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猜疑

第1615章 猜疑

皇帝一向把萧明玉视作早死的爱人萧明珠的替身。虽然给了她贵妃的尊荣,宠爱也不差,但心里其实没有真的把她当一回事。

原本他还有几分看重三皇子,觉得这个儿子还算有点脑子,比太子和二皇子都强些,后来发现三皇子性情人品不行,就直接把人放弃了。由始自终,皇帝都不认为自己这种先给了人希望又冷酷地断人希望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他觉得自己对萧明玉母子已经够好的了。

可如今,就是这么一个他不放在心上的女人,居然骗了他这么多年,暗地里不知捅了他多少刀!直到如今她都死到临头了,还不知悔改,还要继续威胁他!真是岂有此理!

皇帝自然知道三皇子也有可能是泄密的那一个,可那又如何呢?难道儿子泄了密,做娘的就清白无辜了么?母子俩都是胆大包天目无君上的人,皇帝哪一个都不会原谅!

他亲自决定了惩罚萧明玉与三皇子的方式,但同时也不会放过任何与他们勾结的人。他现在确实已经不用担心手握兵权的弟弟燕王知情后会与他反目了,他现在更忌讳的是,过去的政敌后代会以矫诏之事为借口攻击他,质疑他继位的资格!他现在是快要死的人了,自然要考虑自己身后的名声。他想要风风光光地埋了自己,想要世人皆称颂他为明君!否则,他这辈子为皇位牺牲了那么多,最后还要英年早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更不能让人知道,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被自己的女人算计了!

皇帝的做法,别说那些被他盯上的宗室王府了,就算是旁观的燕王也觉得颇为不妥。可他还是暗示儿子朱瑞忍耐,不要多言。

燕王已经劝过皇帝,皇帝执意不肯听,还拿宗室中有人欺负过燕王妃为借口,声称要替弟弟弟媳出口气。燕王不好再劝下去。他自己也是前不久才被皇帝猜忌过的人,只要皇帝干的事不太出格,他是不愿意再与皇帝产生口角的。要稳住眼下的局势,燕王就不能让自己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有任何负面变化。反正,只要他把军队盯住了,再派人留意各家宗室的动静,想必后者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朱瑞苦笑着把这些事细细告诉了谢慕林,谢慕林也就明白了:“皇上现在的疑心病很重吧?王爷好不容易才打消了他的猜忌念头,自然不愿意再节外生枝了。”

朱瑞点头:“实话告诉你,这两日我与皇上说话,都有些提心吊胆的……他身边侍候的都是多年心腹了,就算是粗使的太监宫人,也都是忠心的老资格,行事再稳妥不过的。可是今儿有两个太监在窗外说话时,叫皇上听见了,明明只是闲聊几句,皇上却疑心他们在嘲讽自己,无论谁来解释都不肯听,直接命人拖下去打得半死。若不是父王知道后示意底下人手下留情,不要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杀生,只怕西宫今日就要断送两条人命!”

一点小事都会闹成这样,足可见皇帝的疑心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他从前是不会这样的,如今是因为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他仿佛能感觉到自己的死期一天一天临近了,心理压力太大,才会产生了扭曲。

太后与四皇子,还有燕王和朱瑞都想办法劝慰过皇帝了。然而皇帝的心情一点儿都没法放松,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说实话,朱瑞说起这些事时,心里也不太好过。但皇帝日益败坏的情绪和越来越重的猜忌之心,又让他们这些每日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感到压力山大。朱瑞因为不肯认父,一直表现得对皇室权利全无兴趣的模样,还能轻松一点。四皇子明明是储君,却因为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在皇帝面前慢慢地就不如先前那般受待见了。

朱瑞小声告诉妻子谢慕林:“内阁的几位阁老,因为向皇上报告政务的时候,被骂了几回,心里也有些想法了。他们也察觉到皇上可能病得有些糊涂了,说是担心再这样下去,皇上一旦出了差错,就会危及江山社稷,对朝廷与百姓都不利。因此……他们认为皇上安心养病就好了,不必再操心政务,倒是可以尽快把储君的名分定下来,让储君参与议政。哪怕四殿下年纪还小,他们这些老臣也会用心辅佐他的……”

谢慕林瞬间明白了朱瑞的言下之意:“内阁的大人们这是……觉得皇上的情况不妙,心急着要让新君上位了吗?”

