲍某不做背后捅刀的小人之举。”

鲍敦还是小小地嘲讽了一下假钦差。

宋星裁等人退出,守在门外,与鲍氏族兵对峙。

唐为天最后一个离去,扔下椅子腿,向鲍敦道:“徐公子若受一点委屈,那张椅子就是你的下场。”

鲍敦笑道:“不敢。”

大门破败,勉强还能关上,徐础拱手道:“刚才多有得罪,请鲍公海涵。”

“阁下究竟是何人?”

“实不相瞒,在下姓徐名础,原姓楼,是大将军楼温的第十七子……”

“刺杀皇帝的那一位?”

“正是在下。”

鲍敦色变,伸手摸下脖子上被刀刃架过的地方,再不怀疑这名文弱书生动手的意图,恍然间觉得自己刚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拱手道:“失敬,失敬。”

“匹夫之勇,杀得了昏暴之君,却救不得天下苍生,比不得鲍公挺身而出,保护一方百姓。”

奉承话人人爱听,尤其是说这话的人身份特殊,鲍敦神情又缓和几分,“愧不敢当。徐公子为谁而来敝郡?”

“为我自己。”

鲍敦又是一愣。

“乱世因我而起,亦要因我而终,天下若不得太平,在下心中不安,因此不揣浅陋,欲效鲍公,奋起一呼。鲍公能救一城百姓,为何不愿救天下人?”

徐础突破心中一道厚重的障碍,用刺驾者的身份给自己增光添彩。

鲍敦重新打量徐础,迟疑地说:“你要造反,自己称帝?”

“有何不可?”

鲍敦笑而不语。

徐础继续道:“我从并州而来,一路上见遍南北群雄,人人称王,个个有问鼎天下之野心,可是皆以天下为珍宝,若不能得之,宁愿毁之,视百姓为牲畜,驱之负重,不堪者或杀或逐。我见不惯这种事,才生出此心,要自己称王。”

“你能保护百姓?”

“吴、荆两地义军联合,城外大军已有数万,我若不在意百姓生死,只管下令攻城,何必亲冒奇险,进城来见鲍公?”

话说得太大,徐础心中略有惴惴,可是仔细一想,自己的确做不出驱赶无辜百姓当先锋这种事情,更不会随意屠城,刚才鲍敦若是再坚持,他很可能下不了手,并非不敢杀人,而是不愿满城百姓无主。

这么一想,徐础再无犹疑,真当自己是苍生的拯救者,恳切地说:“不说现在,鲍公以为汝南百姓在天成朝治下过得好吗?”

鲍敦重叹一声,“苛政喝血,贪官吸髓,哪里的百姓不是苟延残喘?所以我才弃商务农,令族人学武习文,就是知道这样的朝廷维持不了太久,早晚会天下大乱。”

“天下已然大乱,鲍公何必仍然留恋朝廷?”

“不是我留恋朝廷,实在是……徐公子刚才也说了,群雄蜂起,却没听说哪个以百姓为先。”

“与其求人,不如求己。东都已被义军包围,随时可下,群雄争先,我带兵绕路来访汝南,就是听闻鲍公名声,深觉是同道中人,特来投奔。”

徐础深揖一躬,鲍敦急忙扶起,连称“不敢当”。

大话说过之后,谎话也就不那么难以启齿了,徐础又道:“所谓称王称帝,实乃在下不得已之举,在下年幼无知,其实不敢与长者相争。鲍公若有平定天下之志,在下愿立刻奉鲍公为主,从此断绝痴心妄想。”

鲍敦吓了一跳,双手连摆,“我可没那个野心,祖上更没积下这么深厚的德望,徐公子名门之后,又有诛杀暴君之名,你若称王,我愿追随。”

徐础再揖,“能得鲍公相助,如虎添翼,徐某幸甚,百姓幸甚。”

“唯有一条,我得提前说清楚。”

“鲍公但讲无妨。”

“徐公子以天下百姓为名,拉我入伙,我同意,若是有一天徐公子也与其他人一样,拿百姓当牲畜对待,抱歉,我不能赞同,更不能当帮凶。”

“日月明鉴,我徐础若因一己之私而凌压百姓,甘愿死于鲍公刀下。”

鲍敦忙道:“徐公子不必发此毒誓,真有那一天,大不了我离开你就是,既奉你为主,我绝不做弑主之事。”

“我若昏暴,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何况鲍公?”

