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糊涂

第1614章 糊涂

晚上朱瑞回到家,谢慕林立刻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没过多久,老总管那边也收到了底下人设法打探到的情报:有几家曾经支持过三皇子争储的王府,确实有继承人被皇帝派来的使者批评的情况;也有几家素日老实本份不爱生事的王府,在迎接皇帝派来送赏赐给他们的大太监口中,听到了皇帝对自家继承人以外其他子弟的夸奖,俨然是一副想要加恩的架势。

怪不得会有宗室中人怀疑,这是皇帝打算从向着自己的宗室子弟中挑人,去抢夺那些心怀不轨的宗室王府继承权了。素日与三皇子交好的宗室王府子弟中,有多一半是亲王世子或郡王长子,这事儿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继承权和在家中的地位,他们如何能沉得住气呢?

谢慕林对朱瑞坦言:“说实话,要是这些王府真的干出了什么事,皇上手里有证据的话,直接夺爵也好,换世子、长子什么的也罢,都是正常应对的手段。那些王府自己找死,有这样的报应也是活该!问题是皇上只是派了个人去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话,既不明说自己的用意,又让人怀疑似乎是真的,这分明就是在激那些宗室人家起来反抗呢!他又没有约束这些人的行动,如今各家王府互相传递消息,往来串连,也不知道都在私底下商议什么!哪怕他们没有兵权在手,这也不是什么好事。皇上为什么就不能干脆利落一点呢?!”

朱瑞听得苦笑:“毕竟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这些宗室意图对储君不利……皇上可能觉得,这种做法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如今只是提前警告一声,若是他们知趣,老老实实地顺服于他,那皇上自然不会下旨;但若是他们执迷不悟,那皇上就不会客气了!”

谢慕林没办法理解:“这就叫最大的惩罚?钝刀子割肉虽然挺疼的,但如果一刀两刀割不下来,被割的人还不会跑吗?!原本这些宗室还未必会做出什么谋逆之事,兴许还在犹豫要不要冒险呢,皇上如今来这么一出,万一逼得他们下定决心,那岂不是麻烦透顶?!真想惩罚他们,把他们打击得再也没有反抗之力,还不如直接夺爵圈禁!若是担心没有证据,那就先派兵把那些王府围起来,再让人调查!调查出来的结果要是能证明他们的清白,那也就罢了;但要是调查出了罪证,那皇上对他们干的任何事就都有了理由!最重要的是,在派兵围府期间,他们想干什么事都是干不成的!等到他们可以恢复自由了,大局早已定下,他们也干不了什么了。”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如今都快要死了,就算是临死前顶个骂名,被人说疑心病太重或是猜忌宗室之类的……是会痛还是会痒呢?等他一死,新君继位,再把人放了,新君立刻就能得到仁和宽厚的好名声。要是有人在这时候搞事,无论搞不搞得起来,都会被舆论骂死!皇帝只当是给儿子铺路,有什么不能做的?那点坏名声又碍不着他什么。等他死了,谁还会冒出头来公然指责他一个死君王不成?!

哪怕是他死后,群臣要给他议谥号,也有他的心腹重臣们替他挽尊呢!一般的文臣,都不会感兴趣于给几个立身不正的宗室出头的!

谢慕林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给朱瑞听。对于这个素来都能理解自己的老公,她说话少了许多忌讳,顶多是有时候说话别太毒舌,用比较委婉一些的措辞表达而已,事实上意思还是那个意思。

朱瑞是越听越想苦笑。别说妻子这么想了,老实说,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还跟父亲燕王抱怨过呢。燕王当时也是叫他忍耐的。反正皇帝的性情为人,总是狠不下心来大开杀戒,做事优柔寡断,不劝阻他,顶多就是几家宗室受些惊吓罢了,又不会吃什么大亏。等新君继位了,再看情况决定是要真的惩罚某些宗室,亦或是补偿一些低调老实的宗室王府好了。那时候就不必看皇帝的意思了。

谢慕林不明白:“为什么不劝皇上呢?皇上现在的做法真的不大聪明,我感觉他更有可能会激起宗室和他之间的矛盾,没事也要生出事来!”

朱瑞叹道:“你是亲身经历过那件事、亲耳听到过那些话的人,怎么反倒没想起来呢?那日在西宫,皇上召见萧宝林,萧宝林退下之前,都说了些什么话,你忘了么?”

