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瑶池非池(下)

“周穆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云希明说。

“这个周穆王我倒是也听说过,确实是一奇人。”陆大叔说,“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薨于汉水。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5位帝王,是为周穆王。此时他已经50岁,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关于周穆王的岁数,根据《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论为105岁。而《竹书纪年》则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岁。因此,周穆王究竟年岁几何,各有见解。迄今为止,出土的周穆王时期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34年,尚未发现40年以上纪年。不过很多人都觉得他有可能在位时间就有一百年。”

“不仅如此,这个周穆王也很有政治建树。周穆王统治初期,没有像昭王那样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国内各种矛盾,而是认为是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员重申执政规范,并发布《臩命》;又用吕侯为司寇,命作《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书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在周穆王的励精图治下,天下再度安宁,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续。从周武王始,周王朝开拓经营的重点是东方,其次是东南。到周昭王时。强盛国力,又向南开拓发展,对北方戎族采取守势。周昭王虽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达到向南扩张的目的。周穆王时继续保持向外扩展的态势,并开始对北方犬戎采取主动攻势。根据《国语·周语》记载。王朝西方边远地带的犬戎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没有及时进贡,周穆王以此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见,主张实行文王时耀德不观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时来朝拜周王。无其他义务,但穆王不接受建议,执意西征。穆王十二年春,周穆王西征,进兵阳纡,周军大胜。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而且由于穆王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高压的政策,导致的后果对周极为不利。《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边远国家不再朝见周穆王,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边夷不朝,更加剧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马二次讨伐,广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此次征战以周大获全胜告终,但却加剧了与犬戎的对立。”云希明说。

“平定西方后,穆王继续西伐,于穆王十三至十七年,进军至昆仑之丘,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近代人认为《穆天子传》为战国所作,内容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西周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是中原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传统学者们认为。按照故事中所说的里程,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周穆王西略。长年不在朝,位于周王朝东南的徐国趁机作乱,率领臣服于自己的诸侯攻打周。于是周穆王西征之后,转战东南。

徐国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国,周初曾跟随武庚叛乱,周公二次东征后,徐国时叛时服。穆王时期,徐国再次兴盛起来。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徐国国君徐子自称徐偃王,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便联合楚国攻徐。破徐国后,穆王封他的儿子嬴宝宗到彭城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平定徐乱后,穆王继续东进,抵达九江,开始南征。通过巡游征伐,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南征取得成就后,穆王仿照祖先,在涂山这个地方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云希明说。

“这么看来,这个周穆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大哲说,“就只会打打杀杀的。”

“古代人的思维自然和我们不同,不过他也不光是有这样的作为。”我说,周穆王元年,穆王任命君牙为大司徒,伯同为太仆,申诫周政。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遂迁于太原。得炼赤刀,用之割玉如切泥。后造父因为善于驾马被周穆王宠幸,穆王得良骥,遂以造父御马西征,至于青乌之所解。同年,淮夷大举西侵,前锋至芮国。周穆王长驱归国,命录终以成周八师伐淮夷,在古师安营扎寨。在此之前,已率师省麸地至古师与录终会师,抄淮夷后路,淮夷崩退。再后来去往西极之国有魔术师来见,能入水火,贯金石,变化多端,穆王为其所惑,遂西游。途中得能工巧匠偃师,制木偶人肖似真人,能合乐拍歌舞。穆王携其同归宗周。以后西王母入周朝见,穆王以宾相待,赐居昭宫。然后穆王大起九师,伐荆楚。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会诸侯于涂山。同年,周穆王东游,乐而忘返。陵翟致贿良马百匹,归还毕国宝器,想通过许男与毕达成和平协定,未果,随即侵略毕。毕人告警,周穆王派孟悉到毕地讨戎。穆王归于南郑,命吕侯为司寇。穆王命吕侯作《吕刑》。这些全都是周穆王的功绩。”我说。

“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伍举在劝说楚国国君时,把周穆王与商汤、周武王以及齐桓公、晋公等一代雄主相提并论;管仲对齐桓公说周穆王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国理念,取得功绩而成就其美名。这些都肯定了周穆王的历史功绩。周穆王在位期间东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断扩大,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我说。

