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荐将

(求收藏求推荐)

皇帝抛下一句问话,拨转马头,继续驰骋。

勋贵侍从纷纷上马,一边追赶皇帝,一边思考如何回答,不开口不行,那等于浪费一次宝贵的机会,说不好也不行,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大将军,更严重的是可能得罪皇帝。

可是边跑边说,所有人都必须提高声音,而且要言简意赅,没精力深入思考,跑得越久,越顾不上得罪谁,往往脱口而出。

“不能接受!”一名侍卫拍马加速接近皇帝,说话有些气喘,“大将军国之砥柱,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怎可自断手腕?我猜大将军也只是客气一下……”

另一名侍卫追上来,“刺驾之事发生之后,大将军心中自责,以为该为此负责,交还帅印乃是请罪,陛下若以为大将军无罪,就不该收回!”

第三名侍卫开口,离得远些,更要大声叫喊,“帅印可以收回!大将军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正好借秦州平乱之机,选拔新将!”

又一名侍卫冲上来,“由谁统军,应由朝廷定夺,大将军无故还印,犯下不敬之罪,朝廷应该收印,并且下旨责备!”

楼础不善骑术,又是新人,于是小心控马,一直没发言,皇帝却没忘记他,突然勒马转身,直接问道:“楼础,你为什么不开口?”

楼础原本跟在后面,一时没停下,跑过了头,急忙调头回来,说道:“子不议父,对大将军的上书,我不敢乱说。”

“父子有道,君臣亦有道,君臣先于父子,楼础,你现在是朕面前的臣子,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皇帝面前,任何推脱都是死路一条,楼础紧紧勒住缰绳,道:“草民遵旨……”

“你若是草民,让外面的寻常百姓何以自处?”这是皇帝的习惯,揪住每一点小小的失误,令对方防不胜防,时时心怀敬畏。

“微臣……”楼础见皇帝没再反对,继续说下去,“微臣必须见到大将军所上的奏章,弄清大将军交印的原因,才能有所建议。”

皇帝笑道:“你是大将军的儿子,这两天又一直跟在大将军身边,居然不知道奏章中写了什么?”

“如陛下所言,君臣先于父子,大将军治家如治军,所写奏章唯有身边书吏可见,儿孙不得与闻。”

“哈哈,大将军果然家风严谨。邵君倩!”

邵君倩陪皇帝一同进园,他是唯一不骑马的侍从,与一群宦者站在园门口,听到皇帝的招唤,立刻跑来,虽已用尽力气,还是只能小步快跑。

皇帝扭头向张释端道:“瞧他像只鸭子,还是只母鸭。”

张释端噗嗤笑出声,急忙忍住,提醒道:“陛下在意。”

皇帝却不听劝,大声向跑来的邵君倩问道:“邵君鸭,你的小鸭子呢?弄丢了?”

骑马的侍从笑成一团,邵君倩气喘吁吁地停下,满脸憨厚的笑容,“老鸭子自要寻食,小鸭子自生自灭去吧。”

众人笑得更响,皇帝越发自得,“不开玩笑,楼础想知道大将军奏章的内容,你说给他听听。”

邵君倩立刻背道:“臣安国公温谨奏:臣上月奉旨忝掌西军,治械整兵,按图定计,幸得有司大力协助,地方克时送兵运粮,半月有余,军容已成,开拔在即,唯待圣命。忽闻京内警声,言有恶徒惊扰圣驾,臣愤不自胜,形发于外,愧不自胜,心郁于内。猥蒙宠信,入宫宿卫,旬日已过,迟迟未得恶徒同党,臣愤愧交加,身心俱毁,惶惶不可终日。唯思宿卫体大,西征事重,不可因臣而暂废。臣冒死……”

大将军爵号为安国公,平时少有称呼,只在上书时才会用到。

皇帝抬手,止住邵君倩,向楼础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大将军自称劳累过度,又为刺驾一事自责,身体不堪重负,所以要上交帅印。”

楼础暗自佩服邵君倩,其他侍从却都习以为常,邵君倩就像是行走的秘书省,过目不忘,皇帝随口问起,他对答如流。

“微臣以为,君臣之礼,以让为先,大将军让印,陛下当降旨慰喻,如此再三,以观大将军之志。”

“你谦我让,最少三次,多则九次、十次,这都是朝廷惯例,不用你说,朕只问你三次、十次之后呢?总得给大将军一个最后答案。”

楼础已经隐约猜到皇帝的意图,回道:“微臣以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将军虽有老病,见识不减,威名愈著。为朝廷计,莫如仍令大将军掌印,然后另派副将,既分大将军之劳,又可借机检验将帅之才。”

皇帝冷笑不止,却没有反对,“倒是个办法,副将应该选谁?”

“知将莫若君,微臣对军旅之事所知甚少,不敢胡乱应对。”

皇帝这回没有逼问,转向其他侍从,“你们觉得呢?”

侍从们各有推荐,或是朝中名将,或是宗室贵戚,皇帝边听边点头,最后向某名侍从道:“你觉得济北王合适?”

侍从以为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不由得大喜,忙答道:“济北王英勇有谋,不到十岁就曾跟随先帝征战四方,远至漠北,又是陛下同产之弟,可当重任,跟随大将军学习兵事。就有一件,不能当副将,可为监军,与大将军平起平坐。”

“济北王可不如小时候那么喜欢打仗啦,如今的他就是喝酒,喝多少都不够,简直是个酒缸。不过你说得对,的确该从宗室里选择一人以副大将军。”

皇帝不愿待在原地默想,拍马奔驰而去,侍从分为两派,一派紧紧跟随,一派留在原地商议。

张释端向楼础道:“现在你可以说了,想推荐谁?”