谢慕林眨了眨眼:“啊……你是说萧宝林叫嚣她曾经把皇上矫诏那事儿告诉了外人的话吗?还叫皇上猜,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个黑历史……可她是吹牛的吧?这种隐秘之事,她都能让三殿下用来当作威胁皇上的把柄,还能到处嚷嚷去?就算真的要泄露出去,也只会泄露给最亲近的盟友。可她要是有这样的盟友,就不会母子俩被困宫中多时,始终没人来救他们了!我才不信她说的话呢。我看她是知道自己死路难逃了,才故意撒谎骗皇上,好让皇上在担心秘密外泄的考量下,放过她一条小命!”

朱瑞无奈地道:“你我自然是旁观者清,父王心里也有数,可是皇上并非这么想的。他反而觉得萧宝林一直在瞒着他与宗室勾结,简直当他是傻子!他心里一边担心事情外泄,一边生气恼怒至极。再加上如今他病情越发沉重,因此……他已经有些病糊涂了!”

皇帝在见过萧宝林之后,先被太后发现了他的隐秘而转移了注意力,在随后燕王自我表白与安抚之后,他总算是放下了心头大石,开始有精神回头思考萧宝林的威胁之语了。

越思考,皇帝就越火大。

萧宝林身为后宫妃嫔,很少有机会能跟宗室中人单独相处,通常都是在正式的宫宴或各种仪式典礼上。就算宗室女眷时常会进宫来请安,但萧宝林当时只是一介贵妃,既非正宫皇后,也没有经常到太后那边去奉承,宗室女眷们不想得罪作风强势的曹皇后,自然不会私下接触一个贵妃。就算是有心要谋从龙之功,当时拥有名份的曹后与东宫太子,以及拥有宠爱与权势的林昭仪和二皇子,都比萧贵妃以及她被视作太子小跟班的儿子三皇子更有希望。

等到曹家渐渐失势,林家后来居上的时候,就更不会有人看好萧贵妃和三皇子了。

待林家失势,曹后身死,萧贵妃就被卷入刺杀案,软禁在宫中,与外界断绝联系。从此她再也没有跟宗室见面交流的机会了。如果说她曾经与宗室里的盟友关系深厚到可以交托机密的地步,那至少要多来往几回,不可能靠下人传话传信。

除非那个秘密是从三皇子嘴里传出去的,否则,就凭萧明玉这几年的行迹,她若真的有宫外的宗室盟友,那必定是早有勾结。那时候他们母子还是皇帝的心头宝呢,竟然就开始策划要拿皇帝的把柄去威胁他了?!

皇帝简直要火冒三丈了!

(本章完)

第1202章 舅甥第1257章 讨论第1159章 争风第1317章 出游第1522章 困兽第987章 八卦第1665章 姻缘第1281章 解救第1604章 惊闻第479章 祖孙第74章 态度第1251章 回门第104章 警告第363章 捷径第1018章 担忧第1394章 烦躁第126章 提醒第1110章 安歇第447章 相邀第607章 死士第523章 二月二第457章 再临第1550章 惊变第488章 安排第1085章 察觉第54章 盘算(推荐加更)第525章 春盘第241章 看清第627章 暗示第1357章 心惊第1676章 闲话第1023章 拜年第770章 得信第17章 打听第1354章 奖励第671章 选择权第683章 嫡庶第248章 平望第308章 永乐第758章 预感第384章 回归第359章 妥协第1036章 参赞第890章 相看第115章 难过第1060章 风险第198章 伤心第3章 身世第824章 赶路第1421章 戳破第1045章 丑事第1341章 不安第223章 分析第975章 消息第139章 进宫第138章 把柄第874章 来访第395章 分工第200章 谣言第75章 情报第129章 提议第1434章 警告第688章 固执第879章 疯语第1492章 因果第320章 老实第36章 安顿第1568章 迷茫第835章 饭后第222章 细节第244章 意外第991章 劝说第538章 赔罪第318章 疑心第1394章 烦躁第1395章 隐忧第1281章 解救第900章 冷遇第1069章 紫竹第1189章 消息第151章 事后第1065章 人情第998章 防备第1417章 挑拨第869章 打趣第1060章 风险第1675章 情义第1510章 决断第1550章 惊变第591章 缘由第1461章 抽薪第1106章 劝抚第816章 消息第1565章 议定第185章 上门第1091章 谋划第1438章 辩解第967章 立功第49章 讨论第106章 往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