虽然这是很合情合理的想法,可皇帝现在正犯疑心病呢!就算他再疼爱小儿子,看到曾经宠信的重臣们不顾他还没死的事实,就迫不及待地将他撇在一边,扶持小儿子取代他的地位,心里怎会觉得好受呢?

就算他本来对四皇子没有半点猜忌之心,也难免会迁怒一下的。

朱瑞冲谢慕林点了点头:“今天早上,皇上在四殿下侍奉汤药时,嫌药太烫了,说四殿下巴不得他早点死,直接把人轰了出门。”这件事燕王已经命西宫中人不得向外泄露了,否则,还未正式被册立为储君的四皇子,只怕就会被质疑是不是还有立储的希望了。

只是,西宫里的消息究竟能保密多久,谁都说不准。为了让四皇子这位储君不再在人前尊严扫地,燕王与朱瑞都觉得,得尽快安抚住皇帝才行。

这些事情,谢慕林在慈宁宫那边是一点风声都没听见,估计燕王封锁消息做得很到位,没让这些糟心事传出西宫去。可是,燕王、朱瑞都觉得,慈宁宫里其他人可以不知道这些东西,太后还是得心里有数才好。如今都这种时候了,宫里说话能让皇帝听得进去的,估计也就只有太后与燕王了吧?燕王有很多顾虑,太后却没有。她是当娘的,心疼孙子,替孙子说几句公道话又能如何?

谢慕林便带着丈夫与公公的授意,次日将西宫里发生的父子小冲突单独禀报了太后,连永宁长公主都没让听见。

太后一听,神色立刻就严肃起来:“皇帝怎么这样了?昨儿去瞧他时,他还说自己精神头不错,心情颇为平静。虽然我觉得他只是在粉饰太平,但万万没想到会到这个地步……太糊涂了!外臣们公心为重,说话难免会不中听些,可他本就该好好养病的,这有什么好较真的呢?!珞儿也没说什么,都是外人说话不当,惹得他不高兴了。他可以跟外人生气去,何必迁怒到孩子身上?!珞儿这些日子一直在他身边侍奉汤药,孝心可嘉,比他当年在先帝跟前侍疾都要用心,怎么他还要胡思乱想呢?!”

谢慕林在旁干笑,心想:如果皇帝曾经在病重的先帝面前侍疾,塑造过孝子形象,那他现在看待四皇子,兴许也会觉得儿子是同样的想法,未必是真心吧?

但不管怎么说,四皇子已经是他唯一的储君人选了。他在这时候猜疑起儿子,实在不明智。

(本章完)

第13章 透露第494章 劝说第1220章 力劝第1332章 中秋第6章 书房第365章 传闻第115章 难过第794章 钓鱼第973章 日程第303章 懊恼1139.第1139章 中毒第981章 宴席第4章 映芬第461章 捎信第1274章 怨气第572章 葬送第1127章 出继第127章 犯病第1249章 盥馈第49章 讨论第1641章 疑点第1058章 疑虑第1475章 嫁祸第59章 憋屈第506章 背锅第157章 送人第1271章 反响第1124章 愤怒第1464章 做主第887章 意动第280章 谢家角第102章 针锋第134章 伴读第907章 撕破第538章 赔罪第471章 闹翻第990章 说书第1143章 收药第555章 信心第882章 透露第436章 呓语第816章 消息第567章 心机第1515章 引导第642章 盘账第42章 遇见第266章 辩解第106章 往事(上)第579章 价值第1130章 听闻第1561章 闭门第604章 挑拨第760章 朋友第661章 点燃第1406章 讨论第1170章 决裂第511章 打发第738章 旧案第1150章 报信第664章 盘算第1251章 回门第1469章 搜宫第621章 母女第55章 婚约第1089章 打听第1374章 吃瓜第1622章 愿望第876章 旧谊第620章 安抚第1447章 夜语第1344章 急召第596章 议定第598章 内情第133章 梨儿第1458章 求救第1086章 起意第635章 回朝第1075章 向导第682章 咬牙第242章 法事第672章 再劝第236章 书信第503章 拜访第425章 私物第887章 意动第1611章 慌乱第737章 提醒第878章 思路第486章 次日第226章 说服第1630章 放话第877章 听闻第331章 城府第70章 上套第47章 旁听(推荐加更)第1154章 缘由第1581章 先帝第393章 准备第337章 点心第824章 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