鲍敦想起徐础的刺驾之举,哈哈笑道:“我也是走过江湖的人,自信还有几分眼力,观徐公子面相,绝非昏暴之人。”

“鲍公愿举义旗?”

即便到了这种时候,鲍敦仍然想了一会,“等来等去,没等到朝廷援兵,却等到徐公子,想必这是天意——请徐公子受我一拜。”

鲍敦双膝着地,徐础马上扶起,“称王、称帝都是以后的事情,鲍公若不嫌在下年幼,你我以兄弟相称,请让我称一声‘鲍大哥’。”

“徐老弟。”

两人同时大笑,携手出门。

外面的两伙人还在对峙,忽见堂内两人满面春风地现身,都很意外。

鲍敦向族兵道:“去将十二位校尉请来,我有话要说。”

徐础示意宋星裁等人收起兵器,向鲍敦道:“兄长既是主人,请为先行。”

这是此行最大的冒险,鲍敦此时若是回到自己人中间,一声令下,徐础等人断无生路。

鲍敦稍作观察,见徐础是真心,迈步走到族兵中间,催促道:“还不快去请人?”

徐础心中松了口气,脸上仍然镇定自若,宋星裁等人则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对徐础顿生几分敬佩。

十二名校尉分守各段城墙,都是鲍敦临时任命,闻令立至,而且都带着兵卒,很快将庭院挤满,后到者只能停在街道上。

鲍敦向众人大声说:“朝廷无道,官逼民反,汝南小城,早被朝廷弃之如敝屣,鲍某挺身,幸得诸位力助,得以保城安民。然则孤木难支,以区区一城对抗四方义军,终非长久之计。徐公子乃名门之后,敢为天下诛暴君,愿为百姓举义旗,鲍某决定归属徐公子麾下,诸位愿从者留下,不愿从者,随意出城,我不阻拦。”

城中守卫极少官兵,都是鲍敦招募的乡勇,对他言听计众,心中虽然诧异他的转变,却无人公开反对,同声道:“愿从鲍三爷,同归徐公子。”

徐础收服汝南城,有许多事要做,第一件就是先让城外的义军退下。

鲍敦私下道:“非我不愿接纳义军,实在是城池狭小,无处容纳,请义军在外面扎营,粮草皆由城中供应。”

徐础也不想让义军立刻进城,为表示信任,他单骑出城,与吴军汇合。

王颠、孟僧伦等人早已不耐烦,见到徐础,确认汝南城已降,无不大喜,听说不能进城才稍稍失望。

吴军刚刚扎营,徐础正要再回城中,远处又来一支大军,派人过来通信,原来小姓十营一直跟在后面,听说汝南城已降,加速跑来。

不等通报,几名小姓头目闯进营来,见到徐础,先是打量,然后同时上前拜见,礼数甚恭,神情却不怎么拿他当回事。

一名头目望向城墙,大声道:“既然是徐公子拿下汝南城,老规矩,你分大头,我们分剩下的,什么时候进城啊?”

“不进城,吴军都要驻扎在城外,汝南既已投降,也没有分配之说。”

小姓头目脸色皆变,看向王颠与孟僧伦。

“这件事徐公子说的算。”孟僧伦道。

几名头目冷笑,转身就走,王颠道:“徐公子得想个办法,十营人多势众,现在打起来,咱们可不是对手。”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执政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赏第四百二十章 夜访第四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三百五十七章 听辩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变脸第二百三十九章 护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法第六十三章 重入宫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梦第二百二十三章 护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三十九章 骥尾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一百六十一章 闯宫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二百零三章 谋端百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四十一章 怒极第五百一十五章 断链第八章 新榜单第九十五章 说客之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叙旧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选将第五百三十五章 运气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一百六十九章 婶娘第四十二章 礼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城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六十章 变计第三百零三章 江东使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四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二百一十八章 报仇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一百四十四章 换夫第四百七十一章 赠礼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第八十章 无用之剑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头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都之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一百六十三章 颠倒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零二章 乱出主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叙旧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们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机第九十四章 请封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二百五十一章 动摇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五百四十六章 龙体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二十五章 强谏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问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九十七章 凿缺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一百二十八章 诸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锋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计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杀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九十六章 旧人之请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样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一百六十四章 认错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