“那这么说这个周穆王还是个厉害的狠角色呢。”大哲说。

“不仅仅是在当时,就是到了后世,也有人依然祭奠周穆王。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恭张村村南,有一夯土台,传说这就是周穆王陵。夯土太封土原呈覆斗形,由于长期取土,南、东、北三面破坏严重,已经变得很不规则,已经成直上直下的陡壁。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在陵前竖一石碑:上书周穆王陵四个隶书大字,石碑现不知所踪。后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周穆王陵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后来周穆王陵顶部被挖开,露出砖砌的穹窿顶。穹窿顶下面为方形前厅,其北为后室,东西有侧室,根据墓室形制、砖及封土分析,此墓似为汉代墓葬。人们时常来此祭拜,许愿。”我说。

“这么神啊。”大哲说。

“古代君王被认为是上天选中的人,所以也被称为天子,自然有过人之处。”我说。

“可是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左慈想要把这里建造成为天宫的模型,那么为什么不能按照实际的来建造呢?这个瑶池,不应该是一个池子么,里面不是应该有水么。”云凝问,“可是这里什么都没有啊。”

“这个瑶池圣殿一定和瑶池有关,但是具体的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据说瑶池中存在的是圣水。”我说。

“抚今追昔,古今中外,历朝历代,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崇敬水、赞美水、理解水,到了现在还要珍惜水、呵护水、公平配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来,生命与水便形影不离,无论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世界,或是人类社会,一切生命体都是由于有了水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母,也是人类之母。水是文明之本。文明的体现是社会文化的进步,是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人类要辟草昧而致文明,始终离不开水。水生万物,也存在于万物,这样看来,水无处不在,也就没有特殊的必要把天池建成一座池子了。”我说。

“阴阴,你说的有点深奥,我都有点不明白了。”大哲说。

“如果你用空气建一个房子,你能做到么?你可以说能也可以说不能,因为空气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水也是,水生万物,存在于万物,是万物,也是无物。从这一点上来看,圣水非水,瑶池也非池。”(。)

第259章 团聚第309章 无关紧要第249章 棋局第478章 墓志铭(上)第412章 垂棘夜明第418章 虎狼之子第28章 关于失火第458章 白头翁第292章 大爆炸第524章 木雕仙树(上)第569章 读心第632章 另一个入口第34章 关于计策第477章 左慈坟茔(下)第2章 关于本人第90章 关于得救第197章 镜子坟第31章 关于恩怨第24章 关于摩诃第156章 中标了第550章 年轻董事(下)第359章 对峙(下)第84章 关于花纹第477章 左慈坟茔(下)第337章 乔装旅途第409章 从头再来第499章 战天刺(下)第399章 祖坟第519章 瑶池非池(下)第279章 标记第226章 滴水之恩第230章 逃生之路第536章 画中人(下)第549章 年轻董事(上)第599章 湖中湖(上)第281章 天路第560章 任颖(下)第101章 关于刮眼第213章 一路向下第206章 钥匙第392章 又见鬼骨第440章 图与画第190章 空地之下第412章 垂棘夜明第183章 姒氏一族第540章 五彩石(上)第182章 千针刑第400章 符之林第377章 万鬼宅第322章 焚祭第27章 关于结论第482章 光与影第404章 贩毒世家第622章 朏朏之意第269章 画中迷(下)第646章 我是谁(下)第535章 画中人(上)第561章 秦家(上)第77章 关于舌头第160章 阿困的请求第507章 怪路第155章 地下交易第52章 关于门锁第365章 对话第558章 董事会(五)第470章 陨铁第141章 又见故人第620章 奇怪异兽第471章 转机第512章 惊天骗局(上)第281章 天路第545章 后果第266章 壁画(上)第649章 老地方第301章 灵山寺第505章 无尽之处(下)第168章 逼问式讯问第46章 关于古画第502章 至阴至阳(上)第141章 又见故人第584章 半仙遗物第171章 轮回第501章 阴阳两极第313章 插曲第232章 引鬼第137章 邀请函第603章 对策第55章 关于规律第332章 隗氏项目第259章 团聚第215章 鬼扯脚第271章 镜中人第241章 丝竹之音第526章 二维第399章 祖坟第78章 关于危机第614章 一直向下第181章 阴阳家第167章 其言也善第488章 惊神戟