楼础苦笑道:“真的无从推荐。”

张释端又向邵君倩道:“你最了解陛下的心思,说说吧。”

邵君倩也是一脸苦笑,“我不过就是陛下的一支笔,口授耳听,落笔成章而已,恐怕写错一个字,哪有精力猜测陛下的想法?”

张释端看看其他人,喃喃道:“只好由我来说。”

皇帝跑了两圈,回到原处停下,目光扫视。

张释端道:“陛下,我推荐一人。”

皇帝看向广陵王世子时,目光柔和许多,像是在看最喜爱的儿子,“哦,说来听听。”

“太子殿下最合适。”

皇帝大笑一声,立刻有侍从反对道:“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况又年幼,怎可置于军旅之中?”

张释端的确最了解皇帝,“不然,太子殿下年幼,与当年济北王相仿,济北王曾深入漠北,太子殿下自然也可西征秦州。帝王之术,文武兼备,太子殿下学文日进,良师称赞,该是兼习武事的时候了。”

皇帝道:“嗯,卿等之意,朕已知晓,上书、批复,来回至少三次,容朕慢慢思量。邵君倩,准备记。”

邵君倩在宫中随时带着刀版,皇帝说,他随手刻写,字形大多简略,唯有他自己能认出来,待事后重新誊写在纸上。

皇帝的回复很简单,盛赞大将军劳苦功高,最后以社稷之名,让大将军勉力掌军。

单听这番话,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皇帝,该威严的时候威严,该自谦的时候自谦,只有守立旁边的亲近侍从才知道,皇帝是一个多么强横的人。

小半天下来,皇帝基本都在马上,骑驰、闲聊、批复奏章,一样不落,只是忙坏了邵君倩,木版用了十几个,在场地中跑来跑去,比骑马更累。

皇帝终于要去休息,侍从各自散去,楼础本不善骑术,下马之后只觉得全身酸痛,双腿无法合拢,虽然努力控制,走路姿势还是显得怪异。

张释端早已习惯,一点事没有,只是脑门上出一层细汗,跑过来笑道:“楼公子平时不怎么骑马?”

“骑得少。”

“没关系,过两天就好,等你感受到其中的好处,就会喜欢上马背上的风驰电掣,只恨神驹难得,资始园太小,不得恣意。今晚在归园,楼公子务必要来。”

楼础点点头,趁着左右无人,小声道:“别让广陵王回京。”

张释端一愣,马上露出笑容,“楼公子想得太多了。”

楼础不能再多说什么,拱手告辞,跟随宦者回大将军的临时幕府。

大将军正好无事,与两名幕僚喝茶,见到楼础立刻问道:“怎样?”

“陛下要让太子监军,随大将军一同西征。”

“太子……才几岁啊?”大将军一有疑惑就看向幕僚。

乔之素道:“太子年幼,太子身边的人可不年幼,我猜陛下之意正在于此。”

“东宫师友成群,陛下会派谁监护太子?”

“梁升之。”楼础答道,马上补充一句,“我猜会是他。”

“梁升之是谁……想起来了,梁太傅的孙子。”大将军嘿了一声,“不用再猜了,肯定是他,陛下崇文抑武,要用这些文弱书生代替我们这些沙场老将。”

大将军叹息几番,向楼础道:“还行,你比硬胖子强,多少能打听点东西出来。”

楼础摇头,“孩儿不敢贪功,其实是陛下遍询众人意见,未有丝毫隐瞒。”

“陛下这是……反过来试探我啊。”楼温对儿子的满意立刻减少几分,“原来你也是个传声筒。”

楼础没有辩驳。

两名幕僚最会察言观色,坐了一会,各自找借口告辞。

楼温这才向儿子道:“过来坐吧,尝尝宫里的贡茶,没什么特别味道,就是贵,据说带到外面与黄金等价。”

楼础走过去坐下,自行换杯斟茶,品味一口,“入口清淡,后有余香,的确是好茶。”

“嘿,我若不说这是贡茶,你未必尝得出好处来。无妨,楼家子孙不靠品茶安身立命。”

“父亲所言极是,茶是一样的茶,一旦进宫,身价百倍。”

大将军盯着儿子,冷冷地说:“你还真是吴国余孽,一有机会就想挑事,‘身价百倍’是什么意思,以为我听不出来吗?”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执政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二百四十六章 争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零二章 保证第二百五十三章 妇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宠妃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药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五百一十六章 夺益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一百六十一章 闯宫第四百九十一章 杀俘第二百零三章 谋端百出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九十三章 难敌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质第三百六十一章 单于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二百二十四章 梦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五百五十二章 宠妃第五百四十一章 劝降第七十三章 晋阳城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输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五百零九章 送礼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援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动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输或赢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三百五十五章 册封第九十五章 说客之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劝离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二百零四章 同胜同败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仆第一百三十三章 猪虎第四百七十九章 问势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争第一百二十八章 诸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献刀第三百零五章 夜战第三百零一章 指点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三百二十三章 养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四百章 大仇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杀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一百四十八章 胆破第五十一章 名声难得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问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二百二十二章 虚实第一百三十七章 将帅第五百三十二章 实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二百八十八章 闲论第一百六十三章 颠倒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头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势第三十章 空言第三百零一章 指点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装第四十章 拒婚第四十三章 说难第三百零三章 江东使者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礼第五百三十九章 暂避第一章 名实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猪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顺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赠礼第二百一十七章 纵虎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计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亲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劝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五百三十三章 战后第四百五十五章 让王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